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代卖货郎:独具韵味的吆喝,街头行走的杂货铺

宋代卖货郎:独具韵味的吆喝,街头行走的杂货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045 更新时间:2024/1/16 20:12:13

“卖货郎”这一词很有年代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左右时,走街串巷的小商贩是那个年代的孩童最期盼的,他们的担子里总能拿出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各种零食、针线、柴米油盐等等,这样的场景似乎离我们并没有很远,但卖货郎这一行业其实已经存在了上百年了,这其中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一路留下的故事也是数不胜数!

一、商人大翻身----代时期

1.商人的挫折经历

商人一词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当年周武灭商,朝代更替,遭殃的还是百姓,商朝遗留下的百姓为了维持生活开始东奔西走做一些生意,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称他们为商人,“商业”一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在战乱频繁的古代,商人多是经营兵器、马匹等,但贩卖兵器是要掉脑袋的重罪,这并不能阻止商人与官僚的勾结,春秋战国时期就涌现了很多的富商巨贾,他们不断扩展自己的产业,货物也是不断深入到百姓的生活中。

但商人的发展并不是都如此顺利的,中国古代是一个注重农业的国家,所以商人的社会地位很低,基本是一直处于社会的底层,并且很多行业都受到了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其政治地位更是不值一提。“重农抑商”的政策一直存在,直到宋代的到来。

2.重农不抑商的宋朝

宋朝给了商人一次活过来的机会,同时,商人也为宋朝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宋朝的经济水平是空前的繁荣,朝廷对商业的鼓励极大的刺激了商业的发展,商人的地位开始上升,此时的商人如日中天,各行各业的商业巨头开始出现,商铺、茶楼等已经见惯不怪。

在这样广阔的商业空间中,小商贩开始活跃起来,他们贩卖的东西自然比不上那些大商家,但因为贩卖的数量大,且都是生活中的日用品,其中的差价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一群体,在各个街道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

二、宋代卖货郎----经济繁荣的缩影

宋朝的繁荣是有目共睹的,在经历了多年的战乱之后,国不是国,家不是家,百姓终于盼来了安定,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厌倦了战争,安心治理国家,推行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政策,加强了民间贸易。

百姓在难得的平静生活中更是格外的珍惜生活中的这些机会,宋朝的强大是统治者与百姓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样的盛世体现在百姓最基本的生活中,市井里的烟火气就是最好的证明。

1.独具韵味的吆喝

宋朝的商业基本成型,除了一些商业巨头,还有一些活跃在街巷的小商贩,他们这个群体也有一个名字,就是“货郎”,这个群体多是男性群体。货郎是一种个人经营的行业,走街串巷来贩卖商品,他们的担子就像一个百宝箱,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方寸之地竟包罗万象。

一般货郎会随身带一个铜锣,锣一敲便开始吆喝了,这吆喝中也大有学问,既要押韵又要让百姓明白你卖的是什么东西,这才能吸引顾客,“京城凡卖一物,必有声韵,其吟哦俱不同”,《事物纪原》中记载了当时的繁荣景象。

北宋时,苏轼还专门写过一首《猪肉歌》,这为猪肉打了一波广告,加上苏轼当时的名气,真正的使猪肉的需求量大幅度上升。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也逐渐成为一种销售方式,“代言人”这一角色早在千百年前就已经存在了。

宋朝时,杭州城还举办过“歌唱比赛”,临安知府挑选出小商贩,对自己贩卖的货物随机歌唱,唱得好了自然能卖个好价钱,所以当时的吆喝是货郎人人必会的一种技能,后来逐渐将它们变成歌谣,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这逐渐成为市井里巷的一种独有的韵味。

