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隆基,一日连杀三子娶杨玉环,他到底受了啥刺激,为何如此疯狂

李隆基,一日连杀三子娶杨玉环,他到底受了啥刺激,为何如此疯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32 更新时间:2024/2/8 14:15:24

对外李隆基开疆拓土,不仅收复了营州等地,还使长城以北的回纥等部族重新归顺唐朝的统治,并在全国各地设立节度使,可以说是维护巩固了国家领土完整与民族统一。

但是李隆基也有疯狂的一面,那就是李隆基曾一日连续杀了自己的三个儿子,而后又娶了杨玉环,这些都是人神共愤的事情,但是李隆基做的毫不犹豫。

那么李隆基是受到了什么刺激了吗?还是另有隐情?历史的真相又是如何?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唐玄宗李隆基。

二度政变,夺权得位

公元685年李隆基出生于唐朝的东都洛阳,父亲是唐睿宗李旦,母亲是李旦的宠妃窦德妃。

李隆基的幼年,少年时期是不幸的,一直是过着被囚禁,被监视的生活。当时正是多事之秋,父亲李旦虽然名义上是皇帝,但是实际上朝政大权在武则天手里。

在李隆基九岁那年,武则天废掉了李旦的帝位,自己登基称帝,同年李隆基的母亲窦德妃遭人诬陷,被武则天杀死在宫中。之后的日子李隆基就由李旦的另一位妃子豆卢氏和李隆基的姨妈照料抚养。

公元699年李隆基十四岁的时候,被调往山西地区任职,摆脱了囚禁生活的李隆基深知想要打败威胁李氏皇族地位的人,手上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因此到公元710年之前,李隆基一直在暗中招募勇士,集结英才,招兵买马,为日后做准备。

公元705年,李旦的同母兄弟李显发动了著名的“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李显登基称帝,史称“唐中宗”。但是李显在位期间懦弱无能,于是朝政大权落到了李显的皇后韦氏和李显的女儿安乐公主李裹儿手里。

韦氏和李裹儿不光把持朝政,而且还不断地陷害忠良。参与神龙政变的功臣们都遭到了迫害,轻则罢官流放,重则家破人亡。就连李显的太子李重俊都惨遭杀害。

为了更快地获取财富,李裹儿开始在朝堂之上大肆的卖官鬻爵,但是皇后韦氏不光不制止,反而变本加厉,妄图效仿当年武则天的做法,一步步剥夺架空李氏皇族的权力,于是韦氏让自己的哥哥韦温执掌大权。朝堂在韦氏与李裹儿的为非作歹下变得黑暗不堪,腐败至极。

公元710年,皇后韦氏毒死唐中宗李显,欲效仿武则天,做大唐的第二个女皇帝。

其实韦氏身边早有李隆基派遣的间谍潜伏,因此韦氏动手之前,潜伏在韦氏身边的间谍将韦氏的打算告知李隆基。于是李隆基打算先发制人,彻底铲除韦氏集团。

公元710年六月,李隆基把他暗中招募的士卒秘密地调往长安,袭击了长安城外的羽林军,杀掉了韦皇后的党羽,进一步控制了羽林军。接着,李隆基率领自己的嫡系部队和羽林军,攻入了玄德门,在皇宫诛杀了韦皇后,安乐公主李裹儿,韦氏集团的首脑宗楚客,武延秀等人,彻底铲除了韦氏集团,史称“唐隆政变”。

政变之后,李旦再度登基,立李隆基为太子,于是李隆基开始参与朝政。

因为在唐隆政变中,李隆基的姑姑太平公主也有很大的功劳,因此她开始仗着自己的功劳,开始肆无忌惮地干预朝政。同时太平公主发现太子李隆基精明强干且与自己政见不一,因此经常劝李旦换太子。李隆基也发觉了太平公主的用意,因此也很想除掉太平公主。

随着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明争暗斗愈演愈烈,让李旦深感不安,但是一边是自己的儿子,一边是自己的妹妹,这两人都曾帮助自己重回帝位立下功劳,两边都不好偏袒,于是他做了个艰难的决定,把帝位让给了李隆基,但是实际上朝政大权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

李旦这样的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加剧了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矛盾。太平公主决定先发制人,联合了窦怀贞岑羲萧至忠等朝中重臣与常元楷,李钦,李慈等军中大将,意图阴谋杀害李隆基。

但是太平公主的计划被李隆基意外得知,于是李隆基决定将计就计,亲自率领亲信三百多人,直接先下手擒获了常元楷,李慈,诛杀了岑羲、萧至忠等人,太平公主的其他党羽被诛杀殆尽。太平公主的势力瞬间覆灭。

