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我国古代商朝采取“兄终弟及”的方式传承王位,却导致了“九世之乱”

我国古代商朝采取“兄终弟及”的方式传承王位,却导致了“九世之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501 更新时间:2023/12/7 22:25:44

商朝的第四位君王就是成汤的长孙太甲。似乎太甲没有兄弟,继位的是儿子。以后的几世没有因此内乱的。

太戊得位于兄,按例也应当传位给弟弟,没有弟弟的话,就传位给下一辈的长兄之子。

太戊从哥哥手中取得王位,七十五年之后,坐得暖暖的王位就没有还给长房,而是传位给了自己的儿子中丁,中丁成为第十世商王。中丁迁了都,从亳地迁到了黄河上游的嚣。此为一迁。

这个亳地是商朝的成汤先祖开朝、中丁父亲坐镇的地方,离开此地,中丁似有迫不得已的理由。

第十一世商王是中丁的弟弟外壬,都城仍然在嚣,没有迁都。商朝开始走下坡路。

第十二世也是弟弟接任,河亶甲继承王位。迁了一次都,“自嚣迁于相”。商朝更衰落了。此为二迁。

河亶甲跟父亲一样,没有还王位给长房,给了自己的儿子,第十三世商王祖乙

祖乙即位也是忙着迁都,新都叫耿,新都第二年就被水冲毁了,他再迁了一次都,祖乙后来又迁都两次,最后定居在庇地。迁都不是容易的事,一般人不会出于兴趣这么做的,这方面他运气不太好。此为三迁。

稍可安慰的是,他有一个好的大臣,巫咸的后人巫贤被重用,《殷本纪》特意注了一笔:“巫贤任职。”祖乙在位十九年,获得史家肯定,在其任内,“殷复兴”。只可惜史料留存过少,无法得知巫贤之“贤”情了。

接着是祖乙的儿子祖辛,第十四世王。

祖辛的弟弟沃甲,第十五世王。

第十六世商王祖丁,不是沃甲的弟弟,也不是沃甲的儿子,而是祖辛的儿子。

第十七世商王南庚不是祖丁的弟弟,也不是祖丁的儿子,而是沃甲的儿子。再一次迁都,都城为奄,此为四迁。

第十八世阳甲,不是南庚的儿子,也不是南庚的弟弟,而是祖丁的儿子。

第十九世商王盘庚,进行了著名的最后一迁。结束了九世之乱。

张衡说:“殷人屡迁,前八后五,居相圯耿,不常厥土。”其实祖乙一任就迁了三次。盘庚迁完都之后的世代,还有那么一两次迁,要都算上就不是“后五”了。张衡很客气。

为抢王位,弟弟、儿子、叔叔、堂兄弟轮番上阵,诸侯各国看到王室之间仁义全无,纷纷拒绝前来朝贡。殷道再一次“衰”了。

《史记殷本纪》中这么总结:“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自中丁帝以来,废除嫡长子继位制而拥立诸弟兄及诸弟兄的儿子,这些人有时为取得王位而互相争斗,造成了连续九代的混乱,因此,诸侯没有人再来朝见。

比起“父死子继”,王位“兄终弟及”更为合理,传弟在先,子长大再传回去,可以避免太甲之类的幼君执政。但是商朝走到后期,就完全是“父死子继”了。应当是商朝人对“九世之乱”的教训总结。

太戊修德创下太平盛世,最后差了一口气,几代之内打回原处。君王的道德水准,直接影响社会生态,真不是说说的。

为什么应天命下世的圣贤,也常常要经历艰苦的磨砺才能施展身手,因须得考核过关。为什么身份越高越要注意修身养德,上天用太戊的功过说明了道理。

还不是诸侯不来朝见,太戊的后人、重视对祖先孝敬侍奉的商族人,也不怎么祭祀他,出土的甲骨中,祭祀他的寥寥无几。

修德,真的是要修到伊尹所说的“纯一”才好。

作者本人声明:该文章独家发布于百家号平台,抄袭必究。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熙祭拜孔子不愿下跪,当墓碑上一字被挡住后,立即大礼参拜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var1]康熙是清朝最耀眼的皇帝之一,康熙一生共南巡了六次,其中有三次都经过了孔子的家乡——曲阜。孔孟之道对于维护封建的统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康熙作为清朝的皇帝经过孔子的家乡,按照礼节自然要去祭拜孔子,康熙作为帝王,他这一生很少给他人下跪,除了满清皇室之外,能让康熙大礼参拜的只有明太祖朱元璋和孔

  • 战国鲜为人知的历史:商鞅之死,究竟是因为政治需要,还是为了报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战国商鞅之死,关于商鞅的历史事件,关于商鞅的历史

