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国智氏的实力挺强的,为什么会被较弱的赵魏韩灭族?

晋国智氏的实力挺强的,为什么会被较弱的赵魏韩灭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859 更新时间:2024/1/22 20:56:13

在《史记 魏世家》中有秦昭分析魏韩两国形势的一段,意思大概是讲,现在的魏韩两国不如曾经的魏韩,曾经魏韩强大而秦弱,尚不能把秦国怎么样,如今秦国富强天下无敌,魏韩微弱,更不能把秦国怎么样了。但是手下却有个大臣讲了个故事。

这不是故事,应该是历史。就是说,当年晋国六卿掌权的时候,智氏最强,灭了中行氏和范氏,又带领魏氏韩式去灭赵氏。结果是智氏身死国亡,领土被三晋瓜分,成为天下笑柄。秦昭王听了这段历史才醒悟过来。那么晋国最强的智氏本可以取代晋国,进而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甚至后期大有机会一统天下,为最终是赵魏韩取代了晋国,而智氏被灭族呢?

在《资治通鉴》中有这么一段记载。智襄子继位后,就表现出一个我行我素的样子,调戏韩康子,大臣劝他,他却说,“我不为难,谁敢兴之!”甚至还韩国要土地,调戏国君侮辱大臣还要土地,韩国这口气想来是无论如何不能咽下去的。韩康子肯定是不同意的,但是手下那个被智伯(智襄子)侮辱过的大臣段规却说,他要就给他,给了他,他肯定还向别人要。别人要是不给那肯定要开战,到时我们就静观其变。好歹毒的说。

果然,智伯尝到了甜头,就转而向魏国要,魏桓子起初也跟韩康子一样的反应,这怎么能给。但是他手下也有个谋士,叫任章。任章说,“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于是这智伯又尝到了甜头,这次就开始向赵国要,但赵国赵襄子死活不给。智伯就很生气,人家都给我土地人口,就你不识时务,劳资弄死你。于是带领魏韩把赵国干了,还引水灌了赵氏的晋阳,“城不浸者三版”。

本来按照智伯想的,三家瓜分了赵就完事了,但是转折点来了。智伯说,“吾乃今知水要以亡人国也”。这句话本来很平常无奇,但韩康子跟魏桓子听了这句话后却不是那回事。“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恒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他俩给智伯驾车陪侍时,魏桓子用肘碰了下韩康子,韩康子用脚碰了碰魏桓子。这两人都明白了,智伯能淹了晋阳,就能淹了魏的安邑,韩的平阳,也明白唇亡齿寒。

最终,智氏带领韩魏没有瓜分了赵,而是韩魏和赵里应外合,把智氏灭族,瓜分了智氏的土地。当初智伯手下大臣也多次谏言,但智伯就是不听,最终惨遭灭族,失了天下,成了笑柄。而秦昭王听从了大臣的谏言,没有骄纵,才让秦国最终稳稳的灭了六国。

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上帝要叫一个人灭亡,必先使他疯狂。魏氏与韩氏欲擒故纵的谋略真是够狠呐。

标签: 晋国智氏春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自成提出的议和条件是什么?崇祯帝为什么没有答应?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崇祯帝,明朝,历史解密

    朱由检,即明思宗、崇祯帝,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时,朱由检自缢于煤山,终年三十四岁。其实在这之前,李自成与崇祯帝是有可能议和的,但最终没能成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其实之前崇祯和李自成是有可能

  • 出身卑微的狄青是怎么一举成名的?最后为什么会被抹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狄青,宋朝,历史解密

    北宋的边患不仅来自北方剽悍的游牧民族,甚至南边少数民族首领也想据地自立。拒宋称王。名将狄青本是戍边士卒,曾在西北边疆做军官,善攻善守。经略判官尹洙赏识他的才能,将他推荐给韩琦和范仲淹。韩琦、范仲淹召见狄青,和他谈到战略,他说得头头是道,两人把他看作膀臂,并劝他读书。狄青发奋读书,但凡秦汉以来将帅的兵

  • 在历史上,隋朝建立后都创造了哪些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大运河,隋朝,历史解密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古代每个封建王朝都或多或少地对社会有过贡献。从夏商周到元明清,每个朝代虽然历时长短不一,但每个朝代都曾留下厚重的笔墨,隋朝也不例外。我们从三个维度叙述

  • 亲王贝勒有多难当?清朝皇子也不一定能当上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古代,清朝,历史解密

    满清入关前,皇子获封的爵位普遍较低,皇子的出身对其仕途的影响也较大。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努尔哈赤众子中,为人熟知、对日后的大清朝产生影响的基本都是嫡出儿子,比如代善、皇太极、阿济格、多尔衮、多铎等都是大妃所生,在努尔哈赤生前就是旗主,在皇太极、顺治两朝都是位居权臣的王爷,其中代善、多尔衮

  • 三藩之乱对清朝的影响都有哪些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吴三桂,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清廷在平叛战争结束后,没收藩产入官充当军饷,撤藩回京师。除吴三桂部调往边区站、台服役外,其余各部重新编入八旗。福州、广州、荆州派八旗兵驻防,广西、云南派绿营兵镇守,彻底消除了藩镇制。此外,这次平叛战争的胜利,意味着受“三藩”割据之害的人民的解放,给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

  • 战国时期苴国是个什么样的诸侯国?如何被秦国消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苴国,战国,历史解密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周威烈王册封三晋为诸侯,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十六年),田和列为诸侯,七雄格局正式形成。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还是天子,但已名存实亡

  • 历史上清廉的宰相:揭秘张俭的生平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清廉的宰相:揭秘张俭的生平事迹,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古代,宰相是皇帝的辅佐,是最高的官职。这个有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的官职,到了明朝才废除。宰相这一职位废除,意味着中央集权制度到达顶峰。历史上有名的宰相很多,比如张居正、魏征、长孙无忌等等。今天要说的这位宰相,叫张俭。他并

  • 历史上空城计最大的疑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空城计最大的疑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司马懿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人物中,算是名声相对较差的一位,不过这主要是由于他在晚年篡取了曹魏的权力,结果诞生的晋朝却又弱得不行,这才导致他的口碑很差。在他发动“高平陵之变”以前,人们对于司马懿的评价基本还算是比较正面的,因为他在为政、治军方

  • 历史上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在史书上时如何记载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军师,在当时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建兴九年(231年)二月,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进攻祁山,这是诸葛亮五次北伐中,第二次兵出祁山,另外三次,其实,都没有走祁山。诸葛亮六出祁山,只是演义的说法,不是正史记载。在这次大战中,诸葛亮和司马懿展开较量,诸

  • 元末枭雄陈友谅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元末枭雄陈友谅是一个怎样的人?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陈友谅是元末的大英雄,很强,有多强?早期,一代英雄朱元璋都得甘拜下风。但历史不容假设,就是这么强的一个人,最后还是载到了朱元璋的手里,看来,朱元璋才是那个时代真正的“位面之子”,是绝对的“天选之人”。如果用几个词来形容陈友谅,那就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