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典妻婚”陋习:穷人娶不起老婆,租借别人老婆来传宗接代

清朝“典妻婚”陋习:穷人娶不起老婆,租借别人老婆来传宗接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750 更新时间:2024/1/22 16:43:13

在封建朝的制度下,女性的地位一般都很低,因为这个社会还不需要女性进入社会参与社会劳动。

女性不能通过社会劳动获得生活来源,必须要通过家庭来获得生活来源,所以无法抗争家庭对她的压迫,没有话语权,也没有自由,尤其是在婚姻方面,更没有自我选择的权利。

在清朝末年,自太平天国运动以后,清朝的经济逐渐开始衰败起来,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生活都已经十分困苦,那娶妻生子就更难了,但传宗接代的旧思想还根深蒂固,娶不上老婆怎么办呢?

这就让社会上遗留下来的一种陋习变得兴盛起来,这个陋习就是典妻婚。

典妻这种陋习是人类买卖婚姻的一种形式,它具有临时性,它娼妓制度一样,都是正式婚姻制度的一种补充。

典妻婚并不是清朝独有的,它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汉代就有记载。

据《汉书·贾捐之传》记载:

“嫁妻卖子,法不能禁,义不能止。”

那究竟什么是典妻婚呢?

从字面上意思很好理解,就是把妻子典当出去,就像是到典当行典当东西一样,把自己的妻子当物品一样典当给别人。

而这些娶不上妻子的光棍就临时娶过来,给自己生孩子,延续香火。

有钱的人家肯定不会这么做,都是穷苦人家,生活所迫,一方面能得到一些钱财,另一方面妻子典当出去就省去一口人的吃食。

典妻虽然是一种临时性的婚姻形式,却也很是讲究仪式的。

典当妻子也和结婚一样,也要经过媒证、订约、下聘、迎娶等环节,经过双方协商以后,签订契约。

其实和真正的结婚差不多。其中最关键的还是这份契约,契约上明确地写着典当的时间、租价、还有典妻的具体时间。这个典妻时间一般都是在3至5年左右,典租价根据妻子的年龄大小、典租时间的长短、样貌等来决定。

对承典的人说来,也会在契约中对自己的权益来进行说明,比如妇人必须具备生育能力、不允许回到原来家里的、出典期间不得与原来的丈夫同居,更不能回家照看自己的孩子,哪怕只是看一眼也是不允许的,如果违反了契约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等等。

契约对于那些被出典的妇女来说无疑等于卖身契,契约一旦成立,被出典的妻子就得供人玩弄,为人生儿育女,最后还得与自己所生之子女骨肉分离。

典妻在不同的地域叫法也不一样,有叫僦妻、还有叫搭伙等等。

清代典妻现象,因为地区的不同,名称和形式也各有所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典妻和租妻

典妻双方要有媒证,订契约,载明期限和价格,通是一、二年为租,三、五年为典,大体上,时间长的叫典妻,时间短的叫雇妻,所生的孩子归典夫所有。

有钱人家的妇女如长期无子,丈夫在征得妻子同意后,经中间人介绍,也可以穷汉典妻,用来生儿育女。

坐堂招夫

家里贫苦或者男子有病没办法劳动,妻子征得丈夫的同意下,把典夫招到家中,收取典金,以供家庭的生活,这种情况被称为“坐堂招夫”。

租妻借妻

家里长期贫病,将妻子借或租给无子的男人为其生儿育女,而典夫要为其家庭做工,借妻期间所生子女随生父姓,入生父宗,待生了孩子,哺育期满,就解除契约。

租妻和借妻的不同是,借妻不需要离开家,而租妻通常要离家。

捆妓

就是将妻子典给妓院。妓院根据女子的样貌、年龄、身材支付相应的典金。期限满以后,要相应的钱财才能赎身。

搭伙

丈夫夫在外长期不归,妻子生活困难,没有生活来源。

就出典自己与另一男人建立搭伙关系,签订搭伙字据,字据写明:“因贫难度日,并为债务所迫,今由搭伙之夫代为还债。本夫回家时,将钱付清就可领回妻子。”

典妻这种行为显然不符合人们的伦理道德。后来清政府也是下令禁止这种行为,但仍是屡禁不止。

典妻的盛行,直到民国才开始转衰。新中国成立后,典妻的现象才彻底消失。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鸿章第一次见慈禧,回家便跟儿子说了8字,堪称字字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之后,慈禧寝食难安,对于农民起义军,她始终心存畏惧,为此,她不惜多次派出清军进行清剿。1864年,曾国荃攻破天京,这预示着太平天国运动如昙花一现彻底败亡。因平定有功,这一年慈禧召见了李鸿章,这是也是他第一次见慈禧。慈禧对李鸿章在镇压太平军时的表现给予了肯定,至于其他方面慈禧并未说太多

