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深夜批阅奏折,宫女送来一碗粥,却被朱元璋下令杖毙

朱元璋深夜批阅奏折,宫女送来一碗粥,却被朱元璋下令杖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153 更新时间:2024/2/22 6:57:10

朱元璋出身贫苦,年少时,穷困到连埋葬已去世的父母、兄长的墓地,都要找人借的地步。朱元璋为了生存下去,只能出家为僧,游历四方,化缘为生。由此,也看遍了世间百姓的疾苦。让朱元璋从内心同情天下百姓,他希望能够治理好国家,给百姓一个安定温饱的家园。

朱元璋很努力,但是,现实与理想总是有差距的。宰相胡惟庸为了自己的权力和利益,曾试图刺杀朱元璋。郭桓为了一己之私,勾结各省官吏,盗卖官粮。而“空印案”,让朱元璋认为这些官吏,就是沆瀣一气,欺瞒朝廷,借机徇私舞弊。太子朱标突然病逝之后,朱元璋是更加的焦虑。为了稳定大明朝廷,让皇太孙朱允炆能够顺利继位,继续实行他制定的国政,朱元璋又不得不杀了蓝玉及其众多党羽。

朱元璋为了治理好大明,是事必躬亲。国事繁多,朱元璋也会经常批阅奏折到深夜。

有一天,朱元璋批阅奏折,又到了深夜。后宫的某位妃子看朱元璋辛苦,就遣自己的宫女送来了一碗刚刚煲好的滋补热粥,让朱元璋恢复一下精神气力。

朱元璋端详了一会放在案几上,散发出阵阵香气的热粥,突然脸色大变,喝令值事的太监将这名宫女拖出去杖毙。

朱元璋为什么会这么做?其实原因很简单,朱元璋惩罚、杀戮了数万名官吏,作为一位并不昏庸的君主,自然会担心这些曾被惩罚的大臣,或者他们的亲属、后裔,会不会伺机报复。

为了国事辛苦操劳并不可怕,但是,因为一碗粥,或者其他很小的疏忽,却断送了性命,那就太不值了。朱元璋也是为了以防万一,借此订立规矩。

这类事情历史上也并不少见,大家更为熟知的,应该是曹操梦游杀近侍的故事。其实曹操也是怕人在他熟睡时行刺他,才杀死了怕他着凉,帮他盖被子的侍卫。而自认聪明的杨修,看穿了一切,却不知顺势而为,维护曹操订立的制度,招致了杀身之祸。

如果您是曹操、朱元璋,或者那位妃子,甚至是那位无辜的宫女,该如何处置这件事情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最后的希望,袁崇焕为何必须得死?五步棋,步步下错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天启七年五月,皇太极率军渡过大凌河,包围锦州,发起了宁锦之战。在袁崇焕的协调和指挥下,明军将士英勇奋战,后金军再一次大败而归。袁崇焕也因此成为令人瞩目的抗金名将。崇祯元年,他又以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结果却在两年后被朝廷以最残酷的磔刑凌迟处死。袁崇焕作为明末著名的抗

  • 明朝和民国为什么能够从南往北实现统一?本来就是两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是周朝,虽然说不上是一种大一统,因为当时的中原天下局限在河南一带。但是,周朝却通过宗法制和分封制却极大地拓展了统治范围。那么周朝是从哪里统一的?就是从关中地区,也就是从陕西打河南,统一是从西向东的过程。秦朝呢?秦朝也是一个道理,得关中者得天下,秦汉以前的这个关中铁律就一直在发挥作用。秦朝是怎么统

  • 明朝一共有16位皇帝,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会发现一个奇妙的组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一首朝代歌,诉尽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明朝可以说备受史学家们的关注。在明朝276年的历史中,曾历经十六帝,第一代皇帝便是著名的布衣天子明太祖朱元璋。此后朱元璋共十六代子孙统治王朝近300年,有意思的是,将明朝的十六位皇帝的名字放在一起时,你就会发现一个

  • 朱元璋到少林寺问:朕也要跪?方丈的机智回答,挽救了全寺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少林寺的出名,跟民间广为流传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有很大的关系,而现代的武侠电影中,也有很多跟少林寺相关的电影,少林功夫也从此名扬天下。除了唐王李世民曾被少林僧人救助,拜访过少林之外,据传后世的很多皇帝也多有赐封或者亲自拜访少林寺。其中,著名的女皇武则天也曾“封禅嵩山”,到访过少林。至于朱元璋有

  • 父亲抢了我的爱妻之安史之乱,贵妃“殒命”马嵬驿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以“密诏绞杀杨国忠”为借口发兵15万,进攻皇城,扬言要诛杀杨国忠,掳获杨玉环。天宝之乱爆发了。由于皇帝听信杨国忠谗言先后斩杀了高仙芝等大将,导致战事节节失利,虽有哥舒翰和颜真卿的抵抗,但也是杯水车薪。到了做决定的时候了。 整日沉迷酒色的皇帝,早已失去了斗志和勇气,就听从了杨国忠的建

  • 朱元璋女儿墓中发现一活人,还在里面居住了37年,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活人还在里面过了37年,全因对死者的一句承诺。这个明朝墓地埋葬的福清公主,她死朱元璋第八个女儿。根据史书记载,福清公主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还是一个特别聪明的奇女子。除了精通琴棋书画之外,她对治国安邦之道也有一定了解。她曾为朱元璋分担了不少政务。可惜的是,这个精敏能干的女子,并不是一个长寿的人。她不

  • 以唐代为例,看登闻鼓制度对我国古代司法诉讼体制的重要性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登闻鼓制度,为什么敲了登闻鼓就活不了了,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特点

    在当代涉及历史朝代的影视作品中,我们往往能看到身负冤屈的角色在官府门前击鼓鸣冤,而他们所击打的那面大鼓,就是我国古代司法诉讼体制中的重要一环——登闻鼓。登闻鼓制度概述早在尧舜时代,中国就已出现了言谏制度,随着社会秩序以及王权的不断发展,专职言官这一特殊群体走上了历史舞台,言谏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出现了

  • 朱元璋大年夜微服私访,和衙门小吏喝酒唠嗑,小吏不知情官升5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的统治是非常暴虐的,从他发动的洪武四大案中就可见一斑,有一次大年夜,身边已没有多少亲人陪伴的朱元璋决定出宫走走。他溜溜哒哒的来到了衙门的门口,以往比较热闹的衙门在大年夜时显得冷冷清清。朱元璋往里一看,发现一个小吏正在那自顾自的喝酒,朱元璋一时兴起便走了进去。这是一个值班的小吏,他的级别非常的低

  • 炫富炫到死,西晋首富背后的残酷资本积累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的富人多如牛毛,可是最能炫富的富人,仅此一位。他的炫富,不仅体现了“钱就是数字”这一凡尔赛的言论,甚至到最后,把自己炫到了万劫不复之地。 他就是著名的西晋富豪——石崇。石崇是西晋将领石苞的儿子,二十来岁就担任了武修县令,后又担任散骑侍郎和城阳太守。因参与晋灭吴之战而封安阳乡侯,后拜黄门郎。石

  • 赵匡胤建立北宋后,为什么要杯酒释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北宋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赵匡胤怎么建立北宋,经典传奇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我们知道刘邦建立西汉后,通过剪除功臣,来加强皇权,那么赵匡胤为什么不像刘邦这样做呢?其原因有三点。1、加强皇权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赵匡胤是通过黄袍加身称帝的,因此他知道,功臣有兵权,随时都有可能篡夺他的皇位。所以,赵匡胤当了皇帝后,心中很不安,于是他就问赵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