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莲英的三个绝活,让他成为慈禧跟前的大红人

李莲英的三个绝活,让他成为慈禧跟前的大红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554 更新时间:2024/1/23 2:53:07

文/四季文史

说起国粹,你估计能想到京剧、武术、书法、中医、中国画等等,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当然,他说的话大都带有针砭时弊的意味,他曾讲到旧中国的“国粹”有三个:鸦片、太监、姨太太。这三种“国粹”,并非中国独有,只是在那个时代,这三样表现得比较明显罢了。今天单讲“太监”这个特殊群体。

太监,并非中国独有。在我国,“太监”一词的出现,是在隋唐以后。太监群体在中国至少存在了2000多年,也算是源远流长了。在我国封建历史上,能叫得上名号的太监并不多,而距离今天最近的太监李莲英,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连英,原名李进喜,1848年出生在顺天府大城县(今河北大城县臧屯乡李贾村),清咸丰五年(1855年)净身为太监,翌年入宫(一说是咸丰七年入宫)。

李莲英兄弟4人,他排行老二,李家比较穷,李莲英父辈一开始靠私卖硝磺赚点钱,因为硝磺属于违禁品,其父差点被抓入狱。侥幸逃脱后,开始从事皮匠生意,所以,李莲英还有个外号叫“皮硝李”。当然,这个绰号应该是指李家的,并非单指李莲英一个人,毕竟他那时候还是个孩子,是掌握不了制鞋手艺的。

迫于生计,8岁的李莲英由郑亲王端华府送进皇宫当太监。

经过自己的一番努力,同治六年,李莲英受封二总管。慈禧太后赐名连英,俗作莲英。在宫中,李莲英深得慈禧太后器重,太后甚至打破“太监品级以四品为限”的皇家祖制,封为正二品总管太监,统领全宫所有宦官。

李莲英能被慈禧“荣宠”半个多世纪,与李莲英和慈禧的特殊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表面看,两人是主仆关系,看似是李莲英在倚仗慈禧,而实际上,慈禧更离不开李莲英,或者说,李莲英已经成了慈禧生活中的一部分。

伺候慈禧可不是一件容易的差事,既然两人关系不一般,那么李莲英必有过人之处!

慈禧之所以离不开“小李子”,主要是因为李莲英有三大绝活。

心灵“手”巧,会伺候人。李莲英的手一开始也很普通,并不像有些人讲得那样,又细又长,还白白嫩嫩的。之所以后来很细嫩,主要是因为他运气好,一直受宠,平时都有小太监伺候着。

光有一双好手可不行,中看还得中用。绝佳的手活,才是关键所在。影视剧里有一个桥段,内容看起来很扯,但反映得却很真实。

某日,慈禧唤李莲英:“过来”。

李莲英便急忙伸手过去搀住慈禧,慈禧扶住后忍不住问:“哎呦,看你这小手滑得,一点不像四五十岁的男人。”

李莲英的手固然漂亮,但他的手活更是宫中一绝。

李莲英的第一个手活便是梳头。要知道,古代可没美颜相机,也没有逆天的化妆术,后宫妃子要想争宠,大都从衣服、首饰和发型上下功夫。李莲英自小进宫,深谙后宫之事,于是他便开始在梳头发这项技能上下功夫,甚至有野史传言,为此他还请假十天,专门跑到青楼去学习那些当红牌头怎么梳头发。

其实在宫里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给后宫的这些嫔妃梳头,而李莲英为此却费了一番功夫,足见其用心良苦。一开始的时候,李莲英不光给慈禧梳头,包括咸丰帝其他的妃子以及慈安皇后,都有可能被他伺候过。

久而久之,李莲英梳头的技术堪称一流,最为认可他的还是慈禧。不论是挽髻,还是簪花,慈禧都指定要李莲英亲自动手。

在紫禁城里,李莲英由于梳头而名声在外,人送外号“小篦李”。李莲英梳头跟别人确实不一样:一是梳得好看。头发再硬他也能给拢到一块,据说是袖子里偷偷藏着发胶。二是不掉头发。也许是女人最怕掉头发,慈禧就更不用说了,但头发很长时,哪有不掉之理呢。为了讨慈禧欢心,李莲英想了一个绝招。每次梳头时,他的袖子里都藏着一块皮毛。每次给慈禧太后梳头时,都是袖子离得很近,这样既能摩擦,又能吸附掉落的头发,如此一来,慈禧自然很开心。

