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孝庄的遗体被孙子康熙停放37年不下葬,也没能与皇太极合葬?

为何孝庄的遗体被孙子康熙停放37年不下葬,也没能与皇太极合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872 更新时间:2024/1/29 11:49:14

古人讲究人死之后入土为安,皇家更是规矩繁多,讲究很多,那么为何康熙竟会让祖母孝庄的遗体停放37年不下葬呢?

孝庄临终前的要求难住了康熙

孝庄皇后出身于蒙古科尔沁部,本名为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还属于后金时期的天命十年(1625年)时,年仅13岁的孝庄从科尔沁来到了盛京沈阳,嫁给了自己的亲姑父皇太极

没错,皇太极是孝庄的亲姑父,因为孝庄的亲姑姑正是皇太极的正宫皇后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额尔德尼琪琪格。那个时期满洲人没有被汉化,所以没有这些辈分讲究,因此皇太极既是孝庄的姑父也是她的丈夫。

其实不仅孝庄嫁给了皇太极,后来她的亲姐姐海兰珠也嫁给了皇太极,可以说皇太极既是孝庄的姑父、姐夫也是丈夫。不过在姑侄三人中以海兰珠最受皇太极宠爱,而孝端文皇后是正宫皇后,这么一看反而是孝庄在姑侄三人中不太受皇太极喜爱。

但是得看谁能笑到最后,孝庄的姑姑和姐姐谁最后也没能活过她,孝庄的寿命比她们长太多了,因此孝庄历经了清初四帝,还辅佐了顺治和康熙两代皇帝,在清朝入关统一天下时,她为清朝的政局稳定做出了很大贡献。

尤其是孝庄辅佐孙子康熙开创了“康熙盛世”,所以孝庄一直深受清朝后世历代皇帝的尊崇,尤其是康熙对她十分感激,祖孙二人感情极深。

在孝庄临终前本来康熙是请示过她,希望在她百年后把她迁葬回位于盛京沈阳皇太极的清昭陵之中,但是她却拒绝了康熙的提议,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孝庄对康熙说: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若别起茔域,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去,务必于遵化安厝,我心无憾矣。

这意思就是说孝庄临死时对康熙说皇太极去世已久,陵寝大门已经关闭,如果下葬到清昭陵就得重新开昭陵地宫大门,而她怎能因此去惊扰去世多年的皇太极,也就是卑不动尊的意思,如果单独给她建陵寝又有些劳民伤财,她十分放心不下儿子顺治和孙子康熙,不想离儿子孙子太远,不如就近葬到顺治的清孝陵附近,这样她就死而无憾了。

所以从《清圣祖实录》记载来看是孝庄不想打扰皇太极才没有与其合葬,但是古代的礼法是帝后死后必须同穴而葬,康熙当时已经被汉化,因此他就很矛盾。一面是古代礼法,一面是祖母的遗愿,这让康熙左右为难。

最终康熙选择了暂时搁置这个问题,他命人把孝庄生前居住的慈宁宫东侧的一座小殿拆除,这座小殿是孝庄生前最爱居住的地方,然后用拆除这座小殿的建材在顺治的清孝陵左侧修建了宫殿,定名为暂安奉殿,孝庄的棺椁就被停放在了这里,而这一停就停了37年。

由于孝庄临终前不肯和皇太极合葬,因此民间对于她不肯与皇太极合葬的说法众说纷纭,民间多传闻孝庄是由于曾下嫁皇太极之弟摄政王多尔衮,她自问九泉之下无颜面对皇太极,所以不敢与其合葬,那么真是如此吗?

多尔衮与孝庄的绯闻真的是让她不想与皇太极合葬的原因吗?

