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末日:何进无谋反被诛,董卓进京将为祸

东汉末日:何进无谋反被诛,董卓进京将为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856 更新时间:2024/2/6 18:34:52

何太后得了此书,还是游移观望,不肯诛戮宦官;何苗亦为诸宦官袒护,慌忙见何进道:“前与兄从南阳入都,何等困苦?亏得内官帮助,得邀富贵。国家政治,谈何容易?一或失手,覆水难收,还望兄长三思!现不若与内侍和协,毋轻举事!”何进听了弟言,又累得满腹狐疑,忐忑不定。于是,派谏议大夫种邵带诏制止董卓进京,但董卓已至渑池抗诏不受,竟向河南进兵。种邵晓谕百端劝他回马,董卓疑有他变,令部兵持刃向前,竟欲害种邵,种邵也无惧色,瞋目四叱,且责董卓不宜违诏;董卓亦觉理屈,才还驻夕阳亭,打发种邵复命。袁绍闻知,惧何进变计,因向何进胁迫道:“交扆已成,形势已露,将军还有何疑,不早决计?倘事久变生,恐不免为窦氏了!”何进乃令袁绍为司隶校尉,专命击断,从事中郎王允为河南尹,袁绍使洛阳武吏,司察宦官;且促董卓等驰驿上书,谓将进兵平乐观中。何太后乃恐慌起来,悉罢中常侍小黄门使还里舍;惟留何进平日私人居守省中,诸常侍小黄门等,皆诣何进谢罪任凭处置。何进与语道:“天下汹汹,正为诸君贻忧。今董卓将至,诸君何不早去?”众闻言,默然趋退。袁绍复劝何进从速决议,何进又不肯从。一个是多疑少决逐日迁延;一个是有志求成欲速不达;两人虽是同谋,不能同意。直至袁绍再三怂恿,仍激不起懦夫心肠。袁绍竟私行设法,诈托何进之命致书州郡,使捕中官亲属,归案定罪。中官得此消息,遂至惊慌。张让子妇,系何太后之妹,张让急不暇择,跑回私第,一见媳妇何氏便匍匐地下,向她叩头,奇极。慌得他媳妇连忙跪下,惊问何因。张让流涕说道:“老臣得罪,当与新妇俱返故乡;惟自念受恩累世,今当远离宫殿,情怀恋恋,愿得再见太后,趋承颜色,然后退就沟壑,死亦瞑目了!”媳妇见张让这般情形,自然极力劝慰情愿出头转圜,张让乃起身他去。让媳妇匆匆出门,亟往见母亲舞阳君,乞向太后处说情,仍令张让等入侍,太后毕竟女流,难拂母命,不得不任事如故。偏何进为袁绍所逼,入白太后,面请答应下去,尽诛中常侍以下。并选三署郎官,监守宦官庐舍;何太后不答一言,何进只得退出。张让段颎等,见何进入宫,早已动疑,潜遣私党蹑踪随入,伏壁听着,具闻何进语言,当即返告张让、段珪,张让、段珪遂悄悄定计,又令私党数十人,各怀利刃,分伏嘉德殿门外,且诈传太后诏命,召何进议事;何进还道太后依议,贸然竟往,甫入殿门,已由张让等待着,指何进发言道:“天下扰扰,责在将军,怎得尽归罪我侪?从前王美人暴殁,先帝与太后不协,几致废立,我等涕泣解救,各出家财千万为礼,和悦上意始得挽回;今将军不忆前情,反欲将我等种类,悉数诛灭,岂非太甚?现在我等也不能再顾将军,赌个死活罢了!”何进无言可对,瞿然惊起,离座欲出,张让哪里还肯放过?招呼伏甲,汹汹直上,尚方监渠穆,拔刀争先,奋力砍何进,何进手无寸铁,如何招架,竟被渠穆砍倒地上,再是一刀,枭落首级。段颎就擅写诏敕,命故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罢去袁绍王允两人;这伪诏颁示尚书,各尚书不免生疑。卢植与何进有旧,更为惊愕,急至宫门外探信,且请大将军出宫共议,不料宫内有人大呼道:“何进谋反,已经伏诛!”声才传出,即掷出一个鲜血淋淋的头颅,卢植慌忙审视,正是何进首级,当即俯首拾起,驰入大将军营中取示将士,将吏吴匡、张璋且悲且愤,挥兵直指南宫;就是袁绍亦已闻变,立遣堂弟虎贲中郎将袁术,往助吴匡、张璋。宫门尽闭,由中黄门持械守閤严拒外兵,袁术等在外叫骂,迫令宫中交出张让等人,好多时不见影响,天已垂暮,索性在青琐门外,放起火来,火势猛烈,照彻宫中。张让等也觉惊心,入白太后,只言大将军部兵叛乱,焚烧宫门,太后尚未知何进死,惊惶失措,当被张让等掖住太后,并劫少帝、陈留王及宫省侍臣,从复道往走北宫。

