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皇帝比顺治皇帝强在哪里?

康熙皇帝比顺治皇帝强在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985 更新时间:2024/1/21 16:58:17

1、面对政治婚姻的态度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大一统政权,政治联盟下的联姻是清朝皇帝们必不可少的一个统治手段,尤其对于为后金政权、大清王朝的建立立下不世功勋的蒙古部盟而言更是如此。所以,如何妥善的对待政治婚姻,对待政治婚姻的态度就成了衡量清朝皇帝综合能力必不可少的一项标准。

顺治皇帝的政治婚姻是摄政王多尔衮为其安排的,同博尔济吉特·孟古青的婚姻。天性傲娇的顺治皇帝非常不喜欢这场婚姻的安排,哪怕这个孟古青就是自己生母孝庄太后的亲侄女,他不顾太后和群臣的反对,执意在顺治十年废掉了孟古青的皇后之位,将其位分降为静妃。

康熙皇帝的政治婚姻是在孝庄太后的安排下,为了拉拢“四大辅政大臣”之首的索尼已对抗实力强大的鳌拜,而迎娶的索尼孙女赫舍里氏。康熙皇帝欣然接受了这样的安排,并同赫舍里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更是因为对其的倍加恩宠而早早的将皇后所生嫡子胤礽立为皇太子。

结果我们都知道了,不管是因为顺治皇帝避痘还是因为对于顺治皇帝废掉孟古青的不满,蒙古部盟在顺治皇帝废掉孟古青的皇后之位后,连续六年未能到京朝贺,清朝政权一度同蒙古歌部盟的关系将至冰点。如果不是出身蒙古科尔沁的孝庄太后尽力斡旋,发生在顺治三年,类似蒙古苏尼特部的叛乱恐怕会再次上演。

而康熙皇帝在同赫舍里氏结婚以后,利用索尼的关系成功压制了鳌拜的权势,为自己争得了宝贵的时间,并在皇后的叔父索尔图的帮助下,成功的除掉了鳌拜,得以亲政。在接下来的平三藩、收台湾、抵抗沙俄入侵、签订《尼布楚条约》等等重大时间的时候,都能看见赫舍里氏家族的影子和赴汤蹈火的付出。

2、对待辅政大臣的态度。

清太宗皇太极驾崩以后,年仅6岁的皇九子福临登基,多尔衮担任辅政王辅助朝政。面对势力单薄的福临和孝庄太后,实力强大的多尔衮曾一度权势滔天,凌驾于顺治皇帝之上。顺治八年,顺治皇帝14岁,多尔衮死在塞北狩猎途中。终于等到翻身机会的顺治皇帝很快发起了对多尔衮的清算,将其毁陵鞭尸、挫骨扬灰并多其所有封号,逐出皇室。顺治皇帝对于大清功臣多尔衮的过分处置导致刚刚入关未稳的政治局面变得更加复杂,更是伤害了那些为建立大清、挥师入关做出贡献的功臣们倍感心凉,以至于顺治皇帝到死也未能在自己身边形成一股能干事、干成事的政治力量,政令不通、军令不从,白白耽误了清朝的黄金发展时期。

顺治皇帝驾崩以后,将皇位传于了年仅8岁的皇三子玄烨,并委派了索尼、舒克沙哈、遏必隆、鳌拜四人为辅政大臣,辅助朝政直到康熙皇帝亲政。这四个辅政大臣中,因为索尼的年岁已高、畏罪避祸;舒克沙哈被鳌拜借故杀害;遏必隆又依附与鳌拜导致鳌拜一人专政,把持朝政,甚至对康熙皇帝的产生了严重威胁。为了将皇权集中、早日亲政,康熙皇帝不得已将鳌拜囚禁而念其功高并没有将其处死。其余三人均得善终,后世子孙更是能人辈出、深得康熙及后世皇帝厚爱及重用。康熙皇帝的英明决断让他得以迅速掌握朝政大权,并迅速在自己身边形成了以索额图、明珠等人为首的执政力量和政治集团,让清朝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开了“康乾盛世”的辉煌。