多尔衮和孝庄的绯闻流传已久,但其实孝庄下嫁多尔衮纯粹是民间谣言,历史上的孝庄不可能下嫁多尔衮。

民间野史认为孝庄为了儿子顺治能登基为帝,牺牲了色相引诱了多尔衮,这才使得多尔衮全力支持顺治继位。

实际上在皇位继承权的这种大事情上,多尔衮是能轻易被女色所左右吗?多尔衮当时与皇太极长子豪格争位,他想继位,但是皇太极的心腹两黄旗的重臣索尼和鳌拜等人坚决不服从多尔衮,再加上皇太极的二哥礼亲王代善也不同意多尔衮继位,因此在多方势力角逐之后,才妥协出了由顺治继位的结果,顺治能继位与孝庄色诱多尔衮没有任何关系,况且以当时多尔衮的处境孝庄也不可能有机会色诱他。

再者满洲旧俗向来就有父死子可以纳其妻妾,兄死弟可以娶嫂嫂,如果孝庄真的下嫁多尔衮,清朝的正史也不会为其隐晦,即便清朝后来受汉化删除了孝庄下嫁的史料,那么清朝的藩属国朝鲜不可能不会记载这种大事情,可是朝鲜方面历史资料也没有任何记载,足见孝庄下嫁多尔衮纯粹是民间野史传闻。

其实民间流传孝庄下嫁多尔衮的传言还是他俩在世时,主要归功于当时南明政府的宣传,当时的南明兵部尚书张煌言写了一首名为《建夷宫词》的诗,全诗为:

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

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

这首诗大意就是说清朝入关占据京城之后,在紫禁城中孝庄与多尔衮举行了大婚。这首诗也成了很多人用来证实孝庄下嫁多尔衮的证据,但是张煌言本身就是南明高官,还是抗清志士,他自然是对于敌人是乐于毁谤,捕风捉影就能写出来孝庄下嫁多尔衮的消息,而且诗作本身就属于是文学作品,在文学作品中夸张的手法也很正常,因此这首诗根本证明不了什么。

还有就是多尔衮在整死侄子豪格之后,可以明目张胆的将豪格的妻子也是他的侄媳娶进门,他还怕多娶一个嫂嫂孝庄嘛。孝庄如果真的下嫁多尔衮,想来不会太过隐晦。

既然排除了孝庄名正言顺下嫁小叔子多尔衮,那么孝庄又为何不肯与皇太极合葬呢?

其实孝庄与皇太极的夫妻感情并不深

孝庄在临终时以卑不动尊为由拒绝与皇太极合葬,实际上这话只能是说的太有面了,她与皇太极的夫妻感情其实并不深,所以她也不想在最后与皇太极合葬。

在孝庄13岁嫁给皇太极时,当时皇太极的嫡妻是孝庄的亲姑姑孝端文皇后,孝庄在皇太极的后宫中地位还比较高,是仅次于孝端文皇后的妃子。可是后来皇太极先后纳了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死后留下的两位遗孀外加海兰珠,孝庄的后宫地位属于是与日俱降。在后来的皇太极后宫五大妃中,孝庄只位列末位。

尤其是在孝庄的姐姐海兰珠嫁给皇太极之后,海兰珠几乎获得了皇太极的独宠,因此孝庄在皇太极在世时并不受宠。而皇太极去世时孝庄仅30岁,他们之间的夫妻感情未必会有多深,况且顺治的皇位属于是各方势力角逐之后妥协的产物,并非是由皇太极所传位,所以孝庄本身对皇太极也不会有太多的感念。

基于这些孝庄本人也不会太想大费周章的与皇太极合葬,而卑不动尊就成了很好的理由。当然,这其中也与孝庄本人勤俭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历史上的孝庄本人是非常节俭,她在后宫六十余年从来不事奢侈,生活起居都十分简朴,因此她在临终时也有丧事从简的想法。

要知道皇太极葬在盛京沈阳,如果孝庄死后把她的遗体运到沈阳下葬,这项工程在当时绝对是十分大费周章,要花费不少金钱和民力。因此孝庄本着丧事从简,再加之她与皇太极之间感情并不深厚,所以她才在最后要求不与皇太极合葬。

为何孝庄的遗体会停放37年才下葬?

