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为什么对沈万三恨之入骨?是因为他太有钱么?

朱元璋为什么对沈万三恨之入骨?是因为他太有钱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999 更新时间:2024/2/3 16:08:06

宅子的主人是江南最有钱的人——沈万三,客人是大明最有权力的人——朱元璋

在宾客的推杯换盏间,一道菜被摆上桌面,却令主人打冷颤,客人露出不悦的神情。

朱元璋问:“这道菜叫什么名字?”

沈万三自然不敢说这叫红烧猪蹄,他思索片刻,作揖回答道:“此菜名曰‘万三蹄’。”

在当今的江苏周庄,有一道传统菜肴叫万三肘子,肉质酥烂,汤色酱红,就是来源于此。

能跟皇帝一起吃饭的人,自然不是什么等闲之辈。

沈万三,原名沈富,当时民间把名门望族称为“秀”,而沈万三排名老三,故称“沈三秀”,加之他特别有钱,别人又在“沈三秀”这个名字里加了一个“万”,以示其资产千万、富甲一方。

沈万三究竟多有钱呢?

据《明史》记载,沈万三奖励他的私塾老师:“每文成,酬白金以镒计。”

意思是老师每作一文,赏白银二十两,而这足够当时一个四口之家一年的开销。

民间对于沈万三发家的说法有很多,在这里我们挑选两个比较可信的说法进行陈述。

其一,据《周庄镇志》记载,当地有一富商,名叫陆德源,他是沈万三的老东家,非常欣赏沈万三的聪明才智,他晚年膝下无子,又怕巨额财富树大招风,看破红尘的他将资产全部赠与沈万三。

另外一说是当年沈万三的父亲举家迁至湖州南浔镇,开发了当地大片被撂荒的肥沃土地,由于江南地区多雨,当时没有先进的排涝技术,所以农田常被洪水淹没。

沈家掌握了一种效率极高的排涝技术,遂收购他人的农田进行耕作,因此积累了一笔不小的财富。

当家后的沈万三明白仅靠祖辈积攒的产业,迟早坐吃山空。

他不再满足于纯粹的农业耕作,元末的天灾人祸横飞,农田由于各种不可抗力因素无法持续耕种,也无法给农民带来稳定的收入。

农民为了换取粮食,躲避战乱,亦或是缴纳官府沉重的赋税,只能以低廉的价格把农田卖给地主。

江南是当时最为富庶的地方,早在南宋便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而这个地方的赋税也是最重的。

沈万三在拥有越来越多的田产之后,召集佃户,出租土地,雇佣农民,而且发放利滚利的高利贷。

而要想富可敌国,仅靠封建地主一种身份是远远不够的。

沈万三面朝大海,视察一艘艘装满货物的大船,心中的蓝图早已铺展开:

他要把经商的航道开辟到南洋甚至更远的地方。

他的船队辗转于各大码头,在海上劈波斩浪,终于来到南洋。

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纸张在那里很是畅销,而沈万三也廉价收购他们的胡椒、香料等,这次航海远行在短时间内为他聚集了巨额财富。

更大的意义在于加强了海洋两岸的物资交流。

我们知道明朝的造船、航海技术已经十分先进,后来朱元璋的儿子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也只是去“宣扬国威”,把东西白白送给人家。

沈万三的想法无疑是具有前瞻性的。

大明朝建立之后,听说朱元璋想要修建城墙,原本一直输送物资给张士诚的沈万三见风使舵,主动找到朱元璋,说自己愿意拿出资产为君分忧。

朱元璋听后哈哈大笑,说就算把内帑和国库翻个底朝天也拿不出那么多钱。

沈万三请求立军令状,说如逾期完工,任君处置。

史料记载,二人甚至进行施工进度比赛,经过几个月热火朝天的比拼,沈万三以三天的优势摘得桂冠。

沈万三在改朝换代之际,左右逢源地扮演多个角色,帮大元运粮草、出钱支持张士诚的军队,后来又急于向朱元璋表忠心。

他明显感觉到朱元璋的胃口远远比前两个大得多,但是没关系,他有的是钱。

据《留青日札》记载,修建城墙之后,沈万三又拿出两千锭白金,两百斤黄金,说要帮皇帝犒赏三军。

朱元璋勃然大怒,犒赏天子的军队显然触及到他的底线。

他下令把沈万三发配到西南地区,封建王朝不喜欢他这样的人。

他虽然富可敌国,无偿捐钱建设国家。

可是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历代王朝的统治基础,是数以万计的农民,他们通过劳作持续为王朝提供粮食、税金、劳力。

大量的土地兼并,无疑会减少农民向上输送的财富。

史料上再无沈万三发配后的记载,或许他在异乡常常梦见江南的小桥流水,但是他的航队再也无法驶入祖国的港湾了。

作者:洪丹淳,鱼羊秘史签约作者。

特此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制作出品,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作为屏蔽关陇的咽喉之地,明代河西走廊边防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军堡图片,关陇地区,关陇演义一百零九章

    一、河西走廊东段的地理形胜(一)优越的自然条件河西走廊东段主要由武威绿洲盆地构成,东起乌鞘岭,西至张掖与永昌交界的大黄山及马营滩一线,地势整体自东、南与西三面向心倾斜,北侧为石羊河缺口,主体部分海拔在1500-2000米之间,洪积冲积平原上大部分覆有黄土。在气候方面,河西走廊由于地处西北内陆,远离海

