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拜祭孔子墓时不肯下跪,有人见状挡住墓碑一角,康熙立马拜倒

康熙拜祭孔子墓时不肯下跪,有人见状挡住墓碑一角,康熙立马拜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117 更新时间:2024/1/25 3:45:25

[var1]

根据史料记载,有一次康熙皇帝前去拜祭孔子墓,但他死活不肯跪下参拜,这是为什么呢,按理说康熙推崇孔子的儒家化,而孔子作为先贤圣者,康熙虽贵为皇帝,下跪参拜也是应该的,原来主要是孔子墓碑上的字,引起了康熙皇帝的抗拒。孔子墓位于孔林,在今天的山东曲阜城北,这里埋葬了孔子和他的后裔,是孔氏家族的墓地,康熙年间,皇帝来到孔林朝拜孔子,当所有祭品都已拜访完毕,地上也铺好了绸缎,香雾袅袅,烛光晃晃,准备妥当之后,康熙皇帝来到孔子墓前,正打算跪下叩拜,突然看到孔子墓碑上的字,一下子愣住了,突然站着不肯跪下。

[var1]

原来孔子墓碑上写着“大成至圣文宣之墓”九个大字,这个写法其实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唐朝玄宗时期,孔子被封为“文宣王”,而到了宋朝时期,孔子又被皇帝封为“元圣文宣王”,后来又改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后人把孔子的地位越升越高,而康熙皇帝看到墓碑上这九个字,为什么不肯下拜呢?这时孔子第六十四代也在一旁看着,此人就是孔尚任,也就是名著《桃花扇》的作者,他看到康熙不肯跪拜祖先,在场大臣都愣住了,而他立马想到了其中关键,他立马上前把康熙皇帝引到一旁休息,然后叫人找来一块黄布,把墓碑上的“文宣王”三字盖住,并添上“先师”两字,随后康熙再来一看,立马便拜倒叩首了。

[var1]

事后众人纷纷不解其中原由,便问孔尚任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便想众人解释道,原来皇帝贵为九五之尊,是不能“文宣王”跪拜的,毕竟“王”的地位没有皇帝高,而改成“先师”后就可以了,康熙皇帝本就把孔子当做老师,这也恰好符合皇帝的心意,众人这才恍然大明白过来。再后来为了避免类似的尴尬,人们便把孔子墓碑修改了,也就是把孔子墓碑埋得更深一点,把“王”字下面那一横也挡住了,于是孔子墓碑就变成了“大成至圣文宣干”的字,也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如今去孔林见到孔子墓,墓碑上写着的还是“大成至圣文宣干”,后来皇帝再去拜祭,就不会场了。

[var1]

不过后人擅自把孔子的封号给改了,如果他老人家地下有知的话,不知会做和感觉,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更多文章

  • 古人所用兵符之“虎符”,信陵君用它救了赵国,它究竟长什么样儿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国为何不重用信陵君,偷兵符救赵国,兵符虎符图片

    今天我们来聊聊古代的“虎符”,在《史记·魏公子列传》中,有一篇《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文章,讲得是信陵君,但其中关键物品就是虎符。公元前258年,战国末期,秦国吞并六国指日可待,战争频发。公元前260年,在长平之战中,秦国大破赵军,坑杀了赵降卒40万。之后,秦国乘胜追击,围困了赵国首都邯郸,企图一举灭赵

  • 此人是民国倒戈将军,反复无常被活埋,两个女儿的境遇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民国十大倒戈将军,冯玉祥为什么不断倒戈,倒戈将军

    可能是石友三这个人比较圆滑,懂得阿谀奉承,所以他在冯玉祥麾下逐渐发迹,从一个马夫逐渐升迁,当上了西北军第六军军长,并跻身冯玉祥“十三太保”之一。按照道理来讲,石友三的发迹与冯玉祥的赏识提拔有莫大的关系,他应该誓死效忠才对。可是,石友三不这么想,谁的腿粗就抱谁的腿,在冯玉祥通电下野之时,石友三改头换面

  • 读《红楼梦》:贾母知道夜抄后的态度耐人寻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贾府的大观园,乱了一夜,岂会无人知道,贾母肯定知道了,为什么,贾府是没有秘密的,各处的丫环婆子,互为亲戚,互为家人,互为同事,能不快速传递,贾母的团队里,也有诸人的朋友亲戚,在大观园,这事,自然有人传播,有人汇报,鸳鸯不可能隐瞒如此大事,里面毕竟有双玉在大观园,这是大事,不能瞒。这样的事,哪个能瞒下