尚书卢植早已料到此着,擐甲执戈,在閤道窗下守候,遥见段颎等拥逼太后,首先入閤厉声呼道:“段珪等逆贼既害死大将军,还敢劫住太后么?”段珪乃将太后放松,太后急不择路就从窗外跳出,卢植急忙救护,幸得免伤。是时,袁术、吴匡、张璋等已攻入南宫,搜诛阉竖,止得小太监数名,杀死了事,独未见常侍黄门等人。适值袁绍趋至,袁术等具述情形,袁绍即与语道:“逆阉虽众,今日已无生路,逃将何往?惟樊陵、许相两人甘为逆党,不可不除!”说着,即矫诏召入樊陵、许相一并处斩,可巧车骑将军何苗,也闻警驰来,袁绍即与潜赴北宫,行抵朱雀阙下,兜头碰见中常侍赵忠,立由袁绍麾众拿下;赵忠自北宫前来探视,冤冤相凑,被袁绍拘住,自然叱令枭首。赵忠见何苗在旁,还想求救,凄声呼语道:“车骑忍见死不救么?”何苗虽未答说,却已侧目向袁绍,似有欲言不言的苦衷,无非为他平日馈遗。待至赵忠之首砍落,更不禁露出惨容。吴匡等素怨何苗不与乃兄同心,且见他形色惨沮,越觉可疑,遂传语部兵道:“车骑与杀大将军,吏士能为大将军报仇否?”道言未绝,众皆应命,当即把何苗抓去砍作两段,弃尸苑中。袁绍尚想拦阻,已是不及,乃引众突入北宫,关住大门,分头搜寻阉党,见一个,杀一个,见十个,杀十个无论老少长幼,但看他颏下无须,尽行杀毙,接连杀至三千余人;有几个本非宦官,只因年轻须少,也被误杀,同做刀下鬼奴。想是与阉党同命,应该同日致死。只张让、段颎诸权阉,尚未伏诛,料他伏处内宫,守住太后、少帝、陈留王,于是引兵再进,深入搜查;惟何太后孑身留着,余皆不见,至问及太后,太后亦不甚明悉,但言尚书卢植救我至此,卢尚书向我说明,皇帝兄弟,被张让等劫出宫外,不知何往,现卢尚书已保驾去了。袁绍仍请何太后摄政,并派官吏往追少帝、陈留王。究竟少帝、陈留王两人,被张让等劫往何方?原来张让段颎,因外兵已入北宫,势难再留,乃与残兵数人,劫迫少帝兄弟步出北门,夜走小平津;公卿无一相从,连传国玺都不及携取。到了夜半,才由尚书卢植及河南中部掾闵贡,相继赶来,闵贡手下带得步卒数人,既谒过少帝兄弟,便叱责张让、段颎道:“乱臣贼子,尚想逃生,我今日却不便饶汝了!”说着,即拔剑出鞘,信手乱挥,劈倒了几个阉奴;独张让、段珪陪立少帝左右,急切无从下手,因用剑锋指示,勒令自杀;张让与段珪无力抗拒,没奈何向少帝下跪,叩首泣辞道:“臣等死了,愿陛下自爱!”语罢起身,见前面便是津涯,因急走数步,一跃入水,随波漂去。这真叫做浊流了。

