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开国功臣马援,戎马一生,为汉帝国马革裹尸,可为何没能位列云台二十八将

东汉开国功臣马援,戎马一生,为汉帝国马革裹尸,可为何没能位列云台二十八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743 更新时间:2024/1/25 6:52:03

汉明帝是怎么回答的呢?史书记载是“笑而不言”。

马老将军戎马一生,为大汉帝国“马革裹尸”,死后又遭遇陷害,葬身荒野近十年无人问津。彼时马援的女儿已经被汉明帝册封为皇后了,按理来说,汉明帝给老丈人一个公正的待遇不算为过。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汉明帝忽视了马援的功劳呢?他那神秘的一笑究竟有什么深意呢?

我们从马援的生平来揭开老将军波澜壮阔的一生。

汉武帝晚年曾经遭遇过一次行刺,凶手是马通、马何罗兄弟。由于金日磾的机警,哥俩的计划功亏一篑,马家兄弟被诛杀。

马通就是马援的曾祖父。

都说汉武帝残暴,他居然没有将马氏灭族。马援的祖父和父亲甚至还在朝廷为官,由此可见,所谓株连N族的说法也未必靠谱。

早年马援干过两件亮眼的事。

二十多岁他出任督邮(监察官),却知法犯法,在押运途中私自放走了重刑犯,理由居然是他觉得此人很可怜。

这个情节我们在后来的小说中经常见到,比如黄君汉放走了翟让,宋江放了晁盖,朱仝私纵晁盖、宋江和雷横等,其实马援才是这种神剧的原创人。

受“善心大发”的牵连,马援只好弃官逃往,跑到偏远的北地郡当起了羊倌,一不小心,把自己干成了畜牧业大亨。

北地郡地处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的交界处,马援在这里如鱼得水,他一边放牧,一边收留流亡人士,结果居然聚拢了数百户人家,名下的牛羊数以万计、谷物数万斛。

当然,马援不是守财奴,他后来将这些财产全都分给了亲戚和追随他的兄弟们。

请注意,这个经历史书虽然交代得很简略,但它至少透露了三个信息:

  • 其一、马援很懂经营之道,散财才能聚财,这是商道也是人道。
  • 其二、马援很懂人土风情,那里汉羌杂居,擅长处理民族关系是他的法宝。
  • 其三、马援很懂人心向背,一手利,一手义,行商如此,治国亦如是。
  • 不久改朝换代了,王莽当了皇帝,马援结束了逃犯身份。经王莽的堂弟推荐,马援出任新城太守,一跃成了新朝的地方大员。

    那时候马援才三十多岁,看起来前途一片光明。很可惜,这次马援押错了宝,不久新朝灭亡了,作为前朝的“余孽”,马援兄弟再次逃往偏远的北地郡一带避难。

    建武元年,刘秀在河北登基称帝,哥哥马员决定投奔刘秀,而马援则作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投靠当地陇西军阀隗囂。

    事实上我们还真不能粗暴地讥笑马援不识货,那时候刘秀虽然称帝了,但那时候皇帝一箩筐,论实力刘秀真的算不上大咖,比如跟隗囂相比,刘秀的团队更像是山寨版的朝廷。

    不过隗囂这个人属“藤蔓科”的,他一生都跟自己纠缠不休,搞不清想干嘛,一会儿想投靠刘秀,一会儿想投靠公孙述,又一会儿想关门称霸,脑子发热的时候又想自己做皇帝。

    总之,这是一个把自己活活纠缠死的家伙,白瞎了他的一手好牌。

    建武元年,隗囂放出风:俺决定在刘秀和公孙述之间选一位真主,马援将作为我的特使分别前往两地考察。

    毫无疑问,隗囂将是左右天下走势的最大一笔风险投资。

    公孙述采取的策略是两个字——显摆。

    他摆足了谱,用最豪华的礼仪来接待马援,给马援赚足面子的同时,又显示了“成家帝国”的超强实力。

    很可惜,马援并不买账,他的结论是:公孙述是妄自尊大的井底之蛙!

    其实公孙述跟马援是老乡,还是好友,公孙述为了拉拢马援可谓煞费苦心,为何就适得其反了呢?

    理由很简单,马援认为这是朋友之间的见面,你得显示出亲密,而不是摆谱。你搞这么大阵仗给谁看呐?瞧不起谁呐?装屁驴子呐?