3、身为帝王的态度。

大清王朝的疆域在摄政王多尔衮死后,再无半点拓展,甚至在顺治十年发生了因为顺治皇帝决策失误造成的大西军内讧事件。对台湾郑成功的招抚也因为态度太过暧昧、谦逊而未能成功。在经过一些列的失败以后,顺治皇帝索性放弃努力,一门心思扎入后宫,将自己全部的精力放在和董鄂妃的爱情故事上。顺治皇帝还对佛教特别痴迷,曾经数次要想出家为僧放弃大清皇位。由此看来,顺治皇帝夺位一个帝王,有点不合格,最起码态度很是不端正,不负责。

康熙皇帝亲政以后,首先平定了因为削藩引起的三藩叛乱;而后放弃对台湾的招抚政策改为武力收台,将台湾彻底纳入大清版图;面对准格尔部落葛尔丹的叛乱,两次御驾亲征平息了叛乱,逼迫葛尔丹自杀;积极抵抗沙皇俄国的野蛮入侵,签订协议两国边界问题的《尼布楚条约》,逐步将大清版图确立,使之成为了一个疆域异常辽阔、边疆十分安稳的东方大国。康熙皇帝的后宫数量虽然庞大,但除了对早亡的赫舍里氏付出过感情,康熙皇帝就是一个专业的皇帝,进入后宫的唯一目的就是为大清繁衍子嗣。

顺治皇帝的罪己诏不无道理,康熙皇帝被称为“千古一帝”更是理所应当。你认为这父子两真正的差别在哪里?你更认可哪位皇帝建立的功勋和对大清朝的贡献呢?

欢迎关注评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民国时最奇葩的军阀,12个姨太太自己杀了3个,90岁还娶了个17岁女学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虽然已经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但是男尊女卑的思想还是很明显的,所以那些军阀娶的姨太太是一个比一个多,今天就介绍民国时期的一位奇葩军阀,四川军阀杨森。杨森是四川人,自幼家境比较贫寒,但小时候对习武很感兴趣,随后加入了四川陆军速成学堂,经过多年的打拼成为了国民党的一位军阀。杨森在国民党中有着

  • 并无谋反篡弑之举的鳌拜,为何必须得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鳌拜为什么谋反,史上最强李元霸vs鳌拜,康熙擒鳌拜完整版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顺治皇帝驾崩,皇三子玄烨继位,是为康熙皇帝。顺治皇帝为玄烨安排的四个辅政大臣索尼、舒克萨哈、遏必隆、鳌拜跪倒在顺治陵前共同盟誓效忠康熙皇帝,尽心辅佐。但很快因为年老多病的索尼怕事避祸,怯懦胆小的遏必隆依附鳌拜,出身多尔衮手下的舒克萨哈不被重视,创造了鳌拜专权的有利条件。因

  • 这场由希特勒亲自组织的间谍行动,才是二战英法联军惨败的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诸多原因夹杂在一起,人们习惯性地说是因为法国人的保守和内斗,导致他们丢掉了自己的国家,反正马奇诺防线就摆在那里,为千万人提供评述的论据。然而在诸多分析中,唯独有这么一件小事,大家似乎都被忽略了。这件事粗看起来是件小事,细看起来还是一件小事,然而其引发的连锁反应,或许也是法国沦陷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个小

  • 乾隆帝生母,拥有怎样的人生?康熙称其“有福之人”,一点不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康熙生母的详细资料,康熙八阿哥的生母,乾隆的生母是谁揭秘乾隆身世之谜

    历史上的熹贵妃钮祜禄氏,就是影视剧《甄嬛传》中甄嬛的原型,这位被技术加工成心机爆表、权谋高超并最终夺得宫斗胜利的女人,在雍正年间并不怎么起眼甚至并不得雍正皇帝恩宠。清朝官方文献对钮祜禄氏成为太后前的过往,仅有两件小事的记载,但就是因为这两件小事让钮祜禄氏成为了最享福的太后:1、刚嫁给皇四子胤禛的时候