2,货郎---行走的杂货铺

货郎基本是伴随着商人一同出现的,这一职业也是在不断的传承中发展的,宋代以前的货郎都是处于社会低端,经历宋朝以后,商人的地位提升,货郎的身份也相应地发生变化,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元代时《桃花女》中就写道:急切里等不得货郎担儿来买。货郎的担子里最少不了的便是女人做女工用的针线了,这些生活用品是货郎的主要贩卖商品。

《清明上河图》是最能直接反应宋朝繁荣景象的史料,庞大的画卷上将街道的热闹景象展现的淋漓尽致,其中的人物阶层各异,身份各不相同,让人目不暇接。与之相对比的《货郎图》便是截取了闹市的一角,一个走街串巷的货郎的一个不经意的举动被定格下来。

他的身边围满了妇女和孩童,在货郎肩膀上挑的担子中装了无数的杂货,胭脂水粉、糖果玩具等等,这些货物让这个货郎成为当时的“圣诞老人”,是孩子们盼望的使者。

除了《货郎图》,嵩还有很多类似题材的作品,多是反应当时社会的现状,在这些作品中,货郎是一个很有特点的角色,他反应了社会底层的生活,只有社会底层都生活的丰富且幸福,整个国家才能称得上真正的繁荣。

总结

宋朝无疑是强大的,强大的经济体系带动了商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史货郎遍布街道,他们是宋朝最真实的写照,一个人、一个锣、一个担子、一声吆喝,就是一个行走的百宝箱,这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群体,它对于国家经济的影响是渺小的,但这也是最接地气的影响力,它虽登不得大雅之台,却是街头巷尾最不可缺少的一员。

货郎是一个有着年代感的代名词,它似乎发生在昨天,又似乎消失在历史上很久了,当拨浪鼓响起的时候,当耳熟能详的歌声唱起的时候,总感觉在街道的尽头会有一个跳着担子的人走进来。

参考献:

1、《宋元时期的货郎》

2、《浅谈中国古代商人》

3、《宋朝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地位》

4、《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历程》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什么要让义子沐英镇守云南,原因在于云南形势太复杂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一个帝王而言,敢让一个家族替自己干活长达两百多年以上,说明这个家族肯定是大有来头的,这既考验着君臣间的信任,也是他们智慧的体现。早年的朱元璋收养了不少养子,在这些养子当中不乏一些得力干将,比如朱文忠(原名李文忠,朱元璋大姐的儿子),朱文辉(何文辉)、朱文刚(柴舍)、徐司马、平安,还有就是云南王沐

  • 岳飞死后,10万岳家军为何没有一个人去为岳飞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首《满江红》已被收入教材,而此诗正是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的绝唱。北宋末年,精忠报国的岳飞誓要从金人手中夺回中原,但最终却被奸人秦桧所害,被迫入狱,直至冤死。然而,在岳飞死后,十万岳家军居然没有一个想要为他平反的,这是为何呢?尽忠报国的岳飞1103年,岳飞出生在一个非

  • 元军击败花剌子模,掳走近50万女性,成吉思汗是如何处置她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吉思汗攻破花剌子模,成吉思汗能打败花剌子模的原因,成吉思汗为何要攻打花剌子模

    引言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对于当时的世界局势来说,是一场巨大的变动。很多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因他的征伐,而消散于历史长河之中。很多文明与城市因他而成为废置的一角。他是毁灭与征服的代言人,屠城灭族无数,席卷东亚,中亚与西亚及欧洲地区,似乎唯有征服掠夺才能证明他的功绩与野心。在征战40多国的过程中,对于中

  • 永乐年间为何倭寇绝迹?只因朱棣比鞑靼更狠更强大威慑倭使蒸熟倭酋取悦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棣打倭寇,朱元璋临死喊朱棣是想干什么,徐妙云与朱棣

    倭寇之患,早在唐朝时期就有了,直到被唐高宗派去的右威卫大将军孙仁师和三朝元老刘仁轨、能手格猛兽的刘仁愿,在白江口用一百艘战船干掉了倭寇全部四百艘战船,几万倭寇不是被杀死淹死就是被活捉,一个都没跑掉,这才消停了几百年。到了元朝,蒙古大军两次跨海远征,倭寇也没敢抗议或者报复。直到朱元璋建立了大明,倭寇才

