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后赵石氏集团八王之乱:华夏文明命运的一场大动乱,直至冉闵出局

后赵石氏集团八王之乱:华夏文明命运的一场大动乱,直至冉闵出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320 更新时间:2024/2/5 13:40:11

故事要从后赵的皇帝石虎说起。在历史上,石虎是一个有名的暴君,他的残暴,不仅仅是针对于敌人,更是针对自己的亲生骨肉。

人间惨剧

这是东晋永和三年的一天,这一天,后赵政权开始了一次相当隆重的祭祀活动,担任这次祭祀的主要人物,是石虎的儿子,石宣。石宣是石虎最宠爱的孩子之一,而他也是非常能干的一个年轻人,因此,他在祭祀中,表现出了一个接班人的能力和素养。石虎非常高兴,说了一句载入史册的名言:“我家父子如是,自非天崩地陷,当复何愁,但抱子弄孙日为乐耳!”自鸣得意的石虎,根本没有想到,仅仅不到一年,石虎抱子弄孙的梦想,彻底化为泡影。而这一切起源于他所喜爱的石宣。

让石虎没有想到的是,石宣只是表面上非常能干,而实际上,在他获得足够权力的时候,他暴君的本性暴露出来,在《晋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宣与嬖姬显德美人乘辇观之,嬉娱忘反,兽殚乃止。其有禽兽奔逸,当之者坐,有爵者夺马步驱一日,无爵者鞭之一百。峻制严刑,文武战栗,士卒饥冻而死者万有余人。酷爱游猎,宠爱美姬,崇尚严刑峻法,不怜惜士卒。凡是暴君犯的毛病,他一个不少的全都犯了。而石虎,却并没有觉得不妥,因为石虎也不是一个善男信女。

但石虎还是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把他的另一个孩子石韬,也推上了高位,几乎和石宣平起平坐。更可怕的是,这两个人,本身就相互看不过眼。于是,石宣和石韬之间,展开了一场殊死较量。结果,石韬输了,付出的代价是自己的生命。而嚣张到了极点,也得意到了极点的石宣,居然做出了一个相当低能的表现:宣乘素车,从千人,临韬丧,不哭,直言呵呵,使举衾看尸,大笑而去。

石宣的低能表现,让傻子都能知道,这件事的罪魁祸首。石虎彻底愤怒了,于是,另一个人间惨剧就此发生。在晋书中,详细记录了这一血腥过程:

季龙悲怒弥甚,幽宣于席库,以铁环穿其颔而锁之,作数斗木槽,和羹饭,以猪狗法食之。取害韬刀箭舐其血,哀号震动宫殿。积柴邺北,树标于其上,标末置鹿卢,穿之以绳,倚梯柴积,送宣于标所,使韬所亲宦者郝稚、刘霸拔其发,抽其舌,牵之登梯,上于柴积。郝稚双绳贯其颔,鹿卢绞上,刘霸断其手足,斫眼溃腹,如韬之伤。四面纵火,烟炎际天。季龙从昭仪已下数千登中台以观之。火灭,取灰分置诸门交道中。

刘氏的计谋

石虎的残暴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一年之内,两个儿子都死了,而且还是以如此残忍的手段处死的。或许,石虎本身就有严重的精神分裂和多重人格。石虎处死自己的儿子,孙子之后,得了一场病。而这场病,几乎成了后赵灾难的源头。

不过,精神病患者石虎,依然享受着国家最高权力,两个儿子死了,他开始考虑立太子,整个朝堂之上,一时间分成了两大派系,一个是刘氏党,主要人物是张豺,而他们要拥立的是刘氏的儿子,石世。第二个派别,是朝臣党,主要人物是李农,张举,曹莫,他们心目中,太子的人选是燕王石斌,彭城王石遵。

