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晋位国公加九锡,离受禅仅有一步之遥,为何最终也没有称帝?

曹操晋位国公加九锡,离受禅仅有一步之遥,为何最终也没有称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060 更新时间:2023/12/30 18:26:19

曹操将汉献帝奉迎到许都,就将朝廷的军政大权抓在手里。由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拥有了优势。这使得他的敌对者攻击他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但是曹操直到去世,也没有称帝。他在接到孙权拥戴他为帝的信时,还摇头拒绝。那么,曹操为何到死也不敢接受帝号呢?

一、从汉之忠臣到汉之权臣的曹操。

曹操原本并没有想成为汉朝的掘墓人,他在自述中谈到,自己原本只是想当汉朝的忠臣,死后的墓碑上刻上“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就满足了。而曹操的早年也确实是这样做的,他以汉室江山为重,一心效忠汉朝,想要匡扶汉朝。

董卓把持朝政后,曹操拒绝了董卓的封官拉拢,回到家乡召集人马,号召天下诸侯勤王。在讨伐董卓的战争中,曹操身先士卒。在荥阳之战时,董卓在洛阳烧杀掳掠后撤往长安。可是讨董联军却不思进取,只是整日召开酒宴,寻欢作乐。曹操在劝说其他诸侯进军不成后,毅然独自率军去追击董卓。

在荥阳地区,曹操和董卓的部下交战。由于敌众我寡,曹操遭到了惨败。不但曹操的军队遭到严重的损失,曹操也受了伤。曹操此时的手下,都是他从家乡带来的子弟兵,很多人都是他的亲族。这些人的伤亡,让曹操十分心疼。在曹操痛斥联军诸侯后,联军也宣告解散。从此天下陷入了群雄逐鹿的状态。

曹操经过这一番变故,对汉朝的命运也心灰意冷。他也开始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奋斗,在群雄征战中崭露头角。在汉献帝带领他的朝廷返回关东的时候,曹操采纳部下的建议,奉迎汉献帝来到许都。此时的曹操已经不是当初的曹操,他马上得到假节钺和录尚书事的权力,牢牢把汉献帝朝廷的军政大权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在此后的战争中,随着曹操的势力扩大,他的野心也逐渐膨胀。从他奉迎汉献帝那一刻起,就有人开始向他灌输取代汉献帝的思想。曹操虽然不明确表态接受,但是他也并不表态反对。因此,他的手下那些企图攀龙附凤之徒看准了曹操的心思,把拥戴他称帝的活动搞得愈演愈烈。

最能够暴露曹操称帝野心的举动,就是他晋位王公加九锡了。当时曹操想要加九锡,就遭到了他的亲家,多年生死与共的战友荀彧的反对。这是因为晋位王公和加九锡是一种特殊的仪式,是为下一步受禅登基做准备的。创造这个仪式过程的就是王莽,他就是以这套仪式篡夺了西汉江山。

对于荀彧的反对,曹操十分气愤,他十分果断地软禁了荀彧,并逼死了他。曹操最终还是进位魏王并加了九锡,离受禅登基就只剩一步之遥。但是,这最后一步曹操终究没有迈过去,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二、曹操为何没有称帝。

有人说曹操没有称帝是因为心中有愧,觉得对不起荀彧这些旧臣。荀彧是曹操最亲密的战友,他在曹操阵营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曹操多次身陷险境的时候,都是依靠荀彧的帮助才转危为安。曹操为了感谢荀彧的情谊,与他结为儿女亲家。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曹操最信任的战友,在曹操想要称帝的时候,明确表现了反对意见。在曹操想要晋位王公加九锡的时候,荀彧公开表示反对,让曹操心意难平。虽然曹操逼死了荀彧,也晋位王公加了九锡,可是当曹操一想要称帝的时候,就会想起荀彧这些昔日的战友。对于这些一心想要匡扶汉室的战友,曹操心怀愧疚,因此他放弃了称帝。

也有人说,曹操没有称帝是因为生命太短,没有时间。曹操的一生是四处征战的一生,他以武力起家,对军权十分看重。在他的阵营,除了几位他十分信任的亲族将领,没人能够统领大军。因此,在重要的战争中,曹操不得不亲自担任军队的统帅,率领军队南征北战。

