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北朝十大名将

南北朝十大名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367 更新时间:2024/1/17 3:28:36

一、拓跋焘

字佛狸伐,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人。鲜卑族,北魏第三位皇帝。南北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战略家。

拓跋焘出生于平城(今山西大同),自幼就表现得聪明大度、应付裕如。十二岁时就远赴河套抗击柔然骑兵,迫使柔然不敢入侵。北魏泰常七年(422年)被立为太子。泰常八年(423年)登基,改元始光。拓跋焘继位后重用汉族大臣崔浩、高允等人,整顿吏治,励精图治。拓跋焘善于使用骑兵,亲率大军先后攻灭胡夏、北燕、北凉,伐柔然,征山胡,降鄯善,逐吐谷浑,取刘宋的虎牢、滑台等重镇要地,最终统一中国北方。

拓跋焘在历次战争中,常亲自率军出征,决策果断,部署周密,讲究战法,指挥灵活。或分道并进,轻骑奔袭,或诱敌出城,设伏围歼,因而多获胜利。治军严格,赏不遗贱,罚不避贵。在生活中,朴素节俭,威武豪迈,刚毅自律,直爽坦率,从谏如流。他经常说的话是:"法者,朕与天下共之,何敢轻也。"但是,他在晚年诛戮过多,诛戮之后又常常后悔。

北魏正平二年(452年),甲寅,拓跋焘被中常侍宗爱所弑,时年四十五岁,谥号太武皇帝,庙号世祖。

二、高长恭

又名高孝瓘、高肃,字长恭,祖籍渤海调蓨,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将领,鼎鼎大名的兰陵王,也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几大美男之一。

高长恭性格温良敦厚,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累次升任至并州刺史。初封乐陵县开国公,从弟高殷即位后晋爵为兰陵郡王,后历任尚书令、录尚书事、大司马、太保、太尉等。与段韶征讨柏谷,又攻打定阳。段韶患病,高长恭总领其众。前后以战功别封钜鹿、长乐、乐平、高阳等郡公。河清二年(563年),突厥攻入晋阳,高长恭奋力将其击退。次年,邙山之战,高长恭为中军,率领五百骑兵再入周军包围圈,直至金墉城下,成功替金墉解围,高长恭在此次战中威名大振,士兵们为此战而讴歌他,即后来知名的《兰陵王入阵曲》。

武平四年(573年),因“国事即家事”招致北齐后主高纬记恨,被后主高纬赐死,时年仅三十三岁。死后北齐追赠假黄钺、太师、太尉公,谥号忠武。

三、斛律光

字明月,朔州敕勒部(今山西西北)人,北齐名将、军事家。祖父斛律大那瓌,为北魏光禄大夫,第一领民酋长;父亲斛律金。

斛律光年少时期善骑射,以武艺知名,在17岁的时候为高欢所欣赏,任其为世子高澄的亲信都督,当时传号为“落雕都督”。天保三年(552年),斛律光从征出塞,先驱破敌,多有斩获,班师后被任命为晋州刺史。大宁三年(562年)正月,北周遣将达奚成兴等进攻平阳(今陕西临汾市),斛律光率步骑三万击败之,追入周境,获二千余口,升为司徒。同年,周武帝遣尉迟迥、宇文宪等,号称十万大军进攻洛阳,斛律光率五万骑兵前往会战大破之,斩获三千首级,以死者堆积为京观,升太尉,又封冠军县公。武平二年(571年),北周柱国普屯威、韦孝宽等率步骑万余进犯,与斛律光在汾水之北交战。斛律光大破之,俘虏千余,又封中山郡公。回师后,又率领五万大军出平阳道,攻姚襄、白亭城戍,皆克之,又别封长乐郡公。其后他又曾多次击败北周进犯。后与尚书右仆射祖珽、高纬乳母之子穆提婆不和。他治军严明,身先士卒,不营私利,为部下所敬重。

武平三年七月戊辰(572年8月22日)斛律光到后,被引入凉风堂,由刘桃枝从背后拉住刺杀,时年五十八岁。北周武帝得知斛律光身死,甚至下召大赦境内庆贺。灭北齐后下诏追封斛律光为上柱国、崇国公。

四、宇文泰

字黑獭(一作黑泰),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宇文部后裔,汉化鲜卑人,南北朝时期西魏杰出的军事家、改革家、统帅,西魏的实际掌权者,亦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史称周文帝。

