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安出土李建成墓碑,墓室内刻的55个字,才知道李世民的为人

西安出土李建成墓碑,墓室内刻的55个字,才知道李世民的为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88 更新时间:2024/1/16 21:17:23

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李世民作为唐朝非常重要的一任皇帝,是贞观盛世的开创者,作为帝,开创丰功伟绩固然重要,可是留给后人的看法和观点更加重要,正所谓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古人对后人对自己的评价,还是相当看重的。

然而历史是铁面无私的,无论是谁都无法改变,但是记录历史的却是人类,俗话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也就是说,统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观点决定各种历史事件的去留,后人能看到什么东西,完全取决于当代统治者的主观意见。

子之

李世民曾经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从这句话看李世民还是很看中历史的,其本人性格究竟如何?西安出土李建成陵墓,墓室内刻55个字,才知道李世民的真正为人。

古代王位继承,一般有两种方法,要么是名正言顺地传位于太子,一种是经过一番争夺之后传给其他人,所谓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了争夺皇位,独揽天下大全,可以说少不了一番流血争夺,李世民就是如此。

隋朝末年,当时的唐高祖李渊还只是唐国公,由于隋朝政治昏庸,朝廷无能,所以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李渊则是其中最强大的一支当时的李渊对长子李建成宠爱有加,早已经将其立为世子,作为自己今后的接班人。

当时的次子李世民并不在意,随着李世民东奔西走,立下战功无数,由于其突出的表现,许多有才能的人都成为了李世民的座上宾,最后,李世民帮助李渊夺得了天下,李渊当皇帝之后,直接将李建成立为皇太子,对于战功赫赫的李世民则是封为秦王。

由于李世民的功劳甚大,所以李建成和第三子李元吉联合起来在李渊面前挑拨和李世民的关系,所以李渊开始逐渐疏远;李世民,本来按照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李建成当皇帝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但是意外却突然发生了。

这时候李建成坐不住了,趁老皇帝李渊外出的时候竟然企图带兵谋反,这就是杨文干的事件,提前知晓此事的李渊很是恼火,直接令李建成前来,李建成这时候直接怂了,回来就被李渊关了禁闭,并且承诺给李世民,只要他带兵平叛,太子之位就是他的。

玄武门之变

结果李渊放了李世民的鸽子,平定叛乱之后并没有将皇位传给他,而是归结为家庭事件,这个时候的李世民弄清楚了一件事,李渊对李建成已经宠爱到可以原谅造反的程度,要想登上皇帝之位,只有干掉李建成和李元吉。

所以才有了后来的玄武门事变,李世民将十大高手埋伏在玄武门,等待二人到来之后亲手将二人射死,迫使李渊传位给自己。可以说李世民也是一个心狠手辣之辈。

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死后之事代表了后人最自己的看法,作为一个君王,虽说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但是杀死自己兄弟的事实就在这里,李世民会如何处理这件事呢?直到李建成的墓在西安出土,我们才明白了这一切。

从西安出土的李建成之墓的内容看,只有区区简单的五个字,要知道,墓中所刻文字一般都是记录墓主生平事迹,成就与过失的,但是从李建成墓内的文字上看,除了刻有性命,生卒年月等必要的信息之外,并没有其他任何内容。

首先这是不合理的,哪怕是一位在外征战的将军,其生平事迹也不是短短五个字就能说得清的,更何况李建成还是堂堂的大唐皇太子,虽说当时没有率兵外出打仗,但是在大后方守家也是大功一件啊,唯一能够解释的通的理由为,李世民的授意。

任何一个人帝王都希望自己一生都是无比辉煌的,不希望落下弑兄的说法,所以李世民在这方面其实做了很多,首先,就是赦免当时支持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

玄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登上皇位,除在玄武门战死的之外,李建成和李元吉还有大量的支持者,在此之后,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都怕李世民降罪,所以选择出逃,当时的李世民为稳定民心,曾下诏对当时参加政变的人不予追究。

重用太子府官员

说到底还是对当时事件的心虚,渴望掩饰,但是多数出逃的人都比较害怕,不敢回来,于是李世民又做出了一个决定,任用当时太子府的官员,杨文干事件爆发之后,多数和太子府有牵扯的官员被处死和流放,李世民登位之后,将他们全都招了回来。

并在原有官职的基础上加以封赏和重用,体现出自己的宽宏大量和仁爱,最后,李世民还做出了最为仁至义尽的一项决定,对李建成和李元吉封王,要知道,这可是当年要治他于死地的人,对其封王的用意在于不会让后人觉得自己小心眼,也想淡化这件事。

陵墓方面自然也是出自李世民的手笔,毕竟是家丑不可外扬,李世民其实还是很想回避这件事情的,史官在记录的时候也是左右为难,如实记录吧,怕李世民不肯,抹去这件事情吧,不但违背自己的职业道德,李世民要是知道就是欺君大罪。

所以骑虎难下的他去找李世民做主,这做法无疑是给了双方台阶下,李世民如何说他就如何写,最后,李世民还是违背了自己当初的话,将这段历史抹去了,但是并不影响我们知道。

所以,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李世民虽然不失为一代明君,但是依然有自己的私心,虽说抹去了这段历史,但是也给了人们一个盛极一时的大唐。