李莲英除了会梳头,他还掌握了另外一门技艺:按摩。

每天早晚,李莲英都会进入慈禧寝宫为其按摩。按摩的时候,他先是跪在榻前的红毯上,先以右手慢慢伸入被下,轻轻拂拭之后,由上半身开始按摩,然后按摩下身、两腿,除“不方便”的地方外,全身各部位均按摩一遍。

相比其他太监,李莲英在按摩上总是能做到“刚刚好”:不轻不重,不急不慢,刚柔相济。所以慈禧对李莲英的按摩总是赞不绝口。可能仅此一项,李莲英就变得无可替代了。

锦心绣“口”,能撩会说。能说会说,便是李莲英取悦慈禧的第二项绝活。别看李莲英小时候读书少,但是嘴皮子一点都不差,尤其擅长说笑话。这一点上,如果让他加入相声界,一定是台柱子。。

李莲英天生嘴皮子薄,这种嘴皮子,说起书来那是一绝。除了说书,李莲英甚至还会口技。你说将这样的人物放在身边,那是随时可以搭台唱戏啊。

李莲英会说《西游记》、《三国》、《小五义》、《石头记》等篇目,且绘声绘色,引人入胜,就连职业的说书人都特别佩服他。而且李莲英在说书时,还常常插入一些慈禧喜欢的小曲儿,甚至还加入一些猫叫、鸡叫、狗叫的声音,并伴有肢体语言,这些表演,每一次都能引得慈禧哈哈大笑,所以李莲英经常能得到慈禧的赏赐。

入脑走“心”,善加揣摩。技术人人可学,只要练就一身本事,想要取代李莲英那是很有可能的。所以技术依赖只是慈禧离不开李莲英的一个方面。这里要说李莲英的第三项绝活:走心+揣摩。

李莲英的智慧在于,他永远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也就是说:李莲英任何时候都知道自己的身份。

作为“老佛爷”的御用太监,李莲英首先得知道体贴,细致,替人分忧。这一点他做得非常到位。

有一年,武生泰斗杨小楼进宫给慈禧唱戏,一曲唱罢,慈禧甚是欣慰,便要打赏他。慈禧此时兴致很高,便乐呵呵的问道:“你想要什么呀?”杨小楼自然不敢贪心金银细软,便对慈禧说道:“我想请老佛爷给我赐个字。”慈禧也是兴致勃勃,便让李莲英备好纸墨笔砚。然后提起毛笔舔饱了墨,在纸上游龙走凤一般,写下了一个大大的福字。

待笔锋收回时,众人傻眼了,原来这福字多了一点儿。福字的“礻”字旁被写成了“衤”字旁。此时的尴尬气氛一度到了冰点。一时间,杨小楼是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没有人敢吱一个字儿,生怕说错了话惹来杀身之祸。就在这个时候,李莲英站出来了。

李莲英拍了拍杨小楼的肩膀,对他说:“我说杨小楼啊,这老佛爷的福,你可不敢领走,老佛爷的福气那可是比别人多一点的!”杨小楼见李莲英来救场,赶紧谢恩,然后对慈禧说:“老佛爷洪福齐天,哪是奴才可以享受的,请老佛爷另行赏赐吧。”如此,这个尴尬的场面便被化去。

李莲英的三大绝活,让慈禧产生了深深的依赖。除了技术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世界里的。

作为一名臣子,替主子分忧本来是分内之事,但在有些事情上,李莲英并不去“掺和”。这让慈禧觉得李莲英很安全,这也是他能50多年来平安无事地伺候慈禧的关键所在。

慈禧有别于吕后和女皇武则天,汉唐面对的不过是国内的动荡,满清不仅内部崩坏,西方列强也环伺四周。所以慈禧所面临的内外环境要比吕后和武则天复杂得多。

李莲英的厉害之处在于,他会让慈禧觉得自己非常安全,那就是即便自己的权力再大,也从不过问政事。

“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

曾经的魏忠贤作为明朝的一个宦官,本应好好辅佐皇帝,但他却祸乱朝政,让整个明朝变得动荡不安,最后落得不得善终的下场。这对于李莲英来说,是前车之鉴。所以李莲英心里清楚,自己的职责只是负责讨老佛爷的欢心,什么能做,哪里是雷池,他心里很清楚。

