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根据史料记载,有一次康熙皇帝前去拜祭孔子墓,但他死活不肯跪下参拜,这是为什么呢,按理说康熙推崇孔子的儒家文化,而孔子作为先贤圣者,康熙虽贵为皇帝,下跪参拜也是应该的,原来主要是孔子墓碑上的字,引起了康熙皇帝的抗拒。孔子墓位于孔林,在今天的山东曲阜城北,这里埋葬了孔子和他的后裔,是孔氏家族的墓地,康熙年间,皇帝来到孔林朝拜孔子,当所有祭品都已拜访完毕,地上也铺好了绸缎,香雾袅袅,烛光晃晃,准备妥当之后,康熙皇帝来到孔子墓前,正打算跪下叩拜,突然看到孔子墓碑上的字,一下子愣住了,突然站着不肯跪下。
[var1]
原来孔子墓碑上写着“大成至圣文宣王之墓”九个大字,这个写法其实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唐朝玄宗时期,孔子被封为“文宣王”,而到了宋朝时期,孔子又被皇帝封为“元圣文宣王”,后来又改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后人把孔子的地位越升越高,而康熙皇帝看到墓碑上这九个字,为什么不肯下拜呢?这时孔子第六十四代也在一旁看着,此人就是孔尚任,也就是名著《桃花扇》的作者,他看到康熙不肯跪拜祖先,在场大臣都愣住了,而他立马想到了其中关键,他立马上前把康熙皇帝引到一旁休息,然后叫人找来一块黄布,把墓碑上的“文宣王”三字盖住,并添上“先师”两字,随后康熙再来一看,立马便拜倒叩首了。
[var1]
事后众人纷纷不解其中原由,便问孔尚任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便想众人解释道,原来皇帝贵为九五之尊,是不能向“文宣王”跪拜的,毕竟“王”的地位没有皇帝高,而改成“先师”后就可以了,康熙皇帝本就把孔子当做老师,这也恰好符合皇帝的心意,众人这才恍然大明白过来。再后来为了避免类似的尴尬,人们便把孔子墓碑修改了,也就是把孔子墓碑埋得更深一点,把“王”字下面那一横也挡住了,于是孔子墓碑就变成了“大成至圣文宣干”的字,也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如今去孔林见到孔子墓,墓碑上写着的还是“大成至圣文宣干”,后来皇帝再去拜祭,就不会冷场了。
[var1]
不过后人擅自把孔子的封号给改了,如果他老人家地下有知的话,不知会做和感觉,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