太平公主见大势已去,连忙求救于他的哥哥,太上皇李旦,李旦也亲自出面为太平公主求情,但是被李隆基拒绝。最终太平公主被处死,李旦也将朝政大权正式交给李隆基,史称“先天政变”。

李隆基为了表现他精心治国的决心,改元“开元”,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正式拉开序幕。但是俗话说“物极必衰”,开元盛世也是唐朝从强盛走向衰败的转折点。

盛世后的衰败

在李隆基统治的前中期,由于李隆基虚心纳谏,励精图治,让唐朝的国力达到了巅峰,甚至超越了唐太宗李世民统治的时期,据史书记载,“开元盛世”的天宝年间,唐朝全国人口达到了空前的八千多万,史称“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

但是到了李隆基统治期间的后期,李隆基不仅开始贪于享乐,渐渐了荒废了朝政,而且宠信重用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人,陷害忠良,一时间朝政混乱不堪。

最终,李隆基对一个人的罢免,成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个人就是名臣张九龄。为什么说张九龄的罢免是转折点呢?因为张九龄的存在,压住了唐朝的三个罪人。张九龄的被罢免,让这三个人的罪恶之源开始释放。

第一个罪人就是安禄山。安禄山本事唐朝的镇边大将,是著名的“安史之乱”的发动者。史书记载安禄山早就对唐朝怀有异心,视唐朝一干文臣武将不屑一顾,意图谋反,但是唯独惧怕张九龄,认为只要张九龄掌权,自己一旦反叛唐朝必然失败。

张九龄也早已看出安禄山的不臣之心,曾对李隆基劝诫说:“将乱幽州者,必此人(指安禄山)也!”但是此时的李隆基早已忘了他的宏图壮志,只知道贪图享乐,对张九龄的劝诫不屑一顾。

第二个罪人就是李林甫。李林甫是唐朝宗室,在张九龄担任丞相期间一直畏惧张九龄,因此不敢为非作歹,但在张九龄被罢免之后,李林甫就开始释放了本性,独揽大权,陷害忠良,而且开始胡乱任用镇边大将,安禄山就是李林甫一手提拔的,可以说李林甫是唐朝开始衰败的罪魁祸首。

第三个罪人是李隆基自己。张九龄担任丞相期间,一直在努力纠正李隆基在处理朝廷大事时所犯下的错误,总能在李隆基酿成大祸之前及时制止。有一次李隆基的宠妃武德妃为了能让自己的儿子能顺利地当上太子,就去讨好贿赂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九龄的支持。

为人正直的张九龄言辞拒绝了武德妃的拉拢,反而厉声呵斥武德妃,认为武德妃是祸乱朝纲。因此武德妃深恨张九龄。最终武德妃联合了李林甫,不停地在李隆基面前进献谗言,说张九龄的坏话。

为人正直的张九龄言辞拒绝了武德妃的拉拢,反而厉声呵斥武德妃,认为武德妃是祸乱朝纲。因此武德妃深恨张九龄。最终武德妃联合了李林甫,不停地在李隆基面前进献谗言,说张九龄的坏话。最终李隆基罢免了张九龄,唐朝的衰败由此开始。

没有了张九龄的劝诫与压制,李隆基更加的肆无忌惮,开始驱逐罢免朝中的其他忠臣良将,任用小人,一时间朝廷混乱腐败到了极致。

在此期间,发生了两件大事,证明了李隆基统治后期的黑暗与腐败。

一日杀三子,娶杨玉环

唐玄宗李隆基的太子叫李瑛,母亲是李隆基的宠妃赵丽妃。但是随着武惠妃的得宠,让赵丽妃开始渐渐失宠。李隆基不光宠信武德妃,武德妃的几个儿子也深受李隆基喜爱,包括武德妃为李隆基所生的儿子李琩,因此李瑛的太子地位遭到了严重的威胁。

武德妃也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当上太子,因此就经常在李隆基面前进献谗言,说李瑛的坏话,希望李隆基能够废掉李瑛的太子。