曹操一生征战,直到关羽战死后,方才有了安定的局面。但是此时的曹操已经是伤病缠身,健康状况每况日下。在襄樊之战的时候,曹操出入已经只能依靠车辇了。在关羽的首级送到洛阳不久,曹操也随之病逝。由于曹操的寿命果断,使得他没有能够活到称帝的那一天。

以上的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其实曹操没有称帝的主要原因是时机不到。其实曹操并非没有称帝的机会,必然在荆州之战后,孙权出兵夺取荆州,消灭了刘备在荆州的主力,擒杀了关羽。此时刘备兵力守在蜀中,孙权向曹操称臣,并且写信拥戴曹操称帝。可以说,此时曹操称帝,是没有人能够阻止他的。

但是,即便是在这个时候,曹操也没有称帝。他拿着孙权的信件对手下说,孙权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啊。其实,如果我们了解曹操的性格的话,就会发现他有一个性格特征,那就是绝不做图虚名而受实祸的事情。孙权拥戴曹操称帝,背后是包含祸心的。

孙权利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机会,出兵夺取了荆州。他为了防止刘备的报复,主动向曹操投降。这样,孙权就促成了曹操和孙权共同对抗刘备的局面。不过,孙权对此还不满足,他为了把祸水引向曹操,将关羽的首级送给曹操,并且拥戴曹操称帝。

这样一来,杀害关羽的幕后凶手就成为了曹操。而且曹操称帝,也迫使口口声声要匡扶汉室的刘备必须做出反应。如果刘备出兵攻打曹操,就会减轻孙权的压力。孙权就可以在一旁坐山观虎斗,从中渔翁得利。

曹操自然一眼就看穿了孙权的用心。他以王侯之礼安葬了关羽的首级,并且拒绝了孙权称帝的建议。孙权的计谋未成,最终只能自食其果。在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中,孙权虽然获胜,但是自己的损失也十分巨大,和刘备两败俱伤。

不过曹操虽然破解了孙权的计谋,自己也错过了称帝的最后时机。在不久之后,曹操就病逝了。曹操苦苦等待了一辈子,到最后也没能等到称帝的时机。他只能安慰自己做一位周文王的人物,把禅让的任务交给自己的继承人曹丕了。

结语:

曹操原本想做汉室的忠臣,但是随着势力的增强,他成为了汉朝的掘墓人。他把持汉朝军政大权,还晋位王公加九锡,离受禅称帝只有一步之遥。但是他始终也没有迈出这一步,主要因为他对荀彧等人心怀愧疚,并且年纪已高,没有等到合适的时机。就算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也不愿意因为称帝而受孙权的愚弄。最终曹操始终没有称帝,作为汉臣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刚去世,此人就上奏折骂诸葛亮,刘禅气得直跺脚!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死前刘禅对他说了什么,历史上诸葛亮与刘禅,刘禅听到诸葛亮死讯

    诸葛亮刚去世,此人就上奏折骂诸葛亮,刘禅气得直跳脚!我们今天来说一说,大家印象里扶不起的阿斗刘禅的故事,在大部分人的眼里刘禅就是没有志气,他还是导致蜀国灭亡的罪魁祸首,但是有人也认为,其实刘禅这个人大智若愚,在那种社会大背景下,选择了比较稳妥的方式,带着蜀国一起存活下来,虽然看起来没有志气,但留得青

  • 他与赵高一样是大宦官,名留青史,连外国人都对其敬佩有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赵高的历史,外国人看赵高,和赵高一样的宦官

    但是总有一些宦官是例外,比如秦朝时期的赵高就是一位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大宦官,等到了明朝,大宦官则更多。这些大宦官绝大多数都是臭名昭著,遗臭万年的存在。不过明朝有一位大宦官却是不同,反而名留青史,成为人们敬仰的存在,他就是郑和。对于这位大宦官,相信大多数都不会陌生。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一直以来都被人们传颂

  • 关羽的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关羽口头禅的段子,关羽最怕的3个人,张辽得知关羽死讯

    这些年,让大家最为熟悉关云长的段子,还是那个场面:关羽:关某虽一介武夫,亦颇知忠义二字,正所谓择木之禽得其良木,择主之臣得遇明主,关某平生之愿足矣。从今往后,关某之命即是刘兄之命,关某之躯即为刘兄之躯,但凭驱使,绝无二心!张飞:俺也一样。关羽:某誓与兄患难与共,终身相伴,生死相随!张飞:俺也一样。关

