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社会环境影响唐朝审美“画风”,雄健勇猛是如何变成丰腴肥美?

社会环境影响唐朝审美“画风”,雄健勇猛是如何变成丰腴肥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892 更新时间:2024/2/4 12:37:17

一、唐朝审美观念处于一直变化之中

1、唐初时期民众普遍倾向雄健勇猛的画风

自南北朝以及隋朝以来,中国北方地区受到民族大融合带来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习俗方面的影响,随之改变的就是审美观念上的融合和转变。作为关陇地区发家的李唐受到北朝、边塞胡风影响,早就形成如《木兰诗》中描绘的“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这样英武气概的胸襟与气度,唐王朝初建,带来的自然是雄浑壮阔、朝气蓬发的美学观念,自然而然就淘汰了南朝那种伤春悲秋、国破家亡的袅袅之音。

2、唐朝中期开始转向对丰腴肥美的偏爱

欧阳修有言:“曲眉丰颊,便知唐人所尚以丰肥为美,以浑圆饱满为美。”胡汉杂糅形成的关陇集团及其建立的大唐王朝在统一全国后,对南方旧世族以纤细为美的审美观念嗤之以鼻转而发展自身的审美价值。

胡人大都健壮,相比于南方人骨骼高大、体态健硕,而唐受胡风影响,无论男女皆以丰腴健壮为目标,以此为美。身为“天可汗”的唐太宗也是对胡风持开放态度,所以胡人审美观念也逐渐渗入到人们心中。

3、唐朝后期逐渐回归传统的瘦弱纤细审美

天宝十四年的安史之乱是改变唐审美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安禄山史思明带领的胡人叛乱可以说搅动了唐王朝的根本,即便后来平定叛乱,可是造成的胡汉关系破裂是很难修复的。在此之后汉人对胡人的看法逐步发生转变。

对于胡人的风俗习惯、审美观念和文化内容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质疑和排斥,特别是中晚唐时期的两大文学运动强调的“中国本位文化”、“复古为己任”就是表明汉人转而回归自身文化习俗、自我美学姿态审视上。

二、特殊的社会环境引发了唐人审美观念的变化

1、战争的频发及胜利所带来的成果鼓舞了人们的好战因子

初唐、盛唐的界定并没有非常明确,所以初唐、盛唐时期的审美大致可融为相近的一体。都说文化是当时政治和经济最真实、最确切的反映,所以想要了解初、盛唐时期的美学态度,去寻找此时的唐诗便了然。初唐开基创业之时,正是建功立业之机,李唐军事发家,受胡人影响喜打斗、好战功,所以在初唐时期的唐诗大都以边塞、军事、战争诗为主。

武德至贞观年间,大破突厥,灭东、西突厥

汉国并将其地并入大唐,同样是武德至贞观年间,大唐还对吐谷浑发兵,于贞观九年彻底征服吐谷浑,贞观年间和开元年间三次战败吐蕃、大历年间两次出兵,赢得

回纥臣服。

初唐时期的光辉战绩和国力强盛让大唐的子民感受到边关塞外将士们保疆卫国、开边拓土的豪情壮志和能够处于这样繁荣昌盛、物产丰富、和平安定的国度感到自豪,从而也就催生社会上形成一种精力旺盛、忠勇往烈的审美心理,造就对雄强勇武美学风标的审美崇尚。

边关将士们更是受到将这种美学精神的感染以及唐王朝本就“重冠冕”的习惯,发扬成一种以勇猛战斗为基础和依托的好战心理,唐玄宗时期的开边政策更是让大唐帝国军人的名声响彻边疆。而这种以金戈铁马为美、以积极进取为主的社会审美风尚在盛唐时期更是发扬光大,并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下转变成一种侠胆豪情的新观念。

“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己”,这些“长安少年”、“关西侠少”接过边疆将士的豪情壮志,在盛唐时代的江湖闯荡时展现出英姿勃发、朝气蓬勃的社会风向。而正如李谪仙最有名的《侠客行》写的那样,盛唐时期的民众,多多少少都对这种拯危济难的侠客、或者说是对这样一种社会审美观念的赞同与认可。

