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一著名诗人,黄巢看了他的诗火冒三丈,鲁迅对他的诗给予盛赞

唐朝一著名诗人,黄巢看了他的诗火冒三丈,鲁迅对他的诗给予盛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373 更新时间:2024/1/16 19:53:44

唐朝末年的黄巢大起义,是中国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农民起义之一。唐朝末年的飘零乱世中,一群衣食难继的贫苦农民,不甘心在饥寒交迫中死去,在一代英雄黄巢的带领下,发动了席卷天下的大起义。黄巢雄才大略,指挥起义军纵横天下,横扫千军,甚至一度攻克了唐朝国都长安。然而黄巢在当时的文人墨客眼中,却被视为一个魔头式的人物,对他既恨又怕,避之唯恐不及,更别说与他合作。

但世事无绝对。《全唐诗》中记录了唐朝有名有姓、有作品传世的诗人,一共有两千多人,他们之中有一人,就曾参加了黄巢起义,成为农民起义军的一员,其为人之特立独行,在唐朝诗人中独树一帜,堪称诗人中的另类人物。此人就是晚唐著名诗人皮日休

皮日休,湖北天门人,出身贫寒,自幼苦读诗书,是个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的饱学之士。唐懿宗咸通年间,皮日休考中进士,从此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历任唐朝著作佐郎、太常博士等职务。但他位卑未敢忘忧国,时刻关心着唐王朝的国家命运,写过很多现实主义题材的诗歌名篇。鲁迅先生对皮日休极为推崇,盛赞他“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辉和锋芒”。

皮日休的代表作是《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修筑大运河一直被视为隋炀帝一生的大错误,一般都认为他劳民伤财,逼反了天下百姓,最终导致隋朝灭亡。皮日休却从现实的角度出发,认为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成为沟通中国南北方的交通大动脉,是一件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几乎可以和大禹治水相提并论。这首诗曾经入选语文教材,很多人会背。从这首诗可以看出,皮日休是一个特立独行、不肯人云亦云之辈,眼光独到且敢作敢当,实事求是地为隋炀帝平了反。

乾符年间,黄巢攻克长安,其他文武大臣纷纷作鸟兽散,皮日休再一次显示出他与众不同的风格,认为黄巢是救民水火的仁义之师,怀着极大的热情参加了黄巢起义军,被黄巢封为翰林学士,成为唐朝诗人中唯一敢参加黄巢义军的人。

可惜的是,黄巢空有爱才之名,却并未真正意识到皮日休的价值,并未给他以足够的信任与尊重。黄巢让他写一首类似于民间歌谣的诗歌,宣传一下黄巢义军的形象。皮日休欣然命笔,写下一首“欲知圣人姓,田八二十一,欲知圣人名,果头三屈律”,诗中用字谜的形式,歌颂黄巢是救世圣人,“田八二十一”是“黄”字,“果头三屈律”是“巢”字。

谁知他高估了黄巢的水平,黄巢不但没理解诗的含义,反而疑心诗中的“果头三屈律”是在讽刺他的头型不端正,因为“巢头丑”,火冒三丈,一怒之下把皮日休杀了。一代诗人就这样殒命。黄巢缺乏知人之明,不知道重用人才的重要性,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

参考史料:《唐才子传》《全唐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一种极具意义的饭食,吃了这顿饭你才算真正鱼跃龙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时吃什么饭,唐朝铜饭勺图片,唐朝时期的早餐

    烧尾宴是唐代长安曾经盛行过的一种特殊宴会。所谓“烧尾宴”,是指士人新官上任或官员升迁,招待前来恭贺的亲朋同僚的宴会。五代时陶谷的《清异录》一书,记载了唐代最著名的一次烧尾宴。 关于“烧尾”的含义,说法不一,一说是人之地位骤然变化,如同猛虎变人一般,尾巴尚在,故需将其烧掉;新羊初入羊群,会因受羊群干犯

  • 唐朝一武将的墓志铭,透露了李世民2件事,谁看了都会鄙视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的英勇事迹,唐太宗李世民一生发生的大事件,唐朝李世民一生解析

    虽然墓志铭中不乏对逝者溢美之辞,但对死者生平大事和重要之事的描述,还是比较准确的。很多墓志铭中,都会记载一些史书中未曾出现的细节或轶事,对于历史资料有着很好的补充与完善作用,有时甚至可以作为澄清历史迷案的重要线索或证据。唐朝武将常何的墓志铭,就曾对玄武门之变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做出揭示。 常何,是唐朝

  • 唐朝一个河南人真霸气,上打皇帝下打百官,子孙当了140多年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唯一皇太孙被乱棍打死,唐朝大将军打皇帝,唐朝最霸气宰相

