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经攻灭西周的西戎到底是什么来头?原来他们和周人同出一源

曾经攻灭西周的西戎到底是什么来头?原来他们和周人同出一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689 更新时间:2023/12/15 4:02:01

早在先秦时期,羌人就和中原朝发生了联系。这里我们就要提一下戎,《说解字》说戎为:“兵也,从戈从甲”。不过在民族学上,戎是华夏民族对西方民族的泛称,《礼记·王制》:“西方曰戎”。如此来说,西戎和西羌,实际上同属于一类。

羌语中的“戎”和“陇”都指山谷,古羌人生活在甘青河谷之中,所以也称为“戎人”,甘肃的简称“陇”也来源于此。而藏语中的“戎”有农业的意思,这个很好理解,山谷中适合发展农业。出土的战国竹简有将“农”写为“戎”,如“神农”写为“神戎”,郭店楚简《成之闻之》曰“戎夫务食不强,加粮弗足矣。”而神农氏为姜姓,是羌人。

农牧过渡地带

可见,戎最初是指迁徙到山谷中耕地的羌人。《太平御览》引《风俗通》云:“羌,本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由于西戎发展农业,于是社会进步,因而自视为高贵者,而将原来牧羊之人视为卑贱者。

河湟谷地

《羌戎考察记》的作者庄学本在考察了川西理县的羌族社会后,提出了“羌民戎官”的说法。也就是,戎为上层人,而羌为平民。这一点也很好理解,戎从事农耕,社会得到进步,私有财产增加,因而逐渐成为了贵族,而其他人是牧民,物质财富难以积累,也长期处于底层。

如此,我们就可以得知戎应该是羌发展为华夏的过渡人群,他们发展出了农耕经济,但是农耕经济应该不算发达,因而还需要畜牧业来补充,因此是半农半牧的民族。历史上,西北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就应该是戎族创造的文化。

根据古文字的资料,羌这个词出现于商朝,是商朝人对西方牧羊人的称呼。而戎字最早也出现于商代甲骨文,但是只是指兵器,并没有民族的含义。到了西周,戎才有了民族的含义。周人,出自于夏人,属于羌这个集团。周朝建立后,又开始贬低停留在畜牧阶段的人,于是将之统称为“戎”,而羌字反而用得很少了。

周人多次征讨戎人。《竹书纪年》记载“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周人伐燕之戎,周师大败”;“周人伐无余之戎,克之”;“周人伐始呼之戎,克之”;“周人伐翳徒之戎,捷其三大夫”。这是周人建国之前对戎人的战争,周人伐戎,也就是兼并戎人的之土地人民,壮大自己。

周朝建立后,为了开拓西边的土地,还不断和西戎交战。周穆王时期,曾经大规模西征戎狄,并经过河西走廊到达了西域一带。周夷王时,曾命虢公伐太原之戎,获马千匹。周厉王时“王命伐戎,不克”,周宣王,曾经北伐“姜氏之戎”,这里的“姜氏之戎”就是和周人算是近亲了。在和西戎的战争中,秦国的祖先立下了汗马功劳,于是成为了“西陲大夫”。

但是西周最终还是被戎人击败了。前771年,犬戎攻破了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此后,大量的戎人占据了关中之地。而秦国在春秋时期则和这些戎人作艰苦的斗争,兼并了许多戎人部落,走向了强大。

在山西南部、河南洛阳盆地等地也分布着许多戎人。其中洛阳盆地一带分布着扬拒、泉皋、伊洛之戎。前638年,秦穆公、晋惠公迁陆浑之戎于伊川,迁姜戎于晋南。前649年,王子带作乱,招扬拒、泉皋、伊洛之戎攻王城,烧东门,可见这里的戎人对周王室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而山西更是戎人的传统聚集地,西周的“姜氏之戎”就生活于此,史称晋国“戎狄之民实环之”。晋国公室和戎狄长期通婚,后来逐渐融为了一体。例如晋献公“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晋国人在春秋时期非常尚武好战,可能和戎狄基因较多有关系。

2013年以来,考古学者在洛阳伊川县鸣皋镇徐阳村陆浑戎墓葬群进行了长期的考古发掘,一共清理了150座墓葬,其中大型墓葬12座。墓葬的随葬器物以及在车马坑内放置马牛羊头蹄的殉牲习俗都证明了它们是戎人墓葬。

徐阳墓车马坑

到了战国时期,各国不断扩张,其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基本被编户齐民,逐渐融入到了华夏民族之中,如秦国在西戎地区设置了北地、陇西等郡县,洛阳、山西一带的戎人也被三晋编入户籍,于是戎族就没有出现在历史上记载之中了。战国时期,各民族融入华夏,为后来的秦朝统一和汉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更多文章

  • 昔日战国七雄的都城,如今都变成什么样子了?韩国都城发展最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国七雄韩国历史记载,战国韩国都城是哪座城市,战国时期韩国在哪里