  • 红楼梦晴雯去世前告别宝玉,让人感动的不是送指甲,而是送肚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红楼梦宝玉祭奠晴雯,晴雯宝玉吻戏视频,粤曲宝玉哭晴雯旧版

    风流灵巧俏丫头,是四大丫鬟里最守规矩,从未和宝玉有风月之事,却被以狐狸精的名义驱逐出了贾府。晴雯走时,守园门的婆子们喜不自胜,道:“阿弥陀佛!今日天睁了眼,把这个祸害妖精退送了,大家清净些。”可素日里的晴雯,其实除了口嘴厉害些,并没有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告别宝玉时,晴雯已经骨瘦如柴,咳嗽不住,拽着宝

  • 太监吴良辅以权谋私,孝庄打算处死他,顺治却说:免他全部罪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孝庄吴良辅,吴良辅被顺治斩,孝庄宣布顺治去世

    吴良辅是顺治身边的红人,也是非常受宠的太监。孝庄太后是顺治帝的母亲,她是个非常有眼光和手腕的女人,也习惯性为儿子操劳,希望为他打理好朝政。然而,顺治帝却也是个非常有自己想法的人,他希望享受的是绝对的权威。他6岁登基称帝,前有大哥豪格虎视眈眈,后有叔叔多尔衮重兵在握,但即便如此,他还是非常霸道。下人为

  • 乾隆皇后为什么会以贵妃之礼下葬?其实有两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后,她活着的时候就不受皇上待见,而且在待遇方面跟常在差不多,后来生病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皇上也不愿意再见她一面,而在她死后,皇上不许她以皇后之礼下葬,只能允许她以贵妃之礼下葬,做皇后做到这个份上,不得不让人觉得可怜,而这个皇后就是历史上的乌拉那拉氏。乌拉那拉氏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在

  • 她出身包衣,17岁嫁给雍正,独享圣宠,生3子1女,结局却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雍正最宠爱的五个女人,历史上嫁给雍正的女人,雍正最疼爱的两个儿子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个女人,她的家族就是上三旗的包衣,当时被内务府分配到雍王府之中服侍雍正(当时还是雍亲王),后来有幸被选为嫡福晋,等到雍正继承大统之后,她位列皇贵妃,一生为雍正生下了三个皇子一个皇女,可以说是圣宠不衰,但是她和她的家族最终的结局却让人唏嘘不已。这个幸运而又不幸的女人就雍正皇帝的敦肃皇

  • 董鄂妃到底有多美,让顺治放着皇后不宠,偏对这位准弟媳情有独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顺治皇帝即位不久,按照清朝的规定,皇帝登基亲政之后,必须册封皇后,所以,顺治在刚登基之时就已经册封了皇后,但是仅仅不到两年,他便提出废后,这让满朝的大臣大为不满,但是在他的坚持之下,皇太后孝庄同意了这个要求。但是大清历来形成的规矩,皇后必须是满清八旗女子,应该有很高的出身,所以在大臣们的挑选之下,科

  • 她是民国著名才女,中国著名女建筑师,八宝山革命公墓的设计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林徽因设计八宝山公墓,八宝山公墓名单大全,钱学森八宝山公墓

    值得一说的是,这座公墓原来的这块地区,在封建社会时期,是明朝的护国寺,后来建国之后,就在这个基础上改建了公墓。能在这座公墓被埋葬的人,一定是我国有名的大人物,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这座公墓的设计者,是民国时期有名的才女林徽因,可能在很多人的心里,她是有名的女作家,一生也有不少的经典著作,但其实称她

  • 清朝最后的猛将,英武一时,最后却被一16岁的少年杀掉,实在可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有了起义自然就会有朝廷的镇压,虽然国家,面临着外部的威胁,但清廷的目标主要是以“攘外先安内”为主,先对国家内部的这些不稳定因素进行镇压,然后再考虑与外国的关系问题,所以清廷这样的行为自然就引起了当时更多人的反对,清廷也成为人们反抗的焦点。当时清廷组织的有力的镇压起义军的力量主要是有湘军和淮军等。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