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广:“昏庸无道”的隋炀帝,被后世误解了千年,堪称千古一帝

杨广:“昏庸无道”的隋炀帝,被后世误解了千年,堪称千古一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325 更新时间:2024/4/2 14:38:48

很多史书都记载,隋炀帝是靠着杀了他的亲生父亲隋帝才当上皇帝的,那儿子杀父亲,当然暴虐了。

那可能有的观众不同意,说权力本身就是人性的腐蚀剂,皇宫之中自古多冷血之人啊,一代圣君唐太宗世民不也照样杀兄屠弟吗?没有比隋炀帝强多少啊?问题是隋炀帝他不仅治家暴虐,他治国也暴虐。

隋炀帝统治一共是十三年,这十三年大家看他办了多少事啊?

修长城、建东都、开运河、游江南、巡西域,接着就是三征高句丽,大工程连着大战争,搞得是国无宁日、民无宁时。

当时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丁男都被派到各种各样的地方去服兵役、劳役了,到后来丁男不够了,怎么办?

“使以妇人供役”,男的不够了,让女的去服役,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讲究妇女是不出闺门的,如果说一个朝能够把妇女都派上工地的话,那在古代就算是骇人听闻了,那很多老百姓不愿意到远方去莫名其妙地送死啊,怎么办呢?

就自己狠狠心、咬咬牙把一只手或者一只脚砍掉,人工致残,还美其名曰:“斧手斧足”,那造成这样的惨象全是拜皇帝所赐,老百姓当然是难以承受这样的暴虐,最后怎么办?揭竿而起,造反了。

那我们再看隋炀帝就更糟糕了嘛,正史、野史讲了他无数的荒唐的故事了。人们对他的负面评价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说隋炀帝这个人特别奢侈,说他自己为了下江南,就去修运河,动用了几百万的人工啊,花钱无数,死人无数,为了满足一己之贪欲,就让国家破了那么多财,损失了那么多人,这不是奢侈吗?说他奢侈。

第二个方面:说他凶残。

怎么凶残啊?隋炀帝一连三次发动对高句丽的战争,那是战争贩子啊,战争呢,引起了人民的不满,那人民就反抗啊,他一看人民反抗了,又说之所以有人反抗,还是因为天下人太多了,多杀一点就不会造反了,怎么杀呢?严刑峻法吧,隋炀帝时期法律严苛到什么程度?三个人一块儿偷一只瓜,三个人都处死,这是民不堪命啊,所以说凶残。

除了说他凶残、奢侈之外,还有第三个说法,说他荒淫。

这个故事就更多了,说他在父亲隋文帝还没有咽气,弥留之际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去强奸父亲的妃子,还说他直到在江都穷途末路的时候,还去广选美女入宫,夜夜不宿。

那当然把所有这些坏事综合在一起,就是他那谥号,隋炀帝谥号为“炀”啊,“炀”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谥号之一。

“炀”是什么意思?《谥法》是这样写的:“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

什么意思?又好色、又害民、又违礼、又逆天,这不是坏事做绝了吗,但是事实是不是真的如此呢?

我们看到,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国力充实,如果隋文帝、隋炀帝两代皇帝都是这么糟糕,都是这么不中用的话,怎么可能有那样的业绩呢?

其实隋炀帝在勤俭和爱民方面不如隋文帝,但是在勤政方面一点也不输于隋文帝,隋炀帝也堪称勤政的皇帝。

隋炀帝怎么勤政啊?

我们可以讲一个数字,隋炀帝在台上一共是十三年,其中呢,在西京长安待了不足两年,在东都洛阳待了不足四年,也就是说,在两京老老实实待着的时间不及执政时间的一半。

那剩下的时间都干什么去了?到各地巡游去了。我们印象中的皇帝巡游,就是整天游山玩水,骄奢淫逸。这不就糟了嘛,更加劳民伤财吗?怎么能叫勤政呢?

问题是隋文帝去游山玩水,可不是都到那些山清水秀的地方去啊。他去的那些地方,有的请您去,您都未必去,什么地方呢?

比方说西部,当时隋炀帝为了加强对西部的控制,决定巡行河西走廊,他从哪儿过去?