  • 冰肌玉骨的赵飞燕,为何最后却被妹妹取代?只因她做了3件错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飞燕最后的结局,赵飞燕为什么叫赵飞燕,赵飞燕怎么去世的

    可是这个玩物最终却成了汉成帝身边不可取代的存在,最终一跃成为了皇后,成为了后宫之中最尊贵的女人。赵飞燕入宫之后过得可以说是顺风顺水,她只做错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引荐自己的妹妹赵合德给汉成帝。赵飞燕入宫之后就是专房之宠,汉成帝对她珍之爱之。而宫中其他出身高贵的妃子,其实都很看不上赵飞燕。其中尤以许皇后为

  • 本是三国时的无名小卒,诸葛亮和陈寿提了他的名字,他竟变成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陈寿和诸葛亮的关系,名将陈寿,三国志陈寿记载的名将

    刘备手下一个将领叫陈到,统帅着一支精锐军队叫“白毦兵”,这支军队据说是刘备的亲卫队,多次救刘备于危难之中。而陈到更是个不亚于赵云的猛将,为人忠义无比。陈到在《三国志》中鲜有记载,本来也只是个名不经传的人物,然而诸葛亮和陈寿都曾经提起了陈到的名字,陈到却因此被后人吹嘘成名将。不得不说,名人效应带来的影

  • 东吴的陆逊有多大的本事,竟然打的刘备狼狈不堪?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陆逊是怎么打败刘备,陆逊大战刘备完整版,陆逊朱儁刘备能组队吗

    陆逊出身吴郡陆氏,为江东大族,很早就成为孙权的幕僚。但是在很多人的眼里,陆逊属于文弱书生。但是在刘备大举进攻的时候,孙权竟然把他提拔上来了,还任命他为大都督在夷陵防御刘备。当时诸位将领,或是孙策时期的旧将,或是宗室贵戚,自负看不起陆逊,不听从他的管教约束。可以说陆逊也是忍辱负重,但这还不是其他的,而

  • 做皇帝的女人很爽?呵呵,让汉武帝刘彻来告诉你会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武帝刘彻一生宠幸了多少妃子,历史上的汉武帝与刘彻,汉武帝刘彻百家讲坛

    第一位,陈阿娇。陈阿娇这个名字可能有些人没听过,但是“金屋藏娇”这个成语大家应该都知道吧!根据史书记载,陈阿娇是汉景帝刘启的外甥女,也就是汉武帝姑姑的女儿。有一天长公主带阿娇入宫,见刘彻在一旁玩耍便问他:“我把阿娇姐姐嫁给你为妻好吗?”谁知刘彻小小年龄竟然回答:“好啊!如果阿娇姐姐嫁给我,我就盖一栋

  • 兵仙韩信,如何崛起到抛弃,为何刘邦对他弃而不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韩信,出生于公元前231年,比楚霸王项羽小一岁,项羽是公元前232年出生的。公元前209年爆发了陈胜吴广的起义。这一年,韩信22岁,历史所记载,韩信家贫。在秦汉时期,教育基本上是以家族教育为主,应该韩信是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没受过教育并不能否定一个人天资聪明,后天的努力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韩信加入起

  • “三英战吕布”换成关羽,张飞,赵云三人,能杀吕布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英战吕布后张飞二次和吕布交手,赵云张飞马超刘备吕布,三英吕布vs赵子龙

    虎牢关之战,其实关羽,张飞都是初出茅庐不久,虽然关羽斩杀了接近超一的华雄,但是只能说明关羽斩杀名将和日后鼎峰的实力基础,所以二人都不是鼎峰期。即便如此,也可以看出武艺第一的鼎峰吕布,已经进入了极限的状态了,即便刘备不上场,吕布失败也是必然的。但是,关键就是刘备上场了,他虽然表面是压垮吕布的最后一根稻

  • 诸葛亮到底有没有被神化?看了《三国志》的记载一切都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关于诸葛亮历史真实资料,三国志里的诸葛亮,诸葛亮真存在历史中吗

    陈寿的《三国志》评价说:“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