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被称为“唐朝霍去病”,被玄宗看成亲儿子,若他在安禄山不敢反

他被称为“唐朝霍去病”,被玄宗看成亲儿子,若他在安禄山不敢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95 更新时间:2024/1/24 2:00:52

名将之后,少年英雄

王忠嗣是名将的后代,其父是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王海滨,此人英勇善战,在与吐蕃的交战中屡次建功。开元二年(714年)七月,王海滨与薛讷等将领一起抵御入寇的吐蕃人。此战中,王海滨作为唐军先锋,杀获了很多吐蕃军。众将嫉妒他的战功,按兵观望,王海宾兵少,众寡不敌,结果战死。然而到了最后,唐军仍然大获全胜,斩首一万七千吐蕃军首级。

王海滨死时,儿子王训只有九岁。唐玄宗怜惜王海滨,将他追封为左金吾大将军,并召王训入宫。王训一看到皇帝,立即伏地大哭,唐玄宗感叹,你真是如同霍去病一样啊!于是,唐玄宗赐王训以“忠嗣”之名,以显示他是忠良之后。随后,唐玄宗将其任命为尚辇奉御,在宫中做事。当时唐肃宗还是忠王,唐玄宗让他与王忠嗣交往。

在宫中,王忠嗣努力学习兵法,在与唐玄宗讨论兵法中对答如流,这与霍去病不读兵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唐玄宗认为王忠嗣日后必成名将,于是就让他去边境历练历练。

王忠嗣到了代州,严厉地惩罚不法分子,当地豪强皆闭门不出,不敢作恶。除了处理内政外,王忠嗣经常率轻骑出塞击胡,唐玄宗害怕王忠嗣有失,于是就将他召回。

险擒吐蕃赞普,单人杀死数百人

在唐朝,吐蕃是最强大、最凶恶的敌人。吐蕃的首领被称为赞普,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但是在一次战斗中,年轻的王忠嗣差点率领300轻骑兵抓了他。

由于王忠嗣军事才能极高,待在内地纯属浪费他的才能。河西节度使萧嵩为了对付吐蕃,多次引荐王忠嗣为自己的部下。唐玄宗因他年轻,心怀为父复仇的意愿,下诏不可以任为重将。但是王忠嗣却没有听从唐玄宗的命令。

一日,吐蕃赞普在河西附近练兵,既是准备攻打唐朝,也是为了向唐朝示威。当时正值萧嵩入朝述职,王忠嗣按捺不住复仇的欲望,于是率领三百轻骑悄悄地向吐蕃赞普部进发。

由于敌军数量过多,王忠嗣部下几乎吓破了胆,纷纷表示要他回去。但是王忠嗣不听,他趁吐蕃人不备,率领骑兵攻入敌军阵营,用大刀猛砍猛杀,只杀得吐蕃人尸横遍野,赞普落荒而逃。斩杀数千人,缴获羊马数以万计。萧嵩向朝廷奏报他的战功。当时的王忠嗣年方27岁,唐玄宗非常高兴,并多次给予他升迁。

王忠嗣不仅有谋略,而且武力非常高,经常单骑突击,所向披靡。新任河西节度使杜希望想攻取吐蕃新城,于是从朝廷里召唤王忠嗣来帮忙,最终果然攻陷了吐蕃的新城。王忠嗣功多,授任左威卫郎将,专知兵马。

不久吐蕃大举出兵,准备报复新城之败。此番吐蕃来势汹汹,数量众多,唐军寡不敌众,全军都很恐惧。然而王忠嗣却像天神下凡一般,单骑挺进敌阵,持刀枪左冲右突,一人杀死数百人,简直比项羽还厉害。

吐蕃军慌乱中相互践踏,唐军从侧翼袭击,吐蕃军大败。

连战皆捷,威震异域

天宝元年(742年),王忠嗣兼任灵州都督和朔方节度使,成为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他率十万骑兵北出雁门,奚族和契丹联军20万迎战唐军于桑乾河,双方在桑乾河展开决战。唐军雷霆出击,三战三捷,奚族和契丹联军一败涂地,全军覆没,奚、契丹三十六部全部向唐军投降。王宗嗣平定了整个漠北,整个草原都响彻他的声威。

王忠嗣刚刚凯旋,突厥叶护就发生了内乱,王忠嗣率唐军出塞,以威震慑。乌苏米施可汗非常恐惧,请求投降,然而暗地里仍然从事反唐活动。

于是,王忠嗣在拔悉密与葛逻禄、回纥等三个从属于突厥的部落之间使用反间计,使他们一齐归附唐朝,与乌苏为敌。随即,唐军命三大部落向乌苏发起进攻,结果,乌苏兵败逃遁,国中大乱。

