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汉王朝的军事奇葩-霍去病的封狼居胥到底有多猛

大汉王朝的军事奇葩-霍去病的封狼居胥到底有多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784 更新时间:2024/1/10 16:02:11

封狼居胥到底是多大的功绩,能够彪炳千古,令文人高歌赞颂、武将倍加尊崇?

狼居胥山是匈奴的神山,公元前119年,年仅21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不仅端掉了匈奴的老巢,而且在他们的神山上祭天,宣告此地归属于大汉王朝。这就如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军攻入德国的首都柏林,将红旗插上了柏林的国会大厦,并且,站在大厦上宣告,从此德国并入苏联(当然英勇的苏联红军没有这么做)。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霍去病不仅解决了汉武帝刘彻的心头大患,扫除了边境威胁,而且为大汉朝开疆扩土、扬威立万,可谓功在千秋。

「1」彪悍的匈奴

匈奴起源于内蒙古,是蒙古高原上的一支游牧民族。他们擅长骑射,人人皆兵,纪律严明,游牧于大漠南北。

随着匈奴的强大,他们不断扩张地盘,骚扰汉朝边境,抢夺钱财马匹,掳掠百姓为奴。

刘邦分封的异姓王—韩王信(非淮阴侯韩信),在领地的都城马邑受到匈奴地猛烈围攻,而后,这厮不仅投降了匈奴,还无耻地帮助匈奴一举攻占了晋阳、铜鞮,并将铁骑踏向河东地区。河东是汉朝的战略屏障,一旦失守将直接威胁到中原的安全。

尽管汉朝刚刚建立,急需休养生息,尽管汉高祖刘邦对匈奴一忍再忍,终于还是忍无可忍了。

高祖六年,刘邦亲率三十二万大军出征匈奴,随行的有谋士陈平娄敬,以及樊哙、夏侯婴周勃等一干作战经验丰富的将领,匈奴首领冒顿则带领四十万骑兵迎战。汉朝与匈奴的第一次大兵团对抗,在中国的北部紧锣密鼓的上演了。

由于求胜心切、轻敌冒进,汉高祖刘邦被冒顿单于的骑兵精锐围困在平城白登山,长达七天七夜,全军将士各种努力,依旧无法突出重围。当时正值冬季,朔北苦寒,滴水成冰,汉军饥寒交迫,形势危急。生死存亡之际,刘邦听从陈平建议,派人以重金贿赂冒顿单于的皇后阏氏,贪财的阏氏对着尚在午休似醒非醒的单于,一番梨花带雨的哭诉。美人计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自古以来被谋臣将相屡试不爽。最终汉军得以解困,高祖狼狈地逃离了白登山。

大汉王朝立国之初,与匈奴的首次大规模正面交锋,以汉朝的失败而告终。自此,匈奴非常强悍地登上了历史舞台。

白登山的惨败,几乎让汉军丧失了与匈奴作战的决心。汉朝认识到自己实力的不足,开始尊崇“以和为贵”。一方面,送宗亲公主与匈奴和亲,另一方面,每年奉送大量的絮、缯、酒、米等物品给匈奴。

在吕后当政期间,匈奴冒顿单于的妻子去世了,他派遣使者给吕后送来一封信,信中写道:“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大体意思是:你死了丈夫,我死了女人,各自独居,都不快乐。不如你做我女人,我做你丈夫,咱俩都开心......