  • 清朝时期的护照,虽然国力衰弱,但说得很有底气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晚期面临着西方列强重压,整体的发展都是举步维艰。由于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加上封建统治的腐朽落后,无论是在科技还是经济方面,都被西方列强远远地甩在后面。以致后期列强用坚船利炮来打开我们国门时,清朝政府还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只能以冷兵器去应对,结果就是连吃百战,签下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因为落后就要

  • 10年生6胎,令妃果真备受乾隆恩宠?这可能是乾隆朝最大的误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令妃的真实历史,乾隆宠幸令妃为何令妃没活过50岁,乾隆对待令妃

    忽于地宫西南隅两棺之间衾襚之下,觅得后妃玉体一,身着宁稠云龙袍,已一百四五十年之久,面目如生,并有笑容,年约五十岁,耳环尚在。对于徐榕生日记所载,当时一同前往的前清皇室宗亲、和硕豫亲王多铎之后——爱新觉罗·宝熙也在自己的日记中,有着“敬审其貌,颏多皱纹,齿未全脱,似五六十岁人,而皮骨俱存,丝毫未腐,

  • 清朝最不负责的皇帝——乾隆:永琰,这烂摊子朕没法了,交给你吧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乾隆和永琰谁先死,令妃儿子永琰,永琰登基后永璂的结局

    立皇十五子嘉亲王颙琰为皇太子。以明年丙辰。建元嘉庆元年。也就是说,乾隆皇帝决定在自己尚在人世的时候,主动禅位,交出皇权,创下清朝历史乃至中国皇权时代的一项纪录。对于这项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乾隆皇帝在随之发布的谕旨中也给予了说明,《清实录·高宗实录》有载:朕寅绍丕基。抚绥方夏。践阼之初。即焚香默祷上天

  • 雍正王朝:这个看似没心没肺的“傻白甜”,才是隐藏的职场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雍正王朝最耐人的细节,雍正王朝中的城府和计谋,雍正初到职场经历

    总之,年秋月就是一件政治工具,就是一个任人摆布、毫无反抗能力的“傻白甜”。可事实果真如此吗?一件事,仅凭一件事就足以证明年秋月绝非“傻白甜”,而是一个隐藏的职场高手。前往江南募捐的皇四子胤禛,安排年羹尧先行返京汇报募捐进展,同时将邬思道带回四爷府,当然被年羹尧安排在邬思道身边伺候的年秋月也一道回到了

  • 太平天国让中国人口锐减2.4亿,太可怕了,比二战的死亡人数都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太平天国各省人口损失,太平天国时期死亡多少人,太平天国灭亡后50万大军哪里去了

    发生于清朝末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是离我们生活的时代最近的一次农民起义,当初,它席卷了广西、湖南、湖北等17个省份,以洪秀全、杨秀清等领导的起义军人数之多,范围之广世所罕见,而且因为洪秀全是以拜“上帝教”为名笼络人心,迷信流毒,坑害至深。洪秀全早年间也是盼望着通过科举来出人头地,而屡次失败后,开始逐渐仇视

  • 历史上对百姓最好的皇帝排行榜,康熙竟然落榜,朱元璋排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上的康熙和朱元璋,朱元璋和康熙谁更强,朱元璋和康熙谁更狠

    第一名是朱元璋。小时候朱元璋的生活特别贫苦,没有家世背景,没有知识,也没有金钱,是从最底层摸爬滚打上来的。从最底层开始打拼,自然知道生活的艰苦和不容易。当朱元璋登基之后,开始了各种改革。大刀阔斧的整治贪官污吏,修水库,并且减少赋税,兴办教育等等。就是因为他吃了太多苦,才希望老百姓生活的好一些,解决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