2、经济繁荣之后所造成的精神上的富足

都说宋代商业发达,可是所谓“坊市”、“市场”,则是来自于唐朝。唐代商业发展,经济发达带来的是对旧的审美观念、社会习俗的冲击。初、盛唐的经济发展首先是让大唐的子民能够不那么担心自己的温饱问题,转而将重心转向对自己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上。

大唐经济鼎盛,各邦国的人都涌入中原,长安坊市中存在着来自三教九流的人,会表演属于自己宗教的祭神舞、展现各种中原没有的奇淫技巧,这就大大满足了心胸博大的唐人好异猎奇、追求刺激的审美心理,这同时也给了西部诸教及教徒服装、音乐、风俗传播于中原各地。

像唐玄宗,“尤爱羯鼓、玉笛”。大唐的经济发达让中原人富庶同时,胡人带来更加多元、开放的思想与其承载器物,促进思想上的解放和社会风尚的转变。

3、安史之乱后的衰弱引发的后续影响

天宝十四载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对整个唐朝乃至后世都是影响颇深的一场变故,安禄山、史思明等带领胡人叛乱,搅动中原,让唐朝的经济重心和胡汉关系都发展转变。在前文有谈过,中晚唐时期社会审美又重新回归到南朝以纤细瘦弱为美的审美观念,这其中安史之乱是重要因素,但绝不是根本性影响因素,最根本的是“关中本位”政策的消亡。

这就要往前追溯到武则天统治时期。开始说过,大唐初立,打击旧世族,关陇集团追求自身审美,也就在朝廷上形成“关中本位”的政策,利用抱团、集合的方式推展开属于自己的审美观念。

武则天为了统治打击关陇贵族,提拔寒门有识之士,屠杀关陇旧世族。“武周革命”后,关陇贵族及其代表的审美观念也随之消亡,即便后来重归李氏王朝,但是难改其颓势。

而且,安史之乱中羌、羯、回

纥等地区胡人军队大肆屠杀中原地区人们,严重破坏了原本的胡人形象和关系,导致中原地区的汉人对于胡人文化及其审美观念的不同程度的排斥与批判。白居易有诗言道:“以乱干和天宝末,明年故尘犯宫阙。”以韩愈柳宗元为首的古文运动和以元稹、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从名字就可以看出都是“复古”运动,其目的就是将舆论矛头对向胡人文化。

关陇集团的分崩离析和“关中本位”政策的失效,加上安史之乱带来的胡汉关系矛盾加剧、战乱导致的全国经济重心南移以及南方世族长时间养精蓄锐等等多种时代因素,就造就了中晚唐时期审美观念又重新回归六朝时期以纤细柔弱为美的审美观念。

三、多变的审美观对唐朝社会带来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1、使唐朝文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一面

说到唐朝对现代中国最深的影响,恐怕还是唐诗。灿烂的唐诗文化体现的是唐朝时期人们在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上展现自己生活百态时的最好佐证,也是社会美学观念的集中体现。多变的社会现状以及其在美学观感上的文学体现,造就现今中国最具有魅力的唐诗文化和引以为傲的诗歌情怀。

而除了唐诗,唐文化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一面还得益于胡人和西域因素。唐代胡风盛行,受到胡人影响,大唐人的服饰也变得有“胡人风味”,根据《唐大诏令集》记载,“乘肥衣轻,竞矜胡服,

闐城溢陌 ,深点华风”。

除此之外,随着胡人的融入还带来西域舞蹈、音乐这些胡人文化中精粹,据文字记载:“

祆教的祭神舞,琵琶鼓笛,酣歌醉舞”。而有名的唐玄宗曾结合胡曲奏乐出《霓裳羽衣曲》、《破阵乐》等有名的宫廷乐舞。

在此时期,起源于西部舞乐的《胡旋》、《胡腾》这类矫健刚劲的“健舞”和《兰陵王》、《春莺专》这类轻盈的“软舞”相结合诞生的舞蹈取代原有的江南舞曲,成为风靡一时的舞姿。

