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的屈原为什么投江自杀是因为楚国败了还是对楚失望呢?

历史上的屈原为什么投江自杀是因为楚国败了还是对楚失望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926 更新时间:2023/12/15 5:56:47

屈原约生于公元前340年。是战国时期楚国丹阳栀归人,也就是今天的湖北宜昌人,闵姓 屈氏 名平 字原,后世也称他为屈平或屈子。他是春秋初期楚武王雄通之子屈霞的后代。回顾屈原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变法失败。罢官左徒。在周慎靖王四年即公元前317年,23岁的屈原,怀揣着生命的梦想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这一年开始担任楚怀王左徒,这是个什么官职?在楚国的历史中。之前之后都没有明确的记载。这可能是楚怀王专门为屈原设计,给予了屈原特别的权利。专门负责社会变革和制度建设,他带着一种青年人的血气开始着手变法,准备与旧贵族和一起顽固势力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斗争。

或许他太年轻了,不知道世界有那么多的无奈与险恶,这场斗争仅仅维持了三年。他便失败了,在上官大夫等人不断的馋言攻击下,屈原被罢黜左徒之职。改任三旅大部之职,这其实是一个管理国家祭祀和三个大家族孩子教育的虚职。

[var1]

第二阶段东山再起出使齐国,在屈原被罢黜之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313年。秦国张仪便到楚来破坏齐楚联盟,他表面承诺秦国愿将“商於”之地方圆600里给楚,但前提是国必须和齐国断交。楚怀王贪图小利答应了条件,然而派使者到秦接触土地的时候,秦当时反目,哪里有什么方圆600里,我们只答应了六里。面对这样的奇耻大辱,楚怀王兴师伐秦,结果被秦打败,汉中沦陷。这便是历史有名的“丹阳之战”。

屈原被罢黜之后的第三年,即公元前312年楚国发动反击秦国的军事行动,没有想到在没有齐国的协助下,如何能打败强秦,结果在蓝田又遭受巨大损失,史称“蓝田之战”两次大败,让楚怀王终于明白过一点儿味儿来决定重新用屈原让他出使齐国,重新建立楚秦,提出新的联盟,

第三阶段:力主合纵、放逐汉北,周南王六年,即公元前309年在齐宣王的努力下以及大臣昭阻的意见下,楚怀王终于同意与秦断交与齐联盟与韩国改善关系,为了破坏这种联盟在秦武王三年即公元前308年,秦国大将甘茂攻取韩国宜阳。在这种情况下,令尹子兰及上官大夫等人惧怕强秦。请楚怀王再次与其断绝关系,交好秦国,为了表示对秦的友好再次进谗言。诋毁一直坚持齐楚联盟的屈原,公元前304年,屈原被放逐汉北。

[var1]

第四阶段:怀王死秦 寥落江南 周南王16年。即公元前299年,屈原此时也从汉北流放归来 正遇上秦昭王邀请楚怀王到秦国赴会。屈原和昭睢等人一起力劝怀王不要赴会他们讲、秦 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形!可是楚怀王的幼子子兰怕失去秦王的欢心。竭力怂恿怀王前去,结果怀王一入武关,便被秦军扣留劫往咸阳。楚国赶紧从齐国将作为人质的太子恒 接回国来立为王,即楚倾襄王子兰被封为令尹,

公元前296年。被扣三年后怀王死于秦国,民怨沸腾,大家都拥护屈原,而怨愤令尹子兰,于是他和上官大夫等人再次联合起来再次向楚襄王进谗言。屈原被免去三卢大夫,被放逐江南,这一年44岁这是他一生中最痛苦的行程,历史18年不仅被放逐的路线及其遥远,而且天天听到国家不幸的消息。

周南王37年进公元前278年当屈原听到秦国大将白起。攻下楚国都成的时候,在极度痛苦和完全绝望的情况下,于农历5月5日投汨罗江自尽,从此人们把屈原于上古的端午节变成纪念屈原的节日。经久不衰,并且纪念方式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隆重,就如赛龙舟,吃粽子等等。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诗人和文学家的名义而名垂青史的人。他的作品以浪漫主义而著称,开创了楚辞这独特的文学形式。据传是作品共23篇,其中有《九歌》《九章》《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屈原都实现了中国古诗歌的巨大突破,他实现了赋比兴表现手法的高度融合,放到了“香草美人”的独特艺术手法。他把生命融于艺术。让后人发扬光大,这样的伟大人物屈原你们喜欢吗。

[var1]

更多文章

  • 历史上荆轲刺秦王,荆轲一个奇怪姿势,引起后世议论和衣着的改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朱玉林[var1]提起荆轲,大家都知道他是刺客。但是,刺秦王失败后的一个奇怪姿势,引起了后世的议论和衣着上的改进。说到荆轲刺秦王这个历史事件,还要从公元前246年说起。那年,秦庄襄王即位不到三年即害病而亡,年仅十三岁的赢政即位为秦王。相邻国的燕国太子丹被迫送往秦国做人质。他为替燕国报仇,偷偷化装逃回