李莲英有权有势,但他从来不恃宠而骄,他对于分寸的拿捏,是十分精当的。他办事周到,在宫里上下,在文武百官中,他从来没有飞扬跋扈,从来都是一副好人缘,“佛见喜”则是宫里人送他的另外一个绰号。

《宫女谈往录》:“宫里的行话叫‘兜水不漏’,让老太后感到放心舒服,深得太后的喜欢……”

李莲英的高情商表现有很多。慈禧与光绪素来不合,但李莲英能很好地站在二者中间,谁都不会得罪。八国联军入侵时,慈禧携光绪西逃,由于出走匆忙,并没有带足备用物品。

某一夜天寒,李莲英伺候慈禧睡下后,又跑去看光绪帝。结果发现光绪帝竟然连床被子都没有,一下子就落泪了,把自己的被子抱了来:

“今夜已深,不能再传他们,这是他们为奴才所设被褥,请主子将就用之,奴才罪上加罪,也没有办法了。”

后来光绪帝经历了庚子国难之后,常念叨一句话:“若没有李俺答(指李莲英),我恐怕都活不到今日。”

作为一位老臣,李莲英不想看到慈禧跟光绪闹掰,而他就从中起到了很好的缓和关系的作用。

慈禧跟李莲英虽为主仆,但已经超越了普通的君臣关系,更像是一对亲密无间的伴侣。一个青年就守寡的女人,面对家事、国事、天下事,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而每每这个时候,她的身边总有一个能随叫随到、随时听命、解闷逗乐之人,慈禧当然很受用。

李莲英陪伴慈禧53年,慈禧死后,李莲英守孝百日后,交出所有皇家所赐,默默地离开了紫禁城。宣统三年,李莲英去世,时年63岁。#李莲英#

(作为一名太监,李莲英拿捏得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从不越雷池半步,虽然他有权有势,但他从不恃宠而骄,有心有技艺,这样的臣子,慈禧当然离不开。对此你怎么看?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

更多文章

  • 慈禧第八代后人身价数百亿,曾登上过福布斯排行榜,丈夫家喻户晓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慈禧和孩子抢奶吃,慈禧凤冠照片,慈禧秘史电影完整版免费看

    01陈丽华是慈禧太后的第八代后裔,很多的人并不知道陈丽华的大名,因为她是一个生活非常低调的人,但是提起她的成就—长安俱乐部,恐怕居住在老北京的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通过长安俱乐部所处的位置,则能够看出陈丽华的财富和人脉,她是一位不简单的女人。陈丽华曾在2019年福布斯发布的中国女性榜中排行前三位,可

  • 明朝最厉害的将军,努尔哈赤都怕他,却被自己人坑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死在努尔哈赤手上的明朝将领,努尔哈赤怎么打败明朝的,努尔哈赤和明朝的战斗

    老规矩,先来讲一下背景。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战役明朝惨败,辽东国土尽失,同时也伴随着相应的人事调动,熊廷弼正式登上了历史的大舞台。此战之前,熊廷弼便因为治理辽东,整顿贪污风气大受明神宗的赏识。这一次,他被任命为右佥都御史,代辽东经略。面对气吞万里如虎的努尔哈赤及其后金军队,熊廷弼显得很是淡定。当时的

  • 清朝慈禧身边的红人,李莲英到底是不是太监?为何慈禧那么宠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慈禧和李莲英的关系,慈禧与李莲英,李莲英讲给慈禧段子

    其中清朝时期就有一个叫作李莲英的太监,他虽是太监一名,但私下里却与当时的掌权者慈禧太后有着不可告人的暧昧关系,甚至曾经还有传出李莲英是假太监这种话。一、假太监的传闻我们都知道古代的太监在进入皇宫之前,都是需要先进行阉割净身的,这是因为太监在皇宫中的地位比较特殊,不仅是作为皇帝身边的差使,还会去为皇帝