有一次武德妃向李隆基告状说,李瑛和其弟李瑶李琚三人妄图杀害武德妃与她的几个儿子,甚至当着众人的面辱骂李隆基。

李隆基闻言大怒,想要废除李瑛的太子,被张九龄用西晋惠帝,隋朝文帝废除太子的典故给拦了下来,李瑛的太子位置才能得以保住。

武德妃见一计不成,顿时又生一计,决定亲自动手陷害太子李瑛。

公元737年六月的一天,太子李瑛正在自己的府邸休息,突然皇宫内的一位太监总管求见李瑛,说有要紧的事情禀告,于是李瑛接见了这位太监。

太监说宫内出现了大批强盗叛军,皇帝李隆基与武德妃都快抵挡不住了,让李瑛和弟弟李瑶李琚三兄弟前往护驾。

李瑛连忙叫来了李瑶和李琚,商量对策。李瑛认为叛军既然能强攻皇宫,人数必然众多,于是三兄弟决定多带兵马,披挂上阵,前往皇宫护驾。

就在李瑛兄弟三人率兵入宫之前,武德妃却对李隆基说太子李瑛要兵变夺权,已经率领军队往皇宫来了,李隆基不信,亲自前往皇宫城墙上观望,正好看到李瑛三兄弟率兵前来。李隆基顿时勃然大怒,下令羽林军将太子李瑛和李瑶李琚三人生擒活捉。

李瑛三兄弟本来就没有谋反之心,一时间有口难辩,只能束手就擒。随后李隆基问李林甫如何处置李瑛兄弟,李林甫明面上对李隆基表示,这是皇帝的家事,做臣子的不好多言,暗地里却暗示李隆基说,太子李瑛已经有了谋逆之心,应当尽早除之。

最终,李隆基还是听信了李林甫的谗言,下令将李瑛兄弟三人废为庶人并赐死。一时间李隆基一日杀三子之事震惊朝野,但大臣们都静若寒蝉,不敢提及谈论这件事。因此,此事也成了李隆基统治期间黑暗腐败的标志性事件。

不光是弑子,还有一件事也是让世人极为不齿的,那就是娶了杨玉环。

杨玉环是奸臣杨国忠的堂妹,在李隆基的女儿咸宜公主的婚礼上,与李隆基的儿子李琩一见钟情,因此李隆基在武德妃的建议下册封杨玉环为王妃,嫁给了李琩。

杨玉环长得十分漂亮,加上她出身高贵,家庭教育非常良好,因此杨玉环不仅性格温润婉柔,而且精通音乐,能歌善舞。不光丈夫李琩对杨玉环十分的喜爱,就连李隆基也觊觎不已。

公元737年,李隆基宠爱的武德妃逝世,因此李隆基经常郁郁寡欢。此时杨国忠见升官封爵的机会来了,他不甘心自己只是做个王妃的亲属,他想当皇妃的哥哥。

因此就像李隆基进献谗言说杨玉环如何美若天仙,本来李隆基就对杨玉环有好感,一听杨国忠这个话,立马就坡下驴,将杨玉环接到了宫里,一过就是好几天。

一开始李琩对此并不知情,但是后来发现了也无可奈何,毕竟是自己的父亲,本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原则,李琩选择了忍气吞声,当做不知道。

为了光明正大的把杨玉环留在宫中,李隆基以为母亲窦太后祈福为理由,让杨玉环出家为女道士,强行与李琩结束婚姻关系,然后过段时间再让杨玉环还俗,再把杨玉环接到宫中,正式立为贵妃。

至于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一直遭到当时人们的愤慨,指责,唾弃,但是李隆基毕竟是皇帝,因此在李隆基的授意下,这段感情居然在文学界,史学家成了“千古爱情绝唱”。

就算在这华丽的外衣下,也难以掩盖李隆基统治期间的腐败与黑暗。不论是弑子还是娶杨玉环,这两件事情更是能直接证明李隆基的堕落。

这两件事,都是极其让人不齿的,都标志着大唐盛世由盛转衰,时刻警醒着世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仁宗张皇后:历经六朝,被称女中尧舜,曾有机会避免土木堡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这么完整的晋升履历,在整个历史上,也不多见,而明仁宗朱高炽的妻子张氏,就做到了。只不过,她的每一次晋升,都不轻松。这个当时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其实也没过上多少年舒坦的日子。从一个小小指挥使的女儿,到被称为“女中尧舜”的太皇太后,经历了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6个皇帝,一路走来,可

  •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已经一箭射杀李建成,为何还要砍下他的人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成王败寇,这句话是最精辟的总结。而最能体现的历史事件是玄武门之变。那是一场关乎大唐帝国走向的生死一战。天策府上将秦王李世民对决皇太子李建成,太子的帮凶是齐王李元吉。最后,李建成败了!败则为寇,接受失败的惩罚。所以,其子全部被杀,并被削除皇室宗籍。家室待遇迅速变糟糕,软禁在皇宫。甚至为妃,如李元吉之妻

  • 成吉思汗的一生之耻:老婆被抢,消失了9个月,归来时已身怀六甲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吉思汗一生经历简介,成吉思汗有哪些资料,成吉思汗不为人知的秘密