显然,这封信充满挑衅和侮辱,但是性格刚硬、心狠手辣的吕后,依旧没有决定出兵,而是低声下气地回了一封信,说:我年老色衰,牙齿脱落,走路不稳,不值得单于你玷污自己,如果我们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还请你宽恕。我们为单于送去车马财物,你就别再惦记我这老太婆了,以后我再挑选美貌年轻女子送去与你和亲。

自此,匈奴非常豪横地游牧在汉朝边境,“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尽管和亲政策缓和了大规模地军事冲突,但局部的骚扰一直不断,历经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祖孙三代,大汉朝一直隐忍不发,只管撸起袖子加油干,埋头发展经济。到了汉武帝初期,国库充盈财,力雄厚。新登基的年轻皇帝刘彻不仅雄才伟略,而且血气方刚,一心要为太爷爷、太奶奶报仇雪耻。时代呼唤能够完成这一使命的武将出现,一代战神卫青、霍去病应运而生。

「2」一战封侯

霍去病是上天赐予大汉王朝最神奇的礼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是平阳公主府的奴婢卫少儿与小吏霍仲孺的私生子。由于父亲不认,霍去病只能跟着母亲生活。然而,尽管出身低微,霍去病却不是命运多舛,因为在他刚满周岁的时候,他的姨母卫子夫被汉武帝选进宫,不久即封为夫人,而且在此后的十年间,一路高歌猛进,成为至尊皇后。

年少的霍去病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舅舅卫青在抗击匈奴的战场上捷报频传,令大汉王朝扬眉吐气,同时也给卫氏家族带来了无上荣耀。

在卫青的影响下,霍去病自幼习武、精于骑射,皇亲国戚的身份,造就了他烈焰般的性格,虽然少言寡语,但出手迅敏、杀伐果断,正所谓“人狠话不多”。这一评价被他在若干年后的一次皇宫狩猎中当着汉武帝的面,毫不犹豫地射杀了名将李广的小儿子李敢而淋漓尽致地诠释,只因为李敢冒犯了他的舅舅卫青。

少年霍去病胸怀大志,渴望有一天也能像舅舅一样沙场点兵、建功立业。

机会只会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元朔四年冬,匈奴数万骑兵再次骚扰汉朝边境,不仅烧杀抢掠,而且攻进了河南等地。面对匈奴的疯狂挑衅,十七岁的霍去病主动请缨,汉武帝遂封他为骠骑校尉,跟随卫青出征。

卫青的大军和匈奴主力多次激战,匈奴全力抵抗,把吃奶的劲都用上了,依旧被打得焦头烂额。就这还不够,谁曾想年轻的骠骑校尉霍去病,又从背后猛踹一脚。他率领800轻骑,避开主战场,迂回到匈奴腹地,趁虚而入偷袭了匈奴官员的营帐。几乎没有经过激战,很多匈奴人在睡意朦胧之际,还没找到北就被砍杀。霍去病以极小的损失,杀敌2000余人,包括单于的大行父(爷爷)藉若侯产,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和匈奴相国、当户等高官,而后神采飞扬地带着战利品大胜而归。

班师回朝后,汉武帝龙颜大悦,封其为冠军侯,"取勇冠三军之意" ,食邑二千五百户。

一战封侯,是多少将军的梦想,17岁的霍去病像一颗璀璨的新星在大汉王朝的上空闪烁,成为古代军事史上的传奇。

「3」河西大捷

游牧民族性格极其坚韧,匈奴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不断卷土重来,汉朝稍作喘息,他们又开始抢夺财物、攻城掠地。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独立率领一万多骑兵出征陇西。20岁的霍去病率军似飓风般横扫河西,一些依附于匈奴的小国家如摧枯拉朽,纷纷倒向大汉朝。霍去病的将士纪律严明,不抢掠财物,始终保持轻装奔袭,他们行动迅速、战法灵活,经常打的匈奴措手不及,一路追杀匈奴残军至敦煌。两次出兵河西,前后歼敌40000余人,俘获匈奴王5人,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匈奴贵族官员120多人,占领河西四郡并由汉武帝亲自命名为: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自此河西走廊正式并入大汉王朝。

河西走廊附近的匈奴被荡平后,当地流传着一首匈奴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强悍的匈奴族一直以抢掠屠杀汉朝人民作为荣耀,终于体会到了屈辱的滋味。