    很显然,公孙述摆错了二人关系的根本,也不懂马援的心思。

    刘秀跟马援唯一的交集就是马员,虽然史书没有讲马员的作用,但我觉得刘秀一定通过马员,在马援身上做足了功课。

    刘秀的策略也是两个字——真诚。

    他接见马援时很随意,距离拉得很近,谈话的时候像朋友一样,场面很淡,感情很浓,可见刘秀摸透了马援的脾性。

    果然马援很开心,说话也很放肆,他居然直言: “陛下您这么随意接见我,就不怕我是刺客吗?”

    刘秀一点皇帝的架子都没有,他哈哈大笑说: “你不是刺客,你是说客。”

    二人谈话过后,刘秀丝毫不避讳马援,带着他四处考察,甚至到前线打仗也带着他,对他毫不设防。

    这一考察就是一年多,回到陇西马援就劝隗囂:刘秀是真主,此人真诚坦率,有大格局,咱就投他了!

    隗囂有点小吃醋: “你把刘秀夸得这么好,他跟高祖刘邦相比又怎样?”

    这个问题很刁钻,马援却灵机一动: “高祖那是神,怎么能比,但刘秀擅长处理政务,孜孜不倦,又不喜欢饮酒。”

    你听懂了吗?刘邦的短板是什么?不擅长政务,是个酒徒。马援明着夸刘邦是神,又暗指刘秀其实比高祖还要完美。

    按理来说考察的结果已经定了,隗囂该决定投资方向了,可这家伙又纠缠上了,在公孙述和刘秀之间两边放电。

    马援一生气:没见过你这样的,也不跟你玩了。他一扭身独自跑到洛阳,改投了刘秀。

    说到这里,我们该回过头来审视一下马援了。

    不知道您是否看出来马援的弱点:他太感性,不够理智,还缺少必要的大局观。

    比如他与公孙述的关系,其实人家公孙述也没错,可问题是马援有点小心眼了,他把公孙述的礼遇理解成了成功者对旧友的显摆,而不是首先从公事角度考虑二人的关系。

    就马援和哥哥马员相比,他明显没有哥哥的识人之明,仅仅因为与隗囂的私交,就轻易地选择了隗囂。

    在他认定刘秀之后,本来他应该利用自己的桥梁关系,去积极引导隗囂,而不是负气背叛隗囂。事实上,因为马援的背叛,惹怒了隗囂,直接断送了隗囂与刘秀的合作可能性。

    估计刘秀很可能因此生气,他竟然没有给马援一官半职,而是在长安赏了他一块地,自个儿当地主去吧。

    马援在刘秀阵营第一次崭露头角,是建武八年的“二伐隗囂”。

    那次的战争打得很艰苦,汉军已经很难支持了,刘秀被迫亲自上了前线。在路过长安时,刘秀带上了马援。

    刘秀的初衷是,马援长期生活在陇西,对地形熟,也懂隗囂,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却没想到马援给了他一个巨大的惊喜。

    一到前线,马援立刻兴奋地大叫:快拿米来!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他用米“筑成”了陇西地区的山山水水、关隘险阻。

    “往这儿招呼!”他一指北面的高平第一城。

    顿时刘秀两眼放光:就这么干了!结果,按照马援的建议,汉军从高平打开缺口,把隗囂几十年的老底掀了个光光。

    因为这次战功,马援于建武九年才正式穿上了东汉朝廷的官府——太中大夫。这一年,他已经47岁了。

    建武十一年,49岁的马援又出任陇西太守,再次回到他“梦开始的地方”。在这里他一干就是六年,并且第一次率兵上了战场,多次平定西羌之乱。

    建武十七年,55岁的马援入朝,官拜中郎将。此后三年,马援率军先后平定了皖城李广叛乱、交趾征氏兄妹的叛乱。

    尤其是征伐交趾的战争,马援率军两万,历时三年,彻底平定叛乱,并在当地推行汉律,恢复农耕,赢得了当地民众的拥戴。

    马援因此被册封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达到了他人生的巅峰时刻,时年马援58岁。

    建武二十四年,武陵郡五溪蛮暴动,62岁的马援请求出征。谁也没想到,这次出征成了马援的滑铁卢。

    自古征伐西南诸夷,最大的天敌就是自然环境,一是瘴气传染疾病,二是地形不熟寸步难行,三是路途艰辛供应困难。

    但反过来说,如果能掌握基本规律,选择合适的季节,弄清楚地形,那些蛮兵的战斗力根本不堪一击。

    很可惜,马援犯了错,他被困在壶头山的地方进退维谷,又不幸染上了疾病,竟然病逝于军中。

    老将军的一生介绍完毕,下面就可以回答问题了,我个人认为,马援不能位列云台功臣榜太正常不过了。

  • 首先,云台功臣榜单是早年追随光武帝刘秀起兵的一群功臣,马援根本没参与。
  • 云台二十八将中,最后一位到位的是马武,那时候刘秀刚刚发动平定河北的战争,还没有称帝。

