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读苏轼的诗,读懂文人,读懂人生

读苏轼的诗,读懂文人,读懂人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328 更新时间:2024/2/8 14:15:17

团练副使,一个有职无权的虚官,对于做事务实的苏轼来说,简直是对其能力的藐视,所以苏轼一度心灰意。看他在黄州期间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不愧是豪放派诗人,郁闷只是人生的一种经历,在美景面前一切不如意只是过眼烟云,豁达与豪放才是永恒的自己。

不久,苏轼得司马光所助,再次入朝为官。但对朝中腐败现象仍旧直言抨击,最终得罪权贵。既然不愿以虚伪的人格换取高官厚禄,只能再次被贬。

元祐四年,苏轼贬为杭州知州。一任地方长官,终于可以务实了。苏轼来杭州的第二年,动用民工二十万疏浚西湖,修筑长堤,发展农业。今天,西湖旁的“苏公堤”似乎还在告诉后人:苏轼曾经来过!是的,西湖的美景曾让苏轼迷恋: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对西湖的千古绝唱,写透了西湖之美。苏轼当时的心情一定是畅快的,杭州成了他精神的栖息地,在这里他找到了生命的价值。杭州有幸遇到苏轼,苏轼有幸来到杭州。

绍圣元年,因和朝廷政见不合,再次被贬岭南。在岭南期间,苏轼改进了水稻种植方式,提高了水稻种植效率;改革了当地的赋税制度,使百姓获得更多的实惠;捐献皇帝赏赐的黄金,修堤治水,提高了农业产量……

因此苏轼在岭南受到百姓的崇敬和爱戴。《夷坚志》中记载过“盗敬东坡”的故事:一伙强盗在岭南一带烧杀抢掠,却对苏轼的故居“秋毫无犯”。连盗匪都要对他的故居加以“保护”,可见苏轼在当地人心目中的地位。

在岭南,苏轼再次找到归属感,找到真实的自己: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轼不属于官场,只属于这里!

绍圣四年,六十二岁的苏轼继续被贬海南儋州,苏轼又把儋州当成了第二故乡。他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诗书礼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为荒凉闭塞的儋州播下了明的种子。苏轼成为了儋州文化的开拓者。

六十多岁的苏轼,终于在儋州找到了文人的价值,怎能舍得离开:

我本海南民,

寄生西蜀州。

忽然跨海去,

譬如事远游。

离开了儋州的苏轼,走了生命的终点。回首官场人生,苏轼一路南下,一路被贬。失去了官场的得意,却在被贬的路上找到了人生的真实。所以,苏轼是幸运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现代版“武则天”,山东一农妇称帝,在村中贴告示扩充后宫男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新中国的历史上,有几个自称皇帝的人。他们中有纠集信众反叛的,有逃避计划生育占领医院的,有子承父业准备原地复国的。而他们的结局,却是令人愉悦的。这群人中有被村支书带人扭送有公安局的,有在人口普查时暴露被干警一锅端的,动静最大的是惊动当地驻军出兵平叛的。所有人都得到应有的惩罚。晁正坤是他们中少有的女性。

  • 崇祯自尽之前杀害妻女,却放儿子逃生,清政府的反应却出乎他意料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说,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意思是说人活一辈子,很多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但是有些憋屈和无奈,却没有办法表达出来,只能一个人承受。对于此人,可能很多人持反对意见,认为古代的皇帝,身为最高的掌权者,所有人都要听从他的命令,大约不会有什么“不如意事”,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答案是否

  • 武则天退位时众臣欢呼,唯有一人垂头痛哭,1年后没哭的人全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从一位才女到成为一代女皇,武则天创造了历史,也创造了传奇。自夏朝时代起,中国便有了王朝,到秦始皇统一七国,首创秦朝大一统,设立皇权,中国从此有了皇帝制度。此后无论历朝历代,皇帝一直都处于正统之位,是权位象征。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中,一共出现了一千多名皇帝,但真正居于正统封建王朝的只有494人

  • 明知一入宫门深似海,但是深爱赵祯的苗心禾,却依旧义无反顾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苗心禾赵祯,宋仁宗赵祯为什么无子,赵祯最爱的女人

    《清平乐》开局,赵祯和刘娥的矛盾让人心疼;憨憨郭皇后让我们有了无数笑点,而让我们感动的,却是苗心禾。作为赵祯乳母的女儿,苗心禾和赵祯从小一起长大,是真正的青梅竹马。正因为如此,在这个充满隐瞒算计的皇宫内院,苗心禾是最懂赵祯的人,也正因如此,所以在赵祯难受的时候,除了苗心禾之外,谁都没有办法见到他。剧

  • 南北朝十大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一、拓跋焘字佛狸伐,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人。鲜卑族,北魏第三位皇帝。南北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战略家。拓跋焘出生于平城(今山西大同),自幼就表现得聪明大度、应付裕如。十二岁时就远赴河套抗击柔然骑兵,迫使柔然不敢入侵。北魏泰常七年(422年)被立为太子。泰常八年(423年)登基,改元始光

  • 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即将开放!怎么预约?看过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据悉,项目总用地面积约21367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321平方米。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首次系统阐释南宋历史文化和文物遗产、规模性保护展示宋韵文化的重要窗口,不仅将为我国遗址博物馆再添新成员,也代表着杭州在国际化大都市公共文化服务上又创“新举”。市园林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卓军介绍,德寿宫遗址项目

  • 李隆基爱江山还是更爱美人,陈玄礼毫发无损就是证明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李隆基虽然到四川后已经失去了皇帝地位,但是,他如果想杀陈玄礼也是可以的。回宫后,太上皇、皇帝的复杂关系下,皇帝肃宗也乐于杀掉陈玄礼,但李隆基没有,那是因为太需要他了!(1)陈玄礼和李隆基关系太近陈玄礼和唐玄宗关系非常好。唐玄宗身边的亲信就那么几个,能跟着他五十年的亲信有几位?他和高力士,极少数人而已

  • 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今日开馆!2022宋韵文化节启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南宋德寿宫开放了吗,宋朝德寿宫遗址,南宋宫殿德寿宫

    朝露凝光,霞染朱墙,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以一袭古典与现代相融的东方气韵开门迎客。今天上午,2022宋韵文化节开幕暨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开馆仪式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捷,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纲为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揭牌并启动“2022宋韵文化节”。省政协副主席裘东耀,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姚高员,李

  •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过年,约定次年来问斩,年后回来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贞观六年(632年),除夕将至,唐太宗正在浏览死囚名单和档案(所有被判死刑的罪犯都要经过皇帝本人的批准),他们即将在即将到来的秋天提出问题。在古人眼里,秋天是寒冷的季节,《礼记》还提到:“仲春月……毋肆劫掠,狱官司停”。所以唐律规定:“立春至秋分,除作恶造反,被奴才杀主外,其他罪不得在春执行。”李世

  • 历史老师说,不能再把岳飞称为民族英雄,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而民族英雄的含义指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这就要看观者从哪个角度去理解了!民族英雄是每个民族精神上推崇的,没有哪个民族没有自己的英雄,也不会去否认其他民族的英雄,特定历史过程中发生的事件是客观的,没有掩盖的必要,因为之所以广泛被认可的英雄,一定有各民族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