除了衣食住行,胡汉杂糅带来的就是宗教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被中国封建统治者奉为圭臬的儒教在大唐人的审美挂念的地位中有所下降,西域各种新鲜、充满奇异气息的宗教的汇入给大唐沉寂的宗教文化以活力,让大唐人感受到了与众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像西域人常用手抓饭、伊斯兰教徒做“大净小净”、以及胡饼、胡麻饭、波斯枣等食物瓜果。

2、对女性的压迫和解放都在其中

大唐恢弘的气度赢得万邦来朝,胡人在这段时期大量入驻中土,于是随之而来的很多胡人女子服务于酒肆、坊市之间,骑马、游玩于大街小巷之间,甚至能身着男装围猎与山野。这就完全打破和解放原有中原人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传统习俗和禁锢于宅院的思想。

而唐人对于胡人女子的行为也是持欣赏、赞叹的态度。这种“女子也顶半边天”的社会风尚很大程度上让唐代的女子相对于其他朝代的女子更加自由、更有女性独立魅力。

但是即便如此,就算是在盛唐时期,社会上对于女性的审美都还是被掌握在某一阶层的人手中,仍没有逃脱被控制、被主宰、被制约的牢笼,女性身材仍然被男性评头论足,高矮胖瘦的身材塑造还是为了取悦某些人群。选择怎样的身材、能否自由选择都还需要打个问号。所以说,此时,对女性的压迫和解放都包含其中。

四、总结

初唐时期的磅礴大气来源于战争与国力强盛,中唐时期以丰盈为美根源在于经济繁荣带来的更自由、更多变的选择,晚期受安史之乱影响和经济重心南移导致的回归以瘦弱为美的审美观,都证实了多变的唐朝审美观念形成于不同时期、不同历史状况下的社会背景,而同时这种审美观念也作用于时代的发展和变更。

初唐时期这种朝气蓬勃、英雄胆气、好战的“盛唐气象”同时也造就大唐帝国初期强盛的军事实力和社会整体建设大唐帝国的积极性;中唐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崇尚以丰盈为美的审美观在某种程度上让这个时代的女性魅力更加凸显,也让此时的唐朝文化愈发灿烂。

安史之乱后的唐代回归南朝之风,以纤细柔弱为美的审美观逐步影响着社会各阶层的思想,也就逐渐影响着后世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政治中心的偏转。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八岁的陈子善问朱元璋:我爷爷为救你身中九箭,你为何抄我的家?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陈子善晚年,陈子善简介,临江侯陈子善结局

    纵观古代史,就会发现,没有几个皇帝的得位是正常的,汉朝和明朝除外,尤其是明朝,是朱元璋带领一群人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其中的辛苦他最清楚。也正是因为这样,朱元璋在建立了明朝之后,对于江山和权力十分看重,总是处处怀疑曾经那些跟随的人。而他解决怀疑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发展自己的爪牙锦衣卫,处处侦查,然后进行

  • 汉人女子成为西夏皇后,掌控朝政十余年,宋神宗被她打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神宗征讨西夏失败的原因,西夏第一艳后照片,西夏美女照片

    一、成为皇后此人就是西夏的恭肃章宪皇后梁氏,史称“大梁后”。关于梁氏的族属,正史上没有明确提及,不过与梁太后同时的北宋官员沈括留下了记载,他在《梦溪笔谈》中写道,“有梁氏者,其先中国人”。也就是说,梁氏虽然生活在西夏境内,但她其实是汉人。这并不奇怪,西夏本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政权,境内有很多民族,汉人

  • 西安出土李建成墓碑,墓室内刻的55个字,才知道李世民的为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李建成谁厉害,李世民晚年哭祭李建成的故事,李世民砍下李建成头颅

    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李世民作为唐朝非常重要的一任皇帝,是贞观盛世的开创者,作为帝王,开创丰功伟绩固然重要,可是留给后人的看法和观点更加重要,正所谓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古人对后人对自己的评价,还是相当看重的。然而历史是铁面无私的,无论是谁都无法改变,但是记录历史的却是人类,俗