    这些人,有的从刘秀起兵就开始追随身侧,有点是在河北从龙,都是一群跟着刘秀经历了九死一生过来的革命同志。

    虽然那时候的战斗没有后来的规模,很多功臣的战绩确实远不如马援,但他们都是刘秀最坚定的支持者,是经过白色恐怖锤炼出来老革命。

    马援那时候还在陇西避难,连隗囂还都没有单干呢,他怎么有资格入选云台功臣榜?

  • 其次,马援的战功其实被后人拔高了,事实上,像他这样的将军太多了。
  • 通过马援的生平我们可知,他最主要的战功有两部分,一是在陇西当太守期间,数次平定西羌的叛乱,二是针对皖城和交趾的妖民叛乱。

    客观讲,马援那段时间的表现确实很精彩。不过话说来,不用说跟开国名将相比,即便在同时期,像他那样的后起之秀一抓一大把。

    比如耿弇的弟弟耿舒、耿国,祭尊的弟弟祭肜,窦融的弟弟窦友,甚至包括刘尚、来歙,随便拉一个出来都比马援的战功显赫。

    所以,马援自始至终就是个杂号将军“伏波将军”,官职都没有达到九卿。

    东平王刘仓为何要质疑汉明帝呢?理由很简单,马援的女儿毕竟是皇后了,照顾面子也应该有马援,可以扩容功臣嘛。

  • 最后,人们把马援的精神感召力,错误地移植到战功上,也给与了他太多的同情。
  • 马援的精神感召力在那个年代确实是一个特殊符号,他的“马革裹尸”感动了中华儿女,时至今日依然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的一份最珍贵的遗产。

    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要去夸大他的实际战功。事实上,马援在刘秀心目中的分量很轻。

    尤其是马援的悲凉身后事,让后人同情。

    马援这个人是性情中人,很直率,这种人当朋友行,可身处政治圈那就是短板。

    比如,有一次他病了,刘秀的女婿梁松前去探望,给马援行大礼。可马援却不还礼,他认为梁松是小字辈,却忽视了人家是皇帝最宠信的女婿。

    再后来马援又因为家信里私下议论梁松,搞得梁松差点遭到刘秀的处罚,由此梁松跟马援结下了仇怨。

    这种性格的人,注定会四处树敌。马援死后,耿舒首先状告马援军事指挥失误,梁松又诬陷他搜刮钱财。

    刘秀一怒之下剥夺了马援的封爵,吓得马家人将马援草草安葬,亲朋故旧没有个人赶去吊唁。

    如果不是后来,马援的侄子将马援的几个女儿送进宫,其中一位偶然得宠于汉明帝,马援这一生或许永远就是个无人知晓的悲剧人物!

    虚幻的东西往往是最美丽的,真相却往往不忍直视,这也是读历史的一种痛苦,您怎么看待伏波将军的虚幻与真实呢?

    更多文章

    • 吕布投降曹操被拒后,恨恨地说了10个字,后来全都被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198年,沛城被吕布派的高顺、张辽等人攻破,刘备家人被俘虏。在外与吕布军队周旋的刘备只得败走投靠曹操。于是,曹操亲自率大军攻打吕布。陈宫对吕布提议:吕布在城外带领步兵和骑兵防守,陈宫在城门带领其他军队驻守,如果曹操发起进攻,陈宫可以带领军队从后面攻打,若攻城,则吕布可从前面救援。不到一个月曹操军队的

    • 诸葛亮有一经典战术,名声非常响,后世却很少有人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的三种战术,诸葛亮十大经典作战,诸葛亮最厉害的一计

      ▲诸葛亮的八卦阵,堪称是三国奇闻。(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八卦阵”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根据《百科词条》的解释,八卦阵按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从正东“生门”打入,往西南“景门”杀出,复从正北“开门”杀入,此阵可破。此阵为战国时期孙膑首创,有上述八门,至三国时期,诸葛亮在中间加上了指挥使