    [var1]好来,小编其他的话就不说了,直接切入正题,我们今天的正题说的就是在战国时期的商鞅,商鞅变法大家都应该是很清楚的,但是商鞅的真正名字并不叫商鞅,大家可知道,想来大家知道的也不多,能够知道商鞅已经是非常的可贵了,其实他的名字叫做姬鞅,这个名字有点难听啊,当时小编想,如果他姓遭就好了,叫遭殃。

  • 盗亦有道?盗墓贼将无价扁鹊医书扔掉后,被考古专家挖出欣喜若狂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扁鹊医书出土日本人借走了吗,扁鹊医书全文,四川千年古墓扁鹊医书

    [var1]虽然盗墓是被人所不齿的,可是历史上的几次重大事件都和盗墓有关,比如项羽曾经盗挖了秦始皇的陵墓,虽然没有将秦始皇陵墓挖掘出来,却也得到了丰厚的财宝,还有曹操,这个盗墓行业的祖师爷,靠着挖掘汉献帝祖宗的坟墓,养活了数十万人马,可以说在当时的乱世是非常重要的经济来源,另外还有我们熟知的孙殿英盗

  • 孔子何有“是可忍,孰不可忍”之谈,如今又该如何对待儒家之学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孔子的儒家真的那么好吗,孔子学说儒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吗

    [var1]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的一个口头语就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大致意思就说“这都可以忍,还有什么忍不了的呢?”。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句话其实是孔子所说。这件事情发生于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时代,社会秩序混乱,天子的权力受到极大的破坏,更不用说那些诸侯国之中新兴起的贵族对所谓国君的威胁。私有制的

  • 始皇帝一统六国,说到底他是昏君还是明君?始皇:没有我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始皇帝简介资料,始皇一统六国纹身,始皇一统七国的壁纸

    [var1]其实说到底秦始皇的行为存在着严重的两种极端,可能大家说到秦始皇的恶心,想到的就是抓苦力修长城,但是秦始皇做的事也并非都是坏事。最初在秦始皇征服六国的时候,将东方六国一一统一,但是大多数的方式都是用暴力的方式把这些国家征服,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在战争当中。百姓流离失所伤亡惨重。[var1]

  • 他是清朝的汉人王爷,自称孔子后人,最后战死沙场,留下千古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var1]孔有德原先是明朝皮岛大将毛文龙的部将,毛文龙被杀之后,孔有德率叛军及家眷一万多人投靠了后金(清朝的前身)。由于孔有德带来了后金急需的舰队、红夷大炮及匠人,所以皇太极对他们的投降极为重视,封他为恭顺王。在以后清朝对明战争中,孔有德也大多参与其中,立下汗马功劳。清军入关后,孔有德随多铎追剿李

  • 《山海经》成书于何时?里面记载的生物,难道都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山海经象征财富的生物,山海经何时成书,山海经所有生物介绍

    [var1]《山海经》成书的年代已经无法考证了,但是有一点可以确认,此书的成书年代绝对在秦朝之前,也就是说是先秦产物,不仅成书年代不详,就连作者也不知道是谁,有人说作者是巴蜀人,但是具体如何已经无法考证,也就说在一个不确定的时间,一个不确定的人,将这本影响力巨大的上古书籍传下来了,透着说不出来的神秘

  • 齐国称霸的真相,姜子牙其实早有预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姜子牙和齐国的关系,姜子牙怎么成了齐国国君,姜子牙齐国历史

    今天呢,小编就给大家说说这战国最早称霸的人,众所周知,这周天子的天下那是整整八百年,这是当时姜子牙说的话,姜子牙说,你拉我八百步,我保你江山八百年,可是这八百年吧,前三百年还马马虎虎,像那么一回事,可是后五百年,那是一年不如一年,年年后退,到了最后,这周天子就像是一个招牌似的,没什么卵用了,就在这样

  • 秦国能从一偏僻小国,反而最后一统六国,秦穆公再次中间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var1]秦国刚建立时,由于地处偏僻,资源匮乏,秦国的发展并不好,在众多诸侯国中根本排不上号。直到公元前659年,秦穆公继位,秦穆公上台后,广纳贤才,决心要把弱秦带入强国之列,在秦穆公的不懈努力下,成功感化了百里奚。百里奚入秦后,秦穆公将秦国大权都放给百里奚,对百里奚无条件信任。得到秦穆公如此青睐

  • 邯郸之战幕后棋局,隐藏秦国高层斗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长平之战,秦昭襄王让白起退兵,白起意见很大。邯郸之战,秦昭襄王又让白起出兵,白起却不答应了。秦昭襄王大怒——寡人要退便退,要攻便攻,还轮不到你白起来教训我!你不是最讨厌范雎吗?好,寡人就再让他去好言请你出来,最后一次机会了,你可不要不识相!白起还就是不识相,硬说自己病还没好,给范雎吃了个闭门羹。范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