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谋略鼻祖姜子牙有何过人之处,竟被唐太宗如此追崇

谋略鼻祖姜子牙有何过人之处,竟被唐太宗如此追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217 更新时间:2024/2/19 8:48:53

一、姜子牙的军事谋略和治军主张

姜子牙是一位历史上罕见的、卓越非凡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足智多谋、满腹才华,在历史上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被历代统治者推崇和称赞。在许多史料和文学作品中,对姜太公的记载和赞扬都颇为常见,后来,姜太公被蒙上神话色彩的面纱,人们对他更是怀着一种尊崇和敬仰的态度。

唐太宗刚执政时,国家百废待兴,还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动荡政局,他就自诩是姜子牙的化身,为了安抚民心,后来,唐太宗为了招揽人才,便在磻溪建立了姜太公庙,意在告诉那些真正有才华和才干的人,他会像周文一样重用并善待人才贤士。后来,果然有一大批治世理国的贤臣良将为唐太宗效力,辅佐太宗治理国家,振兴国力,于是,便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唐玄宗在位期间,下令在诸州各建一所太公庙,以招揽像姜子牙那样披肝沥胆,呕心沥血,忠贞不二的勤勉事主的人才来帮助他治国安邦,并且还要求在每年春秋仲秋月举行祭祀仪式,声势和反响都是十分浩大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个惯例,就是要在发兵出征前,在举行文武举人考试时,都要先去太公庙拜谒。唐朝皇上都崇尚姜子牙为武圣人,唐玄宗追谥姜太公为“武成王”,后来的《太公兵法》成为各个军事将领的必修课,姜子牙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最负盛名的军事家。

姜太公在治理国家时,他的“德”与“谋”是不可分割的,姜子牙以“德”为基础,通过“谋”来实现其“德”。姜太公在佐周灭商时,充分发挥了自己以德治天下的军事理论和治国方略,在政治上,姜太公要求统治者一定要爱护自己的子民,坚决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去搜刮和抢夺老百姓,统治者要代表和维护广大群众百姓的利益,大力倡导并推行施惠于百姓的策略,在实践中,为人民带来恩惠。在军事上,姜子牙倡导以德为基础,以民心为本,这也是他早强周灭商中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

姜太公明确提出:“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义之所在,天下归之。道之所在,天下归之。”他希望周文王能够以德治天下。

在强周灭商中,姜太公始终坚持以民心为本,当面对不利的卦兆时,姜太公坚持以顺应民心为本,以坚决的态度,否定了迷信卦兆的术士,安抚了民心,为周武王增添了信心和决心,是姜子牙军事上之德的重要体现,也是他能立下战功的必备条件。

历代军事家、政治家以及文学家对姜子牙的关注度都非常高,大量的史料和文学作品对姜太公的记载和褒扬数不胜数,他是一位传奇人物,他非凡的军事主张和卓越的军事谋略值得我们探究和学习。

结语

姜子牙用他的一生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传奇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姜子牙的地位与身影在人们心中一直是无可取代的。他是一位著名的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政治军事理论及思想策略都成为遗留下来的财富,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姜子牙在历史上对整个军事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是名副其实的谋略鼻祖,是值得我们尊崇的伟大政治家、军事家。他的军事理论思想以及治国方略,为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更多文章

  • 江苏挖出西晋贵族墓,出土一件“上古怪兽”,专家却至今捉摸不透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西晋杨护,西晋是谁灭的,司马越不死西晋不亡

    周处家族墓群中出土了一件“上古神兽”在1976年的时候,在江苏省宜兴城东发现了一座墓葬,这座古墓正是周处家族的古墓群。周处在我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据说周处年轻时“不修细行,纵情肆欲”(《晋书·周处列传》),曾为祸乡里,与南山猛虎、长桥蛟龙并称为“三害”。不过在后来,周处洗心革面,幡然悔悟,然后决定为

  • 南唐后主李煜在治国上是昏庸之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南唐的极盛时期和衰落时期,都在李煜的父亲,后唐中主李璟在位期间。李璟的父亲李昪,是后唐的建立者。李昪在位期间,注重发展国内的经济和军事,当时南唐是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但李昪却积极发展与其他南方政权的友好关系。他这么做的目的在于:他其实已经看出南方政权是无法与北方匹敌的,只有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团

  • 吕布战斗力若在隋唐能排第几?三点证明他的战斗力甚至不如秦琼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吕布放在隋唐什么水平,吕布vs秦琼完整版,秦琼隋唐第一武将

