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代马球戏,尚武精神的象征

唐代马球戏,尚武精神的象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575 更新时间:2024/3/11 1:08:49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人们对于马球戏的喜爱就像现代人对足球运动的狂热一样。当时,马球戏是唐代全民性的体育游戏,一代风流天子唐明皇就曾是打马球的高手。他做临淄王时,曾与吐蕃使者赞咄部下比试打马球,史载他“东西驰突,风回电激,所向无前”。

马球戏又名“击鞠”“打球”“击球”,最初在中亚波斯(今伊朗)一带流行,后经吐蕃地区(今西藏)传入大唐帝国的中原一带。唐王朝最初推行这项运动只是为了加强对骑兵骑乘技术和砍杀技术的训练,“本军中戏”。唐代诗人阎宽说:“善用兵之技也,武由是存,义不可舍。”但后来马球戏慢慢地演变成了一种以观赏和表演为主的娱乐活动。

马球戏必须骑马上场,所以参加者首先需要谙练骑术,只有在骑驭技能达到一定程度时,才有可能上场击球。骑术高明者,往往容易在场上发挥技艺,抢断来球。当然,参加球赛的马匹也必须经过严格的选择和培训,好马良驹,也是打球取胜的起码资本。唐人描写马球赛,无不首先垂意良驹。《全唐诗》有诗云:“善价千金未可论,燕王新寄小龙孙。逐将白日驰青汉,衔得流星入画门。步骤最能随手转,性灵多恐会人言。桃花雪点多虽贵,全假当场一顾恩。”在唐代,各地还要选择打球良马进献给朝廷,以备皇家球赛之用。

唐打马球俑

唐代马球场有两种场地:一种为泥地球场,另一种即草地球场。唐朝驸马武崇训和杨慎交“洒油以筑球场”,这种球场就是泥地球场。江苏扬州出土的唐打马球铜镜、安徽怀宁县发现的唐打马球铜镜以及故宫博物馆所藏唐打马球铜镜上,均饰有花草、木枝、山峰等图案,这是当时草地球场的真实写照。文献资料中对草地球场也有所提及,唐宪宗曾问宰相赵宗儒:“人言卿在荆州,球场草生,何也?”赵宗儒答曰:“虽然草生,不妨球子往来。”

唐打马球铜镜

无论是泥地球场还是草地球场,重要的是球场平整方正、光滑坚实,不能坑坑洼洼。唐代诗人杨巨源的“新扫球场如砥平”、阎宽的“广扬推新,扫除克净,平望若砥,下看犹镜”,皆是对当时马球场的生动描写。韩愈在他的一首诗中描述了当时的徐州马球场:宽阔的球场有千步之大,地面平坦如刀削一般;球场三面砌有矮墙,用以限隔行人和阻挡出界的球,剩下的一面自然就是入场之口了。球场四周还竖立旗帜作为标志,并有击鼓者鸣鼓传号,激励士气,以增声威。除此之外,大部分球场还建有看台,供有关人士栖身观战。唐代都城长安是全国球场最多、最集中的地方。皇家的殿前宫后、苑内楼侧均修建了不少的球场。据史籍载,宫廷中的含光殿、麟德殿、清思殿、中和殿、飞龙院,以及左右神策军所在地,都设有球场,可见唐代马球之盛行程度。

马球,欧亚一些民族也称“波罗球”,是用质地轻而又坚韧的木材制成,中间掏空,外面涂上色彩,有的还加雕饰。因其状小如拳,故有“珠球”之称。唐人把马球比喻成凌空而过的一颗流星,又如滚地疾走的一只小花兔。新疆出土的唐代刻花石球即唐人马球的样本,石球表面刻有非常精美的莲花纹。

唐代的球杖通体细长,用来击球的一端弯如偃月,如史书云:“杖长数尺,其端如偃月”。它的形状倒有些像我们今天的冰球杆。唐人还喜欢在球杖上雕刻精美的纹饰。“金锤玉莹千金重,雪杖雕文七宝球……奔星乱下花场里,初月飞来画杖头”。到了宋代,马球杖有所变化,河北巨鹿出土的北宋绢画《打球图》上,参赛者所持的是击球一端较粗、手持一端较细、杖头弯如勺子的球杖。

唐代也有女子马球运动。唐代的女子并没有在运动量大、危险性强的马球运动前畏缩不前,而是踩蹬上马,奔驰在球场之间。郭英义任剑南节度使时,在成都聚集了许多女人骑驴击球,以此为乐,而且还特制了驴鞍和球衣,一天就要耗费数万,十分奢侈。1981年9月,考古工作者在陕西临潼山的一座无名氏的唐墓室里,发现了四件小巧玲珑、造型生动的白陶彩绘打马球俑。俑马通高7厘米,骑者全是宫女形象,头挽茧形髻,身着异色紧身坎肩,左手挽缰,右手上扬,伏身向前作马上击球之势。可见,马球运动对唐代妇女来说也充满着吸引力,以致红妆驰马击球者时有人在。

不仅如此,唐代的文人儒生也喜爱马球运动,著名的“月灯阁球会”就是进士们专为庆祝新科及第者而举办的体育集会,在唐朝名噪一时,甚至受到打球军将们的嫉妒。乾符四年(877),“月灯阁球会”举行之际,一些军将蔑视进士,他们来到球会现场,抢占球场,飞扬跋扈。正在这时,新中进士刘覃气愤不过,请求出场比赛挫挫那些军将们的锐气。刘覃持杖跨上马,冲着军将们作揖说:“新进士刘覃来奉陪大家打球,怎么样?”军将们见一文弱书生出场,毫不在意。比赛开始,只见那刘覃奔驰如电,在场中来回穿梭,那枚小球也跟随他在空中飞来飞去,场中的其他人根本没机会触碰到球,更别说射门了。场外观众都看得目瞪口呆。可见,文人之中也不乏打球高手。

