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样是皇帝,为何宋朝喜欢窝在宫中,蒙元喜欢打仗打猎?千年传统

同样是皇帝,为何宋朝喜欢窝在宫中,蒙元喜欢打仗打猎?千年传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637 更新时间:2023/12/22 22:13:04

宋朝和蒙元分别是中原汉民族和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宋朝继承的是千年的中华文化传统,自周朝礼制以来,到汉朝“举孝廉”,经魏晋风流,在到隋唐盛世,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经过千年文化熏陶,早已将崇文抑武的精神深刻地浸入到民族的骨髓中。

特别是赵匡胤陈桥兵变,兵不刃血夺取皇位后,杯酒释兵权将崇文抑武作为国策,形成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格局,将崇文抑武这个精神灵魂推向了顶峰,再加之完善的科举制度,使“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现实,使屌丝逆袭成为普遍的可能,谁还愿意当以命相搏的大头兵!

我们再来看看蒙元继承是什么文明?蒙元生活的蒙古高原大漠,先后出现过匈奴、鲜卑、柔然、突厥等能征善战的民族,这些民族的发展史无一例外都伴随着南下中原掠夺的历史,或者西征到西亚、欧洲形成“上帝之鞭”,可以说这些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骑兵的战争史。

经过千年的战争经验到了蒙元时期使战争艺术达到了顶峰,蒙古族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元帝国,这些蒙古骑兵战斗力令人闻风丧胆,他们甚至以马血为食,在马背上休息睡觉,其唯一的目的就是打胜仗,掠夺战利品。所以说,宋朝的汉民族和蒙元蒙古族,各自经历千年发展,在内心深处和民族精神上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

我们再来看看宋朝和蒙元生活环境?宋朝控制的区域是中原地区,这里农耕文明高度发达,经济富庶,文化繁荣,汉民族思想文化到了宋朝又一次达到巅峰,唐宋八大家中六家都在宋朝,宋词和唐诗是中华文化史上两颗璀璨明珠,无论是皇宫和平民百姓,琴棋书画都成为最美好的追求,也正是这样宋朝才出现了苏轼、黄庭坚、范仲淹、欧阳修、李清照、沈括柳永等一大批文学家和科学家,这种重视文化的精神一直延续到今,高考制度和学区房就是见证。

宋朝所生活环境也不允许骑马、弯弓射箭,宋朝耕地多,丢失燕云十六州后,向西交流的通道又被西夏所封锁,本是又缺少良马繁育基地,这就造成既没有良马,也没有供战马飞驰的大量草原,形成不了马背上民族特有的尚武精神。

反观,蒙古族,血液里基因中流淌着千年崇武战斗精神,本身就是一个骁勇善战的民族,他们所生活的蒙古大漠,遇到气候严寒的小冰河期,必须通过从南方中原掠夺才能维持生活,这也是蒙古族以及一些游牧民族为了生活,为了活命必须保持旺盛的战斗力最主要原因之一。

有人说,游牧民族是“饿死不种田,渴死不挖井”的民族和现在非洲人很相似,其实这句话有很大的误解,北方地区特别是蒙古大漠,无论是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积温情况以及水源等条件,在古代科技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是实现不了农耕的。

讲完了历史传统、民族习惯以及生活环境等原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很重要,那就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领导人的榜样力量是很强大的。汉民族崇尚武力皇帝确实不多,宋代以前,汉武帝、隋炀帝李世民;绝大多数皇帝都是具有书生意气的,梨园戏鼻祖唐玄宗,词国皇帝李煜,北宋书画双绝的宋徽宗都是在文化上杰出皇帝的代表。

鲜卑族、契丹族、女真族在征服中原后,也都纷纷推崇汉人儒家文化,可见中原地区文化具有多么强大融合能力,蒙元为何会在那么短时间内被灭绝,有很大原因归咎于被中原汉文化同化了,在蒙元后期统治者们大多沉湎于享乐,而忘记了骑马射箭,致使战斗力大为降低,最终失去了江山。

总之,汉民族崇文抑武,游牧民族尚武精神这是千年多因素叠加的结果,突出表现在汉民族大多数皇帝窝在皇宫中,或者沉湎于后宫中,或者施展于琴棋书画诗酒花等各种领域中,唯独少了沙场练兵和深山围猎的爱好;游牧民族特别是蒙元民族在建立政权初期还是通过不断战争、不断打仗、不断围猎来保持旺盛的战斗力,时间长了也就慢慢淡化了。

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充分吸取了蒙元灭亡原因,规定皇子在学习四书五经等汉文化儒家思想的同时,骑马射术一样是必修之课,这才有了将近300年国祚。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张无忌:朱元璋曾是他手下,称帝12年,最终离奇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无忌为何不杀朱元璋,朱元璋当皇帝张无忌去哪,历史上张无忌给朱元璋写过信吗

    但是你知道吗?张无忌虽然是金庸虚构的人物,但也是基于一位历史原型改编的,张无忌的历史原型叫韩林儿。张无忌从小在荒无人烟的小岛长大,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学习了玄冥神掌,后来成为明教教主,跟赵敏获得了最终的幸福。但历史上的张无忌命运却没有这么好,他最后是沉江而死。韩林儿是元末农民起义韩山童的儿子,至正十一

  • 宋江原来真实存在,不过起义三个月就被招降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江的真实历史,关于宋江的历史事件,宋江的所有事迹和情节分析