  • 诸葛亮为什么数次北伐均以失败告终呢?难道仅仅是魏国太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var1]第一点就是国力上的差距,被逼无奈,在当时蜀汉与曹魏,不管是军事经济人员,都是差距明显,而这些原因也是决定了蜀汉想,从平稳的发展中摧毁曹魏基本无望,而且蜀汉还是三方最弱的一方,统领的人口仅有90多万,而曹魏的人口则多达400万左右,在军队方面蜀汉全部人马也就十万出头,而曹魏仅仅在作战一线部

  •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周天子的待遇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一统六国,秦始皇为什么要灭六国,秦始皇灭六国动画演示

    但是,世间万物,时间久了必然要分。周朝就算再厉害,最终也会在不知不觉中灭亡。到了战国时期,周朝已经名存实亡,没有人会怕他们。那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是如何对待没有实权的周的呢?[var1]战国以前的周朝商朝末年,姬发的兄弟和家人被商朝的商纣王祭祀,打算祭祀他们。姬发在绝望中展开了斗争,最终建立了周朝

  • 东汉末日:曹操疑心杀吕氏,袁绍起兵讨董卓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董卓自为太尉,奉老母为池阳君,令太尉刘虞为大司马,大中大夫杨彪为司空,进豫州刺史黄琬为司徒;凡公卿以下,至黄门侍郎子弟,各得选一人为郎,服役省禁,补前时宦官遗缺;至若承宣帝命,伺候皇后,专委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分充职使,共计得一十二人。又追理陈蕃、窦武及诸党人宿冤,悉复爵位,遣使吊祭,擢用子孙。所有宦

  • 春秋第一小霸郑庄公(下)-繻葛之战,将周天子拉下神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春秋初霸郑庄公,多行不义必自毙郑庄公,郑庄公资料

    箭羽尖锐的破空之声,带着无可阻挡的凌厉之势,不偏不倚地射中了周天子的肩膀,箭头穿透了厚厚的铠甲,狠狠地扎进了肉里。此时,三十多岁的周桓王,正在指挥周、卫、陈、蔡四国联军从战场上撤退。他应声而倒,身体伏在车轼之上,鲜血缓缓地流出。他的心中泛起了悔恨,悔的是不该来这一遭,恨的是郑庄公竟敢公然与他作对,敢

  • 魏国终成战国首强:李悝颁《法经》惊天下,吴起练魏武卒震四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但这个家分得并不公平。赵国得到了晋国北部的大片土地,并向东越过太行山,占有邯郸、中牟(今河南省鹤壁市附近),并将触角伸到了黄河附近,就领土面积和实力来说,赵国所得最大,实力最强。魏国和韩国在赵国的南边,魏国居西,韩国居东,两国的领土散布于黄河两岸,大部分位于中原的中心地带,从面积和实力上来说,两国要

  • 曹操为何至死都不愿称帝?他自己临死前说出了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曹操死的那年,曹丕马上就能轻易地废汉自立,那说明曹操早就有了废汉称帝的能力(事实上也有),既然有篡位的能力还要天天被人骂,为何他不直接称帝,将生米煮成熟饭,强行挽回一点面子,狠狠地打那些人你的脸?是因为长期被骂为“汉贼”,导致心中有愧而故意不为?他自己临死前,终于说出了原因。曹操

  • 1970年,韩先楚写了一封信,四年后被迫检讨:我犯了严重的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var1]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会议期间,时任上海市革委会主任的张春桥却反对陈伯达的提议。客观来说,当时军队的大部分干部都支持陈伯达,反对张春桥,比如韩先楚等人,其中韩先楚还专门写了一封反对张春桥的信,让人转交给毛主席,那么,围绕韩先楚写信这件事,前后都发生了什么?九届二中全会召开时,韩先楚担任了福建

  • 秦朝李斯死前为何不喊冤?难道他不是冤枉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李斯对秦朝的作用不可谓不大,可是秦朝的灭亡与其也是有着不可避免的原因,因为毕竟是他和赵高合作才将胡亥扶上了帝位。可是最后他被赵高陷害时,为何只说了一句家长里短而没有喊冤呢?李斯因为是害怕自己的权势会被扶苏降低,所以就听从了赵高的话,就将秦始皇的诏书更改,并且是将不学无术的胡亥扶上了帝位,最后自己也是

  • 晋文公到底怎么死的?他的大臣为什么对他在棺椁里的吼叫无动于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葬晋文公。晋襄公早就知道秦军要来,为什么要拖到发丧那天才公布秦军来犯的消息。秦军过崤山为什么一点防备也没有,就这样大摇大摆的走进了晋国的埋伏圈。今天咱们好好聊一聊晋国最为诡异的这一幕真相。[var1]晋文公原来只是晋国的一个普通王子。如果按正常历史走向。他也就做个卿大夫。然后子子孙孙也做个普通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