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鸿门宴前夜,项伯冒死救张良,真心输给了套路

鸿门宴前夜,项伯冒死救张良,真心输给了套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771 更新时间:2024/2/7 5:55:19

公元前207年,刘邦先入关中,为防止关外诸侯进军争夺胜利果实,遂屯军霸上,准备称王。

很快,气势汹汹的项羽率大军攻破函谷关朝刘邦杀来,让他特别愤怒得是,刘邦准备称王。项羽当即决定,让将士们吃好喝好,明日就准备攻打刘邦。

刚刚入主咸阳的刘邦还沉侵在胜利的喜悦中,大都市的繁华让他这个小地方来的亭长眼花缭乱,美女珍宝让他目不暇接。他对项羽即将攻城的战略行动全然不知。

刘邦屯军灞上,项羽驻军鸿门,一场歼灭战即将打响。灞上与鸿门间,相距不过数十里,冬日晴天,两军旌旗相望。

一天夜里,一个身影悄悄溜进了汉军张良的大帐中。此人正是项羽的伯父项伯,他是来找他的老朋友张良的。

项梁和项羽起兵会稽,项伯在下相项氏老家聚集项氏一族,响应项梁。项梁军渡江北上,到下相会集项氏一族后,项伯就一直在项梁军中协助项梁,官任楚国的国相令尹。项梁战死后,项伯成为项氏一族的长者,是项羽最为尊重信赖的至亲。

项伯与项梁一样,也不是安分的人,好游侠,结交豪杰,常犯法不轨动武。项梁杀人,南走会稽吴县避祸;项伯也杀人,北去东海下邳躲藏。

而早年间,张良在沙丘刺杀始皇帝失败,被秦政府通缉,亡命在下邳潜伏。项伯和张良之间,或许早就有所钦慕往来,邻近以后,自然是亲密无间。项伯亡命下邳,投奔的就是张良,依靠张良的掩护帮助,项伯活命逃脱法网,二人遂成生死之交。

项伯是重义气的人,他知道张良在刘邦军中,不忍张良与刘邦一道送死,所以只带贴身亲信侍从,急急驱马来到灞上刘邦军中。

项伯私下见到张良,将项羽明早将攻击刘邦军的事情告诉张良,要张良马上与自己一道离开灞上到鸿门避难,不要与刘邦一道白白送死。

张良对刘邦也是一片赤胆忠心,在这个时候他怎么可能选择背弃刘邦而投靠项羽呢?张良没有答应。

其实,换作一般人的人,事情到这里应该就停止了,大家各为其主,现在立场已经表明得很清楚了。接下来就是各走各的了,张良应该好好的感谢一下他的老朋友。

但是,张良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他从好朋友项伯这里得到了重要情报,那么他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如何破局。张良不是一般人,脑子转得非常快,很快他就有了办法,还是得靠项伯。

于是,他借口说:这个事我还得跟刘邦商量一下。项伯同意了。张良匆匆入内面见刘邦,将事情如实相告。

从这时候开始,事情的性质彻底变了,诚意满满的项伯很快就成了刘邦对付项羽的工具。

刘邦听完张良的报告后大惊失色。赶紧询问对策。二人合计一番,终于找到了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眼前的项伯。

刘邦问张良:“张君与项伯,谁年长?” 张良答道:“项伯年长于臣下。” 此时的刘邦,已经从无所适从的震惊中镇定下来,他语气肯定地吩咐张良说:“烦请张君为我请项伯兄进来,我将视项伯为大哥,执弟从之礼相见。”

刘邦青少年时代,任侠使气,结交豪杰,也算是绿林中的人物。他曾经到大梁,在名士张耳门下游走,回沛县在县豪王陵手下混事,从上使下,对于当时民间社会的规矩、江湖上的礼节、豪侠间的心情,是行家里手,他自信能够说动项伯。