事实证明,枕边风的威力非常强劲,在很多年以前,张豺在一场战斗中,抢来了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少女,这个少女没有留下名字,却是前赵刘曜的女儿。年轻气盛的石虎,毫无顾忌的辣手摧花,把这个姓刘的少女,弄到了被窝里,后来生了一个儿子,就是石世。石虎的宠爱加上张豺的迎合,刘氏党毫无悬念的占据了上风,朝臣党迅速分崩离析,只剩下曹莫孤掌难鸣,只得尽人事,做了最后的劝谏,史书云:于是与张举、李农定议,敕公卿上书请立世。大司农曹莫不署名,季龙使张豺问其故。莫顿首曰:"天下业重,不宜立少,是以不敢署也。"季龙曰:"莫,忠臣也,然未达朕意。张举、李农知吾心矣,其令谕之。"遂立世为皇太子,刘氏为皇后。

糊涂的石虎,摇摆不定的朝臣集团,终于合力,将国家这辆大车,推向了悬崖边缘,只等轻轻一推,而这一推,就是石虎的重病。太和六年,石虎再次重病,这次他没有上次那样好的利索,情况越来越糟糕。而他宠爱的刘氏,并没有衣不解带的伺候着石虎,而是开始了自己的计划。刘氏的第一个目标,是燕王石斌。

石斌这个人,史料记载:斌性好酒耽猎。聪明的刘氏,想出了一个妙计,当石虎病危之时,石斌的确想到了看望父亲,刘氏却说石虎病已经康复,心里少了一块石头的石斌,又开始自己喝酒游猎的生活。刘氏看到了机会,直接矫诏,削了石斌的爵位,让他在家面壁思过。于是,当石斌还莫名其妙之时,张豺已经派了自己的弟弟张雄,砍了石斌的脑袋。解决了石斌刘氏开始了第二个目标。

第二个目标是石遵,他得知父亲病危,从幽州跑了回来,却被刘氏安排三万精锐生生挡回了幽州,于是,第二个王位争夺者,也被解决,当然,如果刘氏知道石遵后来做的事情,估计会先砍了他的脑袋,而不是让他回幽州。

在石虎弥留之际,他的两个儿子,全都不在身边,只剩下石世。他更不知道自己宠爱的枕边人到底做了什么,只是稀里糊涂的,就死掉了。刘氏和张豺的里外呼应,顺理成章的把自己十一岁的儿子,推上了皇帝的宝座。只是,这宝座,并没有那么容易坐。

淘汰赛开始

石世的屁股还没坐稳,刘氏和张豺还没有来得及庆功。一场动乱发生了。刘氏在除掉石斌后,并没有收手,她开始了自己第三个目标,李农。因为她没有忘记,李农曾经支持过自己的敌人,而张豺也讨厌李农。于是,一场内斗开始了,晋书中记载:豺与张举谋诛李农,而举与农素善,以豺谋告之。农惧,率骑百余奔广宗,率乞活数万家保于上白。刘氏使张举等统宿卫精卒围之。

正当这两支队伍打的难解难分之时(以张举和李农的关系看,他们很可能根本只是过家家)。远在幽州的石遵,首先起兵,大军所向披靡,一举攻破都城,杀了石世和张豺,软禁了刘氏。第一轮淘汰赛结束,历时三十三天,石世出局,这也是石氏版八王之乱第一个出局的人。

彭城王石遵成了皇帝,张举,李农官复原职,石冲成了太保,石鉴当了侍中,石苞成了大司马,石琨成了大将军,石闵成了镇国大将军,当石家所有选手都到期了,第二轮淘汰赛已经开始。

最先发难的是太保石冲,他虽然有了太保的职位,人确在蓟州,听说了石遵当了皇帝,顿时怒不可遏,带兵就打了过来。石遵立刻派大将石闵带兵反击,一举击溃石冲的军队,坑杀三万余人,惨败后的石冲,被赐死,于是,石冲成了第二个被淘汰的人。