    • 曹操领兵来犯,孙权说了一句话,曹操听后哈哈大笑,马上撤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这句话有能够让曹操屈服的力量呢?到底有多屈服呢,我们来看一段《三国志》的记载吧。 曹公出濡须,作油船,夜渡洲上。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馀人,其没溺者亦数千人。权数挑战,公坚守不出。权乃自来,乘轻船,从灞须口入公军。诸将皆以为是挑战者,欲击之。 公曰:“此必孙权欲身见吾军部伍也。”敕军中

    • 诸葛亮的墓长这样,专家发现1物后大惊:果真为神人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解密诸葛亮的墓,诸葛亮的墓有何奇特,诸葛亮墓发现的东西图片

      ▲诸葛亮墓穴有许多奇闻轶事,是真是假让人好奇。(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关于诸葛亮的长眠之处,最常见也最神秘的一项说法,就是“四个壮汉抬棺”的故事。继位的刘禅遵照诸葛亮遗言,命四个壮汉,抬着他的棺材往南走,直到绳子断裂为止,这四个汉子抬了一天一夜后,因为不想再抬,就随便找个地方埋了,由于无人追踪实际

    • 蜀国使者炫耀诸葛亮事必躬亲,司马懿听后开心不已:他活不了多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马懿判断诸葛亮之死,司马懿女装吸引诸葛亮,事必躬亲诸葛亮

      最难得的是,诸葛亮不但足智多谋,而且忠心爱国。他对待什么事都是亲自动手,也许是觉得“事必躬亲”,他才会比较放心。然而这样操心的他,最后却也因为“躬亲”而去世。众所皆知,诸葛亮是被刘备三顾茅庐邀请出山的。后来刘备称帝,诸葛亮成为蜀汉的丞相。诸葛亮还是保持着“躬亲”的态度去做事,对于百姓、官员、礼制等他

    • 关羽拒绝刘备所封“前将军”之职,原来是有意为赵云抱不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 关羽 赵云,刘备张飞赵云关羽图片,刘备赵云关羽骑兵搭配

      黄忠原是刘表的部下,刘表亡故,刘琮投降,部下都归附了曹操,曹操仍派黄忠驻守长沙。《三国演义》“关云长义释黄汉升”,说的就是关羽与黄忠英雄惺惺相惜的传奇:关羽进攻长沙,黄忠出战迎敌,双方战斗许多回合不分胜负,关羽便回马准备用拖刀计杀他。没想到黄忠的战马突然马失前蹄,把黄忠甩下马来。关羽这时候要杀黄忠就

    • 后赵石氏集团八王之乱:华夏文明命运的一场大动乱,直至冉闵出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故事要从后赵的皇帝石虎说起。在历史上,石虎是一个有名的暴君,他的残暴,不仅仅是针对于敌人,更是针对自己的亲生骨肉。人间惨剧这是东晋永和三年的一天,这一天,后赵政权开始了一次相当隆重的祭祀活动,担任这次祭祀的主要人物,是石虎的儿子,石宣。石宣是石虎最宠爱的孩子之一,而他也是非常能干的一个年轻人,因此,

    • 这里有个武老太太,自称武则天后代,手握重宝,换了1个多亿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70岁老人声称自己是武则天后人,武则天家族复杂关系图,武则天陵墓和他的女儿孙子的陵墓

      皇帝一有名乱认祖宗的就来了,毕竟历史这么久了谁还说得清呢,还就有这么一位68岁的武老太太说自己是武则天的44代世孙。 武老太太常年混迹于北京的老人圈见了谁都跟人说自己是武则天的后代,手里还有族谱可以把自己的祖宗十八辈说的清清楚楚,说自己的家族历经多次迁移来到这里。 图文无关 为了证明自己是武则

    • 咸阳曾出土两枚南北朝的五铢,钱币专家说:在传说中它叫富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五铢钱背面图片,陕西出土的古钱币,南北朝鹅眼五铢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1995年5月,陕西咸阳师范专科学校正在施工,准备修建图书馆,就在挖地基的时候,挖掘机掘出来许多乌黑的淤泥,泥中还夹杂有十多块墓砖。它们被堆在一旁,还不停地散发出一阵阵难闻的臭味。学校的老师觉

    • 郑仁泰墓中出土女骑俑,破解了唐朝为何能成为“大国”的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郑仁泰,名广,字仁泰,荥阳开封人,曾经效力于秦王府,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时,他曾做过先锋,被列为开国功臣之一。郑仁泰死后,其墓位在陕西礼泉县烟霞镇马寨村西南,是一座大型的陪葬墓,隶属于埋葬唐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