  • 曹家的覆灭完全是他们自作自受,康熙会不忍心处理,但雍正可不会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也只是勉强可以而已。后来曹在密折的上奏和财政方面的缺陷就显现的一清二楚。在一次给康熙采办瓷器的差事中,曹就受到了康熙朱批的怒斥:“不知骗了多少瓷器,朕总不知。”但也仅仅只是怒斥而已,康熙并没有动手收拾曹家的意思。可能是因为,康熙不忍让已经去世的曹寅因为这些杂事不安吧!两人之间总归还有点情分在。但

  • 清朝八旗为什么始终要由皇帝和宗室人员统领?人员是如何安排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起到“拱卫”的作用,巩固宗室统治,以使政权不落入外人之手。八旗的来源,众所周知。它最初源于女真人的狩猎组织--牛录。平时皆民,战时为兵。随着人员不断增多,为便于统一指挥大规模的围猎或作战,就将若干人为编一个牛录,若干牛录编为一个甲喇,若干甲喇为一个固山。为了区分所属团队,增加辨识度

  • 清朝发现“小人国”,小人平均身高约20公分,国王的坐骑为“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们一直要懂得的一个道理便是,世界要远比你想象的大的多的多。还有许多的奇闻异事,有些时候不是你看不到就代表不存在的。就好像我们都只在童话故事里和动画片里知道小矮人一样。但是你能想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小矮人的存在吗?在清朝的时候就曾经发现过“小人国”,小人平均身高约20公分,而他们

  • 乾隆叮嘱嘉庆:放过和珅,嘉庆偏偏不听劝,15年后他开始“后悔”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大家的眼中和珅是一个巨贪,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排的上号。真实历史上和珅的确很贪,有个说法叫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和珅一个人的财富就能填满国库。乾隆临终前曾叮嘱嘉庆不要杀和珅,嘉庆登基后立即处死了和珅,却在15年后后悔莫及,这是为何?小的时候和珅也算是出身名门,但是家境衰败后,和珅的家产被人夺走。从此之后

  • 夏朝存在471年,为何始终挖不到?专家:大禹建立的或许不是夏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可史学界对于夏朝却一直存在争议,原因就在于西方有学家提议,要将中国踢出“四大文明”的行列。他们认为,至今为止都没有找到任何有关于夏朝的文物和记载,来证明夏朝是否真的存在,认为中国号称五千年的历史也是在夸大其词?其实不仅是西方学家有这样的疑惑,我国学家对于夏朝也是摸不清头脑,明明史书中就曾提到过夏朝,

  • 夏朝存在471年,为何挖掘不出来?专家:大禹未必是夏朝的始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夏朝历史最详细介绍,夏朝距今大约多少年的历史,夏朝距今已有多少年

    然而,对于夏朝,历史学家一直争论不休。这是因为一些西方学者提出要把中国踢出“四大文明”的行列。他们认为,目前还没有发现任何有关夏朝的文物和记载,可以证明夏朝是否真的存在过。他们认为中国所谓的5000年历史也被夸大了吗?其实,不仅西方学者有这样的疑惑,中国学者也对夏朝感到困惑。明明两代的史书都提到了夏

  • 东汉末日:灵帝阅兵独自嘿,刘虞结怨公孙瓒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一时,由术士望气告变,说是京师将有大兵,恐致两宫喋血,灵帝意图厌禳,特征四方兵会集京师,就平乐观作讲武场,观中筑一大坛,上建十二重华盖,高约十丈,坛东北另设小坛,复建九重华盖高约九丈。四面张着赤帜,分列步骑数万人,结成方阵,借壮外观。汉灵帝亲擐甲胄,跨马临军,使大将军何进为前驱,秉旄仗钺,直抵坛前,

  • 历史上有4人提出"天下三分","三国"之后,南北朝还有2个"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在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所上《进五规状》中,以史学家的精确,对北宋太祖太平兴国四年(979)以前的分合治乱,作了具体的分析,据之统计,可知自秦统一(前221)到北宋平北汉(9

  • 寒浞杀后羿夺取大权,还霸占其妻妾生下二子,最后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夏王朝的前期,其藩臣有穷氏和夏王朝产生了激烈的矛盾,由此而引发了大规模的冲突,最后后羿暂时取代了夏王朝,但却被他的养子寒浞杀死了。根据多方的历史记载,夏禹死后,他的儿子夏启破坏了禅让的制度,自立为帝,改变了王位传承的规则。从此,王位传子不传贤,实行世袭制度,开始了众所周知的“家天下”,这个标志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