  • 朱元璋钦点沐王府镇守云南,为何最后却自身难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平定云南,云南沐家有后人吗,云南沐府简介

    朱元璋钦点沐王府镇守云南,为何最后却自身难保?云南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历朝历代的中原王朝对于云南的统治都显得力不从心。早在三国时期,就有诸葛亮南征平定孟获的叛乱,演绎了一段“去七擒七纵”的民间佳话。即便如此,诸葛亮也没有派遣蜀国的军队对于云南实行有效的统治,而是选择了继续信任孟获来统治这些

  • 清朝为何不尊金朝为正统,反而要以宋朝为正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为什么不承认金朝而承认宋朝,清朝跟金朝是一个族群吗,金朝和清朝有什么联系吗

    在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汉朝就把秦朝当做正统,唐朝把隋朝当做正统,宋朝又把唐朝当做正统,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也有力的维系了当时朝代成立的正统性和统治的合法性。一般来说,继位的朝代挑选的继承对象都是和自己有关的朝代,但是清朝却偏偏不走寻常路,他们明明是关外的满族人,也就是汉人所说的蛮夷之辈,却

  • 红小将挖开袁崇焕墓,专家闻讯赶到却一无所获,网友:下次快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袁崇焕,广西藤县袁崇焕故里,袁崇焕三年平辽

    清朝统治华夏数百年,对于华夏的发展有利也有弊。很多人都说因为清朝的腐竹统治,才使得国家落后于西方。清朝入关,接着展开了对华夏长达几百年的控制。说到清朝入关,大家会想到人称大奸贼的吴三桂。还有一个人,他也是不得不提的人物。他就是袁崇焕,本是一个书生,处于明朝末年,是明末清初至关重要的人物。因为辽东地区

  • 宋高宗赵构年轻时胆识过人,为什么历史评价却不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高宗赵构简介,宋高宗和赵构什么关系,宋高宗赵构为何无子

    说起历史上最怂最窝囊的皇帝,那肯定就是宋高宗赵构莫属。赵构是宋朝的第十位皇帝,同时他还是南宋开国皇帝。其实原本他不是一个窝囊皇帝,他在年少时候,他还是一个名扬天下的英雄。就在金军第一次南下的时候,他一度入金营为他们的人质。在1126年的时候,金军又第二次南下,他就奉命出使到金营当中求和。他在中途的时

  • 成吉思汗为何招来丘处机?不仅是为长生不老,还有一个高明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丘处机为什么要从金国千里迢迢赶去蒙古,去见成吉思汗呢?他的目的是很明确的,他就是为了劝说成吉思汗要对百姓好,要能够安抚人心,稳妥地安置百姓。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自己的宗教求得一个地位。他明白,蒙古人一直都是对宗教十分宽容的,他们能够允许多个宗教的存在,而且宗教和宗教之间即使也有些冲突,那也是小摩

  • 明朝含山公主:幼年丧母、18岁丧夫,历经8朝7位皇帝,守寡65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含山公主,朱元璋最长寿的女儿含山公主,明朝含山公主真实姓名

    在我国古代,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皇族贵胄,长寿者难得一二。在有限的生命之旅中,谁都想身心康健、多子多福、富贵尊荣、平安长命,但能得到这一切的人委实极少。明朝有一位堪称最长寿的公主,她一生经历了8朝共7位皇帝,17岁就丧夫,守寡了65年,她去世之前的位份是皇帝的曾祖姑母,最后皇帝为了对其进行体面的封赏,

  • 朱元璋出宫游玩,被一老婆婆指鼻子大骂,知晓原因后立马认错!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1-46集免费观看,朱元璋大骂朱由检,妇人大骂朱元璋完整版

    熟悉明史的朋友都了解,朱元璋早期家里很穷,父母在他年幼的时候双双离开了人世。没有生存技能的他只能去做了乞丐,后来又去当了和尚。总之年幼的朱元璋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但是自从他参军之后,他的运气就开始扭转了,他一路发展壮大,最后当了皇帝,这些都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事情。当然能够当皇帝一定少不了身边的辅佐,比如

  • 她被称“女版成吉思汗”,32岁嫁4岁小儿,连生8子,名字很耳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冠满中华,当年弯弓射大雕的气势蓬勃如山,使得世人不得不为之震撼,多年以后,黄金家族秉承着成吉思汗“真诚,稳健,创新,奉献”之精神,将蒙古族奇源部的威名弘扬而出。而真正扛起黄金家族大旗的不是蒙古大汉,也不是千军万马,而是一名被称为“女版成吉思汗”的女子。她32岁嫁于小自己28岁的男

  • 明代奇案:芝麻官偶遇算命先生,半夜裸身跳水而亡,妻子迅速改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出名的民间奇案,算命奇案,民间算命奇案故事

    回到家里芝麻官还是骂骂咧咧的。老婆看他这样不开心,就询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芝麻官就把这个事情讲了一下,老婆安慰了他几句,两个人就上床睡觉。到了三更半夜时发生了一件神奇的事情。晚上突然下了大雨,芝麻官睡得正香,突然发出了一声令人毛骨悚然的叫声,街坊邻居们都听到了赶紧就过去查看。此时只发现芝麻官穿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