闵贡见张让、段珪等皆死,乃与卢植扶住少帝兄弟觅路趋归。少帝与陈留王向在宫中抚养,年龄尚稚,从未走过夜路,并且满地荆棘七高八低,天色又黑暗得很,虽是有人扶着,尚觉得步步为难;幸有流萤三五成群,透出微光,飞到身旁好似前来导引,因此尚见路影踯躅南行。约走数里,路旁始有民家,门外置有板车,下有轮轴,闵贡瞧着,便令随卒取车过来,也无暇敲门问主,就请少帝兄弟,并坐车上,由步卒在后推轮,慢慢儿行到雒驿,听得驿中柝声已转五更,天空中雾露迷蒙,少帝等又皆困倦,料难再行,才就驿舍中留宿。俄顷便已天明,卢植先起,面白少帝,愿赴召公卿,来此迎驾,少帝当然依议,卢植即辞去。闵贡以驿舍不便久留,也即动身,驿舍中只有两马,一马请少帝独坐,闵贡与陈留王共坐一马,出舍南驰;方有朝中公卿,陆续趋到,扈驾同趋。经过北邙山下,忽见旌旗蔽日,尘土冲天,有一大队人马到来,截住途中,百官统皆失色,少帝辩更觉惊慌吓得涕泪交流,不知所措。嗣见旌旗开处,突出一员大将,眉粗眼大腰壮体肥,穿着满身甲胄,径至驾前,群臣惊顾,并非别人,乃是前将军董卓,稍稍放心。董卓本在夕阳亭候命,经袁绍伪书敦促,因引兵再进,至显阳苑,望见都中火起,料有急变,便夤夜趱程,驰抵都城西偏,天已破晓,探悉公卿前去迎驾,因亦移兵北向,往迎少帝;可巧在北邙山前相遇,就跃马进谒。陈留王见帝有惧色,传诏制止董卓,当由侍臣向前,高声语董卓道:“有诏止兵!”董卓张目道:“诸公为国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至使乘舆摇荡,董卓前来迎驾,并非造反,为什么反要禁阻呢?”侍臣无语可驳,乃引董卓谒帝。帝惊魂未定,好似口吃一般,不能详言,还是陈留王从容代达,抚慰以外,并略述祸乱原因,自始至终,无一失言。董卓暗暗称奇,隐思废立,面上尚不露声色,即请御驾还宫。先是京师有童谣云:“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上北邙。”至是果验。及少帝还宫后,即日颁诏,大赦天下,改光熹年号为昭宁,只传国玺已经失去,查无下落。

骑都尉鲍信,前奉何进差遣,从泰山募兵还都;既见时局大变就往白袁绍道:“董卓拥兵入都,必有异志,今不早图,必为所制,可乘他新至疲劳,乘隙捕诛,除去此獠,国家方有宁日呢!”袁绍惮董卓多兵,且因国家新定,未敢遽发,免不得语下沉吟,鲍信长叹数声拱手告退,仍引还所招新兵,弃官归里。

(本篇完)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蜀汉五虎上将,个个都是猛将,他们的兵器都是什么神兵利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蜀汉五虎上将的兵器,蜀汉五虎,蜀汉五虎大将名单

    关羽的兵器:青龙偃月刀关羽,是五虎上将之首,他的兵器是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达七十二斤。桃园结义后,刘关张三人集资,打造兵器,其中刘备打造了玄股剑,关羽打造了青龙偃月刀,张飞打造了丈八蛇矛。青龙偃月刀是关羽的成名兵器,死在此刀之下的武将不计其数。关羽的首战,是黄巾军将领程远志。程远志是一个战五渣

  • 从蛮夷小邦到诸侯霸主:楚国的兴衰八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var1]楚国八百年楚人本“蛮夷”传说楚人是火神祝融的后代,祝融是炎帝的火师,在上古时代掌握火,而他们自己也说是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的后代,因此楚人其实也是华夏民族的后裔,但他们却长期不被中原王朝所接纳和承认,不断受到驱逐而被迫南迁,在商朝的时候,刚刚崛起的大商不断四处扩张,楚人的先祖们被迫离开自己

