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别再被电视剧骗了!清朝的老鼠辫有多丑,看完让人难以接受

别再被电视剧骗了!清朝的老鼠辫有多丑,看完让人难以接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595 更新时间:2024/1/14 22:04:09

1、为什么清朝男人要剃发?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将其国号改为“清”,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多尔衮率清兵入关,随后满人便逐步开了对中原的统治(1912年溥仪退位,清朝灭亡)。也是在清兵入关的这一年,多尔衮便颁发了“剃发令”,不过由于引起了汉人的强烈抵抗和不满,随后又公开废除了此令。

1645年,在清兵进军江南之后,汉臣孙之獬因受到其他汉臣的挤兑,一气之下向多尔衮提出了恢复“剃发令”的建议。于是在1645年6月15日,多尔衮又再度下发了“剃发令”。

此令规定:“全国(男)官民,一律剃发。京城内外限十日,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当时执行的口号就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而在剃发令发布的同时,清朝还顺带颁布了“易服令”,规定“官民衣冠皆遵本朝之制。”。

不过,正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两道命令一下,各地的汉族官民第一个就不干了,纷纷抄起家伙发动起义。针对于此,清朝统治者随即就对汉人开启了暴力镇压,像发生在1645年的“嘉定三屠”惨案便和剃发易服有关。

这场“剃与不剃”的斗争整整持续了37年之久,不过显然,最终还是满族统治者赢了。

在这之后,还活着的汉人统统都剃发留辫,改穿满族服饰。坚决不肯剃发易服者,要么被砍头,要么逃至国外,要么归隐山林,披发修行。那么问题来了,清朝费了那么大功夫让男人留一撮奇丑无比的辫子,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

2、清朝为何让男人剃发留辫?

首先,满族本身就是一个渔猎民族,在日常生活中,男子为了方便狩猎,基本会将头发全部剃光,同时会在头顶留一撮铜钱大小的头发,并将其扎成辫,称为“金钱鼠尾辫”。

另一方面,在清朝之前的朝代,汉人都遵循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思想,所以还没有哪个皇帝会特地命令天下百姓统一发型。清朝统治者也知道让汉人剃发是一件十分羞辱的事情,但为了在思想上、精神上压制汉人,所以他们刚入关就发布了剃发令。由此可见,清朝其实从一开始就在想着怎么去奴役黎民百姓,让天下人都乖乖听话。

那么问题又来了,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那种一边有头发,一边没头发的发型又是怎么来的呢?

3、清朝辫子演变史

在清朝初期,男子的标准发型是:“头顶只许留发一钱,超一钱者即处死。”。此外,这撮头发还得穿过铜钱孔,这样才能算是合格的金钱鼠尾辫。而且为了和这种奇葩发型相匹配,清朝还规定男子的胡须只可保留上唇两边各10根左右。这一套弄下来,让整个人看起来是即怪诞,又猥琐,甚至连皇帝自个儿都嫌弃,西方更是借此挖苦了中国几百年。

直到清朝中叶,从嘉庆年间起,男子的发型才有了新的变化。这个阶段,虽然头顶留发的位置没有变,但留发的面积开始从原先的一枚铜钱变为五枚铜钱大小,差不多和巴掌一般大,这种辫子就是“牛尾辫”。

到了清朝后期,即嘉庆之后,男子的发型又发生了变化。从这时起,男子只需将头颅周围和前额的头发剃掉,其余的头发则可以保留,等长了之后分成三股扎成辫,变为“阴阳头”,这种发型也是清宫剧中最为常见的发型。

到了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在新思想的冲击之下,人们开始将剃除长辫作为一种重要的斗争形式。次年,中华民国颁布了剪辫易服的相关政策,一时间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就此,丑陋的辫子便和大清朝一同退出了历史舞台。

对于清朝辫子,小伙伴们有什么看法?可以在下方评论留言。

更多文章

  • 大宋制度的设计者,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赵普是宋朝创始人赵匡胤的首席军师兼大宋政治架构的首席执行官。赵普早年曾是后周永兴节度使刘词的幕僚,举荐为后周大将赵匡胤的幕僚。而后全权策划陈桥兵变,全力协助赵匡胤建立宋朝。陈桥兵变,赵普就像一个总策划师和导演,赵匡胤,不过是一个执行者与演员。赵匡胤登基后,初为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四年后为门下侍郎、

