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叫“南朝化”
著名的历史学家唐才孺先生就坚持认为隋唐大帝国的盛世与“南朝化”密切相关,他认为南朝和北朝中更能代表历史发展趋势的是南朝,对隋唐盛世贡献最大的也是南朝。理由是:隋唐继承了南朝的庄田制的发展,募兵制取代了府兵制和兵募制,国家由原来的义务兵转为了职业军人制度。还有就是“两税法”取代了原来的租庸调制度,这都是在对南朝继承和改变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且唐朝的折纳制度以及钱重物轻等也与南朝的差不多,所以在他的观点中隋唐的大一统更多的是吸收了南朝的体系文化。
2、北朝化
还有一些先生持有不同的看法。田余庆先生以及阎步克先生等提出了一个新的看法叫做“北朝出口”。他们认为北朝的贡献对于隋唐的大一统较大,而隋唐历史在继承南北朝的这个历史的基础上,然后在种种激烈碰撞之后,历史发展所走的这个出口是北朝所奠定的。阎步克先生说“北方少数民族的部族制度与华夏制度激烈碰撞,最终在北方地区激发出了新的变迁动力和演进的契机,体现在交替的胡化和汉化,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体制化运动,扭转了魏晋以来帝国的颓势,构出了中国走出门阀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的出口,所以这就叫做“北朝出口”。
陈寅恪先生曾经说过隋唐一统是“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到了中华传统身躯之内,也就是说,一方面隋唐帝国继承了汉魏以来正统的中国文化,一方面又把少数民族勇武、善战、尚武的风气给继承下来。而且还有一点,北方那些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它们有个特点,它们的历史都比较短,它们的发展程度都比较欠发达,但是有时候这反倒是一件好事,为什么呢?历史包袱比较轻,所以这些北方政权往往能够在制度方面做出很多的创造来。那么历史包袱比较沉重的南朝就不见能够做得出来。你比方说,北魏时期能够实行均田制。均田制,实现了中国历史农民一直梦想的“耕者有其田”这样一个理想。
隋唐这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一统,它与秦的大一统有很多的相同点,但也有很多的不同点,尤其是在民族关系的处理、民族文化的融合、南北疆域的统一以及南北文化心理的统一方面,比秦朝完成的甚至说更加彻底,所以这次大一统在中国历史上影响甚巨。而要说南北朝哪个影响大,并无准确定论,因为历史的发展脉络是多方面的,不可能是单方面的继承与摈弃,而是有条件的取舍发展,尽可能地促进自己的发展,只有有利,泊来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