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的江山得来有“猫腻”,赵构在金营到底经历了什么?

南宋的江山得来有“猫腻”,赵构在金营到底经历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533 更新时间:2024/1/25 14:26:33

当然没有,没有赵构,宋朝就终结在了公元1127年,也就是“靖康之耻”这一年。赵氏宗族被女真完颜氏团灭,没有赵构,也许南方将陷入新的五代十国。赵构拯救了宋,使它可以延续下去,但大家想过一个问题没有:赵构凭什么做到的?

凭他的“建炎南渡”?凭他的镇压内部起义?凭他的杀害岳飞

种种迹象表明:赵构是一个对外很软弱的皇帝,对内却毫不手软的皇帝,他凭什么能拯救大宋?靖康之耻,所有的宋室宗亲都惨遭荼毒,为何独独跑了一个赵构?

一切的疑点都归结于:赵构的第一次出使金营,在这短短的十多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史书说赵构在金营坚贞不屈、一身傲骨,连金国人都不相信他是大宋的亲王(是不是在变相的骂赵光义的后代),连铁血硬汉金兀术都被他感动了,最后竟将他放了回来。

对于这段历史,我只想说:欲盖弥彰!

结合后来赵构的表现,你怎么也不会把他和上面那位烈士联想到一起,于是有人百思不得其解:赵构前后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呢?

其实赵构没有变,变的是我们看到的“事实”。

我把赵构建立南宋的过程给大家还原一遍,然后来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猫腻”?

金国第一次围攻汴梁,宋钦宗和金议和后,派赵构和张邦昌去办理交接手续(实际上是去做人质)。结果宋钦宗又反悔了,默许主战派率军去偷袭准备北撤的金军,可是被主和派透露了情报,导致偷袭失败。金军一下子就火了,不久后就组织了第二次围攻汴梁,北宋由此灭亡。

赵构这期间在干什么呢?

赵构在被派去做人质的时候,就已经很不爽了,两国交战,关系恶劣,这样派去不死也得脱层皮,而且金人历来有扣押人质的习惯,去了基本上就回不来了(史书说是赵构慷慨激昂、自告奋勇的主动请求前去的,谁知道宋钦宗没有提前给赵构做工作?)

赵构人质没做十几天,宋军就不顾他的死活开始偷袭金营了,你说赵构这心里得是什么滋味儿?按理说:赵构没死就算不错了,结果后来还被金人放了回来,说是他不像赵氏的亲王,是个冒牌货,要求宋换个真的来。赵构就这样奇迹般的逃出生天了!

可是金人第二次攻宋的时候,却指名道姓的要赵构前往议和,不是说他是冒牌货吗?怎么这次又可以了?金人的前后异常行为让人匪夷所思!

而正是金人的这一举动,让赵构逃过了靖康之耻。如果你不相信我的猜疑,我们再从赵构身上来印证。

赵构奉着宋钦宗的圣旨去金营求和,却被磁州一守将宗泽给留住了,难道他忘记了自己的使命?而且至那以后,赵构就再也没有想过去议和了,这不是公然违抗圣旨么?他的忠心是不是大大的坏了?而且大家请看地图:

赵构所在的磁州,包括后来的相州,都在金兵进军的要冲之地,赵构真是想躲都躲不过。可是他偏偏等到金兵都攻克汴梁了,都还没有碰到金兵。原来,他向东逃了(如图)。

这就是当初那个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赵构么?如果赵构真是这样的人,金人也不会放虎归山,让他和自己作对了(傻子才会吧?)

而事实很可能是:赵构在第一次出使金营的时候,就和金国的东路元帅完颜宗望达成了建立傀儡政权,由赵构来管理的协议。所以赵构能平安归来。而第二次出使金营是宗望要保留赵构这棵赵氏独苗而找的借口,事实上赵构的行径和他们约定的一致。

不过中途出了个小小的意外:金国皇帝金太宗要求立非赵姓汉人为南朝皇帝(相当于改朝换代)。于是曾和赵构一起到宗望那里为人质的张邦昌被立为了皇帝,国号“楚”(即伪楚)。

可是张邦昌这小子知道金国的内部矛盾,军事大权基本上掌握在宗望和宗翰两大家族手里,金太宗(完颜吴乞买)的势力远在上京(今哈尔滨),根本控制不了宋地。而赵构和宗望的关系,张邦昌最清楚(出使金营就是他和赵构一块儿去的),所以没有任何靠山的张邦昌打死也不敢称帝,最后听话的让位给了赵构。

南宋,就这样建立了。

后来,南宋最大的奸臣——秦桧又“神秘”的从金国跑了回来(此时宗望的弟弟宗弼——金兀术掌权),他和赵构一相一帝,两人似乎有一种诡异的默契。

也许,秦桧才是那个最知道赵构底细的人...