劳苦功高的石闵,获得了极高的荣耀和地位,但石遵做的一件事,让石闵愤怒不已,因为,在石遵起兵时,曾经要立石闵为储君,而当石遵当上皇帝之后,却立了石斌的儿子,石衍当了太子。愤怒的石闵一不做,二不休,立刻要挟李农,发动兵变,砍了石遵的脑袋,立石鉴为王。于是,石遵成了第三个出局的人。

这时候的石闵,已经到了权力的巅峰,而石鉴,只能算是他的傀儡而已。可石鉴并不这么认为。天真的石鉴暗自联结石苞,准备杀掉石闵,但很不幸,石闵的强悍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于是,石苞出了局,也成了第四个出局的人。而石闵也变成了令胡人闻风丧胆的人物,冉闵

晋书中记载:闵字永曾,小字棘奴,季龙之养孙也。父瞻,字弘武,本姓冉,名良,魏郡内黄人也。其先汉黎阳骑都督,累世牙门。重新成为汉人的冉闵,开始疯狂的报复行动,杀掉了数十万胡人,击溃石琨的军队,最终屠杀石氏一族,并杀掉了石鉴。于是,石鉴成了第五个出局的人。

尾声

当冉闵变回汉人,向胡人挥动屠刀之时,后赵也就土崩瓦解,中原出现了另一个强悍的政权,冉魏。冉魏的建立,襄国的石袛石琨大为恼怒,他们联结姚弋,符洪,以及燕国的慕容儁等人,开始进攻冉魏。强悍的冉闵爆发出惊人战斗力,最终击溃石袛,石琨,石袛的人头,被部将刘显砍了下来。送给了冉闵,而石琨则死在了建康。于是,石袛、石琨成了第六个,第七个出局的人。

可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冉闵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灭掉后赵,击溃石袛,却忘记了另一个潜在的对手,慕容儁。而当冉闵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之时,慕容儁已经露出尖利的獠牙,他带领着自己的悍将慕容恪,最终灭掉了冉魏,处死冉闵。于是,冉闵(或者说石闵)成了第八个出局的人。后赵结束了,冉魏结束了,石氏版八王之乱,也彻底落下帷幕。

参考资料:

《晋书》

《资治通鉴》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这里有个武老太太,自称武则天后代,手握重宝,换了1个多亿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70岁老人声称自己是武则天后人,武则天家族复杂关系图,武则天陵墓和他的女儿孙子的陵墓

    皇帝一有名乱认祖宗的就来了,毕竟历史这么久了谁还说得清呢,还就有这么一位68岁的武老太太说自己是武则天的44代世孙。 武老太太常年混迹于北京的老人圈见了谁都跟人说自己是武则天的后代,手里还有族谱可以把自己的祖宗十八辈说的清清楚楚,说自己的家族历经多次迁移来到这里。 图文无关 为了证明自己是武则

  • 咸阳曾出土两枚南北朝的五铢,钱币专家说:在传说中它叫富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五铢钱背面图片,陕西出土的古钱币,南北朝鹅眼五铢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1995年5月,陕西咸阳师范专科学校正在施工,准备修建图书馆,就在挖地基的时候,挖掘机掘出来许多乌黑的淤泥,泥中还夹杂有十多块墓砖。它们被堆在一旁,还不停地散发出一阵阵难闻的臭味。学校的老师觉

  • 郑仁泰墓中出土女骑俑,破解了唐朝为何能成为“大国”的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郑仁泰,名广,字仁泰,荥阳开封人,曾经效力于秦王府,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时,他曾做过先锋,被列为开国功臣之一。郑仁泰死后,其墓位在陕西礼泉县烟霞镇马寨村西南,是一座大型的陪葬墓,隶属于埋葬唐太