由于孝庄临终前明确要求康熙把自己葬在顺治的皇陵附近,她想与儿子顺治在地下团聚。康熙后来虽然搁置了孝庄下葬的事情,但还是按照她的遗愿把她的遗体停放在了顺治的清孝陵附近。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与孝庄相依相伴60多年的丫环苏麻喇姑去世,康熙下旨将苏麻喇姑的棺椁也停放进了暂安奉殿内。最后康熙命人将暂安奉殿的大门以土掩埋封闭起来,因此实际上孝庄虽然没有建陵,但暂安奉殿就相当于她的陵寝了。

后来在康熙五十六年(1718年)时,顺治的皇后、康熙的嫡母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去世,由于当时顺治已经去世五十多年了,地宫也早已封闭,因此康熙就按照孝庄的临终遗言,以卑不动尊为由将孝惠章皇后单独安葬在了清孝陵东面,称之为孝东陵。而孝东陵也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位皇后独葬的陵寝,从此之后卑不动尊就成了清朝的祖制,凡是皇帝死在皇后前面,那么将来皇后去世后就是单独在帝陵附近建陵下葬。

随着康熙去世雍正继位,在雍正三年(1725年)时,这一年又正好是皇太极与孝庄结婚100周年之时,雍正对外下旨宣称曾祖母孝庄棺椁停放在暂安奉殿之后,大清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国家也日益昌盛,所以暂安奉殿是一块福地,那就直接把暂安奉殿修改成陵寝,让孝庄在这里入土为安。

于是雍正就命人在暂安奉殿的基础上修建地宫,这一年二月初三开始动工,到十二月修建完毕,随即雍正命人将孝庄的棺椁移入地宫,至此孝庄的陵寝彻底修建完成,她也就入土为安了。

雍正是按照在盛京沈阳皇太极的清昭陵风水格局为孝庄修建的陵寝,其陵寝规格和风水布局与清昭陵相符,可以说是在西面与清昭陵遥相呼应。因此孝庄的陵寝虽然是在清孝陵旁边,却被称之为昭西陵。

其实雍正算是解决了康熙的难处,他没有遵循古代礼法让曾祖父母帝后合葬,而是遵循了曾祖母孝庄的遗愿,将她葬在了清孝陵旁边。而孝庄的昭西陵正好是在清孝陵的左侧,明清时期以左为尊,也符合了孝庄为顺治母亲的尊位,雍正就是看到了孝庄停棺的暂安奉殿从风水和孝道各方面来说都很符合,所以他就尽快让曾祖母孝庄入土为安了。

同时雍正也很讲究,他将暂安奉殿改成昭西陵之后,一直与孝庄停棺在一起的苏麻喇姑就必须得移出去了。毕竟昭西陵属于是皇陵了,而苏麻喇姑生前的身份只是孝庄的贴身侍女,虽然康熙对她极为尊敬和爱戴,在宫廷中有着特殊超然的地位,但是她毕竟不是皇室成员,她是不能陪着孝庄葬入皇陵,否则就会破坏皇陵风水。

但是又不能把苏麻喇姑草草安葬,毕竟康熙对她是如母亲一般尊重,所以雍正又特意下旨为苏麻喇姑在昭西陵旁边修建了一处坟墓,将苏麻喇姑葬入其中,民间称之为苏麻陵。

所以是有了雍正的决定,这才使得停棺在暂安奉殿内37年的孝庄终于入土为安。

更多文章

  • 华妃到死不知,雍正究竟有多渣?吃饭时竟对皇后做这“恶心”动作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这事皇上好不容易才到皇后那里,跟她商量选秀的事宜,当天华妃和皇后都准备好了饭菜坐等皇,最后雍正选择去了皇后宫里。皇上来吃饭,为此皇后是非常激动的,而且还亲自下厨给皇上做吃的,这点雍正是非常欣慰的,当时就说皇后不用那么辛苦,交给下人去做就可以了,饭桌上雍正喝好了宜修做的的鸭子汤,喝完一碗还让剪秋再

  • 姐妹同嫁康熙帝,姐姐一生未育被封皇后,妹妹生下皇子却未得晋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接下来就和大家聊聊大清后宫的一对同胞姐妹,他们是清初著名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的女儿。大家都知道康熙8岁就登基了,他登基不久,孝庄就开始为他物色后宫嫔妃,到了康熙帝12岁的时候,就面临着要迎娶皇后,当时皇后的候选人有辅政大臣鳌拜的女儿,遏必隆的女儿,还有索尼的孙女。由于当时鳌拜权倾朝