  • 慈禧为稳固身份,将亲姐四岁子女变成“傀儡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慈禧个性活泼开朗,但其姐姐婉贞则表现得温婉娴静,慈禧自小个性固执不被家人看好,而且乖巧懂事的姐姐婉贞也备受宠爱,因此慈禧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羡慕与憎恨姐姐的心理。不过慈禧运气还算可以,长大成人之后一过选秀便大功告成,迅速顺利荣升懿贵妃之位,与婉贞虽长得标致但是选秀不小心落选,姐妹之间的悬殊瞬间暴露无遗。

  • 崇政殿上的图穷匕见-多尔衮、代善、豪格三股势力博弈风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三股势力实力分析福临跟大多数帝王一样,他降生的时候,也有祥瑞。据说庄妃怀孕的时候,就周身红光。等到生福临的当晚,整个宫殿都被红光照耀,几日不散。皇太极得知此事,认为是子孙有福的征兆。虽然福临生的很吉祥,但皇太极并没想过把皇位传给他,而是想给他的八哥,皇太极最宠爱的妃子海兰珠的儿子。可惜没能给成,因为

  • 第三只眼看宋朝,从熊孩子到大宋天子,品评赵匡胤完美创业路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解释:第一只眼:是五千年大历史的眼睛(历史眼光),尊重历史的客观公正。第二只眼:置身于历史人物所处时代,还原实事的本来面目。第三只眼:结合历史和时代的意见,以上帝视角品评历史人物和事件。对大宋王朝宋太祖赵匡胤的评价,本太史令不像历史评价的那么高,主要原因是站的角度和高度的不同,对宋朝和赵匡胤的评价就

  • 和珅在朝堂上的四名对手,让和珅告别了历史舞台,告别了人生舞台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既然如此,和珅在朝堂上就没对手了吗?不,恨和珅的人很多,但能成为和珅对手的也只有四位!这四位的战斗力,分别是一成、两成、三成、四成!这里面当然包括刘罗锅刘墉刘中堂!一成那位,对和珅虚与委蛇,绵里藏针!二成那位,让和珅咬牙切齿,疯狂压制!三成那位,令和珅哭笑不得,无可奈何!四成那位,叫和珅欲哭无泪,自

  • 男子捡漏宋朝“新华字典”,卖出2600万高价,专家提议上交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宋代是一个文化发展相对来说非常灿烂的时代,宋代的经济发展大家有目共睹。宋代的商品经济在当时可谓是领先全球,而宋代除了经济,在文化方面的发展更是非常的让人瞩目。比如小孩开始背的百家姓,就是发源于宋代。宋代的文化发展是非常的繁荣的,宋朝有许多文人,我们所了解的大文豪苏轼,又或者著名的文人韩愈等等。宋代重

  • 皇帝的一天是怎样的?乾隆:3点起床,每天只能宠幸妃子一小时!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他拥有后宫佳丽3000,但是每天却只能允许宠幸妃子一个小时!他是中国权力的巅峰,却是一个早三晚八的打工人;他可以一顿饭吃几十种菜肴,但是看到喜欢的菜却只能吃三勺;而这样的一位有权有钱的人,却每天忙的比在工厂打螺丝都累,而这个人就是乾隆皇帝。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在工厂打工的时候,假如今天让我加班,明天

  • “戍鼓回响,四方博弈”,着眼大同巡抚,窥探明代的监察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引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无论放于哪国,置于哪段时期,都是令人统治者为难的话题。中央既期待地方强大,进行反哺;可又畏惧地方强大,反叛割据。中国各朝的监察制度也在承前启后地不断发展,及明清时趋于成熟。明清的督抚制度在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督巡制度分总督与巡抚制度,大同巡抚是明代巡抚制度构成

  • 慈禧为什么会平反杨乃武小白菜案?整肃权臣!萨沙问答第174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慈禧为什么会平反杨乃武小白菜案?整肃权臣!萨沙问答第174集我们说说案件的前因后果。1873年,浙江余杭居民葛品连,突然在家中暴毙。葛品连天生就有残疾,行动不便,经常有并发症,怀疑可能有先天性心脑血管疾病。葛品连得死亡,是在同童养媳小白菜新婚后不久。今天来

  • 《大明王朝》深度解析03上:冯保得裕王府青睐,胡宗宪痛骂清流党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文|LILA聊剧书接上回图一 胡宗宪剧照上回说到冯保在吕芳的安排下去了裕王府当差,以及“改稻为桑”的国策在浙江推行的局势。浙江省的官员为了加快推行“改稻为桑”的速度,命令马宁远带兵强行摧毁稻田,逼稻农改种桑树。最终因戚继光奉调撤了士兵,才阻止了这场暴行。图二马宁远、何茂才以及郑泌昌等人一致认为是谭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