  • 朱元璋问道士:我能活多久,道士:比我多一天,朱元璋:斩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我们现在是科技的社会,一直强调的也是唯物主义。但真的遇到了关于自己和家人气运之事的时候,多多少少还是会唯心,相信一些命运之说。毕竟,历来人们奉行的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而传播唯心气运之说的一般都是道士,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算命先生”。那么,算命先生真的有那么神奇吗?明朝的草根皇帝

  • 为什么李治要废掉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你以为是爱情?别太天真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为啥呢?但凭武则天是先皇太宗李世民的才人这一点,就足够了。就算是平民百姓家,都鲜少有继子娶后妈的,更何况帝王家。武则天14岁时,恰逢41岁的唐太宗广选美女,武则天因为容貌出众,颇有才情,成功入选为李世民的才人。才人是一个岗位,负责宫廷文书、宴会等工作。但是才人也是唐朝后宫嫔妃岗位中一种,通俗来说,才

  • 如果你是这个姓氏出身的话,很有可能是元朝皇室的后裔!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小编今天就给大家说说皇室后裔,我们今天就说说成吉思汗后裔。原伊克昭盟盟长奇忠义就是成吉思汗的第34代嫡孙,成吉思汗名字的全称是奇渥温孛儿只斤铁木真。奇忠义先生的蒙古名字是奇渥温孛儿只斤伊尔德尼博录特。蒙汉融合后,很多蒙古族人都乐意取单字姓叫汉姓。孛儿只斤,蒙古文名是Боржигин,蒙古族乞颜部包姓

  • 南北朝时期南宋后废帝-刘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后废帝刘昱,刘昱个人资料,刘裕刘彧刘昱为什么同音

    刘昱画像刘昱,字德融,小字慧震,彭城绥舆里(今江苏徐州)人,为南宋第八任皇帝,也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暴君。他是南宋明帝刘彧的长子、南宋顺帝刘准的长兄,母为贵妃陈妙登。南宋孝武帝大明七年(癸卯,463年)正月,刘昱出生。其父刘彧正担任卫尉,遂以《周易》占卜,而作小字‘慧震’。南宋明帝泰始二年(丙午,46

  • 鲁智深生擒方腊后说了一番话,当时仅6人听懂,离开宋江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鲁智深对宋江的态度,鲁智深生擒方腊,鲁智深活捉方腊说了什么

    鲁智深生擒方腊后说了一番话,当时仅6人听懂,离开宋江得以善终。鲁智深自从出场以来,就给人留下了扬善除恶的印象。他率真坦率、勇敢无畏的性格让其成为正义的化身。他在南征北战中,因获得高僧的指点,成功抓获了方腊,获得了最高的功绩。正因如此,鲁智深对宋江说了两句话,可惜在场的只有6个人听懂了其中的含义。这是

  • 西晋的统一为何如此短暂?司马氏一手摧毁了天下人的信仰难辞其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氏与西晋历史,西晋王朝司马氏故事,魏国朝政尽归司马氏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孕育出了无数璀璨的文化和震惊世界的文明奇迹。同时,也诞生了许许多多的王朝帝国。他们从繁盛到没落,历经沉浮兴衰,他们是文明传承中承上启下的“接棒人”,同时又是民族融合发展当中的“工程师”。儒家思想诞生之后,“统一”的理念就被深深刻在了中华民族的脑海之中。后来,秦始皇统

  • 蔡京携带重金饿死路上,高俅独留危城却得善终,真是世事难料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蔡京坏乱在前,梁师成打着自己的算盘于后,李彦在西北作乱,朱勔在国家的东南方和邻国争执,王黼、童贯和辽发生了冲突。在这些贼臣的联手折腾下,宋朝慢慢的脱离正轨,走向灭亡。早期的宋朝实力还是不错的,多年下来也积攒了不少家底,奈何还是禁不住败家子一样的皇帝的任意挥霍,国力一年不如一年,而金人则正在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