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父亲角度看: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储君”,而不是朱高煦

从父亲角度看: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储君”,而不是朱高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64 更新时间:2024/1/26 1:42:57

一、朱棣皇位“来路不正”,需要树立榜样,明确继承原则

1399年,朱元璋尸骨未寒,朱棣在北平以800兵马叫板侄子建文帝,并夺取了明朝江山,是藩王武力夺权的典范。

朱棣叫板建文帝,理由是“清君侧”,为皇帝“靖难”,实则是不甘受制于年轻的小侄子朱允炆,想自己当皇帝。

朱棣进入南京,建文帝失踪,但他的儿子尚在,朱棣为何不册立他们,“靖难”的目的可想而知,就要把皇位从朱标家族手中夺过来。

小宗取代大宗,朱棣胜利了,却并不光彩。朱棣可以这么做,其他藩王为何就不可以呢?一旦某些藩王势力强大,也跟着自己学习,朱家内部岂不是继续自相残杀了,跟司马家族的“八王之乱”一样了。

朱棣皇位“来路不正”,他必须要树立起榜样,明确皇位继承的原则,且不能随意更改,否则后代有样学样,明朝就提前灭亡。

西周建立后,周公旦“制礼作乐”,明确了“嫡长子继承”的原则。嫡长子优先继承皇位,可以避免许多纷争,让兄弟们知道谁才是“大宗”,不要产生非分之想。

“嫡长子继承”原则确立以来,许多王朝都遵循这些规则。但是,随着君主专制的强化,皇帝大权独揽,他们往往破坏规则,选择自己喜欢的儿子继位,内部纷争也就不可避免了。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立刻册封长子朱标为太子,作为“储君”培养。朱标能力强悍,人际关系好,得到开国文武大臣的拥戴,对兄弟也不错。如此,朱棣不敢有想法,夹着尾巴做人。

1392年,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很伤心,便册立朱允炆为“储君”。朱允炆年纪小,又不是朱标的嫡子(朱标嫡长子朱雄英早逝),朱棣多少有些不服气。

朱棣认为,自己是马皇后的儿子,为何不让自己当太子。朱元璋病逝前,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先一步去找朱标“团聚”,论资排辈,也该轮到朱棣了。

朱元璋太宠爱朱标,自然会把目光投向他的儿子,朱允炆得以继位。朱允炆当了皇帝,朱棣虽说不服,却也不敢轻易闹事。

但是,朱允炆“削藩”操之过急,又缺乏手腕,还带有“宋襄公”的仁慈。朱允炆“不可让朕背负杀叔之罪”,害苦了自己,丢失江山社稷不说,儿子还被朱棣囚禁,也是悲哀。

相对朱标而言,朱棣就是“小宗”,当皇帝不好“自圆其说”,故而对《明太祖实录》做了大量修改,解缙则是笔杆子。也许是知道皇帝太多的秘密,朱棣不能容忍解缙,让纪纲把他处死。

朱棣夺取皇位,朱家子孙自相残杀,中原大地生灵涂炭。如此,朱棣继位后,非常强调稳定,一定要明确皇位的继承规则,自己带头做表率,否则朱家子孙还会同室操戈。

二、朱高煦以李世民自居,想效仿“玄武门之变”

“靖难之役”时,朱高煦多次率兵杀入阵中,救出朱棣。白沟河之战、东昌之战、夹河之战、浦口之战,如果不是朱高煦及时杀来,朱棣早就阵亡,要么被俘虏。

1402年,浦口之战时,朱棣陷入重围,亲兵死伤殆尽。此时,朱高煦杀来,连斩建文帝的几位将领,燕军转败为胜。

朱棣很高兴,对朱高煦说:“我已经老了,世子(朱高炽)身体又不好,你应该多努力。”

老爸这么一说,朱高煦别提多高兴,认为朱棣要册立他为“储君”,因而作战更加卖力,悍不畏死。谁知,朱高煦被朱棣耍了,朱棣压根就没这意思,只是想利用他的勇猛而已。

客观看待,朱棣还是很欣赏朱高煦,无奈朱高煦太过张扬,不知道分寸,平日里以李世民自居,让朱棣很反感。

朱高炽当太子,朱高煦很不高兴,对自己“汉王”的爵位很不满意。朱高煦请求朱棣把“天策卫”的士兵交给他,又经常对人说:“我这么勇猛,难道就不如秦王李世民吗?李世民有天策府,我为何不能有天策卫。”

不得不说,朱高煦太无知,也太过猖狂。朱高煦自誉为李世民,岂不是把朱高炽当成李建成,把朱棣视为李渊,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过早暴露称帝的想法,还打算以“事变”方式夺权,朱棣岂能不恼火。

李世民何许人也?也是小宗取代大宗,为了当皇帝,不惜栽赃陷害李建成,杀光了李建成、李元吉一家全部男子,连襁褓中的婴儿都不放过。至于李渊,眼睁睁看着孙子被杀,老泪纵横,却无能为力,乖乖退位,当太上皇去。

朱高煦以李世民自居,野心不小。如果朱高煦当了皇帝,他一定会杀光前任太子朱高炽的一家,其他藩王也会乘此机会起兵,朱家的江山就此结束。

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雄才大略,多次追随朱棣北伐,在军中威望很高。一旦朱高煦继位,为了家族的安全,朱瞻基也会起兵,内战还是不可避免。

从朱高煦自誉为李世民的那一刻起,他就是已经失去了当皇帝的机会,朱棣已经对他失望透顶。为了朱家子孙的安全,为了大明江山的延续,朱高煦一定不能当皇帝。

失去“储君”资格后,朱高煦痛恨朱棣、朱高炽,公开叫板父亲、兄长。朱高煦私底下训练三千精锐士兵,联合海上的“倭寇”,并制作盔甲,流露出不臣之心。

指挥使徐野驴不接受朱高煦的调遣,不跟他同流合污。朱高煦一怒之下,当众把徐野驴打死,将《大明律》无情践踏,踩在脚底下。

三、朱高炽仁慈,朱棣相信他不会杀朱高煦,朱家子孙和睦相处

朱高煦当皇帝,朱家子孙会遭殃,朱高炽当皇帝,结果要好很多,这是朱棣册立他为“储君”的重要原因。

朱高炽是嫡长子,理所应当继位,在法理上占有优势。再则,朱高炽非常仁慈宽厚,不会为难曾经跟自己作对的弟弟,会让朱高煦、朱高燧一家人得以善终,享受荣华。

1403年,朱高炽被册立为太子,朱高煦不服,多次公开挑战兄长。朱高炽身体肥胖,行动不方便,去祭祀明孝陵时摔倒在台阶上。朱高煦哈哈大笑:“前面的人跌倒了,足以警示后人”,丝毫不把太子放眼里。

朱棣经常北伐草原,巡视边境,朱高炽负责监国,与文官集团关系很好。朱高煦可倒好,经常来拆台,跟朱棣告状,说朱高炽监国的“坏话”。

解缙是朱高炽的亲信,朱高煦栽赃陷害他,对朱棣说:“解缙故意乘着皇帝北伐时,私底下拜访太子,又擅自回去了。”朱棣大怒,将解缙投入监狱,后被纪纲拉到雪地里活活冻死。

朱高煦册封汉王,却没有前往封地,而是赖在京师不走,俨然就是想夺嫡。朱棣多次警告,朱高煦也无动于衷。可以说,朱高煦是铁了心叫板太子,想自己当皇帝。

面对朱高煦的挑战,朱高炽并不怨恨,还处处维护他。朱高煦杀徐野驴,视朝廷命官如草芥,朱棣很生气,扬言废了朱高煦,全家为庶人,开除宗籍。

汉王被废,对朱高炽而言是天大的喜事,没了这位竞争对手,自己的太子之位高枕无忧,岂不美哉。但是,朱高炽并未落井下石,而是替他求情,苦苦哀求父亲朱棣,放了朱高煦,原谅他的年少无知。

朱高煦挑战朱高炽,要夺取了他的太子之位,朱高炽却替朱高煦求情,朱棣很开心,认为朱高炽仁慈,是理想的君王。“徐野驴事件”,坚定了朱棣将皇位传给朱高炽的决心,太子值得托付。

朱棣没有看错,朱高炽确实仁慈,明仁宗的谥号不是吹的。1424年,朱棣御驾亲征漠北,班师途中病逝,朱高炽继位,是为明仁宗。

朱高炽继位,朱高炽不服气,在乐安招兵买马,准备造反。朱高炽得知此事,将朱高煦叫来北京,赏赐黄金万两,吃完家宴后,又放他回去。朱高煦也觉得不好意思,收敛了很多。

如果朱高煦低调做人,夹着尾巴,不再继续闹事,善终没问题。可惜,朱高煦太无知,非要挑战帝王的底线,栽在了明宣宗朱瞻基手里。

1425年,朱高炽病逝,朱瞻基继位,是为明宣宗。朱高煦不服气,认为侄子年纪轻轻,不是自己的对手,便决定起兵“靖难”,学习父亲的朱棣的做法。

朱瞻基不是朱允炆,他没有派大将去征讨,而是御驾亲征,以帝王的气场震慑叛军。朱高煦手忙脚乱,部下离心离德,只好出城投降,被押送京师。

“靖难”失败,理应低调做人,朱高煦却不知好歹,继续挑战朱瞻基,故意绊倒皇帝,也是醉了。朱瞻基一怒之下,处死朱高煦,以及9个儿子。赵王朱高燧见状,也乖乖交出兵权,在家养老,得以善终。

从一位父亲的角度看,朱棣选择朱高炽,而不是朱高煦,就是不想让朱家子孙自相残杀,希望他们能和睦共处。朱高煦继位,朱高炽家族肯定遭殃,其他朱家王爷也会被卷进来。朱高炽继位,只要朱高煦不自己作死,是可以善终的。

参考书目:《明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论唐代进奏院状报读者构成特点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代设立进奏院的目的,唐代诗人100名排名,唐代奏议文的地位

    唐朝时期进奏院状报大概在唐肃宗时期开始成型,一直到唐朝后期以及五代时期都在深刻地影响着古典中国政治的风格。在北宋时期,进奏院的状报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进奏院这个信息传播媒介机构以及其接纳者的研究,是对于唐朝时期政治结构的直观体现。要想研究这一点,就要分清唐朝时期状报的作用以及其接纳者的身份。

  • 宋代文坛领袖-欧阳修(4)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题记一个人陷入迷茫的困境,最大的原因是认知不足,这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好好读书。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佑二年,北宋建国百年,此时的北宋边疆无外地骚扰,国泰民安。欧阳修也迎来了人生高光的一年。这一年在宋代文化史、教育史上也是值得载入史册的一年。这一年的北宋堪称人才大爆炸,也被誉为科举制历史上的最高峰

  • 薛婕妤:李渊的嫔妃,唐高宗李治的师傅,为何最后出家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渊李世民李治武则天关系,薛婕妤和李治,唐朝李治的妃子叫什么

    薛婕妤教授过幼时的唐高宗李治。薛婕妤在李治朝,被武则天强行赶出皇宫,剃度为尼并且幽禁。薛婕妤在李渊武德年间薛婕妤是薛道衡的女儿,兄弟薛收,侄子薛元超,出自河东薛氏西祖第三房。薛婕妤具体什么时间成为李渊后宫嫔妃的,有没有参与宫斗不得而知,但是后来李世民登基后,曾让薛婕妤教授过李治,这样看来得话,薛婕妤

  • 李娃逝世前嘱咐儿孙,死后不与岳飞合葬,众人得知真相后纷纷称赞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岳飞,1103年出生于河南汤阴,他年少时虽然沉默寡言,却有很大的志向,尤其在母亲姚氏的教导下,他非常具有爱国心。岳飞十六岁的时候,由父母做主,娶了刘氏为妻,夫妻之间感情很好,在数年之间就生育了两个儿子岳云、岳雷,以及一个女儿岳安娘。大约在岳飞二十岁的时候,由于宋军兵败契丹,河北形势岌岌可危,岳飞便从

  • 《风起霓裳》李世民病危,曹王诬陷李治弑君,琉璃晋级PK遭暗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可转念一想,这曹王是什么脑子,杨世民都病危了,太子名正言顺,用得着再下毒?还是是我太笨,参不透个中玄机?再有琉璃发誓抢卓锦娘饭碗,还没开局,就被卓锦娘一盒子拍晕,关了起来,错过了比试机会。这女主复仇真是弱爆了。武媚娘嗅得先机,狠心剃光了头发,出宫避祸。临走前,嘱咐李治曹王不会善罢甘休,李治想继位怕是

  • 柳公权《唐柳河东郡公书》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 如果历史重演,你认为岳飞能拯救偏安一隅的苟宋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岳飞是回民吗,赵构晚年后悔杀岳飞没,岳飞最漂亮的一幅书法

    岳飞能匡扶起无可救药的南宋吗?不能,百分百不能。已经烂到根的苟宋,你认为靠一个将军能支撑全局吗?其实南宋能不能收回失地和岳飞真没啥关系,主要还是赵构赵老蔫。如果赵老蔫那管有一点点的王者之气,南宋都不至于被后世称为苟宋、弱宋了。而且在赵构时期,已经有将领占领开封城了,就是岳飞的老上司,宗泽。在岳飞攻取

  • 李白一生都在游山玩水,那他的钱是怎么来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白游历的钱从哪来,李白一生经历思维导图,李白的一生完整版详细

    首先可以确定李白是个富二代,他整个家族都是做贸易生意的,在三峡、江陵、九江,所以别家的孩子都把月亮比做烧饼,李白小时候却把月亮叫成白玉盘,别人找老师拜师学习都是拎着肉干鸡蛋。李白少年时拜师直接要给老师建房子,让人家到他那里住,就这手笔,家里没矿做不出来。24岁那年,他仗剑游国,离开了家乡。游历扬州的

  • 一代女宰相,30来岁的上官婉儿,为何会被武则天施以黥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与上官婉儿黥刑是一种“伤害不大,侮辱极强”的刑罚,尤其是对女性而言。在文献的记载上,早在炎帝黄帝蚩尤时代就有五刑罚了。实际上,自从有了五行论——木火土金水,也就有了五刑罚——墨、劓、剕、宫、大辟。大辟刑,就是死刑,从隋朝开始正式改为死刑。宫刑又称腐刑、阴刑,男犯去势,女囚幽闭。剕刑,又称刖刑、

  • 明朝奇案:因梦中神授一字,揭开疑案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奇闻怪事100个,明朝疑案大全集,明朝最厉害的谜案

    正统三年,石璞将任按察副使,在任职期间,发生了一件奇怪的案子。石璞当时有人结亲,新婚三日归宁。丈夫带着妻子回娘家拜见岳父岳母,用完饭后,丈夫先行回家,妻子在娘家又待了一会儿。天黑后,丈夫在家迟迟等不到妻子。于是才意识到不妙,随即出门寻找,但一家人苦寻许久无果。岳父便对女婿生疑:莫不是他害了女儿,装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