从现在的青海过去,从青海到河西走廊要经过祁连山脉。祁连山脉平均海拔在四千米以上,有的地方都到五千多米,那当然人都不可能从山尖上走嘛,要走山谷。

隋炀帝选一个什么山谷呢?他选的那个山谷叫大斗拔谷,就是今天的扁都口。可能很多朋友听说过,虽然是一个山谷,但是海拔也在三千米以上。我们知道高海拔的地方,这个天气就比较反常了,一会儿那是艳阳高照,下一会儿那可能就是风雪交加了,而且不光是天气变化莫测。

路也特别不好走,最窄的地方只能容许一人通过,那也就是说,隋炀帝贵为天子也只得“11号”公交,靠两条腿量过去。那别人更是没得说,隋炀帝又不是一个人去,通过大斗拔谷,他又带着妃嫔,又带着很多的卫士,一共是10万人,走这个山谷,从清晨开始走,一直走到深夜,也没有走过去。那深夜可就冷了,好多小王子、小公主冻得受不了,都跟军士抱成一团取暖,那可以想像,隋炀帝也是相当狼狈的啊。

事实上,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皇帝做徒步穿越的,恐怕隋炀帝也是仅此一例了吧。

隋炀帝往西走,最远走到玉门关。

我们都知道,玉门关在现在的甘肃敦煌西北的地方。

有一句诗,琅琅上口,“羌笛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那么荒僻,那么遥远,连春风都过不去了,隋炀帝过去了,这也是中国古代皇帝史上,皇帝走的最远的一次。

隋炀帝冒着这么大的风险,甚至是生命危险,往这样荒凉的地方,他到底想干什么啊?

开疆拓土啊,事实上,就在隋炀帝这一次西巡之后,隋朝就在西边设置了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个郡,这四个郡在哪儿呢?

其中西海郡和河源郡在今天的青海省,而鄯善郡和且末郡已经在今天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了。

中国历史上,中原王朝第一次全部统一青海,就是隋炀帝实现的。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做这么大的事,这也可以叫做勤政了。

不仅如此,杨广改官制,增设殿内省,与之前已有的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秘书省共同成为五省。进一步完善了官员组织架构,提高了官员管理效率,有助于他更好的进行中央集权,这项官员改制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杨广增设进士科。废除之前魏晋时期重视门第的九品中正制。杨广优先考虑的是个人的品质而不是文才。还增加了科举录取人数并将考试科目扩充到了十科,这标志着科举制度的产生。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分科选才制度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极其深远的大事。

征调了百万军民修建了隋朝大运河,对隋唐时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加强,都起了促进作用,就连现在的“南水北调”工程也在运用大运河,可谓是利国利民的大工程。

隋朝就像一颗流星一样,瞬间璀璨,瞬间毁灭,而且当初的璀璨有多触目,后来的毁灭就有多惊心,正是这种触目惊心的感觉引发了人们深深的思考。事实上,不光是我们在反思,唐朝就已经在反思了,因为唐朝的开国君臣亲身经历了隋朝的强盛,也亲手促成了隋朝的毁灭啊,所以他们的反思意识来得格外强烈,唐初君臣议政有一个永恒的话题,那就是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伯温夜闯皇宫,朱元璋大怒:有何要事?刘伯温:找您下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成名之后的刘伯温,根据当时的天下大势,断定元朝时日无多,于是开始找寻值得自己依托的明主,好建立一番功业。刘伯温一开始跟着张士诚混,但是发掘张士诚小富即安,胸无大志,不值得自己辅佐。于是刘伯温借故离开了张士诚,继续等待时机。后来知人善任,雄才大略的朱元璋对刘伯温多次邀请,刘伯温认为朱元璋必成大器,就铁

  • 最不可思议的淝水之战:60万人被8万人打败,真可能实现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淝水之战的结果,不同的古籍对此也评价不一。有人认为是苻坚用人不当,还喜欢微操,有人认为是前秦兵力虽多,但都是乌合之众。如果你真的细想的话,还真的想不出淝水之战的幕后动因,只记得一个成语叫风声鹤唳。淝水之战的那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按照《晋书》中的说法,东晋当时的兵力只有勇士八千,面对苻坚的6

