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父亲抢了我的爱妻之安史之乱,贵妃“殒命”马嵬驿

父亲抢了我的爱妻之安史之乱,贵妃“殒命”马嵬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41 更新时间:2024/2/14 22:17:03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以“密诏绞杀杨国忠”为借口发兵15万,进攻皇城,扬言要诛杀杨国忠,掳获杨玉环。天宝之乱爆发了。

由于皇帝听信杨国忠谗言先后斩杀了高仙芝等大将,导致战事节节失利,虽有哥舒翰颜真卿的抵抗,但也是杯水车薪。到了做决定的时候了。

整日沉迷酒色的皇帝,早已失去了斗志和勇气,就听从了杨国忠的建议皇帝向蜀地避难,蜀地道路崎岖,易守难攻,叛军必定不会进攻。

于是皇帝带着杨贵妃,由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护送逃向蜀地,跟随的有太子和我,文武百官以及杨氏族人。

部队行走得很艰难,加之杨国忠瞎指挥,杨家人肆意妄为,在部队走到马嵬驿时,天降大雨,人困马乏的士兵们不再行走。

杨国忠拿起马鞭随意鞭笞军士,大声骂道:“没用的废物!快走!”

此举无疑激化了军士压抑的内心,几个军士把杨国忠按倒在泥水里,痛打了他一顿,打到他求饶为止。

杨国忠起身,哭着爬进皇帝銮车,哭诉到:“皇上!你可要为微臣做主啊!那些虾兵蟹将竟然敢殴打我一个堂堂宰相。”

皇帝也很震怒,叫来陈玄礼与太子,命令要严惩那些军士。

陈玄礼把那些施暴的军士一个个的五花大绑,跪在皇帝銮车之前,恳求皇帝赦免了他们。杨国忠有皇帝撑腰,下车一脚踹在一个军士身上,大声骂道:“你个杂碎!敢打我,我让你们碎尸万段!”

“看看谁碎尸万段?”陈玄礼说罢,一把钢刀插入杨国忠肥硕的肚子上,其他军士见状都拿武器乱砍一通,还没等皇帝喊停,杨国忠已经变成一堆碎肉了。

杀的兴起的军士发泄着内心的压抑和不满,他们冲向杨家人,把杨家人杀的一个不留,皇帝看到这场面也不敢说一句话了。杨玉环吓得瘫坐在车内,瑟瑟发抖,看得我好心疼。

杀累的军士都卧倒在泥水里,尽情地喊叫着,这些天被杨国忠驱使,喝来喝去的,已经把他们的耐心磨没了。

“哇!”一声大哭从皇帝的銮车内传出。一直强忍悲痛的杨贵妃终于发泄了出来,放声大哭。

听到哭声的军士们看向皇帝的銮车,因为他们知道里面还有一个杨家人,在他们眼中,今天杨家人必须都得死。

陈玄礼拦在他们面前喊到:“兄弟们!罪魁祸首杨国忠已经伏诛,你们有什么诉求给我说,我去跟皇帝讲,不要惊吓到皇帝和贵妃。”

原来陈玄礼还记得我和杨玉环当年曾施恩于他,不想有人伤害了自己的恩人。

军士们喊到:“妖妇杨贵妃必须死,现在的一切都是拜她所赐!”陈玄礼眼看无法平息军士们的怒火,转而变化策略说:“我去跟皇帝交涉,你们按部就班,该干嘛干嘛去!”

现在军士们怎么可能还能听从命令,除非达到他们的目的。

陈玄礼进车跟皇帝商议,皇帝命人把车子拉进一个破屋下,陈玄礼跟着皇帝进了屋。我料想皇帝定是同意处死贵妃了,果然无情。

我正愤愤不平,陈玄礼找到我说:“陈某先前承蒙殿下和娘娘施救才有幸活到今天,我知道殿下和娘娘情深义重,今天有我陈玄礼在,娘娘就不会有事。”陈玄礼深施一礼。

我对陈玄礼讲道:“陈将军有情有义,真不枉当年我和玉环冒着生命危险救你。”我故意提及旧事,给陈玄礼施压。因为我知道武将都是认死理的,他一定不会辜负救命之恩的。

“我有个不情之请,我知道玉环今天难逃死劫,在玉环被缢死之后,我希望能让我亲手把她埋葬了。”我低头哭道。

陈玄礼也被我感动到了,说出天机:“殿下请收心!我已经有个万全之策,我有个亲信擅长易容之术,我们可以……”

我欣喜万分,对着陈玄礼深揖一躬说道:“陈将军的大恩大德,李瑁终身难忘!”

