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八旗为什么始终要由皇帝和宗室人员统领?人员是如何安排的?

清朝八旗为什么始终要由皇帝和宗室人员统领?人员是如何安排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575 更新时间:2024/1/24 5:08:58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起到“拱卫”的作用,巩固宗室统治,以使政权不落入外人之手。

八旗的来源,众所周知。它最初源于女真人的狩猎组织--牛录。平时皆民,战时为兵。

随着人员不断增多,为便于统一指挥大规模的围猎或作战,就将若干人为编一个牛录,若干牛录编为一个甲喇,若干甲喇为一个固山。

为了区分所属团队,增加辨识度,就以各色旗帜作为各团队的标志,起到导引作用。

旗帜在满语中称为"固山",汉语称"旗"。

明万历二十一年(1601年),努尔哈赤对“牛录”组织首次进行大规模改组,编为四大团队,分别以黄、白、红、蓝色旗帜为标志。也即四旗。

随着建州女真吞并除叶赫之外的所有女真部落,而且蒙古族也多有归附,“牛录”人员规模剧增。

于是,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努尔哈赤对“牛录”组织再次进行大规模改组,设为八个旗:将原红旗分为正黄、镶黄二旗,原白旗分为正白、镶白、正蓝三旗,原黑旗分为正红、镶红、镶蓝三旗。

八旗自此开始建立。

八旗最初的旗主分别是:正黄旗主、镶黄旗为努尔哈赤,正红旗、镶红旗主为代善,正白旗主皇太极、镶白旗主杜度、正蓝旗主莽古尔泰、镶蓝旗主阿敏。

爱新觉罗·代善,是努尔哈赤的第二子,骁勇善战,军功卓著,内佐国政,外统重兵,地位及权势显赫。后来,他先后拥立皇太极、福临登基称帝。

爱新觉罗·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后来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

爱新觉罗·杜度,是努尔哈赤的长子爱新觉罗·褚英的长子,也即努尔哈赤的长孙。

爱新觉罗·莽古尔泰,努尔哈赤的妃子所生的嫡子,英勇善战。天聪九年(1635年),莽古尔泰因为谋反,被皇太极追夺爵位,同时取消正蓝旗建制,属员被分别编入正黄、镶黄旗,"八旗"一时成了"七旗"。

但是时隔不久,皇太极恢复了正蓝旗。

爱新觉罗·阿敏,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的次子,也即努尔哈赤的侄子,骁勇善战,是宗室名将。天聪四年(1630年),与明军交战时,阿敏弃城投降,被皇太极处以幽禁、剥夺财产。他弟弟济尔哈朗代替他成为镶蓝旗旗主。

可见,八旗最初的旗主,除了努尔哈赤本人之外,就是战功卓著的儿子及侄子。

皇太极继位之后,为巩固权力,将正黄、镶黄旗改色为正白旗、镶白旗,将自己亲领的原正白旗改色为正黄旗。并且夺取爱新觉罗·杜度的原镶白旗主之位、交由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担任,改色为镶黄旗。

而且,皇太极在每旗设立一名“固山额真”,管理旗务诸事。从而分散了旗主们的权力。

皇太极时期,为扩大兵源,在满洲八旗的基础上,创建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构成八旗军的整体。

汉军八旗的兵员主要来源,是明末主动归附后金,以及在之后战争中被清朝掳掠的人丁,以汉人为主,也有少部分汉化女真人和蒙古人。

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的旗色、建制,与满洲八旗相同,惟地位略低于八旗满洲,而高于八旗汉军。

满洲八旗隶属各旗满洲都统,蒙古八旗隶属各旗蒙古都统,汉军八旗隶属各旗汉军都统。

八旗逐渐成为纯粹的军事化组织,皆以兵籍编制。

多尔衮死后,顺治帝亲政,收多尔衮所辖的正白旗归皇帝统领。从此,皇帝直接统领正黄、镶黄、正白旗。

清军入主中原以后,宗室王公、皇子分府都分属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这五旗。

由此就有了上三旗、下五旗的区别。上三旗是皇帝的亲兵,担任禁卫皇宫等任务,下五旗则驻守京师及各地。

为加强军事防御,八旗分散在京师与各地驻防,逐渐分布于全国的军事要地,实行永久驻扎。

后来,八旗又可分为外八旗和内八旗。外八旗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内八旗包括内务府属三旗、王公府属五旗。

而且,旗人享有优惠政策和特权,造成了旗人的颓废和寄生性,八旗官兵出现追求享受、战斗意志衰退、军纪败坏的倾向。

到后来,很多八旗子弟成为寄生虫,甚至沦为流民、痞棍和无赖。

八旗制度从产生到清朝覆亡的几百年间,不断演变、完善,但是由皇帝、诸王、贝勒担任旗主的祖制一直未变。

八旗制度是清代的根本制度,它既是清王朝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使清王朝最终走向衰败没落之路。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发现“小人国”,小人平均身高约20公分,国王的坐骑为“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们一直要懂得的一个道理便是,世界要远比你想象的大的多的多。还有许多的奇闻异事,有些时候不是你看不到就代表不存在的。就好像我们都只在童话故事里和动画片里知道小矮人一样。但是你能想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小矮人的存在吗?在清朝的时候就曾经发现过“小人国”,小人平均身高约20公分,而他们