北魏末年六镇起义中,宇文泰随父宇文肱加入鲜于修礼的起义队伍。起义被尔朱荣镇压后,宇文泰成为其部将贺拔岳麾下。永安三年(530年),孝庄帝杀尔朱荣,但军权仍然操在尔朱氏手中。不久,尔朱氏败灭,高欢位居丞相,并由此掌权。宇文泰跟从贺拔岳入定关陇。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孝武帝因为与高欢关系失和而西奔长安,投靠宇文泰。宇文泰被授为大丞相。同年十二月宇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是为西魏,都长安。从此宇文泰专制西魏朝局长达二十二年,宇文泰掌权期间,对内团结各方,澄清政治,建立府兵制,以扩大兵源。形式上采取鲜卑旧八部制,立八柱国。对外立足关陇,争战东魏,蚕食南梁。奠定了其身后关陇政权一统天下及隋唐王朝强盛的基础。

大定二年(556年),宇文泰去世。后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武成元年(559年)追尊为文帝,号其墓为成陵。宇文泰死后次年,其侄宇文护迫西魏恭帝禅让,由宇文泰子宇文觉即位天王,建立北周。

五、韦孝宽

一名叔裕,字孝宽,京兆杜陵(陕西西安南)人,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一生南征北战,功勋卓著,官拜大司空、上柱国,封郧国公。

早年在北魏多次参与战事有功而昇迁,后为西魏宇文泰所重用,派他镇守东西外交界的军事要地玉璧(今山西稷山附近),大统十二年(546年)东魏高欢率大军进攻包围玉璧,韦孝宽军力为劣势,但运用地形和战术守城,高欢运用各种战术攻城皆不克,东魏军围城五十馀天,兵力损失惨重,最后退兵,高欢回师后病死。玉璧之战为东、西魏实力消长的关键战之一,原本较弱小的西魏,经此战后粉碎东魏想要灭亡西魏的企图。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北周武帝接受韦孝宽的建议,成功打败北齐,统一北方。北周大象二年(580年),破尉迟迥于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

大象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580年12月19日),韦孝宽在长安去世,虚岁七十二岁,朝廷追赠使持节、太傅、上柱国、怀衡黎相赵洺贝沧瀛魏冀十一州诸军事、雍州牧,谥襄公。

六、慕容恪

字玄恭,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四子,前燕景昭帝慕容儁之弟,十六国时期前燕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被后世誉为十六国十大名将之一。

慕容恪因性格谨慎大度,从十五岁起即掌握军队,多次以弱胜强,稳固了慕容氏辽东霸主的地位。后赵主石虎死后,中原大乱,慕容氏入关略地,占据河北。后赵将领冉闵自立后,慕容恪与其多次交战,终将其引至平原,以“连环马”擒之。其兄景昭帝慕容儁死后,任太宰总揽大权,却毫无私心。以“德治”为基,构筑前燕最大版图,引起邻国恐慌,临终前仍在为国家的未来做妥善安排,是被敌人称作“古之遗爱”的旷世名臣。

前燕建熙八年(367年),慕容恪去世,谥号为“桓”。但是慕容恪未改变前燕低等的社会结构,以致其死后不久前燕就亡国了。

七、刘裕

字德舆,小名寄奴。祖籍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西汉楚元王刘交之后。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皇帝(420年-422年在位)。

自幼家贫,初为北府军将领。自隆安三年(399年)后,对内平定孙恩桓玄,消灭桓楚、西蜀、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即位后,又派兵南征林邑国,使其全境归附。

永初元年(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史称刘宋或南朝宋。执政期间,吸取前朝士族豪强挟主专横的教训,集权中央,抑制豪强兼并,实施土断,整顿吏治,重用寒门,发展生产,轻徭薄赋,废除苛法,亲自听讼,振兴教育,策试诸州郡秀才,举善旌贤,并多次遣使访民间疾苦,改善政治和社会状况,终结了门阀专政的时代,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机要"的政治格局。他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汉文化的保护与发扬有重大贡献,并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最辽阔的时期,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被李贽誉为"定乱代兴之君",也被称为"南朝第一帝"。刘裕可能是中国历代武力值最高的皇帝。