    在元朝尚未建立之前,蒙古族上的这些部落为了土地、牛羊、女人等都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冲突和战争,而成吉思汗所在的部落正是在这样的历练中才得以慢慢发展强大的。成吉思汗的老婆名叫孛儿帖,说起两人婚姻渊源的前后,其实还是非常浪漫的。一天,成吉思汗的父母带着儿子去相亲,结果因缘巧合在路上碰见了孛儿帖的老爹,这位老

  • 《朱元璋》电视剧中,如果朱标不死,会是朱棣的对手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棣对朱标的评价,朱棣给朱标什么封号,朱标和朱棣什么关系

    其实这根本是不可能的,如果朱标不死,朱棣永远不可能有机会称帝,甚至还会死心塌地的辅佐朱标,原因如下。一、朱标是皇长子,是正统,继承皇位名正言顺,而朱棣则不然。大家都知道,古代以来,帝王立储都是立嫡不立长,而朱标即使嫡又是长子,可以说继承皇位是无可置疑的。而且其地位也是得到了百官以及其诸多兄弟认可的,

  • 李隆基后宫两位妃子,武惠妃和武贤妃,她们和武则天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位武惠妃这位武姓妃子,为李隆基生了四子三女,最有名的是寿王李瑁,因为他的王妃杨氏,后来成了李隆基的妃子杨贵妃。武惠妃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当上皇帝,外部勾结宰相李林甫,内部让自己的女儿充当间谍,和太子李瑛交往。李隆基一日杀三子事件,就是武惠妃发起的,737年杨洄向武惠妃告密,构陷太子李瑛等三位王爷,和

  • 李世民临终问武则天:朕死了你怎么办?她是如何回答保全性命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你悄悄地带李淳风来见朕,谁也不许惊动!”“是!”此时已经是三更时分,肃穆的大唐宫殿内,唐太宗李世民正在饶有兴致地翻看着古书典籍。这位唐朝的最高统治者长得高大威武,神情庄严,不怒自威。图1所以宫中见到太宗皇帝都不敢吵闹喧哗,更何况大家都知道,这位皇帝一向勤政,所以在他看书或者是批阅奏章的时候,没有人

  • 清朝作家写穿越小说,幻想100年后的上海,全部猜对了,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梁启超在书中幻想,1962年,维新变法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一流强国,第一任大总统是罗在田。罗在田这名字是梁启超从光绪帝的名字“爱新觉罗载湉”取出后面三个字的谐音。第二任大总统是黄克强,名字的意思是黄种人战胜西方白种人。巧的是,辛亥革命的领导人物黄兴,他字克强,梁启超写这本书的时候,黄兴正在日本留学,

  • 《山河月明》中,朱能和朱棣结拜为兄弟,被朱棣的反应可爱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能怎么认识朱棣,山河月明朱棣受委屈和朱元璋吵架,山河月明朱棣身份暴露被兄弟发现

    朱棣:“不过啊,兄弟归兄弟,爹还是要各认各的。”被朱棣的反应可爱到,成毅把这个角色塑造得太好了!谁不想和朱棣做兄弟呢?太子,听说你弟给你又认了一个弟弟!!!朱能:战场上一起拼杀过,咱俩一个姓,认个兄弟吧朱棣:没问题!燕王身份公开后朱能:????????朱棣你退半步还摸pp的动作是认真的吗哈哈哈孩子被

  • 千古绝对,和珅想用上联为难纪昀!纪昀对出下联后,和珅气急败坏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和珅是八旗子弟,依靠溜须拍马步步高升,而且越来越贪得无厌,在其位不谋其政,简直是无恶不作。而纪昀则是一位极为正派的人物,很看不惯和珅的所作所为,纪昀经常用言语讽刺和珅。他们二人之间的对话,也是朋友们喜闻乐见,津津乐道的话题。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一次,和珅摆了一桌酒,效仿曹操煮酒论英雄。对纪昀道:天下英

  • 《尚食》中,朱瞻基姚子衿仿佛回到了新婚当晚,这是梦回傅璎了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尚食朱瞻基给姚子衿哈气暖手,尚食朱瞻基旧伤复发,尚食姚子衿失声朱瞻基去探望

    朱瞻基说就是要永远欠着,对对对,你们欠着再留到下一世!我们要看现代三搭!朱瞻基被姚子衿骗至皇后寝宫,偷偷放走皇后的子衿丝毫不惧,再次带上红盖头,二人仿佛回到新婚当晚。战机:“朕才不想做孤家寡人呢,你永远是朕的妻子”。最后的最后,我们终于互为彼此的唯一。姚子衿跟朱瞻基两人仿佛又回到了一开始的模样。“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