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不可否认的是,隋炀帝造成了隋朝二世而亡,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从这点上来说,隋朝的短命,他是难逃其咎。但是,隋炀帝到底算不算传统意义上的那种昏君?很明显,又不是,因为他在位期间也有很多有效措施的推行,尤其是对于之后的封建王朝的制度体系建设贡献巨大,这不是一个昏君能够做出来的,自然我们不可单单认为他是昏君之流。
提起隋炀帝,必定要提起他的大工程,大运河的开凿。造成隋炀帝个人悲剧的原因非常多,其中有一条就是他有着极强的战略前瞻性,高瞻远瞩;但是又有着极差的执行力,丝毫不知道自己执行力的边界在哪里;而且做事冲动,性格容易走极端。在大运河这个问题上,他把自己的优缺点都展现了出来。
就战略前瞻性而言,我们应该要承认,隋炀帝修建这个大运河,不是后世所说的,说隋炀帝想到江南去游玩,为了去江南游玩方便,所以要修建这样的一个大运河?说实话,皇帝要去哪游玩还非得要坐船吗?当初秦始皇巡游,不也是靠着马车。而是当时的隋炀帝已经注意到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的开发发展更是历史进程。
所以隋炀帝的这个大工程有着一定的战略依据。即使当时的北方,相对南方来说还是要富庶,人口也更加众多,农业发展的历史积淀也相当深厚。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隋炀帝意识到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了。所以他就修建了大运河,他的目的就是要沟通中国的经济重心和中国的政治中心,所以这条大运河适时而生。
说实话,隋朝的灭亡跟这条河有没有关系?当然也有一定关系,因为什么呢?这条河虽然是多个久河段改造而来的,但即便如此,对于民众来说负担也是很沉重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这条河一直到了今天仍然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它的战略远见是有的,但是在开凿过程中一些不当的措施,给这项伟大战略带来了一定的恶化,使得矛盾加深。
隋炀帝这个人才能确实是有的,甚至远见可能不输历史上的任何一位帝王,但是政策在推行的过程之中,有点急功近利,甚至是在压迫民众的基础上完成的,这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来说是不利的,尤其是对于刚刚结束分裂完成统一的隋朝来说是极为危险的,因为人心尚未安定,就大刀阔斧的动用社会资源,毕竟会给人们造成很大的心理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