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灵太后:曾冒死生子,后却毒杀亲子,有武则天之狠,却无则天之能

灵太后:曾冒死生子,后却毒杀亲子,有武则天之狠,却无则天之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661 更新时间:2024/1/18 19:46:39

初入宫,不惧旧制,勇于生子

南北朝时,佛教盛行。胡氏的姑姑是个名气很大的尼姑,经常出入达官显贵府邸,甚至皇宫中,为贵人们讲解佛理。胡仙真和她这个姑姑感情很好,胡的姑姑经常暗示左右的人称颂胡氏的容貌德行,给侄女铺路。

“太后性聪悟,多才艺,姑既为尼,幼相依托,略得佛经大义。”——《魏书》

久而久之,这话就传到了宣武帝那,宣武帝元恪就把胡仙真召进后宫,估计期望过高,见到本人,也就中上容貌,但也不能退货,反正后宫多一个不多,就封她做了承华世妇。

当时的北魏政权,奉行"子贵母死"制度,就是儿子立为太子,母亲就要处死。(这个制度可追溯到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晚年立幼子刘弗陵为太子,担心子少母壮,出现第二个吕后,就赐死了太子生母钩弋夫人——“立子杀母”由此而来)。

“后宫产子将为储贰,其母皆赐死。”——《魏书·卷十三·列传第一·皇后列传》

这种灭绝人性的制度,让北魏后宫的妃嫔们都不敢生儿子,都希望生公主。北魏后宫中常有皇子莫名其妙夭折。原因,小伙伴们会细思极恐。

胡仙真在这件事上就显示出她的智慧和魄力了。她常对其他人说:"天子怎可独独没有儿子,为什么畏惧自己的死而使皇家不养育嫡长子呢?"等到胡氏怀上身孕,与她同列的妃嫔们还因旧例为她恐惧,劝她想办法打掉。胡氏却拿定主意不动摇,半夜一个人发誓说:"但愿所怀的是男孩,按次序将成为长子,儿子生下我被处死,我也在所不辞。"他的这些话,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反正传到了他皇帝老公耳中,让求子心切的元恪大为感动。对她这个原来没怎么放在心上的妃子,那好感是节节攀升。

公元510年(永平三年)三月十四日,胡氏生下皇子元诩,被升为充华。公元512年(延昌元年)十月十八日,元诩被立为皇太子,在朝中大臣刘腾、于忠、崔光等相助,和皇帝元恪的袒护不忍之下,胡仙真不但没有遵照旧制被处死,反而晋封为贵嫔。

临朝称制,无冕之皇

公元515年(延昌四年),宣武帝去世,元诩即位,是为孝明帝。尊宣武帝皇后高氏为皇太后,尊胡氏为皇太妃。不久皇太后高氏被逼到瑶光寺出家为尼,胡仙真自己当了皇太后。

儿子年幼,胡太后顺理成章临朝听政,一开始还比较收敛,称号为“殿下”,下的命令称‘令’。后来就干脆称陛下,下的命令称为“诏”,她自称为朕。又以儿子年幼,不能亲自祭祀为由,代行祭祀。看着这,相信小伙伴都能看出,胡太后已经俨然是没有称号的皇帝了,和后来大唐的武则天差不多。

胡太后执政前期,还是挺有作为的,她亲自处理纷繁事务,亲笔批阅公文;自己还很善于骑射,能一箭射中靶心;下令造申讼车,她坐在车上,从皇宫一个门出,绕行京城一周,从另一个门回宫,百姓可以在途中向她申诉冤情;胡太后又在朝堂亲自策试孝廉秀才、考核州郡上计簿的官吏。这些都为她博得了美名。

但她也有让人诟病的地方,比如,赏赐无度,还大肆崇佛,修建了当时可能是世界最高的佛塔——永宁寺塔(太高,又不懂装避雷针,后来被雷劈了)。说白了,花钱如流水,身边伺候的人和佛庙寺院,得到的赏赐数不胜数,可百姓的负担就必然加重。最让群臣宗亲不满的,是胡太后的作风问题,她居然把一个正直清明,才华横溢的小叔子清河王元怿,生生逼成她的面首(男宠),两人这种乱伦行为,让天下人不齿。

