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乌江,千百年来言之凿凿,其实还真不一定……

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乌江,千百年来言之凿凿,其实还真不一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733 更新时间:2023/12/29 1:03:52

这是从个人魅力上来讲,似乎刘邦矮了项羽一大截。其实,帝王之术哪能用个人魅力来开脱?刘邦看起来很不堪,但是他的驭人之术和冷静无人出其左右,这也是他能开创历史上最伟大的大汉朝的重要原因。

楚霸王的结局,大家都耳熟能详,“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江边自刎,似乎也是大家最能接受的英雄结局。

项羽自刎乌江也就成了人们普遍认可的一件事,这真的没有任何疑议了吗?

还真不是,我个人就不赞同这种定论。

我们现在公认的项羽自刎一说主要来自于《项羽本纪》的记载。

但是《汉书》中却有另一种说法:灌婴诛杀项羽于东城。

有人认为并不矛盾,理由是:《汉书》中说的比较简略,意思是灌婴追项羽到东城;而《项羽本纪》则更详细,项羽被追到东城之后自刎。

是这样吗?我不赞同。

我认为项羽被杀的可能性更大,而不是什么自刎乌江。

不管哪个史料,都明确记述了项羽逃跑的情况:刘邦派出追项羽的军队都很少,只有一小部分人,大部分汉军正在围楚军本部。

推理一下就可以知道,项羽此举更像是带亲信逃命,根本就没带什么兵。项羽如果是带很多兵跑了出去,本部却还有十万楚军被围,于情于理都说不通。他既然是要逃命,哪有有逃命机会(有船可以渡江)却非要自刎的道理?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项羽本纪》这种自刎乌江说法的矛盾之处:《项羽本纪》明确有乌江亭长来接项羽的记载,“乌江亭长义船待”;所谓江东子弟千万,假如真如说的那样敬重项羽,就不会只有一个亭长来接。要知道这里可是项羽的主场,惨淡如此,着实让人奇怪。

想来想去,只有一种可能,这是太史公对项羽的拔高而已。不要以为太史公是汉朝人,对汉朝和刘邦就很推崇,事实上,他有时候写的却偏向非汉朝的另一面。别的不说,汉武帝看了太史公的史记都能气的半死。而且,太史公的书在记述中还有很多帝王的耳语密言,着实让人不能信。

我不是否定太史公的《史记》,它无论如何都是中国史书的瑰宝。我只是想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太史公也是凡人,也有可能夹杂着自己的主观。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观点系本人个人观点,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更多文章

  • 不要说曹操多疑,他身边谋士虽多忠心的只有四个,其他都是卧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最信任的谋士,曹操手下的谋士怎么读,祢衡论曹操谋士武将视频

    曹操有两多,一个老婆多,他是人妻控,满世界的收编别人的老婆。另一个多就是谋士多。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那谋士多了,其实有时候真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七嘴八舌的开个会都要比别人花更多时间。再者呢,这谋士都很聪明,那聪明人要是心向着你,那肯定是好事,就怕是有二心的,他们搞起无间道来

  • 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篡位者——王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王莽怎么篡位的,王莽篡位老版下集,脑洞乌托邦王莽篡位

    在名声和家族的作用下,王莽20多岁就被推举入朝为官。为官后他并没有因此骄纵,反而更是谦虚谨慎,视钱财如粪土,总是拿自己的财产出来分给穷人,赠给贤者。官越做越大,名声越来越高,朝野上下,无人不知。舆论和民意,都坚定地站在他的一边。公元元年,王莽受封安汉公,从此大权独揽。更是不遗余力推行慈善事业,天下都

  • 鬼谷子:刘备的驭人哲学,以情相契,你若不离不弃,我便生死相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群英璀璨的年代,所谓乱世出英雄,在那个群雄逐鹿、豪雄并起时期,成就了汉、魏、蜀、吴、晋多少豪杰人物,各领风骚。大多数的读者都对三国人物耳熟能详,通常在我们的影响中,最雄才伟略的君主是曹操,最英勇无敌的英雄是吕布,最忠义无双的豪杰是关羽,最足智多谋的军师是孔明,最能够隐忍的大B