马球戏是一项激烈的体育游戏,也是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唐王朝尚武精神的象征。它朝气莲勃,气势浩大,有驰马疆场立功建业的感觉。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曾写诗歌咏过马球戏。鞠场鼓鸣,鞍马飞驰,月杖争击,彩球激射,紧张惊险的竞技比赛始终活跃着唐代体坛的气氛。哪里有马球比赛,哪里就有能手出现,哪里就有喝彩之声,这种风靡全国,峥嵘一代的体育活动在华夏历史上留下了永不泯灭的痕迹。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商隐:十首缠绵悱恻的诗词,感人至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首:锦瑟这是一首悼亡词,悼念的就是他的妻子王氏。锦瑟怎么会有五十根弦,每一弦都让我想道和妻子共同的时光。诗中用大量的意向,造成了一种朦胧之感,但是人类的感情是相通的,这种朦胧之美更让人沉迷于诗的感情之中。诗中大量的引用典故,除了有思念,还有感慨平生,尤其是孤身一人的凄凉之感。那美好的感情我现在只

  • 他是雍正最聪明的儿子,一生都在装糊涂,却保住了后世子孙的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雍正与秦可卿,雍正为什么杀了13个兄弟,李纨和雍正

    弘昼出生于1711年,与乾隆皇帝只差了几个月。年纪相仿的他们在年幼时一起读书,互相鼓励着,由此,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733年,弘昼得到了王爷的称谓,后来又和弘历一起去处理苗疆之事,而等到弘历上位后,他还上受到了重用,处理了内务府等多个重要职位的事宜。除此之外,乾隆还将雍正房子里的东西都赐给了他,

  • 李商隐美到极致的十首诗,建议收藏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唐朝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泌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其诗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行次西郊一百韵》、《有感二首》、《重有感》等皆著名。所作咏史诗多

  • 柳宗元最寂寞的一首诗:虽不出门,但只是最后10字,便寂寞得让人心疼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在这首诗中,柳宗元选取了一个夜不能寐的晚上,以有声写无声的手法,表现出了环境的空旷,从而衬托出他谪居永州的寂寞处境。全诗构思新巧,情景交融,耐人寻味。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唐代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

  • 乾隆死后多惨?尸骨被扔臭水沟,头骨被压碎,溥仪怒骂:誓报此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溥仪和乾隆是什么关系,溥仪派人打扫乾隆地宫,溥仪乾隆三联田黄印章

    康熙,雍正,乾隆被称为大清王朝最英明的三位君主,他们所统治的时代,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欣欣向荣。后世人称他们所统治的时期为“康乾盛世”。在这三位帝王之中,乾隆皇帝的在位时间最为长久,足足60年,甚至退位后还做了三年的太上皇。而其身后事也是安排的十分妥当,乾隆皇帝陵墓名为清东陵裕陵。是大清十多位帝王之中

  • 柳宗元最经典的十首诗,一首一个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1、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2、渔翁唐代:柳

  • 唐朝的“黑科技”,你知道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浑天仪?三次方程?测量子午线长度?泱泱大唐多的是你不知道的黑科技今天,小编就带你从唐朝科技大咖们入手来了解一下吧穷宇宙之变有人说,宇宙是人类最终极的浪漫对于中国人而言犹是如此汉族的“汉”,并非缘起汉朝古人将银河称作“汉”故有星汉灿烂之说我们的祖先认为自己是银河的子孙所以,今天盘点唐朝的黑科技小编今天

  • 大清最后的格格,爱上汉族平民,创办学校,得模范教师美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大清最后一个格格,大清最后的格格王敏彤,大清格格韫颖图片

    很多人认为满汉不通婚是指满人和汉人不能结为夫妻,其实满汉不通婚只是对平民的约束,也可以理解为满人不可和汉族平民结婚(有旗籍的汉人是不在约束之内的)。当然,这个违背的几率较小,毕竟皇家宗亲都是满人贵族,他们联姻都是以政治考量为依据,即便背景不够强不会随意与汉人婚配,而这个祖制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溥仪是

  • 陕西出土一墓志,揭露了1320年前武则天的兽行,史书果真没有骗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在历史上一直是个谜一样的女人,她的人生经历充满戏剧性,陪伴两任皇帝,从才人一直做到皇后,又从后宫走到前朝。在这个不断上升的人生过程当中,她有没有做过人神共愤的事情,有没有对自己的至亲下手,一直是个大大的谜团。而其中,最让人揣测不已的,就是武则天有没有杀害过自己的亲生儿子李弘。李弘是唐高宗李治最

  • 《雍正王朝》中的三阿哥,也参与过夺嫡,为什么没有被清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雍正夺嫡的真实历史,雍正为什么夺嫡成功,雍正与九龙夺嫡

    《雍正王朝》不同于一般历史剧的地方在于,这个剧中的人物非常立体,人物性格非常饱满。剧中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三阿哥胤祉。剧中的胤址给大家的印象就是一个书生,是个没有野心的皇子。其实这只是表象,事实上胤祉不仅全程参与到夺嫡过程中,而且是扳倒大阿哥的推手。在扳倒大阿哥的过程中,胤祉也暴露了他情报系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