    宋江起义这个故事如今在很多影视剧中都会出现,那么宋江这个人是真的存在还是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呢?其实他是真实的存在的。他起义的这件事情还被写进了宋朝的很多官方的史书,关于他有很多记录。那是在北宋宋徽宗时期发生的事情了,当时徽宗是一个画家也是一个厉害的书法家。有一段时间他喜欢各种各样的奇怪石头。这本来是

  • 朵颜卫帮朱棣拿下皇位,朱棣为何恩将仇报,要将朵颜三卫剿灭?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棣如何获得朵颜三卫,朵颜三卫的简介,燕军和朵颜三卫谁厉害

    原本正处于蜜月期的双方,忽然反目成仇,追其原因,还要从朵颜三卫的起源说起。与我们传统观念上的上下级不同,朵颜三卫虽然是朱元璋时期,明王朝将归降的蒙古部族册立而成,用以“各领所部,以安畜牧”维护地方和平的,但实际上朵颜三卫并未真心归属明王朝,他们在北元和明王朝之间反复横跳,当着二鬼子的角色。接下来,咱

  • 宋江武松2人曾一见如故兄弟情深,什么原因让他们最终疏远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江和武松的交往过程,宋江和武松的共同性格,武松宋江关系如何

    一刚开始,武松和宋江可谓意气相投,108好汉聚义梁山之后,宋江一心想要归顺朝廷。菊花会上,宋江说出招安的想法,武松第一个不答应。他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一旁的同样反对招安的李逵也是气愤,甚至当场踢翻了桌子。对武松,宋江实在不好发作,可李逵不同,宋江便来了个杀鸡儆猴,

  • 朱棣的儿子朱高煦起兵想推翻他的孙子,朱瞻基如何应对困境?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棣喜欢朱高煦还是朱瞻基,朱高煦朱瞻基对话,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是被谁杀死的

    在这场以夺权为目的发起的政变中,朱棣的长子朱高炽和三儿子朱高煦,都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当年朱棣在浦子口被击败时,朱高煦及时带军赶来,扭转了败局,朱棣拍着他的背对他说:“勉之!世子多疾。”“世子多疾”这句颇为玄妙的话,点燃了朱高煦内心隐藏的野心,他第一次意识到:我是有机会当皇帝的!朱棣继位后,册封太子时

  • 朱元璋杀大臣,大臣死前提一个小要求,朱元璋大笑:正合吾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母亲来找朱元璋,电视剧朱元璋里朱元璋吃烧饼片段,朱元璋假降元朝刘伯温归顺朱元璋

    人们除了歌功颂德朱元璋的伟大之外,也有无数的文人谴责朱元璋把开国的将领们杀了个干干净净。而历史上的同一时刻,朱元璋也不过是一个刚刚失去孩子的父亲,他给自己孙子传位,自然要铲除挡在孙子路上的一切障碍。起兵的路上这些将领们有多厉害,之后就会成为朱元璋心头多大的隐患,朱元璋借口开国将领蓝玉意图谋反,借此牵

  • 妲己虽然祸国殃民,但却发明了一样东西,如今家家户户在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就在帝辛宠爱妲己时,在陕西渭水流域的周部落逐渐发展壮大,周部族原是夏朝后稷的后裔,早在古公时代,便有了东下图商的企图,《诗经》中的《鲁颂》中有这么一段;“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歧之阳,实始镇商。事实上对付强大的商朝,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一直传到姬昌,力行仁政,国力日盛,附近的部族都非常信服,才开始沿黄

  • 齐哀公是姜子牙的后代,为何周夷王会相信纪国谗言,杀掉齐哀公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齐哀公为什么杀周夷王,周夷王和齐哀公的关系,姜子牙和齐桓公的关系

    其被杀的原因,史书上记载得很简单:纪炀侯向周夷王进献谗言!《史记·齐太公世家》:癸公卒,子哀公不辰立。哀公时,纪侯谮之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静,是为胡公。史书中的这一句话,显然并不是周夷王随意杀死,开国功臣姜子牙后人的全部原因。我们先了解一下,产生纠纷的齐国和纪国,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再搞清楚那个时

  • 封神中姜子牙本可以救比干一命,但元始天尊一句话,他决定放弃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封神榜比干救姜子牙,比干和姜子牙什么关系,比干被挖心姜子牙为何不救他

    在姜子牙还在商都朝歌时,他已经能够算出凡人命运,能够以三昧真火炼化琵琶精,能够以掌心雷降伏五路神,更能以符箓让被挖掉心肝的比干不死。可见,以姜子牙神仙境界的修为,完全有能力救活凡人比干。姜子牙早在数年前,就奉元始天尊之命下山。他肩负的使命就是颠覆商朝,建立周朝。当时姬昌还没有归周,因此姜子牙一直呆在

  • 田氏代齐是怎么一回事?被田氏取代的姜子牙后裔家族命运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田氏代齐姜氏下场,田氏代齐完整版,田氏代齐深度讲解

    公元前386年,齐相田和被周天子允许位列诸侯,正式成为齐候,齐国由姜氏步入了田氏领导的阶段。公元前379年:《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故齐康公卒,绝无後,奉邑皆入田氏。那么,田氏又是如何一步步窃取齐国王位的呢?齐景公时,朝政腐败,民众对于公族的统治极为不满。这个时候,田乞就看到了机会,他用大斗给民众借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