  • 留恋温柔乡,娶自己的侄媳妇,夺位之路让臣子操碎心的晋文公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晋文公温柔乡,晋文公是如何走出温柔乡的,晋文公娶侄媳妇视频

    [var1] 晋献公去世后,骊姬的儿子奚齐在托孤大臣荀息的辅佐下刚登上君位,就被一直支持太子申生的里克等人,在晋献公的灵堂之上刺死了。 荀息只好又立晋献公的另一个儿子,骊姬的妹妹所生的卓子为君,结果也被里克他们杀害了。红颜祸水骊姬也被活活鞭死。辞位不受晋国君位空缺之后,里克便带人到翟国来接重耳,想让

  • 汉武帝被称为千古一帝,为何却有人称其为千古暴君?他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在对内经济方面实行的算缗告缗,意思就是强行让你去缴税,还鼓励你去告密,对于当时高利贷商人,囤货商人,工商业主等,规定必须二缗抽一算,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挣两千块要抽走一百二十块,这很明显就是在抢钱,许多商人纷纷抵制于是就会出现虚报家产,此时就出现了告缗,举报者能够获得谎报者一半的家产,此举最终搞得民心

  • 关羽兵败麦城,逃到距离益州20里的临沮,马超为什么见死不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关羽败走麦城马超为何不来增援,关羽败走麦城时马超驻守之地,关羽走麦城为何马超见死不救

    关羽为什么不往西走,而往北走呢?因为孙权和吕蒙显然不可能纵虎归山,早就派陆逊守住了益州与荆州之间的水道,拿下了宜都,秭归,驻扎在夷陵,一防关羽退回益州,二防益州援救。也就是说关羽连夷陵都过不去,哪里可能还跑到离益州二十里的地方呢?不管关羽知道东吴必有此安排,或者已派人打探到这个信息,所以是不可能往西

  • 三国之乱世,孙权立功江南,实乃真正的“英人之杰”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是我们中国文学上的四大名著,在民间有很高的知名度,许多人从小就看过三国演义,所以对其中的故事非常了解。三国演义中有许多的英雄人物,大家热衷于讨论这些令人喜欢之人,那么除了这些英雄豪杰,你最厌恶的人物又是谁呢?很多人讨厌刘备,认为刘备这个人虚伪,一天到晚哭哭啼啼的,一点都不像个英雄,反而像个伪

  • 《资治通鉴》:肖申克救赎对抗马陵之战,孙庞的顶端对决太过瘾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孙庞的全部视频,孙庞,资治通鉴马陵之战原文

    [var1]今天读完了卷二,记录了周显王48年间的历史,真的是生动多彩,除了历史大事,更让人欲罢不能的就是那些耳熟能详却又未曾深究的人物故事。✔商鞅徙木立法的故事广为流传,我们却不知道这样的一位以诚信为本的人物,却也能做出“兵以诈立”的事情,打感情牌骗杀魏国公子卬。乃至秦孝公的保护伞一到,逃亡魏国,

  • 三国第一毒谋智者:一生才智过人,奈何只能保一己荣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贾诩奇谋百出,算无遗策。

  • 关羽死前最后一夜发生的一幕,让他痛心不已,预感到蜀汉江山破灭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中,关羽和张飞虽然是兄弟,但他跟张飞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关羽比较爱兵,对于一些没有身份的人比较照顾,所以老百姓都喜欢关羽,但关羽却极度看不起一些当官的,有权有势有文化的人,所以在孙权要跟他连亲时却遭到他的一阵痛骂。张飞则是另一种,他天天打骂士兵,但对文化人却是很尊重。因为关羽在老百姓心里的形

  • 其实曹操死后还留下三大猛将,哪怕有一个不死,司马懿不敢谋权!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末年,司马懿独揽魏国大权,曹氏宗亲被赶尽杀绝,这也就验证了曹操在世的担忧--司马懿野心勃勃,恐有不臣之心。虽然司马懿独揽大权,但是曹操为了防止司马懿,也为曹氏留下了四个名将来防止司马懿篡权。或许历史就是这样,曹氏窃得了汉室的江山,那么就有人会从曹氏手上窃的汉室的江山。曹操留下的三员大将,在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