惨遭背叛,幽禁北宫

公元520年(正光元年)七月初四日,胡太后被自己最信任的两个人背叛,一个是他妹夫,领军将军元叉、一个是她一手提拔的内侍刘腾。这两人发动政变,把胡太后软禁在北宫,并在宫中杀死了清河王元怿(元怿可惜了)。

刘腾、元叉幽禁胡太后之后,把持北魏朝政。这两人是一个比一个贪,一个比一个腐败。他俩当时发动宫廷政变,也主要是因为罪状太多,害怕被清河王元怿治罪,先下手为强。杀了政敌,囚禁了胡太后,皇帝年幼听他们摆布。可就真应了那句话:“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他们养婢蓄妓,逼民为奴,卖官买官,把朝廷弄的是乌烟瘴气,民不聊生。还不如胡太后执政呢,北魏在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

公元523年(正光四年)二月,刘腾去世。元叉对胡太后的防范松懈。胡太后趁机以母子之情感动了儿子孝明帝,和高阳王元雍定下计策,解除元叉的领军职务。胡太后再度临朝听政,大赦天下,改元孝昌。

再度临朝,荒淫无度,毒杀亲子

再次临朝的胡太后,性情大变,被软禁前,除了生活作风上有问题,朝政上还能有所作为,但此时,她脑子里的清明似乎都成了浆糊,不知是不是清河王元怿的死刺激的。朝政荒废不说,还重新给自己找了仨男宠——郑俨、徐纥、李神轨、不但淫乱宫廷,还让男宠身居要职,朝政更加败坏。这点和武则天就不同了,武则天虽然也养男宠,但在朝政问题上从来不含糊。用人以能,提拔了很多贤能的名臣。用一句后人的话,“身体可以乱,朝政不能乱”可惜,胡太后是两个都乱。

“太后复临朝,大赦改元。自是朝政疏缓,威恩不立,在下牧守,所在贪惏。郑俨污乱宫掖,势倾海内;李神轨、徐纥并见亲侍,一二年中,位总禁要,手握王爵,轻重在心,宣淫于朝,为四方之所厌秽。文武解体,所在乱逆,土崩鱼烂,由于此矣。”——《魏书》

胡太后也知道自己行为不检点,很怕被宗室憎恨,尤其怕被皇帝儿子知道,于是在宫内培植党羽,掩人耳目,凡是孝明帝所亲近宠爱之人,胡太后多借故谋害。然后还贼喊抓贼的去追查凶手。(这里真为她的智商担忧啊,这种事哪是杀一两个亲近之人就瞒得住的)

可是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孝明帝还是听到了很多关于母亲的风言风语,孝明帝很生气,眼见着自己去世的老爹头上帽子绿油油,这丢的可是整个皇室的脸。是可忍孰不可忍……孝明帝暴毙了。不是气的,是被毒死的。也就是说,还没等儿子出手呢,当妈的伙同情夫,把儿子毒死了。这倒是挺狠,武则天当年也毒死过自己的儿子,但武则天可不是为了情情爱爱这些小家子事,她有雄伟的政治目标,心中有万里河山,眼中有天下百姓。这么一比,胡太后还真是被秒杀的渣都不剩。

毒死儿子还不算,胡太后这时候可谓是昏招频出。将孝明帝妃子潘充华所生之女元氏(史称元姑娘),谎称是男孩,立为皇帝。没几天,又说弄错了,潘充华生的是女儿,得另选皇帝,立了临洮王元宝晖三岁的儿子元钊为帝,史称北魏幼主。这是男是女还能弄错,不是把天下人都当成傻子吗。

