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清朝,有一类人,他们杀了人之后,地方官根本不敢管,有的甚至明知道人就是被这类人杀的,也不敢把这些人抓起来判刑,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他们身上有一样东西,这样东西,在今天看起来很普通,但是在清朝却是不得了,那就是黄色的腰带。
那么,为什么黄色的腰带会成为这类人的护身符甚至是无法无天的保护伞呢?其实,这得和清朝的建立者皇太极说起,大家知道清朝的江山其实是北方游牧民族群体的功劳,并非是爱新觉罗一家的,当时皇太极为了笼络人心或者是感谢宗族们帮他夺取江山,就让那些亲王的后代可以佩戴黄带子,以享受特权。
皇太极剧照
当时的黄带子成了人人都不敢惹的对象,因为这些人均是大清朝的开国功臣,可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能够佩戴黄带子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因为他们是王公贵族之后。其中,有一些在民间生活的黄带子,被称为闲散宗室,也就是说这些人是王公贵族之后,但是没有任何爵位。
这些闲散宗室的黄带子,是素质最为低下的,原因也很简单,他们不像那些有爵位的人需要学习非常多的知识,要知道清朝时期有爵位的人其实压力非常大,就连皇帝也不得不每天学习很长的时间。可是这些闲散宗室的黄带子不用啊,每天只要吃喝玩乐,不用学习,一般百姓还怕地要死,慢慢地,风气就坏了起来。
那些被惯坏的黄带子就开始在街上四处欺压善良,有的杀人放火也干,但他们因为是贵族之后,竟然还会受到清朝法律保护,更是嚣张无比,杀人之后,地方官不敢管,顶多送到大理寺、宗人府去审,哪里才能真正管得住这些嚣张跋扈的人。可是,总有些黄带子做得实在是太过分了,把皇帝都惹怒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件事,也是发生在一个皇室贵族的身上,听这个人的名字就知道不好惹,名曰:爱新觉罗·敏学,和皇帝是同一个姓氏。敏学不仅不好学,反而喜欢惹是生非。有一次,他光着膀子剃完头出来,看见一个卖烤白薯的,就想当时应该不可能有人卖烤白薯,决定去敲诈小贩。
可是小贩真的让敏学吃了没话说,而敏学一门心思地想让小贩被自己欺压,反而搞得自己很难堪,便将白薯扔了,准备走。小贩一看,自己辛苦的白薯被眼前这个大白天光着膀子的人扔了,一下子就急了,冲上去就要理论。敏学平时嚣张惯了,一看,这小子敢动手,便招呼几个家丁把小贩给揍了一顿。
旁人一看,这不得了啊,恶霸欺压百姓了,有人就去报案了。当时衙门的人来了之后,看敏学竟然敢在皇城脚下打人,那还得了,准备将敏学给押回去再说。敏学一看来人只是衙门的,他哪里会怕衙门的人,不仅拘捕,还让家丁把来的衙役给揍了,这还不算,最后还把当时的堆拨房给拆了,堆拨房是什么地方,放在现在,那就是公安局。
纨绔子弟形象
一看敏学竟然连官府财产都敢拆,不是作死吗?其实,这得和敏学打人时的形象特征有关,前面说了他打人的时候是光着膀子,也就是上半身没有穿衣服,既然没有穿衣服,那黄带子也自然是没有带了。如果烤白薯的小贩看见了黄带子,那么可能就不敢动手了,如果衙役看到了黄带子,估计也不敢说要押人了。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各位朋友看看下面他被拘捕之后的情况就知道了。
敏学因为拆堆拨房,被抓进了宗人府,这宗人府权力应该够大了吧,连康熙的儿子胤礽,也就是那个倒霉的皇太子,都被关了起来。可是宗人府宗令仪亲王永璇却不怎么对这个事上心,刑部的尚书秦承恩也是会见风使舵,看到亲王都不愿意管,怕是要包庇这个敏学了。于是,秦承恩在给嘉庆的奏折上写道应该从轻处罚,打个二十大板,然后关九个月,最后罚一年的俸禄就算了。
嘉庆剧照
给嘉庆的奏折上,仪亲王永璇的名字也在上面。嘉庆勃然大怒,他万万没想到一个皇族竟然有这么多人袒护,最后把刑部尚书和亲王永璇也给处罚了。但是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这些黄带子们是有多嚣张跋扈,犯了事不仅不怕,反而会受到包庇,也难怪清朝的小商小贩,乃至一般官员都绝不敢惹。
后来,清朝灭亡之后,百姓对这些清朝蛀虫像是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他们也被迫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汉姓。
(如果您觉得笔者的文章写得还行的话,就请为笔者的文章点个赞吧,您的举手之劳,对笔者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