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当晚霸占了齐王妃!感叹:这一天我等了三年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当晚霸占了齐王妃!感叹:这一天我等了三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427 更新时间:2024/1/14 1:35:56

就是这样一位英明神武的君主,也难逃那句“英雄难过美人关”,为后世的野史添上了厚厚的一笔,尤其是他与自己弟弟的媳妇-齐王妃之间的关系,更是令人遐想不已。

一、唐初政治风云

大唐王朝建立的初期,亲王李世民就与当时的太子李建成以及齐王李元吉因为皇位展开了非常激烈的斗争。当时,唐朝才刚刚建立,这个时候地方仍然有许多的地方武装不服从唐朝的统治,李渊便派李世民领兵平定地方的割据势力。而李世民也不负众望,为唐朝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后被封为秦王、尚书令等。

而此时的太子李建成虽然在文治上也有才能,但是在当时,军事才能才是根本。李建成与李元吉不满李世民建立的赫赫战功,他们不但没有给李世民给予足够的钱粮支持,反而是寻找机会在皇帝面前告秦王的状,费尽心机使绊子。

此时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之间矛盾愈来愈深,两股势力之间的摩擦也越来越多。

二、偶遇齐王妃

就是在这样波诡云谲的政治格局下,却有另一段野史记载的艳闻。齐王李元吉的妻子齐王妃杨氏出身名门,她是前朝一位王爷的侄孙女。同时,杨氏容貌俊秀,文学功底深厚,可以说秀外慧中,而此时齐王李元吉却是流连于美色之中,放浪形骸,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可想而知。

根据一些野史上的记载,虽然亲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关系不睦。但是在李渊的安排下,每次李世民作战得胜,另外两个人都会宴请李世民,以表示对李世民关心。

有一次接风后,恰好在春天,景色明媚,他们三人便带着家眷相约春游狩猎。李世民难得有这样的机会能够放松一下自己,同时也是对自身武艺的自信,他选择独自上山打猎去了。

一会儿的功夫,李世民便发现了一只肥美的兔子,心想打了这只兔子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烤野兔。他正要弯弓射箭,突然便听到了一阵破空的声响,紧接着兔子便一动不动,原来一只白色羽箭“嗖”的一下便射中了野兔。李世民回头看去,春日明媚的阳光下,一个白色骏马上坐着一位美丽的女子,惊鸿一瞥,李世民觉得这个女人好美,不过定睛一看,却是自己的弟妹齐王妃杨氏。

杨氏看到李世民,立刻就下马向他行礼。而此时的李世民也不敢怠慢,随即下马还礼,可是美人在前,身为千古一帝的李世民也不免有些紧张,下马的时候被拌了一下,正好倒在了齐王妃杨氏的身上,只听杨氏一声哎呀,满脸通红,不知所措。

李世民赶紧起身,并伸手拉起杨氏,可是古代男女之间岂能有肢体接触,即便是兄嫂也不行。杨氏爬起来瞪了李世民一眼便上马离去,连自己射杀的野兔也没有带走,其实她不知道的是,她没有带走这只野兔,却带走李世民的心。后面李世民总是想法设法的要与齐王妃见一面,不过碍于世俗礼法,始终不能如愿。

三、玄武门政变

时间来到了武德九年,此时的唐朝的政治格局更加波诡云谲,此时李建成李元吉的势力与李世民的势力已经到了势同水火的地步。最终,李世民选择在六月初四这一天发动了玄武门政变。

如同寻常一样,李建成与李元吉汇合后由东至西开始穿过玄武门,李建成本来以为守将常何是自己人,应该没啥问题。不料常何早就被李世民争取过来,李世民一箭便射杀了太子李建成,后又诛杀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

待稳定局势后,李世民进宫,李渊面对这种情况,虽然内心痛苦兄弟相残,当时为了当时的唐朝基业,他也只能无奈选择立李世民为太子,后续又传位给李世民,自己做了太上皇。

四、再次相见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立刻派人软禁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党羽与亲眷,并且在见完李渊的晚上,就抽出时间去见了齐王妃杨氏,一解相思之苦。此时杨氏面色凄苦,内心紧张不已,她不禁担心齐王的命运,也害怕自己有不好的结局。

杨氏在见到李世民后,为自己和夫君齐王求情,没想到李世民见到杨氏就感慨“为了这一天我等了三年”,杨氏目瞪口呆。她没想到仅仅是一次机缘巧合,自己尽然给秦王留下了这么深的印象。李世民告诉齐王妃,李元吉已死,杨氏无需再为其求情,同时希望杨氏能够估计杨氏一族的利益,能够从了李世民。

杨氏本来就对李元吉没有太深的感情,加上李世民以自己的家族威胁,无奈之下也只能委身李世民。不过,杨氏进宫并没有得到如其他女子一般的封号位分,其原因就在于她的身份太过于尴尬,如果公开册封的话,难免对李世民的形象产生影响。

事实上这只是野史的臆测,真是的唐太宗李世民又怎么会沉迷于女色呢?实际上,齐王妃杨氏背后是站着以弘农杨氏,而弘农杨氏正是“关陇集团”的核心,而在唐朝初年,氏族力量仍然是影响着朝政的重要力量。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为了进一步拉拢“关陇集团”,选择将齐王妃纳入后宫。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及其贤明的皇帝,他在位的时候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这是历史公认了的,试想这样一位贤明的君主怎么会趁人之危,强娶弟妹呢?这一切都是李世民故意为之。

