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去世前,阿斗提了一个问题,诸葛亮才意识到:他一直在装傻

诸葛亮去世前,阿斗提了一个问题,诸葛亮才意识到:他一直在装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669 更新时间:2024/1/25 23:03:17

公元222年2月,刘备率蜀军到达猇亭,建立大本营,包围在夷道驻扎的孙权的侄子孙桓。双方对峙长达五六个月之久,后陆逊看准时机,采用火攻,大破蜀军,刘备人马大部分损失,元气大伤,仓皇逃往白帝城。

《三国志》记载:“蜀军分据险地,前后五十余营,(陆)逊随轻重以兵应拒,自正月至闰月,大破之,临阵所斩及投兵降首数万人。刘备奔走,仅以身免。”

刘备退守白帝城之后,修建永安宫,整日在宫中忧心忡忡,过度劳累,终于病倒。公元223年4月,自知不久于人世的刘备派人去成都请诸葛亮来,开始安排后事,“托孤于相亮,尚书李严为副”。

刘备写完遗诏,做了一个“绝千古”决定。

刘备注视着诸葛亮很久,目光如炬,然后叹了一口气,对诸葛亮说:“你的才干,胜过曹丕十倍,一定能够治国安邦。如果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诸葛亮听了刘备的话,脸色大变,立即下跪,赶紧表明决心:“臣敢竭肱骨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223年6月10日,刘备驾崩于永安宫,享年六十三岁。

223年,刘备去世后刘禅继任蜀汉皇帝。公元227年,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攻取长安,出征之前他写了一篇《出师表》,流传千古,这篇文章中,诸葛亮首先阐明北伐的目的和当前的形势。

目的:为了报答先帝对臣的知遇之恩,完成先帝的遗愿。“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当前的形势:诸葛亮认为天下三分,但是蜀汉实力是最弱的,形势不容乐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不过,诸葛亮真正担心的还是刘禅。刘禅年轻,没有政治头脑,不辨忠奸。诸葛亮担心,自己在前方作战,刘禅在成都不思进取,听信谗言,拖后腿。

诸葛亮循循善诱,无微不至。在政治上,诸葛亮要刘禅问费祎等人;在军事上,诸葛亮要刘禅问向宠。那么,请问,刘禅的脑袋是摆设吗?诸葛亮给过刘禅独立思考的条件吗?诸葛亮越是细致,就越显示出刘禅根本不具备匡扶天下的实力和气度。而且,诸葛亮这份昭告天下的文书,等于宣告了自家主公是个白痴,什么都不会做,什么都需要别人做决定。

对于刘禅的能力,诸葛亮没有太大的自信,当诸葛亮临终的时候,刘禅却派人传话,对诸葛亮说了一句话,让诸葛亮对刘禅有了改变。刘禅派人传话说:丞相死后,丞相的儿子该怎么办?也就是这一句话,一下子点醒了诸葛亮,他懂得其中的深意,怕以后的力量让诸葛家把持,最后他把兵权交出来,保证了诸葛下一代人的安危。看来,刘禅并不是傻,也并不笨,更不是扶不起的阿斗。

专家也给出了几条的证据:

第一,诸葛亮是治国之才,但并非统兵之才,七征曹魏期间,除了空耗国力之外,并未建立开疆拓土之类的大功。单从北伐的成效来看,诸葛亮连自己都没“扶”起,又如何谈得上“扶”起刘禅呢?诸葛亮对刘禅的“扶”仅仅体现在严加教导上。在他去世之后,除了给刘禅留下了一个因连年用兵而国库空虚,士兵疲惫的蜀国之外,并未留下任何遗产。可以说,诸葛亮对“扶”刘禅一事,并未起到多大作用。

第二,刘禅从223年登基,至263年降魏下台,称帝在位41年,是三国时期所有国君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如果刘禅真是一位平庸无能之辈,在当时那种战乱的年代是不可能执政如此之久的。尽管刘禅即位初期有诸葛亮的辅佐,但是诸葛亮于234年便已去世,而刘禅至263年方才退位,这说明在诸葛亮死后29年,刘禅完全是凭借一己之力来应付当时那种混乱局面的。

第三、诸葛亮在世时,一切政务全都取决于诸葛亮。诸葛亮一去世,刘禅立刻废除丞相一职,并将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二,以蒋琬为大司马,主管行政兼管军事,以费袆为大将军,主管军事兼管行政。如此一来,不但可以强化君权,还可以让大臣互相制衡。蒋琬去世后,刘禅干脆就独摄国政,又进一步地强化了君权。如此行事,又岂像是一代庸主呢?