永初三年(422年),刘裕计划出征北魏,结果还未来得及出兵,便于同年病逝,年五十九。庙号高祖,谥号武皇帝,葬于初宁陵。

八、韦睿

字怀文,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南朝梁武帝时名将,西汉丞相韦贤之后。

韦睿出身三辅大姓,早年任上庸太守。南齐末年,韦睿随萧衍起兵,"多建策,皆见用"。南梁建立后,拜廷尉,封都梁子。天监四年(505年),督军北伐,攻小岘城。进军合肥,引肥水灌城,大破魏军,斩俘一万余人。天监五年(506年),与曹景宗率军于钟离之战中大破北魏,因功进爵永昌侯,任右卫将军。官至侍中、车骑将军。

普通元年(520年),韦睿去世,年七十九。追赠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严"。

韦睿仁民爱物,"士卒营幕未立,终不肯舍。井灶未成,亦不先食",一生廉洁,家无余财。北魏人对其颇为畏惧,称他为"韦虎"。

九、陈庆之

字子云,汉族,义兴国山(今中国江苏省宜兴市)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少为梁武帝萧衍随从。后为武威将军,有胆略,善筹谋,带兵有方,深得众心。

因出身寒门,长年不得重用,41岁始独立领兵,战斗生涯只有15年,少为梁武帝萧衍随从。后为武威将军。陈庆之身体文弱,难开普通弓弩,不善于骑马和射箭,但是却富有胆略,善筹谋,带兵有方,深得众心。陈庆之性格谨慎,每次奉诏,都要洗沐拜受;生活俭朴,只穿素衣,而且不好丝竹;虽身为武将,但善抚士卒,能使部下为其效死力。是一个刚柔并济的文雅儒将。

北魏后期,朝政腐败,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大通二年,北魏发生内乱,有实力的诸如萧宝寅、葛荣、尔朱荣等纷纷割据,而且尔朱荣大肆屠杀北魏皇室,没实力的象北海王元颢,就只有象春秋时期那样自托他国,借助他国的力量去成为本国的皇帝。于是元颢以本朝大乱为由降梁,并请梁朝出兵助其称帝。萧衍为元颢的语言迷惑,又有试探北魏的想法,于是以元颢为魏王,并以陈庆之为假节、飙勇将军,率兵7000人护送元颢北归上洛阳称帝。

但就是这次敷衍,成就了陈庆之的赫赫声名。元颢也没打算真的打下洛阳,他出兵不久就称帝不走了,给封陈庆之为卫将军、徐州刺史、武都公,命其继续督军西上攻荥阳。委任他自行战斗。于是在连绵的春雨之中,陈庆之带领自己直属的区区七千部队,开始了神话一般的北伐之旅。七千人,自发县(今安徽宿州西南),至于洛阳,凡四十旬,共取城三十二,经四十七战,每战必胜。后因兵少无援,所部丧亡殆尽,换装为僧,得还建康,创造了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有的战例。陈庆之的战绩在历史上赫赫有名,因平时爱穿白色袍子,因此他被人们被誉为“白袍战神”。

十、陈霸先

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今浙江湖州长兴)长城下若里人,汉太丘长陈寔之后,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

陈霸先幼时家境已贫寒,却好读兵书,同时打鱼练武,兴趣广泛。他虽然出身低微,本为乡间里司(就是村官),后到南京成为管油库的小官油库吏。之后又为新喻侯萧映(梁武帝侄子)传教。萧映很看重陈霸先,曾说:”此人方将远大“(此人未来前程远大)。

大约在梁大同六年(540年),萧映到广州任刺史,陈霸先随任为广州府中直兵参军,不久又出任西江督护、高要太守。受萧映赏识,随任为广州府中直兵参军,不久出任西江督护、高要太守。通过平定“侯景之乱”,陈霸先渐渐控制了梁朝的政权,太平二年(557年)废梁敬帝,自立为帝,建立大陈,改元永定,是为陈武帝。掌权后平叛之战主要有三:平王僧辩余部之战、平萧勃之战、平王琳之战。

陈霸先生逢乱世,尽管身经百战,收拾的却是百废待兴的江山,在位三年,任贤使能,政治清明,江南局势渐趋稳定。剿灭侯景的再次反叛,意义重大。在抵御落后势力摧残,维护社会稳定,恢复南方经济,保护华夏传统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历史的贡献。而且,就陈霸先治国、治军、从政、为人的自身品格来讲,更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陈霸先不仅是一代开国皇帝,他还具有彪炳千古的贤明人格。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即将开放!怎么预约?看过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据悉,项目总用地面积约21367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321平方米。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首次系统阐释南宋历史文化和文物遗产、规模性保护展示宋韵文化的重要窗口,不仅将为我国遗址博物馆再添新成员,也代表着杭州在国际化大都市公共文化服务上又创“新举”。市园林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卓军介绍,德寿宫遗址项目