(明天继续)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乾隆85岁寿宴上写下一字,众人纷纷叫好,和珅却叹,我死期将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和珅临死前一晚才知乾隆用意,和珅临死前想起了乾隆的保命诏书,乾隆皇帝临死给和珅的密诏内容

    乾隆帝即位后,政治上矫其祖宽父严之弊,实行“宽严相济”之策,整顿吏治,厘定各项典章制度,优待士人,安抚雍正朝受打击之宗室。经济上奖励垦荒,兴修水利,全国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之势。从乾隆初年至中期左右,是乾隆帝政治生命中最有活力,备受后人称颂的时期。后期倚重于敏中、和珅,尤其宠信贪官和珅,加之乾隆帝本人

  • 历史上最窝囊的皇帝,耻辱到什么程度,才会被称为靖康之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靖康之耻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1127年宋钦宗和宋徽宗本人及后妃、皇子、公主等三千多人被俘虏,另俘虏皇室少女,妇女、宫女、官女、民女等共一万五千多人,运至大金国土,大部分作妓女。据史料记载,被金人掳掠北上的这些人下场极其悲惨。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押解时衣衫褴褛,饥寒交迫,受尽百般侮辱,稍有不

  • 为何清朝皇帝只能在皇后寝宫住宿而不能住在妃嫔寝宫?有何缘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即便如此,愉妃也只能在乾隆的寝宫中待一炷香的时间(大概等于三十到四十分钟),时间到了就会有敬事房的太监在寝宫外提醒乾隆该离开了。这就是因为清朝的皇帝在紫禁城中按照礼法规矩是不能留妃嫔晚上与皇帝住宿,皇帝也不能在妃嫔寝宫住宿的,只有宠幸的时候才能过来,完事之后就必须得离开,否则就有违祖制,是对祖先制定

  • 《满江红》:假如刘备、关羽、张飞,穿越宋朝当个效用兵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满江红》即将上映,沈腾将“效用兵”这个宋代士兵的专用职称也进入了大众视野。为了让大家从那些半文不白、生搬硬套、虚头巴脑、概念混淆的名词解释中解脱出来。今天,老白就借用刘备、关羽、张飞、赵云、曹操的大名,让他们以穿越者的身份到宋代当一次效用兵。以他们的身份和际遇,讲清楚“效用兵

  • 贾国涛:《何以简约——透视宋代金银釦瓷“活”的器用观念》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透视宋代金银釦瓷“活”的器用观念贾国涛重庆大学副教授摘要:金银釦瓷以洗练莹润的瓷体、筋骨流光的釦形的完美结合堪称宋瓷中的宋瓷。宋初将金银釦瓷替代金银器皿实现了内廷生活的器用更易,与之相应的“官家样式”及造作制度随之形成,并以“美之典范”引领时代乃至东亚文化圈的日用风尚。透过宋代金银釦瓷三百余年盛

  • 农民挖土挖出清朝古墓,女墓主死相诡异离奇,专家:曾在棺中复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千年古墓挖出46具少女尸骨,可怜女子深陷古墓多年后被挖出,古墓挖出46个女孩尸骨还原

    大家都信以为真,十分害怕,这里便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禁区”,直到后来,村子决定修路,几个大胆的村民在这片禁地上挖土,时不时会挖出几块青砖,顺着青砖往下挖,这一挖便发现了一面墙,凿开后,一股阴气扑面而来,两个棺材也显露在大家眼前。发现古墓随后,大家觉得这件事非同小可,村里便联系了有关保护部门,考古队之后

  • 景致记录:明朝末年广西南丹州沿途动荡不堪,纵有锡矿,难留居民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全球锡矿缺口有多大,广西明朝地图,广西锡矿最多的地方

    (公元1638年)三月二十,徐霞客等村里派脚夫,从细雨霏霏的清晨,一直等到上午,才有脚夫扎了一乘轿子来。徐霞客与顾仆等人翻山越岭,穿过遮蔽道路的茅草,下到山坞底,小溪在坞底自南流向北。顺着溪流的大路有两条,一条朝南通往锡矿,一条往北通往南丹州。他们涉过小溪,向西登上横亘的山岭。山岭东侧道路旁,无数形

  • 正史中的甄嬛究竟有多惨?嫁给雍正为妾,死后拒绝与雍正合葬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比如崇庆皇太后(也就是《甄嬛传》中的熹贵妃甄嬛。历史上的甄嬛出身卑微,长相也不出色,嫁给雍正后也只是和奴才不多,并不被雍正宠爱,只因她生了个好儿子弘历,也就是创造了“康乾盛世”的乾隆皇帝,她才母凭子贵成为清朝最长寿的皇太后。不过让人不解的是,她竟然拒绝与雍正皇帝合葬泰陵地宫。那么她为何会这样呢?她又

  • 《水浒传》中卢俊义的老婆贾氏私通管家,她到底是个怎样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也许打死你你都不会相信,你的仆人李固和你的娘子贾氏会在你这个太岁头上动土,出其不意就给你戴上一顶大大的绿帽子!你对这个李固,可真没得说。你不仅救过他,又养着他,再抬举他,还信任他,“一应里外家私,都在他身上”。受人点滴恩,必当涌泉报,你给他的可是天造地设之恩,别

  • 《雍正王朝》,八阿哥低估了康熙对太子的“偏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雍正王朝康熙对皇子评价,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康熙和雍正哪个更强

    《雍正王朝》,八阿哥低估了康熙对太子的“偏爱”!剧中因为“张五哥顶罪”一事,康熙决定整顿刑部,这时候老八和老四都想领这份功,可同时也知道差事难当,便去请教他人。八阿哥请教的是佟国维,八阿哥一直在犹豫,他怕此事牵扯到太子,而佟国维给的建议是皇上不怕做错事,就怕不做事,皇上急需一个人出来帮忙整顿刑部,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