而他在位期间不仅唐朝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也逐渐强大,并且这个时候的老百姓也能够在这太平盛世下稳定的生活,“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由此可见李世民是一个非常贤明的君主,他又怎么会趁人之危,强行将自己的弟妹纳入后宫呢?其实这一切都是太宗皇帝故意为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熙圣旨重见天日,雍正是靠篡位才当上皇帝的吗?今天可算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有很多的奇闻异事,尤其是皇子篡位的轶事更是为人津津乐道。在民间流传最广的是雍正篡位的故事,虽然有很多的版本,但最广为流传的版本是:康熙遗诏“传位十四阿哥”被雍正篡改为“传位于四阿哥”,但这样的版本显然是编造的,皇家很讲究仪式感,像皇帝的传位诏书更为正式,不可能之一排行只提名号而不提名字,而且

  • 南北朝史:朱龄石灭谯蜀之战成为名将,背后离不开刘裕和刘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太和年间,权臣恒温北伐南燕,袁真随着恒温一同出征。南燕宗室名将慕容垂在枋头大败恒温,斩杀了恒温三万余人。此次战败让恒温觉得是一生的耻辱,这次失败主帅恒温当然不肯背锅,于是就把袁真推出来做了替罪羊。怪罪袁真粮食补给没有及时,才导致这场大败。恒温上表东晋废帝司马奕,要罢袁真为庶人。袁真一怒之下占据寿阳反

  • 男子收拾屋子,意外翻出1道圣旨,是清朝最后一位实权皇帝所写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有着独特的文化信仰和风俗习惯,比如剃发留长辫,说满语使用满文等,而清朝末年,同治、光绪、溥仪三帝均没有留下子嗣,更是历代王朝都不曾有过的现象,据说是近亲联姻使得满清皇室男子生育能力越来越弱,而女子则容貌越来越丑。现在,距离清朝灭亡已经100多年了,但许多与清朝有关的物品,一直保存至今,其中一些在

  • 和珅贪污的钱几辈子都花不完,为何不收手?他的难处,我们都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是一个十分喜爱享受的皇帝,他在位时到处游玩,花费巨大,内务府的钱根本不够乾隆用,为了让内务府有足够的钱,乾隆找到了年轻气盛,才学十足的和珅,自从和珅当上内务府总管后,弄出了一个议罪银制度,就是说官员犯罪,可以通过交钱的方式抵罪,这样以来清朝的文武百官贪污起来就更加肆无忌惮了,而和珅也就成了贪官的

  • 皇太极最惨的妃子之一,儿子因多尔衮而死,自己因努尔哈赤被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其中,乌拉纳喇氏是下场最惨的人之一。乌拉那拉氏,为满洲八大姓氏之一。明朝末年,整个女真族分为建州,海西,野人等大部,其中海西女真内又包涵四小部落,乌拉部便是乌拉那拉氏的家乡。这个女孩就是背负着这样的出身嫁给皇太极,以继妃的身份。公元1612年,皇太极的原配妻子钮祜禄氏不幸身亡,年仅二十岁。此时皇

  • 和珅入狱后,和嘉庆的一次秘密谈话,道出谁才是真正的大清第一贪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文/老三看历史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期间产生的大臣不计其数,比如,商代以忠诚出名的皇叔比干;唐代以犯言直谏而出名的谏臣魏征;也有南宋以陷害忠良而出名的大奸臣秦桧。这些臣子有的留下了美名,为后人所怀念;有的遗臭万年,备受后人的指责。而这之中,清朝的大贪官和珅却是一个例外。随着近几年《铁齿铜牙纪晓岚》、《

  • 清朝为何统治中国长达200多年,清初屠城4千万人汉人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都说打天下容易,守天下山难,尤其是外来民族统治汉族就更难,纵观中国历史所有完成大一统的朝代中只有元朝和清朝是由少数民族入侵中原统治中国的,对于汉族来讲这是亡国的,早晚有一天汉人会起来反抗,推翻蛮夷统治的,在元朝统治也不过百年,少数民族清朝为何统治中国长达200多年,这是什么原因呢?清初屠城4千万人汉

  • 1935年宜昌城 | 民国春节的那些事儿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今日宜昌 摄影/吴名洲前些天,找到一篇民国时期 关于宜昌城内春节风俗的文章。作为土生土长的宜昌人,读后 五味杂陈。 文中 作者描述了旧时宜昌城的 个人印象和感受,记录了宜昌正月初一至十五街头的所见所闻。作者虽然在宜昌只停留了十几天,不一定全面深入 了解宜昌,兴许带有个人理解和偏见,但多少 对于我们了

  • 大贪官和珅死前留下一首诗,却被人们误读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和珅子孙今何在,和珅传奇电视剧全集,和珅临死前写的诗

    其实和珅最初为官时一心报效国家,更在二十六岁时就任管库大臣,管理布库,他从这份工作中学习到如何理财。但是随着权力的成长,他的私欲也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并用贿赂、迫害、恐吓、暴力、绑架等方式笼络地方势力、打击政敌。乾隆帝对其宠信有加,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使和珅不

  • 康熙王朝:姚启圣明明已经深得圣心,却为何又功成身退不愿为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康熙王朝姚启圣功成身退,姚启圣为官之道视频,康熙王朝姚启圣解析

    而剧中姚启圣深的康熙的圣心,为何最后不愿意再为官呢?1.姚启圣晚年能遇到明君,让他有生之年再次可以有所成就,已经很知足了,并不贪图官场上的荣辱!剧中姚启圣这个老头幽默风趣,又识事务,倒是吸引了一大批剧迷的喜爱!从一品的封疆大吏最后做到一个九品养马的司厩,而且还让顺治皇帝下旨永不录用,让康熙一下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