  • 李隆基爱江山还是更爱美人,陈玄礼毫发无损就是证明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李隆基虽然到四川后已经失去了皇帝地位,但是,他如果想杀陈玄礼也是可以的。回宫后,太上皇、皇帝的复杂关系下,皇帝肃宗也乐于杀掉陈玄礼,但李隆基没有,那是因为太需要他了!(1)陈玄礼和李隆基关系太近陈玄礼和唐玄宗关系非常好。唐玄宗身边的亲信就那么几个,能跟着他五十年的亲信有几位?他和高力士,极少数人而已

  • 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今日开馆!2022宋韵文化节启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南宋德寿宫开放了吗,宋朝德寿宫遗址,南宋宫殿德寿宫

    朝露凝光,霞染朱墙,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以一袭古典与现代相融的东方气韵开门迎客。今天上午,2022宋韵文化节开幕暨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开馆仪式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捷,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纲为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揭牌并启动“2022宋韵文化节”。省政协副主席裘东耀,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姚高员,李

  •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过年,约定次年来问斩,年后回来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贞观六年(632年),除夕将至,唐太宗正在浏览死囚名单和档案(所有被判死刑的罪犯都要经过皇帝本人的批准),他们即将在即将到来的秋天提出问题。在古人眼里,秋天是寒冷的季节,《礼记》还提到:“仲春月……毋肆劫掠,狱官司停”。所以唐律规定:“立春至秋分,除作恶造反,被奴才杀主外,其他罪不得在春执行。”李世

  • 历史老师说,不能再把岳飞称为民族英雄,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而民族英雄的含义指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这就要看观者从哪个角度去理解了!民族英雄是每个民族精神上推崇的,没有哪个民族没有自己的英雄,也不会去否认其他民族的英雄,特定历史过程中发生的事件是客观的,没有掩盖的必要,因为之所以广泛被认可的英雄,一定有各民族认

  • 南北朝之北朝的北魏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北魏的建立,本应该北方十六国这个集体中的,但因其脱颖而出,从而拉开了下个时代南北朝的序幕,所以,自然不会跟一群灭国的家伙待在一块儿。在这儿我们说下十六国的灭亡史:成汉(304年—347年)东晋灭之前赵(304年—329年)后赵灭之后赵(319年—351年)冉魏灭之冉魏(350年—352年)前燕灭之前

  • 李世民的第二大污点,杀侄子,娶弟媳,为何放过了貌美大嫂?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即使是有着至亲关系的父子兄弟,也有极大的可能为了皇位而反目成仇。玄武门之变,实质上就是一场由皇位争夺引发的兄弟之争。李世民,史称“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就是从这场政变中真正开始走上皇帝之位的。弑兄杀弟,是形势所迫?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在建国后封大儿子李建成为太子、二儿子李世民为秦王、小儿子

  • 25岁的苏轼过年不能回家,提笔写下《守岁》,不禁让人热泪盈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自从 22岁高中进士以后,他又通过了制科御试,以大理寺评事赴任陕西凤翔府签书判官,也就是凤翔县县委秘书长。这也是他第一次出京师为官。“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年轻气盛的他踌躇满志,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政治抱负,在寒冷的冬天启程,于十二月十四日到达陕西凤翔。工作对他来说没几天就驾轻就熟了。可

  • 历史上真实唐太宗李世民是个怎样的人,该如何评价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玄武门之变,是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政变。李世民通过这场政变,除掉政敌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逼迫李渊退位,自己登基成为唐太宗,创造了光照千秋的贞观之治。我们经常从影视剧中看到的玄武门之变,基本上是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没什么功劳,还和李渊的后妃搞到了一起。后来李世民权势越来越大,对太子李建成形成严重威胁

  • 李隆基,一日连杀三子娶杨玉环,他到底受了啥刺激,为何如此疯狂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对外李隆基开疆拓土,不仅收复了营州等地,还使长城以北的回纥等部族重新归顺唐朝的统治,并在全国各地设立节度使,可以说是维护巩固了国家领土完整与民族统一。但是李隆基也有疯狂的一面,那就是李隆基曾一日连续杀了自己的三个儿子,而后又娶了杨玉环,这些都是人神共愤的事情,但是李隆基做的毫不犹豫。那么李隆基是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