基于此,刘禅之前都在装傻,甚至骗过了诸葛亮,装傻是为了在乱世中生存,让自己独善其身,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同呢?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病逝,刘禅禁止所有人奔丧,只有他敢冒死前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死讯传来刘禅哭了,诸葛亮死后刘禅还能坚守多久,刘禅诸葛亮对话原文

    诸葛亮一直是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中多智若妖的存在,不管君王还是读书人都对诸葛亮有着极高的评价。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诸葛亮出武功五丈原。因未能成功抢占北原而与魏军僵持达百余日,秋,诸葛亮逝世。按理说,诸葛亮在蜀汉掌权多年,身居要职,门生故吏多不胜数,死后应该有许多人去奔丧,然而刘禅发布了一道命令

  • 为何李世民当皇帝后,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杀秦琼等手握兵权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世民登基后不重用秦琼的原因,历史上李世民是被谁杀死的,李世民手握兵权

    因二子夺储而引发的玄武门之变,由唐太宗李世民,亲自射杀了哥哥而谢幕,跟随李世民参加这次政变的将士们,也被称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备受嘉奖,升官加爵。但为何李世民没有重蹈朱元璋覆辙,杀掉这些近臣,尤其是像秦琼能手握重兵,对其具有威胁能力的官员呢? 驭才以治天下 李世民作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开创了“贞

  • 《唐朝诡事录》:独孤遐叔不是杀人犯,为何稀里糊涂承认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在观看《唐朝诡事录》这部电视剧的时候,随着案情的进展,可能越来越多的人将怀疑的目光锁定在文庙的吉祥身上。同样,手无缚鸡之力的举人独孤遐叔原本就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人,为何要承认自己就是杀人凶手。这样的案情,其中必有曲折。假如是换做别人,估计早就轻言断定,使得真正的凶手吉祥逍遥法外。幸亏遇到的是苏无名这个

  • 《唐朝诡事录》钟伯期为什么杀人?钟伯期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诡事录电视剧下载,唐朝诡事录里最大坏人是谁,唐朝诡事录十一娘扮演者

    《石桥图》里除了南州四子,还有谢家公子、谢家老仆和樵夫,他们相继遇害,案件变得扑朔迷离。苏无名怀疑颜元夫的死因,经过验尸后发现颜元夫死于百毒虫,这种虫子毒性很强,苏无名从药店老板口中得知购买百毒虫的是一名云游和尚。有个乞丐目睹杀死路公复的也是一个和尚,所以路公复和颜元夫是被同一个人害死的,不免有人对

  • 《唐朝诡事录》石桥图有什么秘密?颜元夫路公复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颜元夫是画家,路公复是琴师,钟伯期是棋手,冷籍是诗人,他们集齐了琴棋书画,在南州颇有名气。酒馆老板欧阳泉也想加入南州是四子,然而因为他的商人身份,始终不被南州四子所接受,所以有人猜测欧阳泉是杀人凶手。古董商陆离也是嫌疑人之一,他是前往南州是为了拿到《石桥图》和路公复手里的古琴,《石桥图》之所以那么出

  • 唐朝奇葩说:周俊超饰演三角角色,解读甘棠驿奇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周骏超的个人资料,唐朝甘棠驿,娘道周骏超

    为了遮住眼睛和耳朵,两人还化了很多妆。陆凌风打扮成一个大胡子男,一脸无礼。苏无名剃掉了胡须,化身为道士。两人一前一后来到干塘驿,开门的却是刘十八。他不是被苏中尉带走了吗?居然又出现在这里了,看来一定有内幕。出人意料的是,刘十八的性格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以前,他冷漠无精打采,现在却鬼鬼祟祟,谄媚。苏无

  • 电视剧《长歌行》不尊重历史?我们就来聊聊唐朝的那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长歌行历史,长歌行讲述的是哪一段历史,长歌行故事情节评价

    这部剧以初唐为背景,讲述了李长歌与阿诗勒隼两个人的家国情仇。又是唐朝又是草原部落,可见两个人的鸿沟是多么难以跨越了。但你以为这剧是走爱情线?不存在的。《长歌行》更多还是着陆在唐朝与周边各势力的对抗,甚至描写得入木三分,就连电视也有夸的 ↓1905电影网是官媒哦~CCTV6的新媒体平台剧中有几处的剧情

  • 《唐朝诡事录》南州四子结局是什么?南州四子案的真正凶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奇闻异事大结局,唐朝诡事录人物,唐代奇案大结局

    经过苏无名验尸得知颜元夫是死于百毒虫,这个百毒虫虽然是药材,但有很强的毒性,如果使用不当就会要人命。据颜夫人所述,颜元夫死之前跟钟伯期一起饮过茶,当时钟伯期带着琉璃瓶来到颜府,苏无名询问药铺掌柜后知道了琉璃华彩是百毒虫的克星。由于颜元夫擅长书法,身上会带着墨香,百毒虫受墨香影响会主动攻击颜元夫,就这

  • 《唐朝诡事录》小说结局:与风和名无关,有独唱艺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奇闻异事恶灵在漆黑的夜晚从天而降,鬼城的地宫露出了冰山一角。长安流行的奇葩红茶到底是养生药还是有害物?长安城新娘失踪事件接连发生,似乎与红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案情扑朔迷离,人心玄妙!晋武威中浪大将陆凌风奉命查案,遇到了他一生中最强的对手狄仁杰的闭门弟子苏无名。八件风格迥异的奇案,《长安红茶》

  • 备豫不虞背后的故事,居然跟李世民的亲家骚扰宫女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备预不虞”这四个字出现的比较早,据《左传》记载:鲁文公六年,鲁国的季文子将要出使晋国。这个季文子很不简单,后来当过鲁国的正卿。这是个什么级别的官呢?拿现在的职位来说,相当于英国首相。但是这个时候,季文子还没有当上正卿。所以说,这次出访的外交级别不是很高。但是,在临出国之前,季文子却派人去问鲁文公: