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忠烈民族英雄——铸铜文天祥人物雕塑

忠烈民族英雄——铸铜文天祥人物雕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496 更新时间:2024/1/13 5:06:57

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二十一岁的文天祥中进士第一,成为状元。一度掌理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直言斥责宦官董宋臣,讥讽权相贾似道而遭到贬斥,数度沉浮,在三十七岁时自请致仕。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南下攻宋,文天祥散尽家财,招募士卒勤王,被任命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在援救常州时,因内部失和而退守余杭。随后升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与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主帅伯颜被拘留,于押解北上途中逃归。不久后在福州参与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又自赴南剑州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1278年)卫王赵昺继位后,拜少保,封信国公。后在五坡岭被俘,押至元大都,被囚三年,屡经威逼利诱,仍誓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1283年1月),文天祥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明代时追赐谥号“忠烈” 。

文天祥多有忠愤慷慨之文,其诗风至德祐年间后一变,气势豪放,允称诗史。他在《过零丁洋》中所作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气势磅礴,情调高亢,激励了后世众多为理想而奋斗的仁人志士。文天祥的著作经后人整理,被辑为《文山先生全集》。

抗元名臣,铸铜人物雕塑,文天祥

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元名臣

铸铜人物雕塑,文天祥,民族英雄

二十岁考取进士第一,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德祐元年(1275年)闻元兵东下,在赣州组织义军,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次年任右丞相,出使元军议和,被扣留。后于镇江脱险,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由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1278年被俘,后来被押送到大都(今北京),在监狱关了三年。元军屡次劝他投降,都被他坚决拒绝了。1283年1月9日,文天祥慷慨就义,时年四十七。

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最终失败。1276年奉诏入福州,任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往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建立督府,派人赴各地募兵筹饷以继续抗元战争。秋,元军攻入福建,端宗被拥逃海上,在广东一带乘船漂泊。1279年被俘,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抗元名臣,铸铜人物雕塑,文天祥

石雕人物雕塑,文天祥,抗元名臣

铸铜人物雕塑,石雕,文天祥,抗元名臣

在孩提时,看见学宫中所祭祀的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的画像,谥号都为“忠”,即为此高兴,羡慕不已。说:“如果不成为其中的一员,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汉。”他二十岁即考取进士,在集英殿答对论策。当时宋理宗在位已很久,治理政事渐渐怠惰,文天祥以法天不息为题议论策对,其文章有一万多字,没有写草稿,一气写完。宋理宗皇帝亲自选拔他为第一名。考官王应麟上奏说:“这个试卷以古代的事情作为借鉴,忠心肝胆好似铁石,我以为能得到这样的人才可喜可贺。”宝佑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不久,他父亲逝世,回家守丧。

开庆初年(公元1259年),元朝的军队侵伐宋朝,宦官董宋臣对皇上说要迁都,没有人敢议论说这是错的。文天祥当时入朝任命为宁海军节度判官,上书“请求斩杀董宋臣,以统一人心”。因不被采纳,就自己请免职回乡。后来逐渐升官至刑部侍郎。董宋臣又升为都知,文天祥再次上书一一列举他的罪行,也没有回音因此出外任瑞州知州,改迁江南西路提刑,升任尚书左司郎官,多次遭台官议论罢职。担任军器监并兼任代理直学士院。贾似道称说有病,请求退休,用以要挟皇上,诏令没应允。文天祥起草制诰,所写文字都是讽刺贾似道的。当时起草圣旨诰命的内制沿袭要呈文稿审查,文天祥没有写,贾似道不高兴,命令台臣张志立奏劾罢免他。文天祥已经几次被斥责,援引钱若水的例子退休,当时他三十七岁。

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起用为荆湖南路提刑。因此见到了原来的宰相江万里。江万里平素就对文天祥的志向、气节感到惊奇,同他谈到国事,神色忧伤地说:“我老了,观察天时人事应当有变化,我看到的人很多,担任治理国家的责任,不就是在你吗?望你努力。”

文学家,文天祥,铸铜人物雕塑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铸铜文天祥人物雕塑

铸铜文天祥人物雕塑,抗元名臣,民族英雄

文天祥在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开府聚兵期间留下不少事迹,影响最深的是“文山城墙”。 “文山城墙"位于福建南平市延平区城北茫荡山的莲花山,城垣旧址长5000余米、宽4.5米,高3米许,外侧利用天然山脊为陡峭工事,部分地段用石头垒砌而成,更多为夯土所筑,十分壮观。

遗址后经造林、开路,严重受毁,地面大部分已不存在,地下墙基尚存。

文天祥于1276年七月上旬到达南剑州后即着手筹建这一带城墙。因为元军南侵陆路必经城北的官道,因此筑城墙成为当务之急。按理说这么浩大的工程至少需要三、五个月才能完工,但文天祥仅用了几天几夜就把这10里长墙筑成了。修筑工事,夜以继日,远近百姓闻风而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足见当时民众抗元热情之高涨。后来人们传说文丞相抗元气节惊天地泣鬼神,筑墙如有神鬼相助,遂把这段城墙称为“鬼城墙”。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原因:为太子之位还是逼父交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在历史上,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手足兄弟之间为了夺取皇位闹得鸡犬不宁,甚至是大开杀戒。不仅如此,还有为了自己的皇位,迫不及待杀掉父亲或者逼父亲让位的人。在古代,很多事情都讲究天意,在当上皇帝这件事上更是如此,人们更讲究玄学,来彰显自己皇位的合法性。所以,虽然发生了很多夺取皇位的事情,但这些事情在正史中

  • 李世民最聪明的儿子,被外戚陷害至死,死前发下毒咒,6年后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最严重的时候,这些外戚还能直接决定皇帝的废立,严重地影响到了皇权。这些外戚权力过大会严重地导致皇权不集中而影响政治的决策。但是这头一旦开启,就很不好收拾了。历代皇帝不得不一边依靠外戚,一边又想尽办法压制着外戚。这样的事情昏庸无能之君避免不了,连一些被称之为圣明之君的皇帝也避免不了。就像李世民,他就算

  • 李世民有六大猛将,却被一菜农杀了俩,李渊:看来必须李建成出马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之所以能在隋朝之乱中打出自己的一片天,最后帮助父亲建立了唐朝,除了他自身的军事天才之外,就是因为他的手下有着一群猛将。以秦琼尉迟恭程咬金为首的六大猛将,就是李世民在战场上有底气的保证,但是在唐朝初年,因为一次叛乱,六大猛将中的两位竟然被一个菜农斩于马下,这其中发生了什么?窦建德之死因为杨广的残

  • 李世民的长孙皇后,堪称“大唐好媳妇”,她究竟是个怎样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一句老话:“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女人”,李世民这样的伟大帝王也不例外,那么站在他身后的女人是谁呢?毫无疑问是著名的长孙皇后。公元636年7月,长孙皇后病逝于长安,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不管是“玄武门之变”还是“贞观之治”背后,都有她的影子,甚至潜移默化中她的功劳也不容小觑,用李世

  • 查理一世,比宋徽宗更惨的英伦宋徽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新出炉的英国国王,被称为“查尔斯三世”,但如果沿袭传统的话,也可以称为“查理三世”。查尔斯或查理甚至查理斯,都只是中文的不同译法。比查理三世早出生三百四十八年的查理一世,英文名一样是Charles而非Charlie。查理一世是跟法皇路易十六、俄皇尼古拉二世并列的三个被处死的欧洲君王,但不太为今人所知

  • 李世民杀死弟弟李元吉后,不仅将其妻子纳入后宫,还生下一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手刃亲兄弟后,李世民为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又将李建成与李元吉家中的全部男性诛杀,只留下他们的妃子和女儿,让她们居住在后宫的一间狭小的院落中,算是保留了一丝人性。不过,李世民却在十五年后做了一件“杀人诛心”的事情,他竟然“临幸”了李元吉的妃子杨氏。无依无靠的杨氏面对李世民的淫威也无法拒绝,只能委曲求全

  • 岳飞从军后具体都担任过什么官职?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常回家看看投稿 为繁荣、弘扬中华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编辑 | 趙英雄岳飞于1103年3月24日(宋徽宗崇宁二年二月十五日)诞生于相州汤阴县(河南安阳汤阴县),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绍兴十一年

  •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为何还要急着逼迫李渊退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626年7月2日,玄武门之变;7月5日,李渊册立李世民为太子;9月4日,李世民在显德殿即位。短短两个月,李世民便当上皇帝。有人疑问,李世民已经是太子,皇位早已是囊中之物,况且李渊在世。李世民为何还要“逼迫”李渊退位呢?玄武门之变后,李渊的皇帝位置早已是名存实亡。为什么这么说?虎牢之战,李世民名震

  • 刘伯温死后,朱元璋挖开他的坟墓,结果只见六个字:开棺见尸者斩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常回家看看投稿 为繁荣、弘扬中华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编辑 | 趙英雄提到历史上足智多谋的人物,大家首先应该会想到诸葛亮,确实如此,几乎每个人对他都很熟悉,这样的一个头戴纶巾,手持羽扇, “运筹帷幄

  • 李隆基最后有多惨?被宦官欺负不敢语,唯一相伴之人不能保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李隆基马嵬坡前上演生离死别天宝十五年(756年)潼关失守,安史叛军直逼长安,李隆基听从杨国忠的摆弄,带领杨氏姊妹以及少数子孙,在高力士和大将军陈玄礼的护卫下,出逃四川。当李隆基一行逃至马嵬驿时,护驾的兵士因为连日劳累,又没有任何供给,早已心怀不满。当他们看到杨国忠与二十多个吐蕃使节在驿门外密谈时,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