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灭亡不仅仅是因为腐败,而是源于百年间南人对北人的歧视

南宋灭亡不仅仅是因为腐败,而是源于百年间南人对北人的歧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841 更新时间:2024/1/17 1:55:40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专家学者都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大多数的人都认为这是因为南后期的腐败。大家都知道,南宋是在靖康之耻后,一部分北宋的皇室逃亡到江南地区建立的政权,北边地区几乎都被金人占领。金人想要消灭南宋,南宋又想要拿回自己的国土,因此,两方对峙,谁都奈不了谁,两国就签订了平协议,双方各自占领秦岭淮河的一半,安稳度日,谁也不侵犯谁。当然,这样的说法只存在于纸当中,实际上两方私底下的较量却是接连不断,毕竟谁不想要中原这一大片地区呢?其实,如果不是因为南宋的中后期出现一大批的奸臣,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但是,一切都只是如果,南宋因为奸臣的腐败,朝政荒废,只能面临灭国的处境。

但是,还有一部分的人认为南宋灭亡真正的原因是南北方人的不和,具体就是说南人针对北人的和战政策的不同而造成你了一系列的矛盾。那时候,宋朝的都城迁到江南地区,于是整个宋朝正式被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朝。当时,战争纷乱,逃亡江南的不仅仅只有南人,还有大批被战火伤害的北方居民和起义军等,南宋称呼这些人为归正人。

于是,朝廷就将这些归正人中的身体强健的纳入部队之中,成为南北交战的一大防线。但是,由于归正人在战场上面的英勇表现,引来了朝廷对他们忠心的猜测。为了防止这些归正人的一步步壮大,上面下令以防止金人南侵的接口,遣返一部分新来的归正人并且严禁北方人民进入南方地区。但是,一旦战争来临,朝廷优惠派人招募北人上战场厮杀。可想而知,这种做法会引来北人何其大的不满,这简直就是把他们当杀戮机器对待。

后来,南宋朝廷还决定将归正人组成的部队打散,编入南人的军队当中,分散他们的力量。而且,那时候在经济上面虽然是南方更为厉害,但是政治上大家都知道,是人占领了朝纲,而这些文人大多都是南方人,北方人大多都流离失所或者上战场上面厮杀。更有文人经诋毁这些归正人,甚至是公开歧视北人,说他们粗鲁愚蠢。显而易见,在战斗的北人听见南人这样的说法又怎么会开心的起来呢。

于是,在后期,蒙古人突然崛起,大败金人,又转而攻打南宋。然而,这时候,朝廷决定和谈,但是武将们决定决一死战,保家卫国。因此,朝廷与武将方面的不和和猜忌又被蒙古人钻了空子。可想而知,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南宋被推翻,蒙古人建立了元朝。所以说,不同地域的人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矛盾,但是在大敌当前,还是包容为上,一同抗敌啊。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江死讯传到武松那里时,武松为什么一点也不伤心,反而态度冷淡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朝廷首先打出来了招安的名头,朝廷主要还是想让这些人主动归降朝廷,为朝廷办事。这个想法,得到了宋江的支持。宋江其实一直都是个对权利有很深的向往的人,对于他来说,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也是他能够扩大梁山的规模的机会。有无数的人并不赞同接受朝廷的招安,因为他们骨子里面,对于朝廷,他们是不信任的。可是,他们信

  • 为何大明王朝除了朱元璋以外都是问题皇帝呢?原因一共有四个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可是一个相当厉害的人物,他推翻了元朝蒙古人对汉族的统治,建立了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的大统一的王朝,显而易见,这个人不能惹也惹不起。他在位期间,可谓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大力推行改革制度,废掉丞相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位,改设三司分掌权力,但是却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所以,后来也有人