  • 韩信,为何会被宫女用竹竿戳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信被竹竿戳死,韩信白龙吟,李白和韩信接吻图片

    其实韩信的死,实则是自作孽、不可活,当年刘邦兵困荥阳,多次求韩信发兵救援,可韩信置若罔闻,按兵不动。刘邦不明就里,就问谋士张良。张良贴着耳朵对他说:“韩信想要代理齐国,大王何不成全他?”刘邦勃然大怒,此时韩信派的使者就在旁边,张良眼疾手快,赶忙踩了踩刘邦的脚,并朝他递了个眼色。刘邦立马会意,笑嘻嘻道

  • 韩信被人劝背叛刘邦时,死活不同意是因为忠心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韩信死得早还是刘邦死得早,刘邦韩信是什么电视剧,刘邦项羽韩信的故事

    但是,韩信拒绝了这个要求。当武涉前脚刚离开齐国,韩信属下的谋士蒯通后脚就又去主动游说韩信。武涉和蒯通并非老相识,也没有什么政治交易,但他们的游说目的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起,力劝韩信三分天下,创造属于自己的时代。蒯通不仅仅是一个纵横家,他还懂得阴阳之术,他双管齐下,首先披着阴阳家的外衣出场了。一切准备

  • 韩信宁死也不愿意谋反,是因为他哪里不如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汉朝的韩信来,那就真的是非常可惜了,根据历史记载韩信可是很厉害的,他不仅在军事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并且在治国方面同样也造诣很高。但是,就是这样以为全能型的人才,最后落了个死到一群女人手里,别的暂且不用多说什么,单凭这一点就注定了韩信太可惜。不过,最被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还是,韩信竟然能那么厉害为什么

  • 韩信已故刘邦知道蒯通教唆韩信谋反,为何还放了蒯通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韩信与蒯通,蒯通个人资料,王立群讲蒯通

    韩信屏去左右,握着他的手说:“ 我们可以谈一谈吗?”陈稀说:“请将军吩咐。 我唯命是听!”韩信说:“你驻守的地方 是天下精兵集结之地,你是陛下的亲信。陛下一定不会相信第二次有人告你谋反,陛下也许会产生怀疑到第三次再有人告发你谋反时,陛下必然会带兵亲征。到那时,我可以在京城举兵,作你的内应,共同夺取天

  • 韩信为汉朝立下过哪些功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韩信手无缚鸡之力封了汉朝大将,赞美汉朝名将韩信的诗句,韩信历史战功

    能屈能伸有人说早年韩信有可能归属于项羽,但是只是做保卫的。不过真正是怎样的说法并没有人论说过,同时韩信所受的胯下之辱,简直就是人尽皆知的存在。并且也可以看到韩信从小就能够老成持重,这并不是他胆小,而是他展现出自己能屈能伸的一种性格。在归属刘邦之后,他也得到了萧何的赏识,因为萧何一直都是慧眼识英雄。明

  • 韩信在刘邦打赢项羽时,立下了哪些不世之功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项羽死后刘邦夺韩信兵权,没韩信刘邦能打过项羽吗,韩信刘邦项羽的故事在线阅读

    一、刘邦和项羽说实话,刘邦和项羽作战的时候,真的基本上都是大败而归。“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项王闻之,即令诸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确实如同刘邦估计的一样,因为项羽将大部队都放在了与齐国作战之内,因此无法派出大量军队与刘邦交战,项羽只能率领着三万精兵和刘邦交战

  • 刘备给四个儿子起的名字都很奇怪,是蜀汉灭亡的祸根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蜀汉灭亡后刘备的后人,三国蜀汉刘备擅长兵种,刘备和蜀汉有什么关系

    不光刘禅,还有刘封,以“封”为名的更少。刘封本姓寇,刘备收为义子,当时关羽就反对:“大哥已经有了儿子,何必螟蛉?将来恐怕生乱。”关羽可能意识到刘备要当皇帝,刘封比刘禅大,能力又很强,将来争皇帝一定会作乱。关羽这话,没想到应验在自己身上,刘封因此不救败走麦城的关羽。备的回答比较有意思:“我拿他当亲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