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被杀后,诸葛亮冷冷说了11个字,刘备听后直接赐死长子刘封

关羽被杀后,诸葛亮冷冷说了11个字,刘备听后直接赐死长子刘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311 更新时间:2024/2/6 22:52:26

但是选择储君是大事,刘备自然不会随手一指,便让刘禅继位,他这么做肯定有他的考虑。比如他的大长子刘封,其实很有本事,却落了个被赐死的下场。

都说虎毒不食子,刘备舍得这么对他儿子,太过心狠。表面看他是为了最看重的关羽,而背后,还有更深远的考虑。

尴尬的养子

关羽失荆州陷入困境,孤立无援,他死后,诸葛亮淡淡地对刘备说了11个字,刘备便全然不顾父子之情,一道旨令终结了刘封的命。

刘封是刘备的养子,原是罗侯寇氏的儿子,被刘备收养后,一直忠心耿耿,且表现出了极高的能力,但他和关羽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很尴尬。

关羽高傲,瞧不起人的德性,真的是不给任何人留一丝余地,同时也害惨了他。

刘备在收刘封为义子之前,曾问过关羽意见。关羽认为,刘备有亲生的儿子,何必再带个外姓人回来当儿子呢?这样做以后,几个儿子为了争夺皇位,势必会发生争斗。

刘备还是收养了刘封,但在刘封心里,这梁子算是结下了。所以在关羽败走麦城后,要不要出兵救关羽,刘封犹豫了。

当时有孟达在中间挑拨离间,说东吴的兵力太强,刘封若冒险出兵会有危险。但毕竟关羽是蜀汉的重要大将,大是大非面前刘封还是分得清孰轻孰重。

孟达继续蛊惑刘封,提起了当年认义父一事,最终刘封没有出兵支援关羽。

刘封逃回成都后,把这一切都推到孟达身上,但刘备觉得他作为一军主帅,岂能听信一个手下进言,便对关羽见死不救?于是刘备怒斥刘封后,下令拖出去斩了。

损失关羽固然可惜,但好歹刘封与刘备有父子之情,再恨也不是说杀就杀的。让刘备能一点不手软的原因,是皇权之争。

“封刚烈,恐事后禅难以驾驭,”这11个字,便是诸葛亮提醒刘备的话。

刘备豁然惊醒,想到自己百年后,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养子,可能会对亲儿子造成威胁,便找了刘封不救关羽的借口杀了他,为刘禅日后继位铺平道路。

刘封丢掉上庸三郡是可气,该受罚,但还没到要杀头的地步,顶多降职处理。凭刘封的能力,是能获得刘备重用的。

可惜他不是刘备的亲骨肉,皇位继承对血缘相当看重。

刘封是注定与皇位无缘的,但刘禅的资质远不如他,待刘禅登基后,难保刘封觊觎皇位,伤害刘家血脉。

权衡之后,刘备只有赶紧除掉他。《三国志》中描述过,刘封死后,刘备难过了好久。

现实不让刘封出兵

可见刘备打从心眼里,没想过要刘封死,但为了刘禅,刘封必须死。

而可怜的刘封,丢了上庸三郡,孟达劝他归降曹操,还直接指出,他战败归去会失刘备欢心,将来刘禅登基,刘封就是蜀国最尴尬的存在,多半得死

刘封不愿投降,宁愿受罚也要回到刘备身边,结果换来的果然是个死字。

刘封确实是在诸葛亮的建议下被刘备赐死的,但根据正史记载,刘封不出兵并不是因为与关羽有个人恩怨。

刘封既然是长子,表示在收养他时,刘禅并没有出生,因此关羽不可能跟刘备说,主公已有儿子,不需要再收刘封。

关于刘封为何近在咫尺,都不出兵的原因,应该是他基于现实的考虑,认为不能出兵。

219年5月,刘备赢得汉中之战赶跑了曹操,次月刘封攻下了上庸,关羽伐襄樊在7月。

从战略形势上讲,当时关羽处于优势,而上庸还不稳定,刘封不敢出兵,也认为关羽有能力摆平。就是说,刘封当时赌了一把,赌关羽能赢,只是他赌输了。

上庸没有派援兵,关羽只好从荆州抽兵,刚好给了孙权可乘之机。腹背受敌,关羽双拳难敌四手,最终被擒。

要是刘封出了兵,荆州可能不会丢,但可能上庸会丢得更快。孟达叛逃后,与徐晃一起袭击上庸,刘封在兵力充足的情况尚无法应付,若是他分散了兵力去救关羽,恐怕他就没命回成都去见刘备了。

由此可见,关羽失荆州,被擒杀,刘封有责任,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蜀国兵力本身不足导致

不过,刘封刚烈的性格,和过人的本事,与他的身份不匹配,无论他救不救关羽,丢不丢上庸,面对皇权面,他都难逃一死。

更多文章

  • 三千人马控制京城,曹操袁绍被吓得弃家出逃,董卓这三招有多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董卓逼袁绍出逃,袁绍朱儁董卓战法搭配,董卓袁绍吵架视频

    东汉除了正规军,地位较高的将领都有数量庞大的家丁私兵,这就是史书中所说的“部曲”——带有人身依附性质的私人军队,与奴婢一样“身系于主,是为家仆”。不管是正规军还是私人武装,消灭董卓的三千人马都并不困难,所以董卓耍了一个花招:部队头一天傍晚穿着便装分散溜出城去,第二天早上身披铠甲整队入城,反复几次,就