  • 红楼梦:巡盐御史的独生女6岁丧母,父亲死后她寄居贾府孤苦无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红楼梦十大苦命女子,红楼梦断壁残垣,红楼梦揭示的婚姻制度

    一、亲人相继去世,带给黛玉刻骨的伤痛。 宝玉这里,不由得低头细想,心内道:“据雪雁说来,必有缘故。若是同哪一位姊妹们闲坐,亦不必如此先设馔具。或者是姑爹、姑妈的忌辰,但我记得每年到此日期,老太太都吩咐另外整理肴馔,送去与林妹妹私祭,此时已过。大约是因七月为瓜果之节,家家都上秋祭的坟,林妹妹有感

  • 民国“奇女子”潘小璜:每天收上千封情书千封,百年后才知是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在民国时期的时候,出现了这样富有才情的特殊“奇女子”,她只依靠一些文章,就可以俘获万千男人的内心。而且根据一些资料的数据统计我们不难发现,这位“奇女子”每天都可以收到千封的情书,即使这位“奇女子”从来都没有露出过真容,但许多的男人依然把这位“奇女子”当作心中最完美无瑕的理想爱人。但是,在百年以后,大

  • 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一个明明可以靠脸吃饭的女人,却非要靠才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20世纪,走在人间四月天的林徽因无疑是那个时代的女性代表,风华绝代、才华横溢、倾倒众生、这一个又一个溢于言表的赞美之词,都被用在了她身上。她让无数男人“渴望仰慕爱”,让无数女人“羡慕嫉妒恨”。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奇女子?第一,学识“奇”林徽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的参与者,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之

  • 民国首任总理抗战时怎么劝也不愿离沪,后被军统所杀,冤是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唐绍仪,字少川,广东省香山县人,民国时期首任总理,著名外交家。他1862年1月2日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优越的家庭环境使其年幼时期便有机会到上海接受良好的教育。23岁时,他获得了出国留学的机会。7年后,他学成回国,在政府部门任职。曾任驻朝鲜汉城领事、驻朝鲜总领事等。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

  • 民国四大家族,曾掌控国家的经济命脉,如今都落得怎样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视频链接:民国四大家族,曾掌控国家的经济命脉,如今都落得怎样的结局?民国从1912年一直持续到1949年,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依靠国民党这个盾牌积累起了雄厚无比的资产,把国家的财富都变成了自己家族的财富。当时的中国几乎成为了四大家族的天下,而想要达到这个目标,肯定是离不开身为国民党最

  • 遭八国联军掳走绝迹麋鹿,百年后重归故土经历传奇,如今多达数千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麋鹿被盗的历史,被八国联军抢走后的神兽,狄曼特王子掳走月野兔

    遭八国联军掳走绝迹麋鹿,百年后重归故土经历传奇,如今多达数千被人们行为称为“四不像”的麋鹿曾经是我国独有的一个物种,不过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环境的变化近乎绝迹,清朝时北京仅剩一群又被八国联军掳走,从此告别中国。不过,如今在英国1983年归还我们的基础上,几十年来麋鹿数量大增,仅在江苏盐城保护区就多达4

  • 袁世凯生命最后半年:一天吃10顿饭,走路像鸭子一样摇摇晃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袁世凯生命最后半年:一天吃10顿饭,走路像鸭子一样摇摇晃晃1911年10月10日,随着辛亥革命爆发,打响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枪。次年元旦,孙中山先生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维持了上百年的清朝轰然倒下,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封建帝制终于迎来了它的尾声。就在中华人民即将迎来民主共和制的时候,一

  • 咸丰皇帝为什么即位后只活了11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简单来说,咸丰帝之所以这么短命,不仅在于先天不足,身体存在缺陷,后天恶习也是很重要的因素。01,咸丰帝的先天不足。咸丰帝名叫奕詝,是道光帝的第四子,据说他的母亲全贵妃刚怀上他的时候,祥妃也怀上一个孩子,也就是皇五子奕誴。在此之前,道光帝其实有过三个孩子,即皇长子奕纬、皇次子奕纲和皇三子奕继,后二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