被沉黄河,北魏丧乱开

在胡太后自以为聪明的折腾下,荣秀川的牛人尔朱荣起兵了,当然,有一个名正言顺的口号——为去世的孝明帝讨个说法。四月十一日,尔朱荣起兵渡过黄河,胡太后的两个情夫一看大事不妙,溜之大吉。

而胡太后,又做了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决定,她把孝明帝六宫嫔妃和宫女都召集起来,剃发出家,也包括她自己。看来这是之前没少为佛祖花钱,现在期望佛祖回报了。抱佛主大腿有用吗,现实很打脸。

四月十三日,尔朱荣派遣骑兵拘捕押送胡太后以及幼主到河阴。胡太后对尔朱荣多方辩解自己的行为,并发誓绝对没有害自己的儿子,是天下人对她的误解,这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尔朱荣拂袖起身,冷漠说了一句,“那就洗洗吧”,下令将胡太后和幼主——沉入黄河。胡太后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于滚滚黄河。

总结:

胡太后,是个把情爱看得比江山重要的女人,所以,她有了成为皇帝的条件,却把天下搞得大乱。有毒杀亲子的狠毒,却没有统治天下的才能。与后世的武则天做了很多相同的事,得到的是截然相反的结果。

武则天延续“贞观遗风”,为孙子唐玄宗的“开元盛世”打下根基,是承接了大唐最为辉煌时期的纽带。反观胡太后,北魏丧乱自她统治开始,尔朱荣之后又发动“河阴之变”把北魏王公贵族、朝臣大员两千多人都投入了滚滚黄河,让他们去和胡太后作伴去了。尔朱荣之后的高欢、宇文泰,更是让北魏一分为二。

后面的故事还很多,小伙伴们如果喜欢这段历史的,欢迎关注,点赞,评论。我们下次继续讲。

参考资料:

《魏书》

《两晋南北朝史》吕思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魏晋南北朝文化史》吕文郁熊铁基李力杨泓著

这段南北朝的历史,小伙伴如果想自己看书,推荐给大家一套质量很高的图书:

正版现货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化史3册套装历史社科书籍吕文郁熊铁基李力杨泓著出版社直发。原价190.现在618狂欢价95,三本书,从春秋战国到魏晋南北朝,

更多文章

  • 谋略鼻祖姜子牙有何过人之处,竟被唐太宗如此追崇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姜子牙谋略三大秘诀,姜子牙墓有多可怕,姜子牙电影免费版完整

    一、姜子牙的军事谋略和治军主张姜子牙是一位历史上罕见的、卓越非凡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足智多谋、满腹才华,在历史上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被历代统治者推崇和称赞。在许多史料和文学作品中,对姜太公的记载和赞扬都颇为常见,后来,姜太公被蒙上神话色彩的面纱,人们对他更是怀着一种尊崇和敬仰的态度。唐太宗刚执政时,

  • 江苏挖出西晋贵族墓,出土一件“上古怪兽”,专家却至今捉摸不透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西晋杨护,西晋是谁灭的,司马越不死西晋不亡

    周处家族墓群中出土了一件“上古神兽”在1976年的时候,在江苏省宜兴城东发现了一座墓葬,这座古墓正是周处家族的古墓群。周处在我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据说周处年轻时“不修细行,纵情肆欲”(《晋书·周处列传》),曾为祸乡里,与南山猛虎、长桥蛟龙并称为“三害”。不过在后来,周处洗心革面,幡然悔悟,然后决定为

  • 南唐后主李煜在治国上是昏庸之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南唐的极盛时期和衰落时期,都在李煜的父亲,后唐中主李璟在位期间。李璟的父亲李昪,是后唐的建立者。李昪在位期间,注重发展国内的经济和军事,当时南唐是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但李昪却积极发展与其他南方政权的友好关系。他这么做的目的在于:他其实已经看出南方政权是无法与北方匹敌的,只有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团

  • 吕布战斗力若在隋唐能排第几?三点证明他的战斗力甚至不如秦琼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吕布放在隋唐什么水平,吕布vs秦琼完整版,秦琼隋唐第一武将