  • 曹植和曹丕都是曹操的儿子,夺嗣之争中,曹植为什么输给曹丕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植和曹丕谁大,酒后春风一度甄宓误把曹丕当曹植,赵玉平老师讲曹丕曹植

    第一,曹植政治能力明显不如曹丕论文采,曹丕被甩了好几条街,但一个管理国家的接班人,明显不可能仅靠这个。曹操更加看重的是政治能力。相比之下,曹植文人气、才子气太浓。这是他的优点,但同时也是他的缺点,可以看出曹植压根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在双方的较量中,曹植充分暴露了他在政治上不成熟的一面。第二,曹植背

  • 人们说的“蜀汉四相”分别指的是谁?哪位丞相的能力最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诸葛亮的能力和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他被刘备三顾茅庐给请出来以后,一心为了匡扶汉室。帮助其发展蜀地,是蜀汉建立的绝对功臣。刘备死后,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蒋琬蒋琬被誉为"社稷之器"。诸葛亮病逝,蒋琬执政,任尚书令。他执掌国政后,采取闭关息民政策,发展经济,调整战略,安定民生,协调君臣,对诸葛亮死后

  • 诸葛亮生前最后一计“棺材南抬,绳断便葬”,其主要意图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最后一计断绳埋棺,诸葛亮吊孝哭灵完整版,诸葛亮棺材南抬的意思

    第五次北伐,蜀军安全撤回,但诸葛亮去撑不到回家了。在他闭眼之前,他拿出了最后一个计策,不是为蜀汉,而是为自己。此计叫“棺材南抬,绳断便葬”,是诸葛亮在为他个人选墓地。 丞相的遗愿 作为蜀国的核心领导人,诸葛亮去世,肯定是要风光大葬的,但诸葛亮一生清贫,精力都放在助刘备光复汉室上了。且他手握蜀国大权多

  • 诸葛亮临终前点亮七星灯,表面是在续命,实际上暗藏着两个大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七星灯续命,诸葛亮为什么死在七星灯下,诸葛亮临死前十二字预言

    不过遗憾的是好皇帝很少,所以百姓又把希望寄托在官员身上,如果当官的个个都是清官的话,那么百姓受的苦也就相对较少,而现实就是清官也少的可怜。三国演义就恰恰满足了古人的清官梦,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在书中,诸葛亮被刻画成一个无所不能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机妙算、无

  • 诸葛亮为什么会娶黄月英?因为她有一项技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出生地方是在琅琊郡,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过世,诸葛亮很小就由叔父抚养长大,只是当时兵荒马乱的,一直到诸葛亮25岁还是没有成家娶妻,这在古代是很不平常的,古时候一般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就成家早早的开始了自己的生活,不过谁也没有想到诸葛亮会迎娶了一位长相丑陋的媳妇,并且还一起走到了老。这其中还

  • 韩信为什么35岁就死了?原来他干了这4大恶事,折损阳寿实在太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韩信死得有多惨,韩信在历史上死的有多惨,韩信是老死的还是被杀死的

    而在历史上,有些人离奇的噩运,也会被人认为是遭了报应,就算是一些鼎鼎大名的历史人物,也是如此。而这其中比较出名的历史名人,韩信就得属其中一个。大家都知道韩信早年孤苦,而后从军于项羽帐下,也不受重用,但是在刘邦手下做了将军之后,却屡次打出经典战役,最后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不可被忽视的军事奇才。但是就是这么

  • 皇陵修建在地底下,没有空气流通,秦始皇的尸体会不会腐烂?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皇陵能挖掘吗,秦始皇皇陵复原,秦始皇白发苍苍进皇陵

    就是因为他是一代伟人,所以后人对他才如此好奇,他的皇陵至今为何不敢打开,他的尸身经过千年的“洗礼”,是否腐烂,是否保存的完好呢?这些至今都无法印证,因为秦始皇的陵墓修建在地底下,而且据《史书》记载,秦始皇的陵墓中存有大量的水银,来防止蚊虫等对陵墓的损害。他的陵墓中还安装了数十种机关,为的就是防止盗墓

  • 东吴大将军,孙权钦点托孤大臣,这位诸葛亮侄儿到底是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孙权托孤五臣,诸葛亮哥哥为什么辅佐孙权,托孤诸葛亮

    一战成名的诸葛恪居住于丹阳山上的山越民风彪悍,不服王化,孙权为之头痛不已。山越不仅拒接征召,还经常袭扰外地平民,丹阳山势险峻,百姓崇尚武力,历任丹阳太守都对这群强盗无计可施。然而诸葛恪却主动请求出任丹阳太守,并且夸下海口说:“只需要三年时间,就可以得到四万甲士。”当时别说其他人,就连他的父亲诸葛瑾都

  • 战术上诸葛亮是成功的,战略却输给了司马懿,原因只有一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vs司马懿,司马懿空城计放走诸葛亮,诸葛亮比司马懿大几岁

    明知必败的卤城之战训练军队是诸葛亮的强项,即使是魏武帝亲自率领虎豹骑,在正面战场上也未必能够打败诸葛亮。从之前一直不肯应战可以看出,司马懿是知道这一点的,那么司马懿为什么要去打这一场明知必败的战争呢?而大军离开祁山去出击诸葛,若诸葛亮突袭祁山,如何是好?司马懿深知,应变将略并不是诸葛亮的强项,他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