于是,王忠嗣果断下令朔方部全线出击,猛烈攻击乌苏突厥。朔方部穿越荒漠,马匹充足、装备精良,士气高昂,面对强大的唐军,突厥除战死者,部众基本上全部被唐军俘虏,重要人物悉数向唐朝廷投降 。从此,西域突厥皆平。

兼任四镇节度使,史无前例

由于王宗嗣无人可比的战功,唐玄宗不断予其以重任。

天宝四年(745年),他兼任河东节度采访使。从朔方到云中,边境线长达数千里,王忠嗣在要害地段修建城池,开拓边域各数百里,位于漠北的胡人再也不敢于唐朝对啊看那个。

天宝五年(746年)正月,皇甫惟明由于在河、陇战败,王忠嗣由此担任西平郡太守、判武威郡事,担任河西、陇右节度使。这月,又暂替朔方、河东节度使事。

王忠嗣身兼四镇节度使,拥兵26万人,控制万里,势力大大超过后来安禄山的三镇,自唐朝建国以来,还未曾有过这种事。其后,王忠嗣又频频在青海、积石作战,都大获全胜。不久又在墨离讨伐吐谷浑,占领其全国后凯旋。

遇谗遭贬,预测安禄山叛乱

唐玄宗末年,唐朝完全转向了穷兵黩武,开始无限制地使用武力。唐玄宗盯上了吐蕃占据的石堡城,想要将此地攻取。但是石堡城地势险要,运输不便,而且战略位置没有那么重要。

唐玄宗正在考虑攻占石堡城,下诏令征询攻战的方法,王忠嗣上奏说:“石堡城地势险要,吐蕃全力守卫它。如果以疲惫之师攻其坚固的城池,必将被敌杀死数万人,之后战事才能完成。我想所得的不如所失的,请休兵秣马,观察态势发展再夺取它,这是上策。”唐玄宗见王忠嗣驳了自己面子,于是对他十分不满。

其后,董延光上书请求攻下石堡城,唐玄宗下诏忠嗣分兵接应。王忠嗣虽然不情愿,但不得已而出兵。

王忠嗣十分爱惜士卒性命,名将李光弼看他不情愿进攻石堡城,于是便过来劝说他:”你爱惜士卒,有抗拒延光之心,虽名义上接受诏书,实际想耽误他的计划。可是大夫已派出士卒万人,却不立重赏,凭什么鼓舞士气?况且大夫吝惜几万匹赏赐,而给奸人留下进谗言的把柄,如果不能取胜,归罪于大夫,大夫就先受祸害了。”

然而王忠嗣大义凛然地说:“我当然知道得一城不足以制敌,失一城对国家没有妨碍。我怎能忍心拿几万人的性命换取一个官职呢?”其后,董延光果然没能攻克石堡城,为了推卸责任,他果然向皇帝诉说王忠嗣阻挠进兵。

另外安禄山在雄武筑城,扼守飞狐要塞,阴谋叛乱。他表面请求王忠嗣协助筑城,其实想趁机想吞并他的军队,增强实力。

王忠嗣先期到达,看到安禄山有不臣之心,于是立即返回朝廷,多次上书说安禄山将叛乱。

然而安禄山是李林甫保举的,反对安禄山即是反对自己,于是便更加嫉恨王忠嗣。

于是李林甫向唐玄宗进谗言,说王忠嗣阴谋立忠王为太子。昏聩的唐玄宗信以为真,命令三司详细审讯,几乎将王忠嗣陷害致死。如果不是哥舒翰力保,王忠嗣不死也要掉层皮。于是,唐玄宗将其贬为汉阳太守。不久后,王忠嗣死于任上,年仅45岁。

战功卓著、对大唐忠心耿耿的王忠嗣死了,口蜜腹剑、怀有不臣之心的安禄山却备受宠幸,唐玄宗最终为自己的昏庸付出了代价。如果王忠嗣不被害死,哪会有安史之乱的悲剧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解析贵为天子的咸丰帝短暂多灾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导师张永红 弟子谢曼君清朝咸丰帝(1831年一1861年)原名爱新觉罗.奕詝。是清朝第九位皇帝,21岁登基,在位11年,年仅31岁就去世了。其在位期间是内忧外患的关键时期,国内太平天国爆发,外部西方列强入侵,发生了八国联军攻破北京的惨剧。来看看其命例就可知晓。乾造:辛卯 乙未 己丑 乙丑大运:3岁甲