  • 和珅收礼觉得银子太引人注意,机智想到了这招,现在很多人还在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和珅是怎么收礼的,和珅死前透露的送礼诀窍,和珅收礼表演视频

    和珅收礼觉得收银子太引人注目,于是想了这招,如今很多人仍在用说起和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和珅除了平时油嘴滑舌给人印象深刻之外,他还有一个很特别的点,那就是非常的贪。他在职期间,不知道黑了多少人,不知道贪了多少钱。反正史书都表示,古代的贪官中,和珅要是排第二,几乎没人敢排第一。足以看出,和珅真的是太贪

  • 和珅真正的靠山不是乾隆而是此人,他若不死,嘉庆根本不敢动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曾经的和珅和后来的和珅,和珅表妹被杀和珅生气,纪晓岚用和珅的印冒充和珅

    自古以来,父子兄弟相残相争的案例屡屡在目。不少亲兄弟因为利益反目成仇,相互憎恨。那和珅与和琳的关系到底有多密切?和琳又是什么来历,可以使和珅在乾隆的眼皮子底下横行数十年?据史料记载,和珅祖籍福建,父亲常保曾是地方都统。可惜家族命运坎坷,母亲分娩弟弟和琳时因难产去世,父亲不久也随之仙去。常保一支族系家

  • 旧上海真正的大佬,民国大人物看不爽就杀,杜月笙勒令下属不能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老上海对杜月笙的评价,民国大人物,民国上海大佬杜月笙真人照片

    或许比起黄金荣和张啸林两位凶神恶煞的大佬,作为后生的杜月笙颇有几分书生气质,其言行举止令周遭的人如沐春风,给人儒雅随和之感。然而,如果大家将杜月笙当成翩翩公子,那将是大错特错,他一旦动怒,必然势如雷霆万钧。我们知道,三合会在上世纪可谓香港地区名震一方的大黑帮,手段歹毒,无恶不作。在近代上海滩,当时的

  • “康熙遗诏”出土,解开了雍正的登位之谜,康熙属意的人原来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雍正登位,康熙传位雍正遗诏全文,正史康熙为什么传位给雍正

    一、“千古一帝”康熙康熙帝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他也是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帝王。康熙帝登基时,他年仅8岁,那时的他都无法做到生活自理,更何况是处理朝政呢?顺治帝生前为康熙选择索尼、鳌拜等四位辅政大臣,待康熙即位后,这四位大臣便全权辅助康熙执政。根据康熙的政绩和政治手腕,后世将其称作为“千古一帝”。清朝

  • 宋江的两个贴身保镖,一个媲美温侯吕布,一个叫板大唐名将薛仁贵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宋江是梁山第一把交椅,自然是朝廷的眼中钉,也是其他山头的肉中刺。好多人都欲除之而后快。俗话说,擒贼先擒王。如果宋江死了,梁山就会变成一盘散沙。所以,为了保护宋江的安全,梁山自然会给宋江安排几个保镖。 大多数的人都会想,宋江的保镖自然是黑旋风李逵。毕竟影视剧中李逵都是站在宋江身后的那个男人,只要李

  • 南宋灭亡不仅仅是因为腐败,而是源于百年间南人对北人的歧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专家学者都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大多数的人都认为这是因为南宋后期的腐败。大家都知道,南宋是在靖康之耻后,一部分北宋的皇室逃亡到江南地区建立的政权,北边地区几乎都被金人占领。金人想要消灭南宋,南宋又想要拿回自己的国土,因此,两方对峙,谁都奈何不了谁,两国就签订了和平协议,双方各

  • 宋江死讯传到武松那里时,武松为什么一点也不伤心,反而态度冷淡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朝廷首先打出来了招安的名头,朝廷主要还是想让这些人主动归降朝廷,为朝廷办事。这个想法,得到了宋江的支持。宋江其实一直都是个对权利有很深的向往的人,对于他来说,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也是他能够扩大梁山的规模的机会。有无数的人并不赞同接受朝廷的招安,因为他们骨子里面,对于朝廷,他们是不信任的。可是,他们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