  • 朱元璋设立三百年的锦衣卫 大明亡国后 锦衣卫都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锦衣卫是朱元璋的一大发明。《明史·刑法志》说:“刑法有创之自明,不衷古制者,廷杖、东西厂、锦衣卫镇抚司狱是已。是数者,杀人之惨而不丽于法,踵而行之,至没造而极。举朝野命,一听之武夫宦竖之手,良可叹也!”大意是说,刑法方面明朝独创的有三样:一是廷杖(在宫廷之上杖责官员),二是建立由宦官掌控的特务机构东

  • 宋江文不成武不就,为何能稳坐梁山第一把交椅?四点原因不容忽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读过《水浒传》的人,大都会认为梁山一百单八将的座次排名有黑幕,因此有人斥责李逵、杨雄等人为水货,德不配位,有人则为燕青、时迁等人鸣不平,觉得他们受到了打压。实际上,排名最让人不解的,还要当属稳坐第一把交椅的宋江——论家世,他只是一个庄户人家出身的小吏;论智计,他一直依赖智多星吴用;论武艺,可能一百

  • 宋江才是谋害晁盖的幕后黑手,被晁盖痛恨?晁盖:不可能,别瞎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水浒传》是一部历史小说,因为文学价值极高,成为名著之后,它被世人反复推敲,很多角色不经意的言行举止都被“赋予”了深意,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阴谋论的说法。例如,晁盖临终前没有直接传位给二把手宋江,而是留下遗言说,“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一部分读者便认为,晁盖并非真的死于史文恭箭下,很

  • 36岁苏轼看中12岁歌姬,初次见面写下千古名句,成男人的花言巧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文|四季文史提起北宋诗人,你一定会想起“三苏”:苏洵、苏轼和苏辙。我们又知道,在“唐宋八大家”里,居然有3个席位出自一家,而他们正是“苏门三学士”。除了他们三人,据说苏家还有一个苏小妹,也聪明异常,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发生在她身上的故事也有很多,如“苏小妹三难秦观”等等。对于大诗人苏轼,他给

  • 死因最让人无语的七位梁山好汉,两个位列天罡,一个是宋江徒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自从晁盖走上梁山,到宋江接手,再到梁山聚齐一百单八将,接受招安,历经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战争,虽然算不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是梁山一路以来,走得还算顺利,从来没有减员。可是,到了征讨方腊一战,这一百多个好汉,死的死,残的残,主动离开或遭朝廷迫害的也不少,最终活下来并得以善终的实在寥寥无几。除了病逝的、

  • 外戚嚣张,金朝皇帝“身不由己”,金熙宗后为何外戚“退出政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故此他坚定了全面汉化的决心,对女真贵族以及外戚势力进行打压,以此夺得自己的绝对皇权。在他治下,经历了一系列变革,致使女真贵族无论前朝后宫势力都逐渐衰微。金熙宗后女真贵族外戚干预朝政的现象便极少出现了。一、金熙宗时期金朝接受全面汉化1其一全盘接受汉族文化摒弃旧俗金朝初期,朝廷重臣多为女真贵族,核心决策

  • 从文化名媛到颠沛流离、寡妇再婚,宋朝第一才女李清照的悲欢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快乐天忧的少年时光古代女子不管家世背景如何,基本都逃不过在父母的严厉管教下,于闺房里低眉耷眼学习女红的过程。颜值高的不用太担心,长相没有优势的总要努力学点技能,可以为日后嫁个好人家增加一些砝码。李清照的父母是受过教育的人,思想很开明,他们没有约束李清照做这做那。这个小女孩儿由此过着自由自在的放养生活

  • 太子病逝,朱元璋欲立朱棣为太子,他只说一句话,朱元璋无奈放弃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个草根皇帝,在做皇帝之前,朱元璋做过乞丐,当过和尚,最终被生活所逼,为了反抗元朝的残暴统治,朱元璋这才揭竿而起,结果一不小心就建立了大明朝,从而成为了明朝的开国皇帝。在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去世,为了皇位的继承问题,朱元璋很忧心,在燕王朱棣跟皇孙朱允炆之间难以抉择,所以就询问大臣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