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汤显祖:一生历经三朝,独有的“至情”观,是否与他的经历有关?

汤显祖:一生历经三朝,独有的“至情”观,是否与他的经历有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308 更新时间:2024/2/19 6:38:53

汤显祖是明清之际最伟大的戏剧家,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从1550年出生至1616年逝世,他的一生历经嘉靖、隆庆、万历。

而这一时期,正是朝政腐败、社会动荡、民风不古的明朝中晚期。

汤显祖曾入朝为官多年,见过官场的腐败与黑暗,更领略过社会的现实和残酷的人性。

随着年岁与阅历的增长,汤显祖最终选择辞官不做,埋头创作其代表作《牡丹亭》,与“临川四梦”等几部作品。

作为以“情”取胜的戏曲家,汤显祖在自己的作品中确立了“至情”文论观,他把“至情至爱”的形象刻画得生动且具有代表性。

那么,汤显祖独有的“至情”观,与他的生平经历是否有联系呢?

汤显祖,祖籍江西临川县云山乡,出身官宦之家,不拘于古文诗词,且精通天文地理、医药卜卦。

万历十一年(1583年)33岁的汤显祖考中进士,也正是在这一年,其原配吴夫人因病去世。一边是金榜题名,一边是爱妻夭折,这对汤显祖今后的人生观与情感观产生了重大影响。

考中进士后,汤显祖前往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部和礼部祠祭司主事。

万历十九年(1591年),因痛恨腐朽黑暗的官场,上疏《论辅臣科臣疏》,最终惹得龙颜大怒,后调任浙江遂昌任知县。

汤显祖为官清廉,兴修水利、道路,颇受民众爱戴。因触及权贵利益,招致上司非议和地方势力集体反对。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春,48岁的汤显祖选择辞官不做,将一腔热血寄托于另一种截然相反的“戏梦人生”。

向吏部告归后,汤显祖回到了老家抚州临川。与风风光光的告老还乡不同,汤显祖此次返乡显得有些凄凉。因故乡老宅遭烈火焚烧,成一片废墟,儿时玩伴也不知去向。

经友人帮助,汤显祖在故居原址上建起了一所房子,将其命名为“玉茗堂”。

辞官回乡的汤显祖开始埋头创作《牡丹亭》,每天直至疲惫不堪方才休息,醒来后继续投入创作。

据说,汤显祖写到丫鬟春香陪着老夫人去后院祭奠小姐这一桥段时,他自己反倒忍不住大哭,倒真是有些“黛玉葬花”的感觉了。

数月后,以《还魂记》为蓝本改编创作的戏曲《牡丹亭》一经问世,就令《西厢记》黯然失色。

据南昌史料记载,《牡丹亭》问世后,南昌城内各大戏坊日夜爆满,相国张位在巡抚佐的陪同下,把《牡丹亭》当成圭臬。

其他看过本剧的人皆交口称赞:《牡丹亭》是继《西厢记》以后,中国古典爱情戏中影响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杰作。

从此,汤显祖在戏剧创作道路上一发不可收拾。几年后,汤显祖相继写出了《南柯记》《邯郸记》,加上早期的《紫钗记》《牡丹亭》合称为“临川四梦”。

直到1616年去世,汤显祖的晚年还一直沉浸于戏曲创作中,几乎足不出户。

最远的地方只到过江西南昌,全部的精力都用于中国古代至情至爱的爱情故事里,把自己的“至情”文论观淋漓尽致地表现在所创作的戏剧上。

依我之见,汤显祖的作品中会出现强烈的“至情”和“讽刺意识”,与他的生平经历必然有着直接联系。

首先,汤显祖的思想似乎非常“杂”。既有“儒释道”,还有王阳明所创的“心学”,包括晚明的新思潮对他也有影响。

前文也简单介绍过,汤显祖琴棋书画、医药卜筮几乎无所不通。这就表明,汤显祖在很早的时候就向多个文化领域多个进行涉猎。

的确如此,从少年时代起,儒家思想成为汤显祖的主导思想。

14岁时,汤显祖补县诸生。为了提高科举考试的成功率,家中长辈重金聘请了进士徐良傅和罗汝芳为其师。

这二位老师对儒家思想有很深的理解,所以汤显祖自小就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

这也就是为什么,青年时的汤显祖有着很高的政治热情,以“治国平天下”为理想。

除儒家思想外,汤显祖还带有浓厚的仙道意识,“临川四梦”这几部作品里也充斥着相关迷信神鬼之说。

这是因为汤显祖出生于一个道家色彩浓厚的家庭,他的祖父汤懋昭笃信道教,祖母魏夫人也崇信道教。自幼跟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汤显祖,自然也会受其影响。

