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绍那么强大,为何官渡之战后就消亡了?你看看曹操干了啥缺德事

袁绍那么强大,为何官渡之战后就消亡了?你看看曹操干了啥缺德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529 更新时间:2024/1/23 23:06:53

很多人对于袁绍是非常看好的,毕竟他所出生的也算名门望族,更是在之后匡扶汉室天下。但是他在与曹操的一次争斗中落了下风,之后更是一蹶不起,最后袁绍势力慢慢在三国时期没落。

往往提到袁绍和曹操的争斗,我们都会自然而然想到官渡之战。在官渡之战期间,曹操以少胜多侥幸获胜,成就了一番美名。而在官渡之战之后,袁绍却突然开始走向下风,这是为什么?

官渡之战

哪怕在《三国演义》当中,官渡之战都算得上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很多人都认为袁绍从这一次官渡之战失败开始,便一蹶不起,从而失去了对北方地区的统治,最后竟白白拱手让予曹操。

可以说官渡之战是袁绍的人生重要转折点,但是整个袁绍集团的失败是注定的,只是说官渡之战加速了衰亡过程。就从袁绍在官渡之战前后所做的一系列事情来看,他从鼎盛时期摔至低谷不是没有原因。

袁绍当时坐拥了众多人才,但是袁绍有一很大缺点就是他不能用好他手底下的人。他特别喜欢听那大臣的谏言,这也就导致那些无论好坏,总会造成集团内部的争斗,其中又以豫州派与冀州派斗争最为严重。

袁绍军中内部混乱不堪,但是袁绍却放任他们自由争斗。所以在官渡之战开战以后,先有随意审判许攸家不法,强行收走了他的妻子,导致许攸当场气愤投敌曹操。

之后又有张郃郭图在如何救援方面发生了分歧,袁绍采用了郭图的意见,准备强行进攻曹营。没想到曹营早有准备,搞得张郃那叫一个进退两难,然而郭图这个小人又在背后说张郃坏话,致使人投敌。

可以说袁绍集团在官渡之战失败,并不仅仅是因为曹操以少胜多的英勇,更多的是他内部争论不断。党派相争,牺牲的只有主攻自己的前途,这也是一直以来被许多人诟病的地方。

汝南袁家

哪怕是在《三国演义》里面,袁绍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的家族4代曾经有5个人拜至三公,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的名门望族。就连他自己也是曾经做过大将军的人,这样一手好牌如何打得稀烂?

曹操自己也曾经这样评价过袁绍,“(袁绍)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袁绍自身确实有这样的毛病,曹操的得力干将郭嘉早年间就投靠过袁绍,临走前才发出了一声感慨:

“袁绍想要效仿周公礼贤下士,但是他知人却不会用人,有谋略却没有决断。和这样的人一起争夺王霸之位,难啊!”的确,郭嘉确实没有说错,最后袁绍直到死亡都没有成为一方霸主。

在那一场生死战之中,袁绍更是频频错漏百出,要知道他当时的兵力是曹操的5倍之多,这种压倒性的优势局,居然活生生的被袁绍玩成了死局。在战场上他的错漏被曹操一一抓住,逐一击破。

在此之前,袁绍曾经有一个部下田丰就多次劝袁绍进攻曹操,在刘备和曹操激战期间,田丰进言说趁机派兵杀了曹操。结果袁绍居然因为儿子生病这个原因,迟迟没有发兵错失铲除曹操的机会。

刘备战败以后投奔袁绍,袁绍这才打算出兵打曹操,这时候田丰又说了,我们跟曹军打持久战,他们耗不过我们。袁绍这人居然因为不信任田丰,对他的话置之不理,最后输了还怕人家笑话,把人家杀了。

败北原因

袁绍败北的原因有很多,然后最让袁绍一蹶不起的,当属曹操给他的会心一击。曹操究竟做了什么,能让袁绍集团在袁绍病逝以后,竟然渐渐走落下风?这其中会有什么原因吗?