「4」饮马瀚海 封狼居胥

匈奴是游牧民族 ,经常居无定所 ,尽管他们屡屡犯边、劫掠汉朝百姓,等到汉军出兵时,却常常在茫茫大漠中找不到他们的影子。

汉武帝第一次出征匈奴,派出了四路大军:公孙贺带一万骑兵,在草原上转了几圈,找不到敌人,无功而返。卫青一路也是连匈奴的毛也没见着,但出身低微的卫将军一心要杀敌立功,继续冒险深入,四处搜索敌踪,终于摸到龙城偷袭成功,杀敌一千余人。名气最大的李广将军一出门就被匈奴包围,凭借自己的勇猛逃脱,惨败而回。最后一路公孙敖兴冲冲的四处寻找匈奴,遭遇到了匈奴主力,却因寡不敌众,也是灰头土脸地回来了。

匈奴骑兵来无影、去无踪,高兴就打,不高兴就跑,聚散迅速,自由如风。而大汉朝一次次征伐匈奴,所付出的高昂成本,已经令百姓不堪重负。

为了彻底消灭匈奴,结束这场战争,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率大军横穿漠北,寻找匈奴主力做最后的决战。

霍去病率领骑兵长途奔袭,深入匈奴腹地2000多里,与匈奴左贤王部遭遇,经过激战,汉军活捉了单于大臣章渠,诛杀了北车耆王,又继续转战奔袭,俘虏了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前后共杀敌70000余人,至此,匈奴左、右贤王均被降伏。

霍去病领兵继续向北追击匈奴单于,此时匈奴残部已惶惶然如丧家之犬。经过匈奴的圣地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一带)时,霍去病登山祭天,立碑为证,昭示此地纳为汉家疆土,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封狼居胥”。

而后霍去病继续追击,一直打到瀚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才策马回师。

封狼居胥,饮马瀚海,对武将而言,是无上荣耀的象征,霍去病的英雄壮举,向周边诸国宣示了大汉朝的神威。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是霍去病率领汉军用铁骑踏出来的深刻道理。

经此一役,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经此一役,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时年霍去病21岁,封大司马,号大司马骠骑将军。

从此,“封狼居胥”成为对将军们最大战功的旌表,如同在奥运会中获得金牌一样,是无数渴望建功立业的武将,终其一生追求的梦想。

更多文章

  • 古代令妃代行皇后多年,直至去世仍是皇贵妃,乾隆为何不立她为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也确实有令妃这个人,他乾隆十年升为嫔,乾隆二十四年升为贵妃,乾隆三十年得皇贵妃,可见她在乾隆面前是多么得宠。她从乾隆二十一年到三十一年十年中先后为乾隆皇帝生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做为乾隆皇帝中晚年时期身边最重要的女人,令妃十年间连生六胎,其中包括后来的嘉庆帝永琰。在继后乌拉那拉氏被打入冷宫之后

  • 西汉边疆问题专家,点亮国人最强技能,至今仍助力解决我南海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主笔:闲乐生朱晖西汉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西羌之乱爆发,汉朝老将军赵充国采取稳扎稳打,分化离间之战术,将西羌联盟变成了一盘散沙,只剩下最顽固的先零部负隅顽抗,到了十一月份,先零羌久战无功,士气低落,赵充国抓住机会,率西部都尉府之骑兵倾巢而出,向先零羌发动了突然袭击。兵法曰:“以虞待不虞者,胜也”

  • 此人年过70已经拿不动饭碗,但说出身份后,康熙连夜将他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克北京城,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身亡,明朝也宣告灭亡。本来这时候,只要李自成能够稍稍克制一下自己,有那么一点点政治觉悟,后来就没有满清什么事了。但无奈,李自成也仅仅只是个流寇罢了,攻下北京后,其马上开始花天酒地起来。这还没什么,关键是明明吴三桂很重要,李自成还是囚禁了其父吴襄,手下大将