  • 溥仪讨要祖宗牌位却被呵斥:光从国外赎回乾隆牌位就花国家400万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溥仪偷偷坐龙椅发现了什么,溥仪出宫珍贵影像,溥仪索要祖宗牌位

    宣统皇帝,也就是末代皇帝溥仪,在他身死后牌位是没有办法进入故宫的,首先一个问题就是他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通的中国公民,就单单是被迫将皇位让出去就已经让溥仪失去了和列祖列宗并列牌位的资格。 新中国成立之后,明确知晓自身牌位无法和祖宗们列在一起的溥仪,便想将祖宗们的排位迎接到自己的住所供奉、祭拜。在溥仪

  • 溥仪回故宫,发现光绪住处摆放的是他爹的照片,顿时脸黑成一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溥仪看光绪照片,光绪和溥仪什么关系,溥仪兼祧同治和光绪

    溥仪,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他前半生生活富足,衣食无忧,见证了清王朝的覆灭,后来都沦落成为了日本的满洲国的傀儡皇帝,被拘禁起来,不仅没有人生自由,还没有尊严! 为此,溥仪早已经麻木不仁,心态早已经没有什么不服气,清王朝灭亡了,这是事实,而中国人不需要朝廷了,这也是事实,溥仪能做的只能是

  • 林则徐虎门销烟,一身傲骨名垂青史,子孙后代结局如何,有何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林则徐虎门销烟简介,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及影响,关于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史实

    他顶着多方压力,靠着一身铮铮傲骨,将大批鸦片付之一炬,用最彻底,最激烈的做法向世人展示我们的民族尊严。 可惜,后来等待他的不是政府的赞许和人民的爱戴,而是被革职查办,发配边疆。幸运的是,林则徐留下了不少血脉,在对子女的言传身教中,让他身上的优秀品质和民族精神得以传承。 四子四女,才华横溢 林则徐有

  • 清朝设置的总督都是何级别?直隶总督权力最大,两江总督最有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两江巡抚和两广总督,河北保定直隶总督,直隶总督和浙江总督

    首先,笔者提出一个问题,为何清朝时期要设置总督,这样一个权力很大的官职呢?难道清朝就不害怕搞出来地方割据的场面嘛。其实这个清政府还真的不是太担心,因为总督掌管的主要就是军权。总督在清朝,并不是想当然的正一品,而是正二品,清朝的正一品大多是虚衔,这个一直到后来的咸丰皇帝时期才给解决掉。他们的职责就是要

  • 清朝的一座古墓被挖出,尸体身穿龙袍,没有剃发,轰动了考古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最可怕的古墓,清朝女子剃发,清朝发现巨大的古墓

    在十年前的北京石景山挖出了一座清朝时期的古墓,通过陪葬品的研究而确定这座古墓为清朝时期的,考古工作组在清理古墓中的尸体时惊奇地发现,古墓主人身穿龙袍且没有剃发,头发仍是汉族传统的发髻,这件事情一经公布震动了整个考古界,这位古墓主人的身份更加令人好奇。 清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最为森严的时候,

  • 混乱的太平天国,洪秀全的9岁儿子,娶了4个老婆,结局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太平天国洪秀全有权力吗,太平天国洪秀全出生年月

    洪秀全这些人荒淫也就罢了,他的儿子洪天贵福只有九岁,却也被老爹安排了4个老婆,这样的荒淫的政权,被灭亡是有道理的。 穷人乍富,洪秀全陷入纸醉金迷,生活作风日益腐败 洪秀全生于清嘉庆年间的广东花县,年轻的时候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于是放弃学习儒家伦理道德,改信基督教,一心想建立一个“平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