  • 朱元璋问:大明王朝何时灭亡?刘伯温留一锦囊,多年后果然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这其中,刘伯温的任用还颇有“三顾茅庐”的色彩。早就在元朝任职的刘伯温,眼见官场黑暗,仕途三起三落,最后终于下定决心不再出仕。而此时的朱元璋在攻取了婺州和处州之后,虽然手下谋士如云,但他仰慕刘基之名,依旧前往邀请刘基出山,在碰壁两次之后,三顾之下刘基欣然出山。出山之后的刘伯温,尽显足智多谋。龙湾大捷等

  • 杨广真的一无是处吗?除了长得帅,还有项本领,李世民也钦佩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杨广名声为何臭呢?首先他弑父夺位,关于杨广弑父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大业略记》中记载隋文帝是被张衡毒死。而在通历》中记载隋文帝被张衡“血溅屏风”。而张衡是杨广的人,无论隋文帝是怎么死的,总之与杨广脱不了干系。而杨广继位之后,更是假传圣旨将自己的亲兄弟杨勇逼得自尽,其他宗室兄弟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另

  • 元朝"苏武"郝经:出使南宋,被无故囚禁16年,只因抢了贾似道的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理宗晚年的一大错误乃是重用贾似道,贾似道上台执政加速了南宋的灭亡。贾似道从开庆元年入朝执政到理宗去世,擅权乱政,理宗则沉溺于享乐中去了。理宗也给其皇位继承人度宗留下了一个权臣专政的局面,理宗在世时对贾

  • 武则天退位一年为何突然死去?专家:并非老死,史书不好意思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成为女皇后,她为唐朝做出了许多贡献,在他的努力下,唐朝繁荣起来。武则天生活很长。她活到82岁才去世。她退位后第二年去世。关于她真正的死因有很多传说,所以她真的是什么死因?让我们来看看编辑器。武则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 14岁那年,他被李世民录入皇宫,被冠以“吴才仁”的头衔,并被冠以“武媚”的头衔

  • 商丘出土的这批文物何时展出?官方回复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2011年在商丘睢县出土了一座明代官员夫妻合葬墓,墓葬内服饰丝织品等文物保存完好。保存如此之好,全省少见,对研究明代服饰有重大意义。2016年曾招标修复,请问文物何时能修复完整?何时能在商丘博物馆展览?展示这些丝织品一方面既能丰富商丘博物馆展品,另一方面睢县(古时的襄邑)是古时全国织锦中心之一,更加

  • 玉体横陈夜,国破家亡时:南北朝头号“红颜祸水” 的传奇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俘于长安,终被杀于敌国。人生起起伏伏莫过于此,她就是北齐后主的宠妃冯小怜,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世界,看一看她的传奇人生。冯小怜原是高纬的皇后穆邪利身边的侍女,她不仅能歌善舞,她还精通按摩。也许是冯小怜入齐宫前,学过医道吧,她对人体的构造及脉络系统非常精通。在侍候穆皇后时,小怜曾以独特的按摩手法为穆皇后

  • 杨贵妃跟着唐玄宗,这么多年都没有子嗣,这才有了马嵬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问题就是杨贵妃没有。跟着唐玄宗这么多年,而且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为啥就没有子嗣呢?杨贵妃嫁给唐玄宗的时候,其实年龄已经不小了。当时是26岁,现在26岁的女孩子没结婚的一抓一大把,但是在古代却不行,古代女子结婚的年龄很早,十五六岁甚至更早就已经嫁人了。杨贵妃并不算年轻,或许真的很美吧。都说杨贵妃很

  • 专权15年,贾似道的"打算法"有多阴?看似救国,却生生把南宋搞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贾似道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是宁宗统治晚期大臣贾涉之子,是贾涉之妾胡氏所生。胡氏系湖州德清(浙江德清县)人。胡氏本是一个民妇,一个偶然的机会贾涉遇见她,将其纳为妾,后不为正室史氏所容,又嫁为民妻,等贾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