第1次被截断粮草的时候,袁绍所派出的押运粮草的将士们,被曹操随便派出的两人直接截杀。就连那些装满了救急粮草的辎重车,也尽数被曹操烧毁,让袁绍损失众多。

然而袁绍毕竟家底厚重,他第2次又派了人押运粮草到前线。这一次是半点风声没有走漏出去,可是为什么还是被曹操截断了粮草呢?这里还是袁绍用人不识,他不管党派纷争。

许攸投敌就是在第2次粮草押运时间左右,在袁绍帐下的许攸过得那叫一个如履薄冰,可就算这样党派纷争仍然将他咬得死死的。没有办法许攸只得投靠曹操,同时也给曹操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情报。

那就是袁绍自己的后方物资储备地,这些都被许攸直截了当地告诉了曹操。只要曹操能够烧毁这些辎重车,那么袁绍就会失去粮草来源,没有物资的袁绍军队,也就会在三日之内失败。

后来曹操在袭击乌巢时,袁绍认为可以打曹军。就派来张郃等人去攻打曹营,然而袁绍没有等来好消息。他等来的是张郃的忽然倒戈,反过来攻打袁绍的军队。最后袁绍军队军心涣散,很快便失败。

曹操率领大军追击袁绍残党,俘虏了8万人之多。曹操也是个狠得下心的人,正如当年项羽坑杀25万士兵一样,曹操也把这8万人当场杀了就地掩埋。袁绍的大部分军队就在此丧失性命。

只能说曹操这个人做事完全不给他人留底线,更不会给人留一线生机,虽然在当时他的这样做法饱受争议,然而这确实是最有效防止袁绍东山再起的办法,袁绍就此慢慢没落下去,在漫漫历史中止步于此。

袁绍本在官渡之战想处于巅峰时期,然而他是在官渡之战之后迅速没落。其原因就是曹操心狠手辣,不仅烧去了他的粮草,还让北方兵源迅速枯竭,生产力大幅度下降,再也不能与曹操所对抗。

更多文章

  • 扛鼎大汉江山的卫青大将军 ——《汉武大帝》电视剧中的卫青形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卫青后人对卫青的评价,汉武大帝片段卫青,历史上卫青的相貌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唯独汉朝给后世留下了深刻印记,时至今日的汉族、汉人、汉字、汉语、汉服,都与汉朝有关。汉朝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强盛王朝,除了政治、经济、文化,更重要的是军事实力,汉朝军队把彪悍的匈奴打得败北远遁,使让不怀友善的各国望而生畏。而卫青正是汉朝军队中灵魂级人物,他不仅扛鼎大汉江山,而是

  • 李世民杀了弟弟一家,却把弟媳留在身边,弟媳怎么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杀了几个弟媳,李世民骂弟媳完整版,李世民强抢弟媳

    李世民杀了弟弟一家,却把弟媳留在身边,弟媳怎么想?李世民当初发动了玄武门这场政变之后,杀掉了弟弟李元吉还有弟弟的5个儿子,作为李元吉的大正妻杨氏,她当时究竟会是怎样的心情呢?一直以来有很多人说,她的心情肯定是很悲痛的。但是实际上也有人却不是这样认为的,也有很多人认为其实她的心中并不悲痛。为何这么说呢

  • 吕后用竹片刺死韩信,不是替刘邦除害,几百年后李白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吕后简介,韩信被吕后用计谋杀死,刘邦死前吕后问谁做丞相

    这首诗可以说概括了韩信的一生,韩信这一生跌宕起伏,有过骄傲,有过失落,被重用过,被遗弃过,最终受冤而死。韩信早期只是平民,性格放纵不拘礼节,他没有谋生之道,常常靠别人度日,很多人都讨厌他。抛开其他原因,更重要的是韩信又穷又骄傲。《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

  • 安史之乱后的大唐,为何还能苟延残喘这么长时间?这支军队是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安史之乱后大唐为何没能重新强大,安史之乱大唐为何败得有多惨,安史之乱前的大唐有多强