更多文章

  • 朱元璋问道士:我能活多久,道士:比我多一天,朱元璋:斩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我们现在是科技的社会,一直强调的也是唯物主义。但真的遇到了关于自己和家人气运之事的时候,多多少少还是会唯心,相信一些命运之说。毕竟,历来人们奉行的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而传播唯心气运之说的一般都是道士,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算命先生”。那么,算命先生真的有那么神奇吗?明朝的草根皇帝

  • 为什么李治要废掉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你以为是爱情?别太天真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为啥呢?但凭武则天是先皇太宗李世民的才人这一点,就足够了。就算是平民百姓家,都鲜少有继子娶后妈的,更何况帝王家。武则天14岁时,恰逢41岁的唐太宗广选美女,武则天因为容貌出众,颇有才情,成功入选为李世民的才人。才人是一个岗位,负责宫廷文书、宴会等工作。但是才人也是唐朝后宫嫔妃岗位中一种,通俗来说,才

  • 如果你是这个姓氏出身的话,很有可能是元朝皇室的后裔!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小编今天就给大家说说皇室后裔,我们今天就说说成吉思汗后裔。原伊克昭盟盟长奇忠义就是成吉思汗的第34代嫡孙,成吉思汗名字的全称是奇渥温孛儿只斤铁木真。奇忠义先生的蒙古名字是奇渥温孛儿只斤伊尔德尼博录特。蒙汉融合后,很多蒙古族人都乐意取单字姓叫汉姓。孛儿只斤,蒙古文名是Боржигин,蒙古族乞颜部包姓

  • 南北朝时期南宋后废帝-刘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后废帝刘昱,刘昱个人资料,刘裕刘彧刘昱为什么同音

    刘昱画像刘昱,字德融,小字慧震,彭城绥舆里(今江苏徐州)人,为南宋第八任皇帝,也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暴君。他是南宋明帝刘彧的长子、南宋顺帝刘准的长兄,母为贵妃陈妙登。南宋孝武帝大明七年(癸卯,463年)正月,刘昱出生。其父刘彧正担任卫尉,遂以《周易》占卜,而作小字‘慧震’。南宋明帝泰始二年(丙午,46

  • 鲁智深生擒方腊后说了一番话,当时仅6人听懂,离开宋江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鲁智深对宋江的态度,鲁智深生擒方腊,鲁智深活捉方腊说了什么

    鲁智深生擒方腊后说了一番话,当时仅6人听懂,离开宋江得以善终。鲁智深自从出场以来,就给人留下了扬善除恶的印象。他率真坦率、勇敢无畏的性格让其成为正义的化身。他在南征北战中,因获得高僧的指点,成功抓获了方腊,获得了最高的功绩。正因如此,鲁智深对宋江说了两句话,可惜在场的只有6个人听懂了其中的含义。这是

  • 西晋的统一为何如此短暂?司马氏一手摧毁了天下人的信仰难辞其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氏与西晋历史,西晋王朝司马氏故事,魏国朝政尽归司马氏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孕育出了无数璀璨的文化和震惊世界的文明奇迹。同时,也诞生了许许多多的王朝帝国。他们从繁盛到没落,历经沉浮兴衰,他们是文明传承中承上启下的“接棒人”,同时又是民族融合发展当中的“工程师”。儒家思想诞生之后,“统一”的理念就被深深刻在了中华民族的脑海之中。后来,秦始皇统

  • 蔡京携带重金饿死路上,高俅独留危城却得善终,真是世事难料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蔡京坏乱在前,梁师成打着自己的算盘于后,李彦在西北作乱,朱勔在国家的东南方和邻国争执,王黼、童贯和辽发生了冲突。在这些贼臣的联手折腾下,宋朝慢慢的脱离正轨,走向灭亡。早期的宋朝实力还是不错的,多年下来也积攒了不少家底,奈何还是禁不住败家子一样的皇帝的任意挥霍,国力一年不如一年,而金人则正在蓬勃发展,

  • 浅谈:唐朝时期,新、旧门阀士族联姻态势的演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九品中正制度的存在使得社会上诞生了大量的豪门,这些豪门也叫丛门阀士族,是社会上地位很高一类人的统称。封建王朝时期,社会上有着很严格的等级制度,这种登基观念不仅决定着一个家族的地位,甚至于还影响着家族与家族之间的联姻,门当户对这四个字每一个字都是对豪门婚姻的限制标准。一、不同时期的

  • 包拯逝去后,展昭的下场是什么样的,不敢去多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包拯在当官的时候,可以说是公正严明到了极点,丝毫不掺杂任何的个人情绪在里面,他只认真相,皇亲国戚让他害怕?根本不存在的,皇亲国戚也照样先斩后奏,不给任何的机会,正所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包拯将这句话的意义发挥到了极致,历史上有名的铡美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案件,此外更多的案件也是数不胜数,有了包拯在,

  • 从服饰文化看唐朝与新罗亲密建交,“穿同一件衣服”就看出很亲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在唐朝军队的帮助下,新罗消灭了百济和高句丽,实现了朝鲜半岛的统一。而在那之后,新罗就一直以唐朝的藩属国自居,也以学习唐朝文化为荣。在服饰文化上,他们也与唐朝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从穿同一件衣服这件事情上,我们看到了唐朝与新罗的亲密关系。在学习唐朝文化以前,新罗自己的服饰文化有着怎样的特点?他们为何非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