    除了三国之外,民间传说中还有另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那就是隋唐。李元霸、宇文成都、秦叔宝、罗成这些名字,很少有人没有听说过。尤其是秦琼和尉迟恭,这俩人至今依旧被百姓当做门神,于春节时期贴在自家门上以保平安。与《三国演义》中武将“一超多强”的格局不同,对于隋唐时期好汉的战斗力,后人有着权威的排名。《说唐

  • 阿富汗号称帝国坟场,英美俄在此折戟,但唐朝却是个例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阿富汗境内多山,高原和山地占全国面积的4/5,自然环境恶劣,再加上人民好勇斗狠,所以入侵者大都被碰得头破血流。近代以来,几个世界级的强大“帝国”都企图征服这里,英国、苏联、美国……,但最终的结果无一例外都是:损失惨重、得不偿失!因此,阿富汗被赋予了“帝国坟场”的称号。但是凡事就有例外,近代这些有名的

  • 李世民识破要害,制定奇谋拿下80多年未曾破城的洛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平定三王叛乱,李世民第一次打洛阳,李世民大战龙门大阵

    此时,占据洛阳的王世充兵精粮足,此前在邙山会战中大败李密,悉数收降了瓦岗部众,兼并了瓦岗军的大部分地盘,实力空前壮大,一些小的割据势力见状也纷纷前来投靠。王世充也野心膨胀,不顾一些隋朝旧臣反对,废掉了傀儡皇帝杨侗,619年在洛阳称帝,国号大郑。刚登上皇帝宝座的王世充,在龙椅上屁股还没坐热,闻听李世民

  • 一生争权夺利却为东晋带来安稳政局的兄弟有多奇葩?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股力量是皇族,代表人物是司马道子;第二股力量是寒人,代表人物是刘牢之;第三股力量是地方豪强,后期代表人物是桓玄。面对这三股力量的节节进逼,谢安只得一退再退,最终不但没能保住自己的执政地位,就连家族的权势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谢安之所以会失势,固然有他不能团结其他豪门士族的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则是:

  • 玄武门事变,除了让李世民当上皇帝,还让他得到哪5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到底隐瞒了什么,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啥成功,为什么玄武门之变众臣投向李世民

    正所谓成王败寇,李建成便给使世人留下腹黑、贪恋权势的印象,更是让很多人都觉得,李世民手下是人才济济,而李建成的手下却是一群草包。但事实上真是如此吗?如果我们仔细去分析历史就会发现,历史上的李建成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不堪,李建成的手下,文治武功也一点都不李世民的手下差。一,投靠李世民的魏征魏征在唐朝的历

  • 大唐“标杆”李白,整天游山玩水、纵酒高歌,他靠啥赚的酒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白整天游山玩水不工作,高歌一曲李白,李白的潇洒人生经历

    可诗人和浪漫的结合是需要大量金钱作为支撑的,李白一生放荡不羁,四处游玩,这是很多人所羡慕的。但在羡慕他的背后,是否考虑到了钱?即便在古代,景区是免费的,但吃喝住行样样都要钱,李白的旅游基金,到底是从何而来?李白真的有钱吗?李白在其众多诗句中,都表现出了视金钱如粪土的态度。如在《将进酒》中他说“天生我

  • 李治为何将自己妹妹以皇后礼下葬?专家:墓中壁画漏出不光彩一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治为何把亲妹妹以皇后礼下葬,贞观长歌李治与皇后,隋唐英雄长孙皇后李治

    提起唐高宗李治,虽然很多人都听说过他的名字,但是基本都是从一些影视作品中了解到的,实际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李治这个名字其实很少见。尽管如此,他在历史上一直还是做出了很大功绩的,他的父亲是唐朝最有名的皇帝李世民,而妻子则是中国的唯一一个女皇武则天。他在位的时候,曾经消灭了西突厥,百济以及高句丽,扩充了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