陈玄礼又说道:“只是以后殿下就要销声匿迹,以半死人生活了。”

“今生能得偿所愿,万难都无妨。”我激动地说。

原来陈玄礼和皇帝商议如何收拾现在的惨状,陈玄礼说只能让贵妃一死才能让军士平忿。皇帝竟然爽快地答应了,连陈玄礼都很吃惊皇帝的反应。平日里明皇和贵妃的恩爱,在生死面前都是浮云。

被蒙在鼓里的贵妃以为自己必死无疑了,拉着皇帝的衣服说:“皇上,你不能这么薄情啊!平日对我的山盟海誓难道都是虚言吗?”

皇帝哭着对贵妃说:“爱妃受苦了!现在的地步我也无能为力了,我会时时想念爱妃的。”

杨玉环听到这里已经心死了,她知道今天要死了,我从门外看向她,心里隐隐作痛。都是皇家的错,这么娇嫩的美人怎么可以沦为工具?

贵妃被陈玄礼带进内屋,皇帝也被军士带出门外,请进车。这时屋里留下贵妃和侍女,陈玄礼和其亲信,四人掩门一时许,听到贵妃一声惨叫,不时门打开了。正对门口躺着一具尸体,面容正是贵妃,而“婢女”则被陈玄礼带出,带到人群中去了。

我走向“婢女”,拉住她向我的车銮走去。外面的事已经与我们无关了,不管外面如何流传关于杨贵妃的传说,都与我们无关了。

我深深的抱住她,深情而又温柔的叫一声!“玉环!”惊魂未定的玉环紧紧地抱住我,大口喘着粗气。她吓坏了,她也太高兴了。短时间内在生死之间来回走动,对她来说太残忍了。

听到车外皇帝哭喊着“爱妃”,我知道“杨玉环”已经被官方认定死了。

我以惊吓过度为由,向皇帝辞行,皇帝也在忧伤劲上,就没挽留我。

我驾着马车一路向南,那是一个有荔枝的地方,那是一个玉环之前梦寐以求居住的地方,我决定带她终老这里了。

陈玄礼回到长安以后,很快就暴病身亡了,其亲信也不幸坠马亡故。我知道这是陈玄礼怕夜长梦多,为了替我和玉环保密,选择自戗了。

江湖上流传着她的传说,流传着她和皇帝恩爱的故事,白居易还特意为她写了一首长诗《长恨歌》。不管他们多么羡慕皇帝,但是我很满足,即便历史上以后再没我的消息。

我的美人又回到了我的身边,我们又可以纵马野外,尽情欢乐了,此生无憾了!

end

这个系列终于结束了,历史上杨玉环不知所踪,所以不才就脑洞一下,给她和李瑁一个完美结局。

不可否认,唐明皇和她有很多浪漫故事,但我相信她和李瑁才是真爱。

创作不易,请多多照抚!

图片源网,侵权告知可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女儿墓中发现一活人,还在里面居住了37年,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活人还在里面过了37年,全因对死者的一句承诺。这个明朝墓地埋葬的福清公主,她死朱元璋第八个女儿。根据史书记载,福清公主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还是一个特别聪明的奇女子。除了精通琴棋书画之外,她对治国安邦之道也有一定了解。她曾为朱元璋分担了不少政务。可惜的是,这个精敏能干的女子,并不是一个长寿的人。她不

  • 以唐代为例,看登闻鼓制度对我国古代司法诉讼体制的重要性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登闻鼓制度,为什么敲了登闻鼓就活不了了,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特点

    在当代涉及历史朝代的影视作品中,我们往往能看到身负冤屈的角色在官府门前击鼓鸣冤,而他们所击打的那面大鼓,就是我国古代司法诉讼体制中的重要一环——登闻鼓。登闻鼓制度概述早在尧舜时代,中国就已出现了言谏制度,随着社会秩序以及王权的不断发展,专职言官这一特殊群体走上了历史舞台,言谏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出现了