长大成人后,汤显祖还经常与佛学家达观禅师进行频繁交往。禅师曾几度力劝汤显祖出家,汤显祖也多次为“出世”思想困扰。

到了其晚年时,明朝出现了一股新思潮涌动。这一时期,程朱理学统治地位被动摇,反传统、反传统人性和追求名利欲望的新思潮对汤显祖有一定发意义。

包括王阳明的“阳明心学”也对汤显祖影响颇深。

因为汤显祖的故乡江西临川盛行“心学”,汤显祖自幼就受到心学的熏陶。在交往的朋友中,还有不少是当世闻名的心学家。包括汤显祖的老师罗汝芳,另一层身份是泰州学派著名学者。

其次,“疯子”李贽与汤显祖有一种精神上的交流与共鸣。虽然汤显祖与李贽的交往非常少,但李贽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却是相当高的。

李贽倡导“童心说”,在汤显祖后来创作的《牡丹亭》里有所体现。比如,勇敢追求爱情,心思浪漫的杜丽娘,正是李贽“童心说”另一种具体表现。

(“童心说”大致意思是倡导人们像孩童那样反对封建礼法,勇敢追求自己心中所爱与不拘小节)

李贽主张顺应自然天性,其狂放不羁的性格皆与汤显祖思想性格不谋而合。

李贽的思想极具叛逆色彩和反抗精神,对汤显祖具有启蒙的作用,他把男女之间的爱情,视为崇高的不朽的情事。

因此,汤显祖“至情”观的主要渊源就是泰州学派,包含明代反封建启蒙的思想,以及掺杂了一些反理学以及儒家佛因缘。

再结合看透官场黑暗的经历,汤显祖的作品充斥着浓浓的“虚无意识”,散发出人生无常的感慨。反对处于正统地位的宋明理学,肯定和提倡人的自由权利和情感价值。

细细品味下,还有着愤慨之情,表明汤显祖未忘情世事,曲折地反映当时官场上的尔我诈。

所以,汤显祖的“至情”观与同时期的爱情故事有很大出入。汤显祖的作品里始终保持着“许大慈悲,许大功德的”热忱。

其他同时期的相关作品中所表现出情感观念,大部分是违背礼法、遁隐山林、消极处事的态度。

当然,这也和汤显祖生活在各类思想云集的时代有关,对他的“至情”思想产生重大影响。

他在自己的作品里,自始至终都保持了对爱情的向往,没有斩断情根,肯定了情的真实性与伟大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观念,即:情有者必无理,理有者情必无。

“情”对人对文化都无害处,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东西。汤显祖摘去了情乃万恶之源的帽子,突破了传统说法,形成了自己的“至情”文学观。

汤显祖的“至情”观对清代文学家曹雪芹影响颇深,《红楼梦》里的“情文化”其实就是汤显祖“至情”观的延伸。

当然,由于作者思想的复杂性,加之各个时期关注的重点不同,所以不同时期作品里的“至情”观侧重点也有所变化。

参考文献:

[1]生死超越论视野下的汤显祖“至情说”研究,作者陈荣冰,江西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 2012年

[2]汤显祖至情论文化价值阐释,作者孙雨飞,戏剧之家 2020年34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国断代史《宋朝原来是这样》(白金升级版)出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拨开历史与人性的迷雾,还原一个真实的宋朝!【内容简介 】本书细致讲述了“烛影斧声”的谜案、“金匮之盟”的秘密、王安石变法、联金灭辽、孝宗北伐、襄阳之战等历史事件,用生动的笔触挖掘出历史真实和复杂人性,将两宋三百年波澜壮阔而又矛盾纠结的历史展现在读者面前,并对宋朝的文明成就、经济状况、士大夫政治生态,

  • 大唐盛世,日本给唐高宗进贡两个绝色美女,宠幸后吓得将其关笼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高宗宠日本公主,唐高宗李治为什么体弱多病,唐朝的野史传说