    除了三国之外,民间传说中还有另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那就是隋唐。李元霸、宇文成都、秦叔宝、罗成这些名字,很少有人没有听说过。尤其是秦琼和尉迟恭,这俩人至今依旧被百姓当做门神,于春节时期贴在自家门上以保平安。与《三国演义》中武将“一超多强”的格局不同,对于隋唐时期好汉的战斗力,后人有着权威的排名。《说唐

  • 阿富汗号称帝国坟场,英美俄在此折戟,但唐朝却是个例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阿富汗境内多山,高原和山地占全国面积的4/5,自然环境恶劣,再加上人民好勇斗狠,所以入侵者大都被碰得头破血流。近代以来,几个世界级的强大“帝国”都企图征服这里,英国、苏联、美国……,但最终的结果无一例外都是:损失惨重、得不偿失!因此,阿富汗被赋予了“帝国坟场”的称号。但是凡事就有例外,近代这些有名的

  • 李世民识破要害,制定奇谋拿下80多年未曾破城的洛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平定三王叛乱,李世民第一次打洛阳,李世民大战龙门大阵

    此时,占据洛阳的王世充兵精粮足,此前在邙山会战中大败李密,悉数收降了瓦岗部众,兼并了瓦岗军的大部分地盘,实力空前壮大,一些小的割据势力见状也纷纷前来投靠。王世充也野心膨胀,不顾一些隋朝旧臣反对,废掉了傀儡皇帝杨侗,619年在洛阳称帝,国号大郑。刚登上皇帝宝座的王世充,在龙椅上屁股还没坐热,闻听李世民

  • 一生争权夺利却为东晋带来安稳政局的兄弟有多奇葩?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股力量是皇族,代表人物是司马道子;第二股力量是寒人,代表人物是刘牢之;第三股力量是地方豪强,后期代表人物是桓玄。面对这三股力量的节节进逼,谢安只得一退再退,最终不但没能保住自己的执政地位,就连家族的权势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谢安之所以会失势,固然有他不能团结其他豪门士族的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则是:

  • 玄武门事变,除了让李世民当上皇帝,还让他得到哪5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到底隐瞒了什么,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啥成功,为什么玄武门之变众臣投向李世民

    正所谓成王败寇,李建成便给使世人留下腹黑、贪恋权势的印象,更是让很多人都觉得,李世民手下是人才济济,而李建成的手下却是一群草包。但事实上真是如此吗?如果我们仔细去分析历史就会发现,历史上的李建成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不堪,李建成的手下,文治武功也一点都不李世民的手下差。一,投靠李世民的魏征魏征在唐朝的历

  • 大唐“标杆”李白,整天游山玩水、纵酒高歌,他靠啥赚的酒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白整天游山玩水不工作,高歌一曲李白,李白的潇洒人生经历

    可诗人和浪漫的结合是需要大量金钱作为支撑的,李白一生放荡不羁,四处游玩,这是很多人所羡慕的。但在羡慕他的背后,是否考虑到了钱?即便在古代,景区是免费的,但吃喝住行样样都要钱,李白的旅游基金,到底是从何而来?李白真的有钱吗?李白在其众多诗句中,都表现出了视金钱如粪土的态度。如在《将进酒》中他说“天生我

  • 李治为何将自己妹妹以皇后礼下葬?专家:墓中壁画漏出不光彩一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治为何把亲妹妹以皇后礼下葬,贞观长歌李治与皇后,隋唐英雄长孙皇后李治

    提起唐高宗李治,虽然很多人都听说过他的名字,但是基本都是从一些影视作品中了解到的,实际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李治这个名字其实很少见。尽管如此,他在历史上一直还是做出了很大功绩的,他的父亲是唐朝最有名的皇帝李世民,而妻子则是中国的唯一一个女皇武则天。他在位的时候,曾经消灭了西突厥,百济以及高句丽,扩充了唐

  • 教坊司:唐代的“皇家歌舞团”,为何最后成为发配罪妇的场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代五个教坊,唐代歌舞团,司教坊

    在现代人看来,能在教坊司里上班,看起来光鲜又靓丽,他们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取得帝王的肯定,薪水和待遇肯定很不错。其实这一切并不是大家想象的这样美好,这批人完全被集权所统治,以至于到后来成为容纳罪妇的地方。一、教坊在古代的发展1.成立机构,专业发展吟唱和聆听美妙的音乐能让人身心愉悦,追求它是人的本性,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