  • 朱元璋大年夜微服私访,和衙门小吏喝酒唠嗑,小吏不知情官升5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的统治是非常暴虐的,从他发动的洪武四大案中就可见一斑,有一次大年夜,身边已没有多少亲人陪伴的朱元璋决定出宫走走。他溜溜哒哒的来到了衙门的门口,以往比较热闹的衙门在大年夜时显得冷冷清清。朱元璋往里一看,发现一个小吏正在那自顾自的喝酒,朱元璋一时兴起便走了进去。这是一个值班的小吏,他的级别非常的低

  • 炫富炫到死,西晋首富背后的残酷资本积累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的富人多如牛毛,可是最能炫富的富人,仅此一位。他的炫富,不仅体现了“钱就是数字”这一凡尔赛的言论,甚至到最后,把自己炫到了万劫不复之地。 他就是著名的西晋富豪——石崇。石崇是西晋将领石苞的儿子,二十来岁就担任了武修县令,后又担任散骑侍郎和城阳太守。因参与晋灭吴之战而封安阳乡侯,后拜黄门郎。石

  • 赵匡胤建立北宋后,为什么要杯酒释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北宋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赵匡胤怎么建立北宋,经典传奇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我们知道刘邦建立西汉后,通过剪除功臣,来加强皇权,那么赵匡胤为什么不像刘邦这样做呢?其原因有三点。1、加强皇权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赵匡胤是通过黄袍加身称帝的,因此他知道,功臣有兵权,随时都有可能篡夺他的皇位。所以,赵匡胤当了皇帝后,心中很不安,于是他就问赵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 满朝大臣都被阉割做太监?五代十国时期这个王朝,被人诟病上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942年,也就是五代十国的后期,在今天广东、广西、越南这一地区,建立起了一个割据政权,南汉,这个南汉是十国中的一个国家。这个南汉的开国皇帝名字叫刘,这个字演变得很复杂,上面一个龙字,下面一个天字,这个字是他自己创造的,意思为飞龙在天、唯我独尊。他造字的意思跟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造“曌”是一

  • 让北宋头痛不已的契丹,是现在哪个民族,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中,曾经出现过很多游牧民族,当时地处中原的汉族常以正统自居,把这些地处边缘的游牧民族都看作“蛮夷”,而一些剽悍骁勇的游牧民族,如契丹、女真、蒙古等,都曾经对中原虎视眈眈,小到烧杀抢掠,大到发动战争,他们在中华历史的长卷上,都留下了短暂而又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宋朝时的契丹,更是在很长一

  • 唐朝时期,历任节度使的变化,都是因为朝廷的主动更换、任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时期,历任节度使的变化,都是因为朝廷的主动更换、任命——根据自广德元年(763年)到中和三年(883年)历任河东节度使的人选以及任期情况可以看出,安史之乱结束后,自广德元年(763)辛云京担任河东节度使开始到乾符五年(878)曹翔担任河东节度使之前,在很长一段时间河东节度使对于唐中央都是绝对服从

  • 大西开国皇帝,杀人魔王张献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封文武百官。数月后有人禀报,库房里没银子了,百官领不到薪水了。张很奇怪,问以前怎么没有这种事?属下告诉他:以前成都是个地区,现在成都是个帝国,满朝文武都得吃饭。张大怒:我养这帮没用的孙子干什么?让他们滚蛋!属下说:不可,这帮读书人回去后会说咱坏话。张一挥手:杀!张献忠最宠爱的义子孙

  • 李渊有四个儿子 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 就知道李渊的野心有多大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李渊在大势已成的局面下选择了定都长安,派出自己的儿子和武将们征战,李渊的嫡系儿子一共有四人,这四人为了李家的基业立下了不世之功,特别是长子李建成和二子李世民。古代的人取名字都有着一定的寓意,特别是名门望族,名字绝对不可能乱来,细心的人观察李渊四个儿子的名字会发现:其中蕴含之意不简单,年轻时候的李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