    春秋战国时期,战火连连,最终大秦帝国一统天下,结束了七国鼎立的局面。千年时光,转瞬即逝,战国七雄,早已湮灭在历史的洪流中了,让人不禁发问,昔日战国七雄的都城,如今又都变成什么样子了呢?[var1] 秦国都城—咸阳 秦国,作为七国中最后的胜利者,它的都城咸阳,自然也是七国都城里地位最辉煌的。秦朝时期的

  • 拉丁美洲历史上的印第安人奴隶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非洲的“角色”包括运输、剥削和新世界奴隶制中数百万人的苦难,而印第安人则被描述为大量死于疾病,幸存者面临被剥夺土地的命运。这是殖民主义历史上的一个基本套路——忽略了故事的一个关键方面:大量美洲原住民被奴役。这种排斥不仅扭曲了殖民主义下美洲印第安人的遭遇,也表明需要重新评估拉丁美洲海外扩张的基础和性质

  • 一部春秋、半部晋史,晋国凭啥独霸春秋一百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春秋晋国简介,春秋时晋国各个家族地盘地图,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发展史

    从桐叶封唐到献公称霸河东晋国分封的唐地,不愧是表里山河、战略要地,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易守难攻,进可称霸河东,退可保全山河。晋国就在良好的地缘政治的基础上,再加上和周天子的特殊关系,开始了开拓争霸之路。晋国最早分封之地方圆百里[var1] 西周时期晋侯攻伐千亩和条戎 [var1] 春秋初期晋国占据河

  • 三星堆人究竟什么来头,为何商朝一灭亡就烧掉国宝?考古有新解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古蜀国在历史上给人的感觉就是四个字“神秘莫测”,知道他们历史的人少之又少,即使是学者想要从历史记载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古蜀国的兴衰似乎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虽然说文字方面关于古蜀国的记载少之又少,但是在文物方面三星堆人却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物。看着那些仿佛是外星人所铸造的精美青铜器,不由得在沉醉于古

  • 一生讲究仁义的宋襄公,为何最终却死在了自己的信条之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宋国不仅土地肥沃,而且人民非常善于经商。因此宋国虽是小国,但人民十分的富足,甚至一些大国都无法相比。但很可惜宋国一手好牌却打得稀烂。尤其是宋襄公,本有称霸天下的资本,最终却输得一塌糊涂。那宋襄公究竟都做了些什么呢?[var1] 宋襄公 宋襄公名兹甫,是宋国的第二十位君主。公元前652年,宋桓公病重,

  • 亡商的,不仅是一个纣王帝辛,看其帝系传承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前情提要:1、禹从尧舜旧都,应居于太原。2、太康失国之后,唐叔封于夏虚,夏虚是尧的旧都,所以晋国的初始封号为唐,或叫夏虚3、少康复国之后,应未再迁都旧址,应已在河南,因为夏桀被灭时,都城是阳城(今河南登封)由此推测,商应是由西方崛起。1、商始祖叫契,受封于商,今陕西的商县。2、传14代到汤。依照《史

  • 一生经历70多场战斗,性子易躁怒,饮酒过度后倒地不起的战国大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国时期英雄人物历史故事,因性子急躁而失败的历史人物,围魏救赵历史人物故事

    1530年出生于春日山城,越后守护代长尾为景之子。幼名虎千代,幼时被送到林泉寺修行,1543年行元服礼,改名景虎。虽是为景的四男(也有三男之说),在家中动乱结束后成为兄长晴景的养子,19岁继承长尾家家督。1551年镇压同族长尾政景的叛乱,完成越后的统一。其后,应村上义清之请,长年和甲斐的武田信玄交战

  • 安土重迁的古代社会,商朝为什么迁都多达五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商朝历史上共几次迁都,商朝迁都轨迹,商朝迁都顺序

    首都一直都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首都。当然也有着一些国家存在多个首都,比如金砖五国之一的南非就有着三个首都,还有一些国家也是有着两个首都同时存在。这些有的是出于开发需要,有的则是出于军事需要。但是在中央集权的国家当中,往往都是只有一个首都,最多是有一个陪都的存在,比如中国封建

  • 一座三千年前的楚国墓葬,出土“手电筒”,为何让专家愤怒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var1] 一般墓葬都是墓主和其妻妾一起埋葬其中,再配以相应身份的陪葬品,但是那些王公贵族的陪葬品,反而成了这些人死后不得安宁的根源所在。 曹操为了这些财宝专门设置了摸金校尉一职,从古至今,不知道多少的墓葬被盗墓贼光顾过,这些人的钱财在生前引起纷争,死后却也在搅扰安宁。可以说,皇帝修陵墓,最大的对

  • 说一下周朝的历史,一个存在时间最长的古代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西周是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东周是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周天子对王室子弟和功臣进行封赏,给予封地,这样就产生了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西周初年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国,被分封者大部分都是周王室的子弟。《荀子•儒效》中记载“周武王立七十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