当项伯进入刘邦军帐中来时,酒席已经准备停当。刘邦执弟从之礼,虚上座迎出门来。刘邦盛情延项伯入座上席,亲自为项伯斟酒请寿。当时,刘邦四十九岁,张良四十七岁,项伯较张良年长,在五十岁左右。

刘邦与项伯,或许没有一起领兵共同作过战,从项梁时代起,彼此都是楚军将领,交往和话题不会没有。同是张良的朋友,由张良居中穿针引线,相谈甚欢。

酒席间,刘邦尊项伯为兄,与项伯结为兄弟,约为儿女亲家,然后又是一顿忽悠。项伯真的被说动了,同意劝说项羽。他与刘邦约定,刘邦明日一早到鸿门军中,亲自见项羽陈情说明。

项伯回到鸿门军中,马上面见项羽,将刘邦的委屈心情一一面呈,极力说服项羽与刘邦和解。

项羽生于贵族名家,从小失去父母,由伯父项梁抚养长大,秦时避难,起兵渡江,定陶军败,每到关键难处,依靠的都是项氏宗族的和衷共济。项梁战死后,项伯是项氏宗族之长,项伯的话,他是不能不侧耳倾听的。

他想起就在一年多以前,随同项梁军到东阿援魏救齐、击破章邯军后,与刘邦联军共同作战,先战成阳,攻破秦军屠城,再战雍丘,斩杀秦三川太守李由,项梁军败,又一同安全撤回,也是同生死共患难一场。项羽犹豫动摇了,他答应项伯,同意刘邦前来陈情说明,下令撤销攻击令。

就这样,一场危机被刘邦顺利化解。后人对项伯的评价都是负面的多,我觉得他作为朋友,在最危机的关头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张良,就这一点,他真的是诚意满满。反而是刘邦和张良做得有点不地道,趁机利用了项伯的一片真心诚意。当然他们是政治家,不会在乎这一点小感情。但是,作为普通人来说,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是不是有更好的选择。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病入膏肓点燃七星灯,看似续命,实则是谋划最后的“毒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史说百家“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的一生都在为蜀汉的基业鞠躬尽瘁,有人称他多智而近妖,而他的智谋也完全配得上这样的评价。为了北伐曹魏,诸葛亮殚精竭虑,即使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也想完成北伐大业,为了能够将曹魏大军灭于西线,诸葛亮在临终前为自己点了七星灯续命。诸葛亮知道自己大限将至,所

  • 古代为啥盗墓拜曹操、黑道拜关羽,太监拜岳飞、青楼拜吕洞宾?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盗墓拜曹操、黑道拜关羽、太监拜岳飞、青楼拜吕洞宾”是流传至今一个脍炙人口的俗语,我们知道盗墓是对高官贵人死后所埋葬的地方进行挖掘,寻找金银财宝;对于黑道则是大多数从警匪片中得来的印象,他们大多数与警察处于对立面,做违法乱纪的事;太监是皇帝身边的忠诚使臣,传达皇帝的诏令;青楼则是古人们最常进行寻欢作

  • 康熙王朝:鳌拜大寿,康熙一句话,竟让鳌拜要放弃逼宫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康熙一上来就是一句:鳌拜,朕看了宫藏的档案,你是爱新觉罗的恩人呢。你在战场上救过先皇的命,自己却身负重伤,入关的时候,剿灭明兵,平定反叛。朕看了拍案叫绝啊!跟你说句知心话,朕是坐在你们这些人的功劳簿上,才当上了皇上啊!小皇帝这一席话可真是说道鳌拜的心里去了,瞬间鳌拜就有些情绪激动,也说皇上能知道

  • 苏武正在睡觉,一个匈奴美人钻进他的被窝,说到 你想回家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苏武在匈奴再婚,苏武出使匈奴的故事,苏武为何被匈奴扣押