  • 乾隆叮嘱嘉庆:放过和珅,嘉庆偏偏不听劝,15年后他开始“后悔”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大家的眼中和珅是一个巨贪,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排的上号。真实历史上和珅的确很贪,有个说法叫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和珅一个人的财富就能填满国库。乾隆临终前曾叮嘱嘉庆不要杀和珅,嘉庆登基后立即处死了和珅,却在15年后后悔莫及,这是为何?小的时候和珅也算是出身名门,但是家境衰败后,和珅的家产被人夺走。从此之后

  • 夏朝存在471年,为何始终挖不到?专家:大禹建立的或许不是夏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可史学界对于夏朝却一直存在争议,原因就在于西方有学家提议,要将中国踢出“四大文明”的行列。他们认为,至今为止都没有找到任何有关于夏朝的文物和记载,来证明夏朝是否真的存在,认为中国号称五千年的历史也是在夸大其词?其实不仅是西方学家有这样的疑惑,我国学家对于夏朝也是摸不清头脑,明明史书中就曾提到过夏朝,

  • 夏朝存在471年,为何挖掘不出来?专家:大禹未必是夏朝的始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夏朝历史最详细介绍,夏朝距今大约多少年的历史,夏朝距今已有多少年

    然而,对于夏朝,历史学家一直争论不休。这是因为一些西方学者提出要把中国踢出“四大文明”的行列。他们认为,目前还没有发现任何有关夏朝的文物和记载,可以证明夏朝是否真的存在过。他们认为中国所谓的5000年历史也被夸大了吗?其实,不仅西方学者有这样的疑惑,中国学者也对夏朝感到困惑。明明两代的史书都提到了夏

  • 东汉末日:灵帝阅兵独自嘿,刘虞结怨公孙瓒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一时,由术士望气告变,说是京师将有大兵,恐致两宫喋血,灵帝意图厌禳,特征四方兵会集京师,就平乐观作讲武场,观中筑一大坛,上建十二重华盖,高约十丈,坛东北另设小坛,复建九重华盖高约九丈。四面张着赤帜,分列步骑数万人,结成方阵,借壮外观。汉灵帝亲擐甲胄,跨马临军,使大将军何进为前驱,秉旄仗钺,直抵坛前,

  • 历史上有4人提出"天下三分","三国"之后,南北朝还有2个"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在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所上《进五规状》中,以史学家的精确,对北宋太祖太平兴国四年(979)以前的分合治乱,作了具体的分析,据之统计,可知自秦统一(前221)到北宋平北汉(9

  • 寒浞杀后羿夺取大权,还霸占其妻妾生下二子,最后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夏王朝的前期,其藩臣有穷氏和夏王朝产生了激烈的矛盾,由此而引发了大规模的冲突,最后后羿暂时取代了夏王朝,但却被他的养子寒浞杀死了。根据多方的历史记载,夏禹死后,他的儿子夏启破坏了禅让的制度,自立为帝,改变了王位传承的规则。从此,王位传子不传贤,实行世袭制度,开始了众所周知的“家天下”,这个标志着中

  • 汉朝南阳公主下嫁王咸,厌倦人间纷扰,精修道术,终于成仙而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王咸,汉朝南阳公主,王咸专访完整视频

    汉朝的南阳公主,下嫁给王咸。王咸的族人王莽掌管政务。公主素来仰慕空虚,崇尚至道。常常追念文帝、景帝治理的盛世,又知道武帝那一代,神仙屡次降临,就对王咸说:“国家危机世道混乱,不是女子可以扶持的。只应自保恬淡平和,退去官位修炼道术,与喧闹纷争稍远,一定可以延年。如果平庸无能地随着时势进退,恐怕不能免除

  • 妲己睡觉前的两个小爱好,常人都觉得羞于启齿,纣王却迷恋到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妲己纣王寝宫,莲花童子妲己和纣王,妲己迷惑纣王吻戏片段

    据说,这只狐妖是要颠覆商朝,因为她接到了女娲娘娘的命令。可是妲己却成了牺牲品。之后,狐狸精和妲己融为一体,在纣王的后宫中为非作歹,她让纣王迷恋自己。纣王对妲己言听计从,因为她伤害了很多功臣,而且还发明了很多残忍的酷刑。不过,妲己虽然很残忍,但是纣王却很喜欢她。在睡觉之前,妲己有两个癖好,正常人都觉得

  • 公孙瓒手下不输赵云的猛将,刘备若不错失他,很有可能保住荆州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公孙瓒手下十大名将,刘备公孙瓒的关系,公孙瓒和赵云什么关系

    刘备当初投奔公孙瓒时,田豫就投靠了刘备,得到刘备的器重。刘备任豫州刺史后,田豫因为母亲年老请求回乡,刘备声泪俱下与其告别,说道:可恨我刘备不能与你共成大事啊。后来,田豫得到公孙瓒的重用,担任了东州县令,公孙瓒的部将王门背叛公孙瓒,为袁绍率领一万余人前来进攻。面对强敌,大家都很惊慌,只有田豫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