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正德皇帝就是明武宗朱厚照,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王朝的历史中,朱厚照是一位极富个性的帝王,身为一国之君,他整天沉迷在声色犬马当中,还专门建立了豹房供自己玩乐。
历史上对于朱厚照的评价一直以来都很有争议,有的人认为朱厚照是一位贪图享乐,视朝政如儿戏的昏君,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明武宗虽然在个人生活上荒淫,喜欢玩乐,但是在国家大事上他却一点也不糊涂。
追求个性解放的他崇尚自由和平等,为人真诚善良,曾经抵御过来自外族的侵略,对于历史也有着不少的贡献。在小编看来,朱厚照在历史上所做的丑事说起来的话连着好几天都说不完。
他喜欢玩乐,在朝中肆意妄为,很大的一部分原因都是由于他父亲明孝宗和母亲张皇后的宠爱,但是他的父母也培养了他真诚善良的性格,这从一起案件当中就可以看出来。
在正德年间的浙江钱塘,曾经发生过一起命案,死者身中五刀,刀刀都刺中了要害毙命,在整个案件审理之后,钱塘的县令判决说此人是自杀身亡的。
在将案件审理结果上报了刑部之后,刑部认为这个案件不通,就驳回令重审。之后,杭州府重新审理了之后,仍然以自杀的结果上报了刑部,刑部仍然不解,再次驳回重审这个案件,并且上报了大理寺。
由于这件事过于蹊跷,也就被正德皇帝知道了,在朱厚照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十分生气,正德皇帝虽然糊涂,但是也不是一位无道昏君,当时的朱厚照就下令派钦差前往审理这个案件。
朱厚照派出的钦差大臣很快就查明了案件的来龙去脉,原来杀害这名死者的正是钱塘县令的侄子,正是由于县令和知府等贪官的层层包庇之下,真凶才得以逍遥法外。
最终,在朱厚照的彻查之下,真凶和牵扯到这个案件的所有官员也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明朝的这个案件影响也十分大,牵扯出了朝中的许多贪官污吏,对当时明朝的朝政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朱厚照借着这个案件肃清了明朝官场贪污腐败的不正之风,朱厚照虽然宠幸了包括刘瑾在内的一众宦官,但是在关乎到老百姓生活的官员任命上,他还是保有纯真和善良的。
在朱厚照得知了这个案件之后,他十分气愤地说:“岂有身中五刀自毙者?欲将朕比晋惠乎?”朱厚照这个话里面的晋惠指的是晋朝的晋惠帝司马衷。
晋朝的时候,有一年闹饥荒,大臣们向晋惠帝报告说灾民们没有饭吃,生活过得很艰苦,但是长期间居住在宫中,生活衣食不愁的晋惠帝对于这个却反问大臣们:“(既然没有饭吃),何不食肉糜?”
意思是这些灾民们没有饭吃的话,为什么不喝肉汤呢?这句话固然可笑,但是在当时的晋惠帝的心中就真的是这么想的,后来的历朝历代也就把晋惠帝这种居于深宫,不了解民间实情的行为当成了一个笑谈。
由此可见,虽然朱厚照贪玩好色,但是他并不是一个昏君,他不像糊涂的晋惠帝一样可以被属下随意地欺骗,对于常理他还是有理解的,朱厚照可不是一个昏庸糊涂的帝王。
在明朝灭亡之后的清朝宫中,老师在教育皇子的时候,如果这位皇子不认真读书的话,就会被老师们斥责,说难道你想成为明朝的朱厚照吗?
在这句话当中朱厚照显然成为了后世皇室的一个反面典型,但实际上朱厚照对于政事也有着自己的见解,只不过由于他贪玩的天性,才给后世留下了一个昏庸糊涂的形象。
朱厚照最令当时的人们震惊的一件事可能还是这位贪玩的皇帝为了圆自己的将军梦,还给自己封了一个镇国公的爵位,还更名为朱寿,整天就居住在给自己修建的镇国府当中。
朱厚照不仅是只给自己封爵,他还效仿自己的先祖朱棣率兵亲征,在当时的朝中也是掀起了很大的一阵波澜。
朱厚照的这些行为虽然都是由于他爱玩的这个天性所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明武宗朱厚照在巩固明朝的边疆防御的方面也立下了不少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