    面对美人一句温柔地微笑之问,直戳苏武的痛点。被匈奴扣押多年的苏武,经历了无数孤独和寒冷的夜晚,现在觉得只有这个美人才是自己的救星。经过美人因势利导和娓娓道来地劝说后,深知只有在这边娶妻生子,才能让单于相信自己不会逃跑,然后再寻找机会回到汉朝。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苏武仰望着天空,回忆起了当年来匈奴时的

  • 清朝不仅皇子要试婚,公主也要试婚,只试身体而不谈任何感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的试婚制度,试婚同居的真相,试婚宫女是什么

    清王朝自诩是马背上打下的天下,这一说我们自然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他们骁勇善战,再之就是他们野蛮不化,不懂先进的文明礼仪,入关之初,他们虽开始极力改变自己以往的形象,但从某些制度还是可以看出他们野蛮的端倪,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他们奇葩的“试婚制度”,历代也只有满清有此明文制度。清皇室的“试婚”不同于我们

  • 好汉要吃眼前亏,吃亏能享长久福,萧何告诉我们的处世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萧何名言名句,韩信临死前萧何大喊哪三句话,好汉不吃眼前亏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我们都知道刘邦仗义,为人豪爽,很善于跟人打交道,萧何一样不差,甚至不比刘邦差,我们想一想,韩信是谁追回来的?韩信又是谁坑的?韩信为什么信萧何?这都是常年磨出来的个人风评啊!今天跟大家聊点萧何的故事,看一看萧何的处世之道。萧何早年在沛县做小吏的时候,并不算是一个有钱人,只能算是有一个有个稳定工作的穷人

  • 嘉庆处死和珅后,竟这样对待和珅的9个美艳小妾,下场太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嘉庆皇帝处死和珅15年后为何后悔,嘉庆为何要处死和珅,嘉庆皇帝处死和珅理由

    其实对于和珅,嘉庆只动他一人,他的儿子丰绅殷德与其他人等,虽然受到牵连,但是均无性命之忧。和珅生前有一妻八妾,他们的命运如何?发妻冯霁雯,在和珅没有发家之前完婚。两人感情很深,但是冯霁雯先走一步。乾隆末年是和珅巅峰时期,刚进嘉庆年次子夭折,冯霁雯悲伤过度而死。二房长二姑,自幼家境贫寒。被送到官家为奴

  • 大汉王朝的军事奇葩-霍去病的封狼居胥到底有多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狼居胥霍去病,狼居胥到底有多可怕,霍去病为什么叫狼居胥

    封狼居胥到底是多大的功绩,能够彪炳千古,令文人高歌赞颂、武将倍加尊崇?狼居胥山是匈奴的神山,公元前119年,年仅21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不仅端掉了匈奴的老巢,而且在他们的神山上祭天,宣告此地归属于大汉王朝。这就如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军攻入德国的首都柏林,将红旗插上了柏林的国会大厦,并且,站在大厦上

  • 古代令妃代行皇后多年,直至去世仍是皇贵妃,乾隆为何不立她为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也确实有令妃这个人,他乾隆十年升为嫔,乾隆二十四年升为贵妃,乾隆三十年得皇贵妃,可见她在乾隆面前是多么得宠。她从乾隆二十一年到三十一年十年中先后为乾隆皇帝生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做为乾隆皇帝中晚年时期身边最重要的女人,令妃十年间连生六胎,其中包括后来的嘉庆帝永琰。在继后乌拉那拉氏被打入冷宫之后

  • 西汉边疆问题专家,点亮国人最强技能,至今仍助力解决我南海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主笔:闲乐生朱晖西汉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西羌之乱爆发,汉朝老将军赵充国采取稳扎稳打,分化离间之战术,将西羌联盟变成了一盘散沙,只剩下最顽固的先零部负隅顽抗,到了十一月份,先零羌久战无功,士气低落,赵充国抓住机会,率西部都尉府之骑兵倾巢而出,向先零羌发动了突然袭击。兵法曰:“以虞待不虞者,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