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都有一个误解,认为皇帝每次吃饭都有几百道菜,事实上大家都被电视剧欺骗了,事实上清朝皇帝每次吃饭只有48道菜,而且通常一半菜品都是用来看的,而且就算是皇帝一天也只吃两吃饭,一顿早饭,一顿晚饭,晚饭时间大约在下午一点左右,其他时间可以吃一些点心和粥。皇帝吃饭的时候就是简单的吃饭,每次都是皇帝一个人吃,并不像电视里演的那样每次吃饭周围围了一群人,也不是想在哪里吃就在哪里吃,吃饭地点也是固定的。
皇帝吃饭的时候,会有一个伺候用膳的太监,当皇帝示意要品尝哪道菜时,就要及时的将菜品端到皇帝面前,并且再用羹匙舀到皇上面前的布菜碟里,如果皇帝说这道菜不错,就再舀一次,之后就不能再给皇帝品尝这道菜了。在皇宫里,皇帝最怕的就是被下毒,所以吃饭时特别小心,不能询问皇帝喜欢吃什么,更不能记录皇帝今天吃了什么,每次都做几十道菜,也起到了乱人耳目的作用。
清朝皇室在吃饭的时候还有一个规矩就是不能吃太饱,一般都是八分饱,用膳太监还需要提醒皇上吃饭的时间以及用量。有的小皇帝特别贪吃,比如同治皇帝继位时才6岁,正是馋嘴的年纪,但是清朝皇室有个特殊的规矩“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意思就是不能让小皇帝吃太饱,然而皇室的规矩不能破,每次到了饭点48道菜照常做,但是不能让小皇帝看见,还要找个太监替他吃,这是有记录的,当时有个太监叫张文亮就是干这件事的,每次吃完还要道慈安、慈禧两位太后面前汇报。
小孩吃不饱只能干饿着,溥仪在他的回忆录里说道,每天晚上都饿的睡不着,饿急了就跑到太监的屋子里找吃的,见到什么能吃的就往嘴里塞,太监还不让吃,每次都连哄带抢地给抢回去,可见清朝皇室的这个奇葩规矩让小皇帝们过的苦不堪言,想想皇帝本是至高无上的角色,却也要受到各种限制,更不能随心所欲,也是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