  • 武则天入葬,戴有一顶“珍贵”凤冠,这顶凤冠谁看完都说是好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则天凤冠复原图片,骚白武则天完整视频,武则天吻戏视频片段刘晓庆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武则天头戴凤冠,其实这描述并不准确。武皇帝这顶凤冠,其实是凤冠与皇冠的合体。在古代,任何一个朝代,下到平民,上至皇帝,穿衣戴帽从颜色,尺寸,甚至装饰物的多少都有严格规定。唐朝也不例外,最高法典

  • 唐朝发生“帅哥”失踪案,唐玄宗下旨彻查,最后结局却匆匆收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玄宗失踪之谜,唐朝十大未解悬案,唐朝唐玄宗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唐玄宗时期,大唐王朝经济异常繁荣下,人民的物质生活也极为丰富,在这种盛世的光环笼罩之下,唐玄宗也与杨贵妃过着“奢侈”的生活,可是正当他闲极无聊时,他听说了一件奇事。前几日,大理寺中受理了一个案

  • 为什么引起战争的安禄山被杀多年后,安史之乱还是未能被平定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安禄山安史之乱被谁平定的,安禄山和安史之乱有关系吗,安禄山怎么发现安史之乱

    01楔子我们在看待一千多年前的这场动乱时,往往会把责任归咎于安禄山的野心,认为他是个不折不扣的阴谋家,天生反骨,辜负玄宗的信任,叛国夺权。或者指责唐玄宗年老昏聩,不识奸臣;指责杨贵妃红颜祸水,媚上误国;指责李林甫、杨国忠,佞臣当道,毁纲乱纪。安禄山本人的经历非常有传奇色彩,几次差点丧命,机缘巧合才活

  • 唐朝丢了67年的这块领土,此人仅用一晚就把它夺回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版图发生巨大变化,唐朝领土变化史,一分钟看懂唐朝版图

    十月时节果熟粟出,前往沙洲城内的汉人突然增多,例行镇守的吐蕃蕃将对这些变动却视而不见,只顾未时二刻关闭城门回营歇息。这一晚,沙洲城内静谧的星空下涌动着不安。天泛白,一队身披重铠的士众迅速朝南门聚集,守夜的吐蕃军卒这时才发现形势不对,朝领头的火把迎去。灯火闪烁间,一支支长箭从黑暗中射来,城头的蕃军纷纷

  • 民间一直流传“脏唐乱宋”,那么唐朝究竟脏在哪里?为何这么说?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晚期有多乱,唐朝为何叫脏唐,唐朝为什么脏宋乱唐

    脏,众所周知,是不干净、不清白、不纯洁的意思,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说,这个词都不是友好的表达,那么,我们不得不从这些方面,看一下,大唐王朝,到底怎么会落得一个脏的名声呢?第一、大唐帝国血统比较脏。在中国古代,一直有着夷夏之辩,而在中原生活的人,或者是政权,都会有贵中华而轻蛮夷的思想,因为这种思想,让人

  • 唐朝科举考度中的帖经是怎么回事,其与文学有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科举考四书五经吗,唐朝时代的科举等级,唐朝科举考试主要内容

    而帖经作为唐朝科举的重要考试方法之一,和唐朝文学发展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帖经是什么呢?上图_古代科举示意图一、唐朝科举与帖经在解释帖经的定义之前,可以先看看帖经这种考试方法形成的背景。《唐摭言》记载,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是唐朝首次科举考试,已经设置了明经、秀才、俊士、进士这四门考试科目。此时帖经

  • 玄武门事变之后,李渊一直耿耿于怀,去世前说出了多年不敢说的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玄武门之变后李渊有多惨,玄武门之变后的李渊父子的真面目,玄武门之变之后李渊的下场

    但是,没有想到这几句嘱托在几十年以后都变成了现实,让李世民特别尴尬,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可以很明确的说,这是假的,是后人杜撰的。后人只是把后面发生的事情安在了李渊身上,目的是为了突出李渊悲情帝王的形象。关于民间传说,具体是怎么回事呢?据说李渊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杀了我的儿子,将来你的儿子也会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