  • 李白和王维真的不曾有交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诗坛,群英辈出且诗人之间总有交叉之处比如杜甫是李白迷弟李白推崇孟浩然孟浩然至交是王维王维和杜甫曾为同僚……然而从现存史料来看李白和王维却好像从未有过交集今天,糖糖就带你了解一下背后的故事~缘分匪浅?终为陌路人王李二人同生于公元701年相继逝世于公元761、762年同样的天资纵横,才华卓绝甚至曾同

  • 西游十1:西游记电视剧没拍摄的剧情,唐太宗在地下世界的见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1、十殿阎王和唐太宗聊天 唐太宗被十殿阎王请到森罗殿聊天。秦广王问唐太宗,为什么在答应救龙王的命的前提下,又让魏征斩杀龙王呢?唐太宗回答说,本来自己确实想救龙王的命,而且也是这么做的。他把自己找魏征下棋,魏征梦里斩杀龙王的故事说了一遍。十殿阎王听完之后也很感叹,他们佩服魏征的果决和神通。秦广王表示,

  • 李白古诗里的冬天,唯美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旧唐书》记载李白为山东人;《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

  • 蒙曼:诗歌竟然成为出口抢手货——为什么唐代成为国际自由贸易坚定的支持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唐代在中国历史上经济发达,国力强盛,政治开放,文化辉煌灿烂,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经济和文化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亚洲乃至世界都有很高的声望。唐代实行开放的民族政策,民族交融充满恒久的历史魅力。中国民族报“道中华”近日对中央民族大学蒙曼教授进行了专访。▲2016年,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举行“唐代沉船”

  • 地府给李世民添二十年寿命其实在害他?你看唐太宗损失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西游系列解读第100期)文/牵着蜗牛散步一很多人以为,李世民地府“惊魂十日游”,崔判官友情赞助二十年寿命是在帮他。其实恰恰相反, 这般骚操作实际上是害了他!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先来看看,崔判官给他添加的这二十年寿命,是不是地府送的福利。泾河龙王为了赢得与袁守诚的赌约,故意出老千,私改了玉帝红头文件

  • 独家揭秘:面对朝廷的质疑,曾国藩是如何功成身退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由于薪饷太高,清王朝财政又十分吃紧,因此在攻克南京前湘军因供应困难只发半饷,为了激励官兵,曾国藩声称“洪逆之财,福如东海”,许诺破城后就能发财。当然朝廷也对财富极为关注。攻克南京后,湘军在城内烧杀抢掠,南京遭受了历史上一次大浩劫。但是曾国藩却没有向朝廷上交一分钱,上奏章称并没有找到财富。朝廷虽然

  • 读书|大一统视角下的李世民——读《天之子李世民:唐王朝的奠基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费子智15岁那年开始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16岁从《资治通鉴》上读到李世民,立即被这位东方巨人的功绩震惊,这也颠覆了他对当时正被西方列强瓜分、积贫积弱的东方国家的印象。上世纪初,腐败无能的晚清政府垮台后,急切盼望融入国际社会的中国却迎来了虎视眈眈的列强,西方各种唱衰中国论调层出不穷。“一些著作也

  • 李白与杜甫这对CP!整个盛唐的传奇!后人只能学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在第一次相遇时李白已是一位名满天下的著名的大诗人,而杜甫还是个无名小将虽然李白在长安没有得到该有的赏识,但得到了唐玄宗赏的一笔钱。略有失意的李白便离开了长安,一路朝着洛阳的方向离开,恰好杜甫当时也在洛阳,这两位便在洛阳有了第一次相遇!这次相遇到现在还有很多骚人墨客高度赞扬。在李杜相遇之后,也就是在洛

  • 民国时代的车夫普遍活不过40岁?像牲口一样干活一辈子疾病缠身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民国时期的车夫,民国工人生活状态,民国工人生活水平

    当我们把目光放在那些可怜的车夫身上,就会发现这群靠着自己双手双脚吃饭的劳动者,很少有长寿的。在民国时期甚至做了一个调查,发现人力车夫平均年龄都不会超过40岁,这又是为什么呢?按理来说车夫经常拉客,可以锻炼身体,再不济也不至于不惑之年就匆匆死去。但是事情没有我们想的这么容易,人力车夫的悲惨遭遇说来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