  • 清朝太监孙耀庭:“妃子们洗澡不要宫女帮忙,就要我去伺候!”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一直是小编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总会出现一些令人惊奇的人物。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士,也有心系天下苍生的一代枭雄,更有文武双全冠绝天下的武将。说了大人物,还有一些小人物让人感到非常有意思。这不,在晚清的历史中,有一位太监更是语出惊人,据他所说,晚清的妃子洗澡,不要宫女伺候,

  • 没有遇到张飞,刘备很难成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备张飞徐晃能组一队吗,刘备打张飞一巴掌,s4刘备张飞赵云最强战法搭配

    我们来看看张飞的外貌,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单看这外貌就知道张飞绝不是小气狭隘之人。他见刘备唉声叹气,说道:“大丈夫不为国家出力,何故长叹?”。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张飞有一颗爱国的心,只是没有遇到合适的机会。刘备一直心怀大志,无奈囊中羞涩,没有举事的条件,直到他遇到了颇有资

  • 李鸿章在100多年前就曾告诫世人:若想大清无后患,必须灭此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鸿章的一生历史评价,李鸿章到底是怎么崛起的,李鸿章当年有多强大

    但他还是不得不收拾情绪,带着慈禧的懿旨来到日本马关,再次签下不平等的和谈条约,换大清一时半会儿的安宁。已经代表清廷多次外交的李鸿章很有谈判经验,但也架不住日本的得寸进尺和咄咄逼人。面对种种过分的条件,李鸿章无奈,可又没能力拒绝。《马关条约》签完后,李鸿章忧心忡忡对后人告诫到:想要国家没后患,日本必须

  • 秦始皇想吃公鸡蛋,命令大臣3日内找到,大臣7岁的孙子: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秦始皇作为封建王朝的开创者,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为以后2000余年的中国大一统历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过,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可谓是褒贬不一,正如每个人都是多样性的一样,秦始皇也不例外,他有着凡人的七情六欲,统治后期个人局限性愈加明显。后期的秦始皇残暴不仁、百姓赋

  • 清朝这位不是皇帝而胜似皇帝的人,做了件比皇帝还厉害的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最有作为的皇帝,老梁说清朝真实历史,清朝历史完整版200分钟

    通过对豪格的“法办”,其他人见了多尔衮开始变的唯唯诺诺,多尔衮也随着自己的实力越来越强大,对他人的态度更是越来越嚣张。顺治二年正月,多尔衮派多铎、阿济格征战李自成,五月大顺政权在李自成被杀下灭亡。同年多尔衮又晋封为皇叔父摄政王,众大臣见了他一律要叩头跪拜。顺治三年,多尔衮派豪格统兵前往四川镇压大西政

  • 宋代一尼姑服侍皇帝洗澡,结果被皇帝临幸,不久后生下千古名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皇帝娶尼姑,宋朝一尼姑阴阳双体害了几百人,尼姑和尚生活照

    李氏的一生可以说是十分坎坷的,母亲去世得比较早,只能跟随父亲和继母生活,无奈家中又起了变故,父亲也不幸离世,继母无力养活一家老小,只能把年仅13岁的李氏送去尼姑庵出家,起码三餐温饱,总比流落街头要好得多。李氏在尼姑庵度过了几年,长得亭亭玉立,娇美动人,却时常受到一些登徒浪子的骚扰,她很想摆脱这种生活

  • 康熙先灭鳌拜再削藩,3原因足以说明,康熙的手段令人细思极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而清朝建国后,沿用的皇权专制制度,也就是和汉唐宋明一样的制度,由皇帝一个人拥有天下,拥有最终决策权的专制独裁制度。康熙要完成自己的独裁统治,就要收缩其它皇亲贵胄的权力,加大自己的话语权。和他的父亲顺治一样,只有加大汉人的权力,来制衡满族贵族的权力,时而维护自己的权威和统治。康熙想要做的就是实现爱新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