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死后发生的三件怪事,棺材渗出鲜血只是其一,第三件有点荒诞

慈禧死后发生的三件怪事,棺材渗出鲜血只是其一,第三件有点荒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218 更新时间:2024/1/25 11:15:42

那么这三件怪事分别是什么呢?

光绪34年即公元1908年11月15日下午17点左右,正值寒冬时节的紫禁城并没有往昔的热闹,反倒是显得格外异常的安静。紧接着不过半晌的时间,一阵阵哭泣之声不断地从仪鸾殿传出,掌握大清帝国命运近50年的慈禧太后,在一众大臣与妃子们的哀嚎痛哭中,终于咽下了她人生中最后一口气,撇下了这无尽的大清江山而驾鹤西去。虽然这时候的慈禧已经驾鹤西去,但是生前处于乱世的慈禧在死后也不得安宁,生前的慈禧来都是迷信佛教,而在其死后清廷遗老们也找了个法师给她选了个黄道吉日下葬。

1909年11月5日,下葬的队伍从北京的紫禁城出发,到河北的遵义清东陵下葬,因为在古代时并没有冷冻尸体的技术,所以朝中大臣们只能将各式各样的香料,铺洒在慈禧的遗体上来保持尸身不腐。彼时身为权倾朝野万人敬仰的慈禧太后,在死后送葬的队伍也自然是格外的庞大,其葬礼的声势之大、陪葬品之多,比之历任朝代的一个帝的葬礼还要浩大。从慈禧太后死去的躺卧的居身之所,我们就能从侧面看出,这场葬礼令人咂舌与不可思议的程度。

光是慈禧棺材的重量便是达到一吨左右,为了稳稳的抬起这座棺材,清廷竟然下令招募7920多位壮劳力。这些壮劳力的工作,就是轮流把这口棺材从紫禁城抬到城外远郊的清东陵。为了防止在路上颠簸棺内的慈禧老佛爷,这数千位杠夫们早在数日前就被清廷命令,在德胜门外进行为期10天左右的训练。所有的训练全都是为了不让这一位死去的慈禧老佛爷,在入住地宫的途中受到一丝一毫的颠簸。

单单从这一件小事上我们不难看出,这一场葬礼的荒诞和不可思议之处。而送葬的队伍在出了京城前行不过数十里之后,原本艳阳高照的天气突然的开始雷电交加风雨大作,不过片刻的时间就下起了瓢泼大雨,送葬的队伍更是被大风吹得东倒西歪,其中陪葬的那些纸将纸兵和纸轿纸马,更是被吹得只剩下木头架子,十分的恐怖。

这仅仅只是慈禧死后诡异的第一件事情,在现在看来,当时也可能是因为天气原因导致,毕竟现在的雷雨天也并不在少数。但是要知道的是,在古代时候的人们大都是十分迷信的,古人一直以来也都很重视天象,从不少古代帝王出生大都必有天降异象的记载,就可以看出古人重视天象的程度,君王还尚且如此的注重天象。就更别说那些民间百姓了,事出反常必有妖,这一天气怪象,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大都纷纷猜测,也许这是上天预示着大清要亡国的节奏。而后来的事情也证明经过此次天象事件之后,大清帝国不过区区三年时间就结束了它近300年的统治。

第二件事让人更加觉得诡异恐怖的便是下葬的时候,慈禧的棺材溢出了鲜血。当时护送慈禧尸体下葬的队伍走到地宫入口的时候,运送棺椁的人发现了棺椁突然的就渗出了鲜血。这个发现别说在当时看,就是现在看来正常人也都会被吓得半死。据清宫史料记载,慈禧在驾鹤西去一年之后,才奉命下葬于清东陵,而死去一年的慈禧又怎么会流血呢?

当时有人猜测是老鼠血,是老鼠偷吃了放在慈禧身边的香料,老鼠或许是因为香料致命,也有人说当时有人好奇打开慈禧的棺椁,在打开后也发现了棺椁内共计几十只老鼠都七窍流血而死,也正是因为这些血液渗出才导致了以上的一幕。但是在我看来,这些种种说法都是无稽之谈,慈禧太后是何等的身份,在她死后她的身躯必然会受到严格的处理和保护,棺材内出现老鼠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慈禧棺材渗出血液在后来看来,官方的记载上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证明。

后世的部分学者专家也做过相应推测,可能是因为防止尸体腐烂的香料有一部分是液体,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棺材被颠坡。从而导致防腐的液体流出,而这些液体恰巧与血液的颜色相似,才会被当时的人们误认为是血而已。如果说慈禧出殡时棺材渗血真的确有其事的话,当下看来的话也只有这一个解释最为合理不过。

第三件事和夜明珠有关,就是早在慈禧生前的时候就曾嘱咐过太监李连英,在她死后一定要将她心爱的夜明珠放进嘴里随同她一起下葬,而李连英也遵从了慈禧的这一安排。

以上的这段字虽然是后世之人的谣传,但是其中谣传的部分却也有真实之处,据军阀大盗孙殿英的旧部回忆当时的孙殿英盗掘了慈禧的陵寝,在打开慈禧的棺材时候,除了拿走一众绫罗绸缎与金银财宝之外,还拿走了慈禧含在口中的那枚夜明珠。在孙殿英拿走夜明珠不过一刻间,慈禧的尸身竟然急速的骤变为干尸,而在这之前一刻还未取走夜明珠的时候,棺材内的慈禧虽然已经死去了20年,但是她的尸身并没有腐烂,面目甚至都是栩栩如生,俨然如同是刚刚睡着一般。