    唐朝在陷入动乱之后,唐朝也出现一大批的忠臣良将,为大唐的复兴而努力。不过关中能够稳定,大唐能够坚挺上百年的时间,那么这支军队的存在对于大唐的存在有着巨大的影响。这支部队便是唐朝禁军神策军,正是这支部队的存在,使得唐朝皇帝手中拥有最后一张底牌!这支部队是在大将哥舒翰在击败吐蕃之后,这支军队才建立起来,

  • 唐玄宗死后,高力士绝食而亡,他俩究竟啥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高力士是唐玄宗身边的宦官,和我们印象中的宦官不同,有的宦官掌握了权力就开始干政,甚至随意废立、杀害皇帝,高力士也是位高权重,但他始终对唐玄宗忠心耿耿,甚至在唐玄宗死后绝食而亡。那么,高力士和唐玄宗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唐玄宗对信任的臣子是非常优厚的。人都是知恩的,如果不是杨国忠,安禄山未必会“激反

  • 唐朝3对父子名将!除了薛仁贵父子,这2对父子也很强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薛仁贵唐朝名将,唐朝大将薛仁贵有多厉害,薛仁贵时期的唐朝大将有哪些

    都说“虎父无犬子”,其实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啦,更多还是“虎父犬子”的搭配。唐朝历史上名将辈出,但父子名将却少得可怜,不就和这句话完全相反吗?既然唐朝的父子名将如此难得,我们今天就来讲讲,就讲3对吧。程名振、程务挺程名振出身隋朝武将世家,曾是窦建德的手下,后投奔李渊。初李渊并不知其才能,不过在李建成讨

  • 他争议很多,是隋唐著名将领,投降李世民却被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唐李世民,隋唐往事李渊和李世民,李世民时期最厉害的几位名将

    他争议很多,是隋唐著名将领,投降李世民却被杀害。在我国的古代史上,隋唐那个时期是我们熟悉的出名将最多的时期,很多史家还有书家都对这个时期的名将有所盘点,而在这些人之中影响最大的是18条好汉说,和4猛13杰的说法,不过前2种说法也是有好多版本。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个时期一个非常有名的将领,这个人就是单雄

  • 他是隋唐将领中少数善终者之一,武力高强,77岁在家中离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后来又投降了王世充(从这里来看,其实王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很有人缘的),后来投降了唐。其实真正的他和演义中的悍将是不相同的,他确实是个骁勇的人,但是她非常擅长使用用槊来作战。公元610年时,他就组织了一支大概是数100人的起义军,后来他便归附于李密的队伍,因此这个时候他便得到重用,被封为当时的内军骠骑之

  • “昆仑奴”是什么人,为何唐朝达官贵族都拥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昆仑奴磨勒,昆仑奴的来历简介,唐朝有多少昆仑奴

    “昆仑奴”是什么人,为何唐朝达官贵族都拥有。我们知道其实唐朝是个非常开放的年代,在那个时代,唐朝的大街上经常有各种肤色的人。在这些不同肤色的人之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达官贵人的身后。经常会跟着肤色黝黑的奴仆,而当时的人们一眼就能够辨认出其实这些奴仆并不是中原人士,他们就是史书中所记载的“昆仑奴”。可以

  • 隋唐时期有3位万人敌:李世民杀一位,程咬金救一位,秦琼败一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隋唐十大顶级战将,李世民和秦琼谁最厉害,李世民程咬金谁厉害

    “万人敌”这个词最初是指能敌万人的兵法或谋略,出自项羽说过的一句话:“学武只能打败一人,而学兵法能打败万人,甚至更多......”慢慢的演绎到后面形容一人可敌万人之勇。最为我们熟知的如三国时期的关羽、张飞,他们两人就是名副其实的万人敌,后面的五胡十六国时期也出现过几人,但都没有三国英雄那么出名。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