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炎是一个纯粹的读书人,从小饱读圣贤书,数十年如一日,最终担任了唐高宗时期的宰相,而裴炎在位时也并没有什么大的过失,他因谨慎,聪慧被高宗临死前立为顾命大臣,高宗死后,太子李显即位,史称“唐中宗”李显并不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人,他上位后,对自己娘家是好的不得了,甚至想把无功无禄的岳父封为侍中,对此裴炎严词反对,李显很生气“我就把天下给岳父都愿意,更别说一个小小侍中”
裴炎听到这句话后非常惊恐,于是他立马找到太后武则天,准备废除中宗,在他的进言下,中宗被废为庐陵王,随后武则天立李旦为帝,称睿宗,我们都知道,虽然李旦在位,但是朝政大权其实都掌握在武则天的手里,而裴炎在这时也做了几件惹怒武则天的事。
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上书希望武则天建立武氏七庙,并且追封先祖为王,武则天本来着手准备这个典礼,没想到裴炎这时进谏“难道太后忘了吕氏败亡的教训了吗”武则天很不高兴,碍于裴炎的面子,这件事也黄了,不过武则天对裴炎也怀恨在心。
同年9月,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对于这场叛乱,武则天也是忧心不已,而裴炎趁机进言希望武则天能够归政于皇帝,对此,武则天自然是知道裴炎说的意思,可她并不愿意,后来,在武则天的授意下,御史崔詧弹劾裴炎,而武则天趁此机会将裴炎下狱,并且放出风声,裴炎准备造反。
这一消息传出后,朝廷震惊,谁也不相信裴炎会造反,于是,第二天早朝期间,众位大臣为裴炎辩护,希望武后不要妄杀忠良,对此,武则天早有准备,她拿出2字冷笑道“你们看这是什么?”众臣一看,武则天拿出的2字“青鹅”众人不解。
于是武则天解释道“青字可拆为十二月,鹅字则是我自与也,意思就是裴炎将在12月在城中作为内应,接徐敬业入城”大臣一听皆无语,最终裴炎还是被杀了,至于到底是不是被冤杀?恐怕也只有武则天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