多数不明白真相的人,大多会说因为慈禧嘴里的那颗夜明珠,才保持了她数十年尸身死而不腐,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明显的科学依据。学者专家们大都普遍认为,因为当时大臣们对慈禧的尸体做了特殊的防腐处理,再加上棺椁的密封性和地宫的密封性较好,墓中还含有高含量的氧化汞,抑制了细菌的滋生,因为这些种种原因才导致了慈禧的尸身不腐。至于孙殿英在取出慈禧口中夜明珠时,慈禧的尸身迅速腐化为干尸,在我看来,这正是因为尸体接触到了有效的空气,使得常年密封的尸体暴露在空气下,先前的那些香料、防腐剂在接触了空气中的氧气、水等物质,产生了氧化后就失去了原本保护尸体的作用,所以慈禧的遗体就变成了一具干尸,而并非什么取走夜明珠所导致。

如今以上三件诡异的事情在现在看来大都可以用科学来解释,但在100年前的中国,古人们大都封建迷信,认为天有异象是大清要亡国的征兆。而在现如今的我们看来,清朝亡国在当时世界格局的大环境背景下,这是必然的事情,只是早与晚的时间问题而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他被称为“唐朝霍去病”,被玄宗看成亲儿子,若他在安禄山不敢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名将之后,少年英雄 王忠嗣是名将的后代,其父是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王海滨,此人英勇善战,在与吐蕃的交战中屡次建功。开元二年(714年)七月,王海滨与薛讷等将领一起抵御入寇的吐蕃人。此战中,王海滨作为唐军先锋,杀获了很多吐蕃军。众将嫉妒他的战功,按兵观望,王海宾兵少,众寡不敌,结果战死。然而到了最后

  • ​解析贵为天子的咸丰帝短暂多灾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导师张永红 弟子谢曼君清朝咸丰帝(1831年一1861年)原名爱新觉罗.奕詝。是清朝第九位皇帝,21岁登基,在位11年,年仅31岁就去世了。其在位期间是内忧外患的关键时期,国内太平天国爆发,外部西方列强入侵,发生了八国联军攻破北京的惨剧。来看看其命例就可知晓。乾造:辛卯 乙未 己丑 乙丑大运:3岁甲

  • 李白和王维真的不曾有交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诗坛,群英辈出且诗人之间总有交叉之处比如杜甫是李白迷弟李白推崇孟浩然孟浩然至交是王维王维和杜甫曾为同僚……然而从现存史料来看李白和王维却好像从未有过交集今天,糖糖就带你了解一下背后的故事~缘分匪浅?终为陌路人王李二人同生于公元701年相继逝世于公元761、762年同样的天资纵横,才华卓绝甚至曾同

  • 西游十1:西游记电视剧没拍摄的剧情,唐太宗在地下世界的见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1、十殿阎王和唐太宗聊天 唐太宗被十殿阎王请到森罗殿聊天。秦广王问唐太宗,为什么在答应救龙王的命的前提下,又让魏征斩杀龙王呢?唐太宗回答说,本来自己确实想救龙王的命,而且也是这么做的。他把自己找魏征下棋,魏征梦里斩杀龙王的故事说了一遍。十殿阎王听完之后也很感叹,他们佩服魏征的果决和神通。秦广王表示,

  • 李白古诗里的冬天,唯美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旧唐书》记载李白为山东人;《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

  • 蒙曼:诗歌竟然成为出口抢手货——为什么唐代成为国际自由贸易坚定的支持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唐代在中国历史上经济发达,国力强盛,政治开放,文化辉煌灿烂,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经济和文化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亚洲乃至世界都有很高的声望。唐代实行开放的民族政策,民族交融充满恒久的历史魅力。中国民族报“道中华”近日对中央民族大学蒙曼教授进行了专访。▲2016年,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举行“唐代沉船”

  • 地府给李世民添二十年寿命其实在害他?你看唐太宗损失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西游系列解读第100期)文/牵着蜗牛散步一很多人以为,李世民地府“惊魂十日游”,崔判官友情赞助二十年寿命是在帮他。其实恰恰相反, 这般骚操作实际上是害了他!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先来看看,崔判官给他添加的这二十年寿命,是不是地府送的福利。泾河龙王为了赢得与袁守诚的赌约,故意出老千,私改了玉帝红头文件

  • 独家揭秘:面对朝廷的质疑,曾国藩是如何功成身退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由于薪饷太高,清王朝财政又十分吃紧,因此在攻克南京前湘军因供应困难只发半饷,为了激励官兵,曾国藩声称“洪逆之财,福如东海”,许诺破城后就能发财。当然朝廷也对财富极为关注。攻克南京后,湘军在城内烧杀抢掠,南京遭受了历史上一次大浩劫。但是曾国藩却没有向朝廷上交一分钱,上奏章称并没有找到财富。朝廷虽然

  • 读书|大一统视角下的李世民——读《天之子李世民:唐王朝的奠基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费子智15岁那年开始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16岁从《资治通鉴》上读到李世民,立即被这位东方巨人的功绩震惊,这也颠覆了他对当时正被西方列强瓜分、积贫积弱的东方国家的印象。上世纪初,腐败无能的晚清政府垮台后,急切盼望融入国际社会的中国却迎来了虎视眈眈的列强,西方各种唱衰中国论调层出不穷。“一些著作也

  • 李白与杜甫这对CP!整个盛唐的传奇!后人只能学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在第一次相遇时李白已是一位名满天下的著名的大诗人,而杜甫还是个无名小将虽然李白在长安没有得到该有的赏识,但得到了唐玄宗赏的一笔钱。略有失意的李白便离开了长安,一路朝着洛阳的方向离开,恰好杜甫当时也在洛阳,这两位便在洛阳有了第一次相遇!这次相遇到现在还有很多骚人墨客高度赞扬。在李杜相遇之后,也就是在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