    身居高位,甚至都不需要自己去搜罗各种美女,有的是大臣或者是其他人,想要讨好皇帝,想方设法地送各种各样的美女进宫,以帮助自己巩固地位。当然,其中不乏一些番邦附属国,也会通过进贡美女的方式,稳固自己在宗主国心中的地位,这些女子被当作礼物一般送给皇帝,有些能够得到皇帝的宠爱,有些却不能。曾经就有这样一个事

  • 宋江立下了汗马功劳 只是封个七品芝麻官(72)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小宋王朝决定和辽国议和,皇帝派遣宿太尉前往燕州宣读诏书,正式办理相关手续。送走宿太尉宋江通知辽国丞相和太师等人前来军营开会,等他们坐下后宋江开始训话“俺武将兵临城下,将至壕边。奇功在迩,本不容汝投降。打破城池,尽皆剿灭,正当其理,主帅听从,容汝申达朝廷。皇上怜悯存侧隐之心,不肯尽情追杀,准汝投降纳表

  • 睢阳之战为大唐续命百年,却备受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睢阳之战又被称为睢阳保卫战,是一场经典的城市保卫战。 公元755年冬,安史之乱爆发,承平日久大唐王朝几乎忘记了战争的模样,叛军在数月之内就占领了大唐东西两京,所到之处,众多守将望风而降。 公元757年正月,叛军首领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杀,安庆绪掌握叛军大权之后立刻派部将尹子奇率众十余万兵发睢阳城。此

  • 崇祯皇帝死之前写了一封信给李自成,但是李自成不听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你们知道吗?在崇祯皇帝死之前,他留了一封信给李自成。在中国所有的亡国之君里,崇祯大概是得到同情最多的一位。从继位那天开始,十七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是在内忧外患中度过的。这位皇帝不贪财,不好色,不懒惰,天分也不算低,身体也不差,并且日夜辛劳,废寝忘食。但到底是回天乏力,二百七十六的明朝终究断送在了他

  • 唐代诗人众多,喜欢怼人的并不常见,“网络喷子”都不是他的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况诗天才不足,而问辩有余,虽有骨气,殊乏风采。——徐献忠唐诗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唐代出现了众多诗人,流传下了众多的诗篇。在这众多的诗人中又各有各的特点,其中有一位诗人就特别喜欢怼人。怼人并不常见,但是用诗来怼人却极其少见。虽然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思想开放的年代,但依旧存在着一些地域黑。所谓的地域黑就是

  • 明太祖朱元璋老乡,皇帝投降了他还在战斗:姜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姜才,安徽凤阳人,与明太祖朱元璋是老乡,南宋末年名将。1273年,吕文焕投降元朝,襄阳陷落,南宋长江防线被撕开。此时,忽必烈为了对付漠北、西域的宗王,决定抽调元军北上,与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的骑兵交战,然后再回过头来征讨南宋。伯颜、郝经等反对撤兵,建议立刻东征,一鼓作气夺取杭州,否则元军将会陷入南

  • 陈士榘上将回忆说:老蒋没禁《水浒传》是个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说到工农革命军秋收起义失利后转移到井冈山前后,将原来在井冈山斗争的两个“山大王”袁文才、王佐的队伍先收编,后来又将两人杀害的事情经过时,陈士榘将军说到:“蒋介石禁了不少马克思主义等革命书籍,他犯了个大错误就是没有禁《水浒传》等书!”陈士榘将军回忆说:秋收起义失利后,起义军向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进发

  • 李白官瘾很大,到处“跑官要官”,却以悲剧收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品行和才情都是一流的。如果将他与跑官要官联系起来,你可能不大会相信。事实上,李白的确做过这样的事情,而且还不止一次。在成都,李白就遍访益州地方要员,尤其是当礼部尚书苏颋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时,李白带着诗文前去拜访他。在安陆,李白娶了唐高宗时宰相许圉师的孙女为妻,同时他多次谒见本州

  • 赵匡胤把“义社十兄弟”叫来,找个没人的地方:你们可以杀了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在私德上,赵匡胤篡夺了柴荣留给柴宗训的江山,确实不怎么地道。在野史中,赵匡胤还和后蜀后主孟昶的老婆花蕊夫人费氏(还有一说是徐氏)之间有点猫腻,孟昶也死得不明不白。除去这些之外,赵匡胤还是很有人格魅力的。历史上有这么一种说法,赵匡胤有一个小团伙,叫做“义社十兄弟”。不过关于“义社十兄弟”的史料太少,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