    这就是唐朝历史上有名的“天宝战争”,对阵双方是唐朝和西南小国南诏。南诏本来一直对唐朝称臣纳贡,天宝九年,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云南太守张虔陀,利用手中大权,藐视欺凌南诏国王阁罗凤,经常向他勒索各种奇珍异宝,阁罗凤稍有迟缓,张虔陀立即“遣人骂辱之,仍密奏其罪”,阁罗凤也是个血性汉子,忍无可忍悍然起兵造

  • 唐朝一个拳术高手,身经百战活到了宋朝,赵匡胤封他为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北宋时期赵匡胤喜爱拳术,赵匡胤灭掉唐朝,赵匡胤的两任丞相

    话说唐朝末年,天下大乱,黄巢起义军纵横中原,各地军阀拥兵自重,曾经强盛一时的大唐朝形势岌岌可危。唐僖宗中和五年,即公元885年的一天,山西汾州平遥县的一个姓侯的农民家里,一个婴儿降生了,父母给他取名为侯益。这个婴儿在战火纷飞的乱世中艰难成长,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长大成人。 山西在唐朝处在边防前线,

  • 唐朝一个小偷,偷了一件东西,唐太宗勃然大怒,杀掉了失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后来在孟尝君出使秦国之时,遭遇危险,别人都束手无策,结果靠这两个鸡鸣狗盗之徒,才躲过一劫,平安脱身。自此留下鸡鸣狗盗这个成语。这些鸡鸣狗盗之徒,也就是俗称的小偷,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扮演了令人厌恶、愤恨的不光彩角色,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弄出点惊天动地的大动静。唐朝时,小偷就又惹出了大麻烦,惊动了

  • 唐太宗跪地求饶割地赔款,还被射瞎一只眼?韩国编剧太牛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太宗韩国,韩国顶级编剧,韩国电影编剧寻找灵感

    唐太宗如此英明神武的人物却被一部电视剧给改编成了一个猥琐丑陋的形象,不仅打败战,还被弄瞎一只眼,最后跪地求饶,割地赔款! 这就是韩国历史剧《帝国的早晨》,剧中唐太宗率兵攻打高句丽,高句丽一路败逃,然后唐太宗十万兵马围攻安市城,然后高句丽英明神武的救世主渊盖苏文就出现了,一箭射了二十里地,正中李世民

  • 唐太宗李世民同时霸占隋炀帝杨广妻女,之后发生的人间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太宗李世民娶了杨广的女儿,电视剧杨广李世民,李世民与杨广的女儿

    肆无忌惮地折腾了14年,杨广终于拖跨了大隋朝。618年,他被叛臣活活勒死。萧皇后便成了胜利者的战利品。她先后跟过宇文化及、窦建德,后来又被远嫁突厥的义成公主要走。姑嫂二人,一起服侍处罗、颉利两任可汗。如果不是李世民平灭突厥,恐怕,萧皇后就要客死他乡了。 《旧唐书·太宗本纪》载:“四年春正月乙亥,

  • 唐太宗有多狠?一个猛将,两个凌烟阁功臣,说杀就杀,没有理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太宗为啥杀凌烟阁功臣,凌烟阁三十七功臣,如何评价唐太宗的军事水平

    虽然之后河北以及河南之地仍有反叛势力再起波澜,但是天下归唐的大局已定。“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旋即继位,是为唐太宗。有鉴于隋朝灭亡的主因,太宗皇帝采取以民为本,以农为本的大体施政方针。于是,唐朝治下的百姓迅速从战争重创中走了出来,社会开始恢复活力。不仅经商之人遍布海内,民间亦出现了许多家财万贯的大

  • 唐太宗最忠诚小弟:换了个媳妇,性情大变,图谋造反,被斩首弃市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643年,太子李承乾学老子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结果被打的落花流水,李承乾被幽禁,而撺掇李承乾的侯君集等人,皆被处死,在侯君集等人谋反之前,唐太宗李世民另一位小弟、凌烟阁24功臣中排名16的张亮曾跑去给唐太宗告密,张亮的忠臣让李世民很感动,可谁也没想到,唐太宗这位忠臣的小弟张亮,在换了个媳妇后

  • 唐太宗把最器重大臣贬到边疆,只为让太子登基后提拔,效忠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太宗推行的边疆措施,太子守边疆,唐太宗李世民封李治为太子

    说起李绩,许多人不知道是谁,但要说到徐世绩,大家都不陌生了,《隋唐英雄传》的主角之一,以智谋闻名,李绩和徐世绩其实是同一个人! 徐世绩早年在瓦岗上班,对李密是忠心耿耿,后来李密被王世充击败,率残部投靠了李唐,徐世绩得知李密投降,自己也直接投降李唐,当时的徐世绩掌握李密大部分地盘,当时不少人劝徐世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